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8 亨利·柏格森
Henri Bergson

亨利·柏格森是20世纪上半叶最闪耀的一颗星,与多数哲学家支持的悲观主义和命定论相反,柏格森强调创造、自由意志和幸福生活。他所著的《创造进化论》与当时的学院派即康德、海德格尔过于学术化的写作风格形成对比,得以广泛流传,同时期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阅读后大加赞赏,极力促成英文版问世,而这本书也为柏格森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对哲学家而言相当少见。

《创造进化论》并非无视科学逻辑,而且它确实解决了在达尔文主义及进化论中的缺陷。达尔文主义是卓越的机械论,但不应被视为事实的全貌;进化论关注的是生命的表现形式,而柏格森关注的是产生生命的“生命冲力”。许多人认为柏格森提出的“生命冲力”难以捉摸(甚至是神秘的),包括伯特兰·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都在批评者之列。他确实在主流哲学之外,但他强调的创造力与活出真实人生,对之后存在主义艺术家及作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柏格森关注时间问题,并提出“存在时间”概念,对他的好友普鲁斯特影响深远)。

20世纪40年代,尽管柏格森的著作不再是学院阅读清单的书目,通过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及其“生成论”,柏格森的思想再度产生反响。《创造进化论》的部分内容已被科学超越,但它仍为时间问题提出了基本且重要的发问,并为进化生物学中标准的唯物论文本提供了另一个有趣的选项。

我们可以变得更好

柏格森在这本书开篇就告诉读者,人类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事物。看起来,我们的智力足以应对外界的物理环境,但柏格森说:“显而易见的,我们的逻辑是固态的逻辑。”我们自然地将宇宙视为机械、物质的,但我们所见是真实的吗?我们习惯将所有事情分门别类,将生命注入模具,殊不知“所有模具都破裂了”。柏格森对生物学的疑问是:它将所有生命视为被研究的物质,但生命应该被如此看待吗?我们对个性及有机体的观点,只是为了方便理解任何有生命的物体都只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智力不仅让我们理解物质世界,也能让我们理解塑造物质世界的无形力量。柏格森说,如果无法摆脱纯粹机械论的观点,我们的理解只能维持在“人为且象征性的必然存在”。我们应该试着了解“创造冲动”,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此外,如果进化被看作一种不断推进的创造力,就能使它不仅成为生命的形式,也能成为人类智力可以理解的思想,而进化只是用以表达这个概念的名词。我们要知道自己已然进化到很好的程度,足以了解自己和掌控生命的力量。

永不止歇地创造

柏格森说,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和化学定律“计算”所有无生命的物质,例如通过观察岩石,可以对一颗石头有非常清楚的分析。然而,生命组成形式是不同的且瞬息万变,我们只能根据过去的进化史来分析它们现在的样貌,但不能明确地知道下一秒会是什么样子,即使是昆虫那么简单的神经构造都无法预测。这是为什么呢?

生命形式(相较无生命体)有“存在时间”性,不只存在于空间,也存在于时间。与空间相比,时间是更具挑战性的观念。笛卡尔认为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创造新的事物,柏格森的观点考虑到了进化的力量,就是“现在是过去的真实延续,存在时间是一种持续,就像一个联结符号”,“过去包含在现在中,但过去不会决定未来”。要真正了解一个生命体,你必须将其视为一部分充满能量的流体,其本质就是不停地创造。

我们对时间的本质研究得越多,我们就越能理解时间意味着创造,还意味着对全新事物的不断完善。

套用在人生中,柏格森附和了汉娜·阿伦特的说法:

人的性格不断地萌芽、成长、成熟,每个时刻都有新的发展,我们的未来值得期待,因为这不只是新事物,更有无限的可能。

相反,人造或机械系统,以及天文、化学、物理相关的事物,都可以排除时间因素来分析,因为只需单纯处理物质问题。换句话说,生命形式不能被固定下来。当然,如果要了解一个人、一朵花、一只小虫,你可以从背景来“解释”这个生命体,但这样的分析是有局限的。宇宙的机械论观点认为事物由起源决定,对柏格森而言,“起源”是不稳定的,这颠覆了通常对因果关系的理解,他认为事物都是物质,物质供应起源,而非用起源来解释它们的存在。

柏格森的理论对自然界而言是令人惊奇、前所未见的,但是对人类而言,却是难以接受的。柏格森遗憾地表示,这是因为我们相信“生产的论点”和可预测性。然而,自然本身就已经证实了柏格森的观点:当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我们预期他可能拥有双亲的身体或心理特征,但直觉上我们接受这个孩子是全新的开始,因为他确实是。

