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西塞罗
Cicero

西塞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跨越了民主和贵族政治,见证了罗马共和国走向贪婪专制的罗马帝国。西塞罗的一生值得传颂至今。

西塞罗出生于罗马南部一个富裕、非贵族的地主家庭,他的父亲决心让西塞罗和他的弟弟昆图斯(Quintus)在罗马有所作为。接受高等教育后,西塞罗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战场上首屈一指的将军们的助手,但他不喜欢战争,回到罗马后开始律师生涯。他是一名很优秀的律师,快速成为罗马的新星。然而,西塞罗非常渴望学习希腊哲学和法律,他花了数年时间旅居希腊及亚洲,期间他听到了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及斐德罗的演说,从西塞罗的思想中也能看到这段经历的影响。

31岁时,西塞罗被任命为西西里省的财务官。西西里当地公民十分肯定西塞罗为人正直,因此要求西塞罗协助检举贪污的裁判官维勒斯,他成功完成了公民的请托。39岁时他被选为市政官,负责举办罗马的各项娱乐活动及其他活动,40岁时被任命为裁判官。他政治生涯的巅峰是43岁时被选为罗马执政官(相当于如今的首相或总统),对于一个没有参议院贵族背景的人来说,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西塞罗在罗马任职期间,罗马仍然是以贵族体制运作的共和国,但由于内战,以及像尤利乌斯·恺撒这样的独裁者崛起,罗马日趋混乱。作为执政官,西塞罗发现自己是保护罗马的不二人选,在就任第一年平息了喀提林叛乱。喀提林是元老院成员,因为不当行为被禁止担任执政官而心怀不满,企图推翻罗马政府。西塞罗得到消息后立即宣布戒严,并迅速逮捕共谋者,未经审判即处决了他们。西塞罗将此事件描述为对共和国的攻击,而他则是罗马的救星,但这一系列行动却断送了西塞罗的政治生涯。元老院成员普布利乌斯·克洛狄乌斯一直反抗西塞罗的势力,他以任何人不得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处死罗马公民为由,起诉西塞罗。

为了逃避审判,西塞罗曾有一段时间流亡在外,他将心力转向写作,隐居于罗马附近的图斯库鲁姆家中。不到两年,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包含《图斯库鲁姆辩论》《论友谊》《论责任》。

责任的哲学

《论责任》是西塞罗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作,分为三卷,以书信形式写给儿子马库斯。西塞罗可能希望这本书能被广泛阅读,故以书信方式写作,更平易近人。

西塞罗试图向儿子说明为什么责任与他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为哲学辩护。在尊崇政治的文化中,哲学获得的尊重少之又少(甚至只是“希腊的玩意儿”),但却是西塞罗政治生涯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他在哲学面前非常谦虚。同时,他热衷于将希腊哲学介绍给罗马人民,写《论责任》的目的就是说明在面对伦理、社会责任这类实际问题时,哲学如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西塞罗说:“如果没有学习过责任的重要性,如何称为哲学家?”

西塞罗相信宇宙是按照神圣的计划运行,每个人都是上帝发出的火花或碎片,因此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他发现一件荒谬的事,那就是有人说他们不会抢夺或欺骗自己的家人,这个说法俨然将社会中的其他人置于另一个“篮子”里,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因为否认其中的义务、关系与公众利益,是对社会的毁灭。同样,只关心自己国家的公民,对他国人民视而不见,“将毁灭人类的博爱”,而伴随人类的善良、正义都将一起毁灭。西塞罗引用柏拉图的话说:“我们并非独自生活于世界中,我们与国家共存,朋友也与我们相伴。”我们是社会动物,生来必定在群体之中,生命的目的非常简单,西塞罗说:

通过善意的行为,通过给予和接受,通过个人能力、才能或社会产业,将人类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面对人生的重大责任,西塞罗的建议是:国家及父母优先;其次是子女及家庭,“因为他们需要我们协助,没有其他人可以依靠”;最后是其他所有人类,我们必须和睦相处,团结一致。

绝对真理与功利行为

西塞罗企图打破这个观点:为了权宜之计,有时候需要牺牲正确的事情。他采用了斯多葛学派的观点,“如果一件事在道德上是正确的,那就是权宜之计;如果一件事在道德上不正确,它就不是权宜之计。这些斯多葛学派的人,认为责任是完美且绝对的,是‘满足所有数据’的‘绝对真理’”。

只关注效益及成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会自然地区分好的行为和权宜行为,但西塞罗说他们被蒙蔽了。做对的事,就像普遍道德法则一样,不会让你“自掏腰包”,就像有人想要欺骗别人,却发现自己没有本钱。有人说“对的事,也会带来好处”,但西塞罗观察到:他会毫不犹豫地做出错误的判断。区分本性中的两个概念,打开了“不诚实、错误、犯罪行为”的大门,正如两件错误的事不能构成一件正确的事,无论你多么擅长掩饰,“不是道德上的绝对真理就无法作为权宜之计,因为受到本性拒绝和抵触”。

