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章
“天命”与“气质”相结合的双重人性论

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提出双重人性的是北宋的张载和程颐。他们认为,人有“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朱熹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人是理和气的结合。他说:“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朱子语类》卷六〇)前者指伦理观念,它构成人的“天命之性”;后者指阴阳二气,它构成人的“气质之性”。在朱熹看来,二者都是人所不可缺少的,少了一项,就“做人不得”。

人作为生物的一种,自然有其生物性,但是人又是社会的人,有其社会性。在朱熹的双重人性论中,我们可以隐约窥见他对于人性构成的某种合理猜测。

一、人尽皆同的“天命之性”

朱熹从程颐那里接受过一个命题,叫作“性即理”。他说:“吾之性即天地之理。”(《朱子语类》卷九八)当人未有形气之前,它叫作理;当人已有形气之后,这个理“降”到了人身上,就叫作性。朱熹把这个天降的人性称为“天命之性”。

朱熹认为,当你呱呱坠地,有了“人影子”的时候,“天命之性”便光临到人的“心”里了。他说:“性便是许多道理,得之于天而具于心者。”(《朱子语类》卷九八)朱熹所说的“天命之性”实际上就是儒学伦理观念。他说:“天命之性,不可形容”,“熹只以仁、义、礼、智四字言之,最为端的。”(《答胡广仲》,《文集》卷四二)他解释道:仁,是温和慈爱的道理;义,是断制裁割的道理;礼,是恭敬撙节的道理;智,是分别是非的道理。

朱熹认为,心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寂然不动”的“未发”状态,这时候,性处于静止中;另一种是“感而遂通”的“已发”状态,这时候,性便发展为情了。他说:“在天为命,禀于人为性,既发为情。”(《朱子语类》卷五)所谓情,指的是人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四种感情,即孟子所说的“四端”。朱熹认为,它们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表现。他说:看见赤子入井了,于是形成恻隐之心;经过太庙或朝廷了,于是形成恭敬之心。其原因就在于“中间众理浑具,各各分明,故外边所遇,随感而应”(《答陈器之》,《文集》卷五八)。因此,他把性称为体、称为根,情称为用、称为芽,认为前者是先天的,后者是后天的。

朱熹又说:“性是天赋与人,只一同。”(《朱子语类》卷五九)他不同意韩愈等人的“性三品”说,认为人人都具备着仁、义、礼、智等天性,尧、舜也好,愚人、恶人也好,“天命之性”都一样,圣贤不多出一分,愚、不肖也不欠缺一分。他说“然圣贤禀性与常人一同,既与常人一同,又安得不以圣贤为己任?”(《朱子语类》卷八)透过这些话,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朱熹笑眯眯地在向“常人”们招手:大家快来当圣贤呀!

二、人的多样性决定于气禀

既然人性皆善,人性皆同,那么,现实生活中的人性为什么会有善有恶,表现出纷纭复杂的状况呢?这是孟子等人未能做出回答的。对此,朱熹用气质之性来解释。气,指的是阴阳二气,质,指的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朱熹认为,人所禀受的气质不同,人性也就因之而发生差异,就像水中撒进了酱、盐等物,滋味不一样了。他说:“天之所以命,只是一般,缘气质不同,遂有差殊。”(《朱子语类》卷四)这种人所接受的不同气质,朱熹称为气禀。

朱熹认为,气禀决定人的道德和性格状况。他说:“人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恶底,此是气禀不同。”(《朱子语类》卷四)例如,一个人接受了天地的“清明浑厚”之气,就成为好人;接受了“日月昏暗”“寒暑反常”的天地“戾气”,就成为不好的人;接收的木气多了,便温厚慈祥;接收的金气多了,便刚强坚毅。

朱熹又认为,气禀还决定人的才能和智愚状况。他说:“气禀所拘,只通得一路,极多样。或厚于此而薄于彼,或通于彼而塞于此。有人能尽通天下利害而不识义理,或工于百工技艺而不解读书。”(《朱子语类》卷四)这就是说,由于气禀的拘牵和制约,使人只能长于一个方面,或通此,或通彼,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状况。孔子曾经把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等四种,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他没有作出说明,对此朱熹做了解释。他说:气质“清明纯粹,绝无渣滓”的是“生而知之”的圣人;“清明纯粹”、稍有渣滓的是“学而知之”的贤人;“昏浊偏驳”、略具“清明纯粹之气”的是“困而学之”的众人;“昏浊偏驳”到了极点,完全没有“清明纯粹”之气的是“困而不学”的下民。

据朱熹说,连人的富贵贫贱、生死寿夭都是气禀决定的。他说:“富贵死生祸福贵贱,皆禀之气而不可移易者。”(《朱子语类》卷四)你贵为王侯、富堪敌国吗?这是由于气禀。你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吗?这也是由于气禀。而且,你是长寿,是短命,仍然取决于气禀。这一切,“固是都禀于有生之初”,在你一落地时就决定了的。不仅如此,连你是怎样的死法,也还是决定于气禀。你是被杀、被绞或被囚禁而死的吗?“固所自取,是亦前定,盖其所禀之恶气有以致之也。”(《朱子语类》卷六十)

