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6 堂·吉诃德400年

1615年,塞万提斯出版了《堂·吉诃德》第二部,结束了漫长的写作,登上了文学人生的顶峰。这部小说的声誉很高,2000年跨世纪的时候,被世界文学界认为是1000年来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拜伦读毕《堂·吉诃德》,深深感叹:“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它越是令人发笑,就越使人感到难过。这位英雄一心主持正义,扫荡坏人是他的唯一目标,正是这种美德使他发了疯。”

400年来,没人能再写出堂·吉诃德这样的人物,但《堂·吉诃德》所描绘的那种人物模式却代代相传: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者不合时宜地四处出击,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跟在他后面的现实主义者桑丘狡黠地等待,小心翼翼地在堂·吉诃德的冒险中寻找翻身发家的机会。塞万提斯用十几年的写作,向读者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两个如影相随又截然相反的人,你愿做哪一个?

从浪漫的角度看,很多人会赞赏堂·吉诃德,然而从现实的角度衡量,大部分人还是会做桑丘。人们总是不愿做自己赞赏的那类人物,就像我们很少去看最伟大的书一样,太累太崇高。当个中庸的普通人很随心,而且其中也有生活的智慧。这一点康德也不否认,他觉得“商人和家庭妇女”的闲言碎语,也有“普通的人类理性”,这种理性的最大特点是“不出于任何一种思辨的需要”,而是“由实践的需求来推动”。这位大哲学家甚至认为,这种“日常理性”才是“哲学的道德理性”的基础。

康德打开了一个新的入口,让我们重新读一读《堂·吉诃德》,尝试把桑丘当作主人公。这有点像重读《西游记》时将猪八戒作为中心角色,并赋予他充分的合理性,然后一切就大不一样了。在桑丘的眼中,堂·吉诃德尽管疯疯癫癫,但也有可能干出一番伟业,让帮工出身的自己真的当上“总督”。换句话说,堂·吉诃德就是桑丘的一个赌注,桑丘才是真正的主角。历史确实有这样的一面:英雄都是用来牺牲的,最适合刻在纪念碑上崇拜,而生活的主体,永远是“桑丘们”的集合。堂·吉诃德死前,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留给桑丘,其中的含义,很深很深。

然而堂·吉诃德还是有无穷的魅力,他挥舞长矛冲向大风车的可笑,总能使我们感动。一个青年,如果没有一点儿不自量力的精神,不做一点儿让人发笑的傻事,那生活还有什么意外和创造呢?青春之所以值得怀念,就在于不成熟中的勇气,在于不知天高地厚的行动力。一本《堂·吉诃德》,打动我们的不就是这傻乎乎的诗意吗?

入夜把《堂·吉诃德》的后半部匆匆地看了一遍,我并不觉得桑丘多么庸俗,他距离我们很近,一举手一投足都很像我们。堂·吉诃德也并不那么遥远,就在前面几步远的地方,我们心一横就能追上他,但这事很难发生,因为我们身边是亲爱的桑丘,他握着我们的手,满脸成熟的笑容。 zDyEio/c5um7UViCgdmsmfy5QhWzHYArhpIbWIlxCfnq5c4XOa/4gEUen0GW9IU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