直接拥抱生命,而非通过理智,因为“现实就是永不止歇地发展新事物”。

看见全貌

柏格森说,科学“只关心重复性的表象”,这导致它根据过去发生的事及自然界的模式制定规则。为了达到目的,科学家将事物分析得越来越精细,甚至到了“钻研”的地步。然而,只有将事物视为整体,才能真正了解它,对整体的感知与科学验证方式相反,这就是哲学的真正功能。

柏格森承认,生命可以被视为一种机制,每个生命体都包含在巨大的系统中,这个系统又是整体的一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延续性”。他以曲线作比喻:当你细看曲线,会发现曲线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点组成。当你单看曲线中的一部分,会发现那一部分的线段一点都不弯曲,所有组成曲线的点、线都是笔直的,而只有放大的时候才能看到那些小点真正的意图和自然倾向,就是成为一条曲线。同理,柏格森说:“生命不是通过物理化学元素组成的,就像曲线不是由直线组成的一样。”

科学家们相信,他们正有效地撷取宇宙的样貌,只要拥有非凡的智慧和足够的数据,就能通过当下撷取的画面推断未来。如果我们将现在对宇宙所知的一切放进电脑里,就能精确地预测下一个新物种可能形成、出现的时间,或嘴里冒出的蒸汽在寒冬会飘向什么方向,或其他任何事情。甚至,他们认为时间可以被暂停,但这是一种错觉,很多科学都建立在这种错觉之上。

事实上,时间绝不会停止,存在时间是生命体不停创造的力量来源,这意味着未来是不能被预测的。如柏格森所说,我们在时间的持续中领会生命,正如“一条我们无法逆流而上的河流,那是我们存在的基石,也是我们感觉到的我们生存世界的本质”。把一切都当作静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是一种愚蠢的做法,违背了经验和生活的本质。

心智没有终点

值得一提的是,柏格森并不相信生命有所谓的最终目标或终点(目的论)。生命的宗旨就是创造,它具有特别的推动力。

自然不是一个正在实现的计划,计划是为劳动创造的词汇,计划本身就使未来停滞。相反,在生命进化之前,未来的大门一直敞开着。

只有不考虑时间因素,机械论和目的论的观点才有意义,这意味着“所有事物都在内部改变,现在的现实永远不会再现”,而抱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喜欢“流动的事物”,他们习惯于将接触的事物确定下来。

柏格森的结论是,机械论及目的论的观点只是对于“行为之外的看法,它们精简了行为中的智慧,而我们的行为却在这些观点之外,并延伸得更远”。我们并不是机械论者,我们是创造生命的人类。

总评

柏格森提出疑问:在我们合理生活的现代世界中,直觉和本能的地位是什么?他说动物之所以简单,是因为不需思考行动的意义,只需按照本性行动。人类智慧赋予我们计划、思考、选择的能力(以及文明),人类不再依靠本能,因此失去了与生命本质的联系。

每个人都可以运用直觉的力量,或在分析运作之前行动,阻止它是我们迫切需要的能力。专注于满足需求(无穷无尽的需求),意味着我们必须更关注物质世界的多彩多姿,而非生命力量的单一、简单性。哲学是调和两者的方法,让我们活在“真实”世界中,也随时把我们的注意力拉回关注生命本身。对柏格森而言,真正的哲学家不只是分析概念,为了重新结合我们存在的基本事实,必须培养本能及直觉,作为一个整体,在数以亿万计的表达中,他的本质是持续创造与进化。

亨利·柏格森

柏格森于1859年出生在犹太家庭,他天资聪颖,是天生的数学家,十几岁就在法国中学会考中考取数学科目第一名。他后来转而研究人文学科,他的数学老师曾惋惜道:柏格森本可以成为数学家,而非仅仅是个哲学家。

柏格森就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让·饶勒斯(后成为法国知名政治家)及大卫·埃米尔·涂尔干成为同学。柏格森在法国最严格的哲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二名,大学毕业后,他在法国中部的高中任教,后在法兰西学院及其母校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担任哲学教授。

《创造进化论》为柏格森带来名声及崇拜者,包括英国诗人T.S.艾略特。柏格森初次到访美国时就使百老汇附近的交通堵塞。柏格森是国际联盟 国际知识文化合作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并积极推动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其他主要作品包括1896年的《物质与记忆》、1919年的《心力》以及1932年的《道德和宗教的两个来源》。然而,1941年柏格森逝世后,他的许多著作按照其遗愿被烧毁。 BS3hO37vXfI+S8ulQIBOJ6qRMdkzHQyN6csXCYmh6YSn7GK6WnWBuzwfYLkj/+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