这样,朱熹的气禀说就不仅用来说明人的道德、才智,而且也用来说明人的遭遇了。朱熹有一段话,概括地叙述了气禀和人性以及人的命运之间的关系:“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禀得清明者便英爽,禀得敦厚者便温和,禀得清高者便贵,禀得丰厚者便富,禀得久长者便寿,禀得衰颓薄浊者……便为愚、不肖,为贫、为贱、为夭。”(《朱子语类》卷四)原来,气有精英、清明、敦厚、清高、丰厚、久长、衰颓薄浊的不同,人性和人的遭遇也随之有了种种差异。据朱熹说,其间的关系是一定的。例如,孔子禀得的是“清明之气”“低底气”“薄底气”。其中,“清明之气”使他成为圣人,“低底气”“薄底气”使他终身贫贱。颜渊呢?禀得的是“短底气”,所以死得早。这真是禀得什么气,就成什么人,气禀铁面无私地决定人的一生。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历来儒家学派是用“天命”论来解释人的寿夭穷通的。程颐、朱熹的气禀说则与之不同。“天非有殊,人自异禀。”(《朱子语类》卷九八)你富你贵吗?这是气禀好,安富尊荣就是了。你贫你贱吗?别怨天,别尤人,全怪你的气禀不好。朱熹把气禀和人的贫富贵贱之间的关系视为“必然之理”,称为“命分”。他说:“命分是兼气言之,命分有多寡厚薄之不同。”(《朱子语类》卷四)

既然气禀如此重要,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朱熹认为,除天地之气外,还有父母之气。曾经有门徒问朱熹:人接受的是天地五行之气,但人又是父母所生,其间的关系如何?朱熹回答说:“便是这气须从人身上过来。”(《朱子语类》卷四)天地之气通过人体起作用,这就很有点儿接近于现代所说的“遗传”了。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遗传取决于生物体内的一种特殊物质——基因。朱熹的气禀说肯定了作为物质的气在遗传中的作用,虽然粗浅,但显然有其正确的成分。但是,人性、人的道德观念、人的才能主要是在社会环境和后天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将遗传作为决定因素,必然陷入困境。据传说,尧是古代最高端的圣人,他的儿子丹朱却很不肖;舜是继承尧的大圣人,他的父亲瞽叟不是好东西,儿子商均也不怎么样。对于此类问题,朱熹只能乞灵于“偶然”论或不可知论。他说:“气偶然如此,如瞽叟生舜是也。”(《朱子语类》卷四)但是,这一点连他的门徒也不相信。有人追问说:“瞽叟之气,有时而清明;尧舜之气,无时而昏浊。”偶然清明的瞽叟可以偶然地生个好儿子,但是全体始终浑然一片清明之气的尧、舜怎么会生出大坏蛋来呢?在门徒的追问面前,朱熹言语支吾。门徒记载说:“先生答之不详。”(《朱子语类》卷四)有时,他干脆答之以“不可晓”(《朱子语类》卷四),“都不须如此思量”(《朱子语类》卷一五)。

朱熹很得意,自以为“气禀”论解决了千古不决的疑案。他说:“孟子未尝说气质之性,程子论性所以有功于名教者,以其发明气质之性也。以气质论,则凡言性不同者,皆冰释矣。”(《朱子语类》卷四)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气质”或“气禀”说,既不是程颐,也不是张载的发明,它的始倡者是东汉的王充。王充认为,“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又认为,“凡人受命,在父母施气之时,已得吉凶矣”。(《论衡·命义篇》)程颐、朱熹的气禀说明显地受了王充的影响。

三、敞开了成圣成贤的大门

按朱熹的说法,气质对人性和人的遭遇有如此重要的决定作用,那么,如果撞着了不好的气质,有无办法可以挽救呢?有的。

朱熹认为,“天命之性”以“气质之性”为安顿、搭挂之处,气质之性不好,天命之性就要受到“蔽锢”,但是天命之性仍然存在。他比喻说:“理者如一宝珠。在圣贤,则如置在清水中,其辉光自然发见;在愚不肖者,如置于浊水中。”(《朱子语类》卷一七)这就是说,儒学伦理是永远不可磨灭的精神实体,即便是愚人、恶人也不例外,它可以被“蔽锢”,但是不会消失。

污水可以返清,宝珠可以重光。朱熹认为,气质之性也可以变化,方法就是从事“格物致知”“存天理,去人欲”之学。他说:“惟学为能变化气质耳。”(《答王子合》,《文集》卷四九)“只是道理明,自然会变。”(《朱子语类》卷一二〇)

他鼓励人们“勇猛直前”“用功克治”(《朱子语类》卷四)。据他说,在经过了“人一己百,人十己千”的坚强努力后,天命之性就可以重新发生作用,“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朱子语类》卷四)了。这里,朱熹是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但是,它只停留在道德修养领域内。

愚可以转化为智,不肖可以转化为圣贤,那么贫是否可以转化为富,贱是否可以转化为贵呢?不能。朱熹说:“人之禀气,富贵、贫贱、长短,皆有定数寓其中。”(《朱子语类》卷四)据他说,这就像是山中的一棵树,或贵而为栋梁,或贱而为厕料,都是“生时所禀气数如此定了”(《朱子语类》卷四)。绍兴三十二年(1162),朱熹给一个会“算命”的徐姓儒者作序,内称:“得于有生之初者,其赋与分量固已如是,富贵荣显固非贪慕所得致,而贫贱祸患固非巧力所可辞也。”(《赠徐端叔命序》,《文集》卷七五)这里,朱熹就不允许你发挥任何一点主观能动性了。

朱熹敞开了成圣成贤的大门,但是却坚决阻断了农民“等贵贱、均贫富”的希望之路。 Vn4Wt+Lu2hNh5QxgBYLwOChkoJI3BpQ9O1VW+t+bCbASBO8Mh9X2bbgWqfa1J++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