西塞罗说,即使是稍微违反自然正义的行为,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政治人物或商家谎报账单,就算很少的金额,一旦被发现就会失去工作。显然,没有任何好处值得去毁掉一个“好人”的名声,何况这个人的自我感受仍充满正义感、荣誉感。“一个人真正变成了野兽,还是仅保留人类的外表,但内心是野兽的本性,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吗?”这让人想起《圣经》的名言:“一个人获得了世界,却失去灵魂,又有什么用呢?”这也是西塞罗受到基督教徒欢迎的原因。

斯多葛的人生观

《论责任》中有许多观点来自希腊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帕奈提乌斯,他生于公元前185年,其著作几乎全部遗失。西塞罗清楚地表达了斯多葛学派看待生活的观点,概述如下:

成功的危险

当幸运向我们微笑,生命之泉按我们的意愿流淌,我们必须避免一切自大、傲慢、骄傲。因为在成功中屈服于自己的感受和处于逆境中一样,都是软弱的表现。

节制与自制

任何行为都不应过于轻率或大意,也不该做出没有合理动机的行为,这些指出了责任的定义。

人们应该享受心灵平静,摆脱各种激情。这样,坚韧的性格及自制力将会焕发光芒。

牢记本性的优越性及尊严,就能理解放纵自己、过着奢华纵欲的生活是多么严重的错误,过得节制、克己、朴素、勤俭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个人特质与“天赋”

每个人都必须牢牢把握自己特有的天赋。我们必须根据天赋有所作为,不违背人类天性的普遍法则。即使有更好或更高尚的人生方式,我们仍该按照天赋追求自己人生应有的样子。反抗本性或以不可能达成的成就为目标都是徒劳无益的。也就是说,与人的天赋背道而驰,那就是不恰当的。

所谓得体,就是我们整个生活和每个人的行为一致。这种统一的一致性是无法通过模仿他人特质而失去自我的个性特征来维持的。

权力运用

西塞罗引用柏拉图的话说:“所有脱离正义的知识都被称为狡诈,而非智慧。”“那些不是出于公众利益的大胆行为,应被称为无耻而非勇气。”矛盾的是,越是有野心的人,越是禁不住成就与名利的诱惑。如果他们想有荣誉感,就需要经历“考验及风险”才能赢得成就,只有如此才会有“我应得”的心态,让他们想继续维持权力或变得脆弱,接受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总评

西塞罗是一个谜团。一方面,他是罗马共和国和法治理想的伟大捍卫者;另一方面,在未经审判的前提下,他处死了数名共谋者。虽然罗马当时是以军事法论处,但这些共谋者仍为公民,许多人认为这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然而,他的影响力不容置疑。他将希腊哲学带入罗马知识阶层,特别是柏拉图的思想,而他自己的思想由基督教哲学家继承。最知名的就是奥古斯丁,据说西塞罗的《荷尔顿西乌斯》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的伦理学和自然法概念是中世纪基督教哲学的基础。哲学家伊拉斯谟认为西塞罗是典型的人文主义,启蒙主义思想家伏尔泰和休谟赞誉他的怀疑论及宽容的观点,西塞罗的共和思想也对美国国父(约翰·亚当斯相当尊敬他)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法国革命也汲取了他的思想。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则认为西塞罗从未关心富裕阶层之下的经济或政治权力。

西塞罗在任职期间态度强硬,毫不妥协,你可能会觉得西塞罗是个强硬的人,实际上他是为了责任,舍弃了个人抱负。他的人文主义与苏拉及恺撒等残暴的独裁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曾语重心长地说,人们应该尽可能地从事符合自己特质的职业。西塞罗的观点启发了斯多葛学派,尽管它以禁欲闻名,实际上,斯多葛学派也关注个体,认为每个人在世界上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

西塞罗

恺撒被暗杀后,西塞罗希望罗马共和国重生,并支持屋大维(奥古斯都)对抗马克·安东尼。曾有一段时间,屋大维、安东尼、李必达同意共享独裁政权,后世称之为“后三头同盟” ,他们都希望消灭对方的势力。西塞罗企图离开马其顿时,被追捕并被杀害。安东尼将西塞罗的头、手砍下,陈列于元老院中。据说安东尼的妻子弗尔维娅非常开心地拔下西塞罗的舌头,并用发簪反复刺穿,以此宣泄对西塞罗的恨意。

西塞罗的姓氏来自拉丁文cicer,意思是“鹰嘴豆”。他的弟弟昆图斯·西塞罗也是一名裁判官,与庞培一同治理罗马。西塞罗的妻子特伦提娅,来自富裕的家庭,两人育有一子一女。西塞罗的女儿图莉亚在35岁左右逝世,西塞罗悲痛欲绝。

英国作家罗伯特·哈里斯2006年的作品《最高权力》,以及2009年的《权谋之业》( Lustrum ),是描述西塞罗的小说三部曲系列中的两部。罗伯特通过西塞罗的私人秘书提罗(Tiro)(曾为奴隶,后被西塞罗释放)的角度,写出他眼中西塞罗的一生。 7v8wmsb2eZAE6TPAY6qTqkRr36SZEnuavFtbBfhZUadd72sgi2SQty13eN3Xd4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