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天上的月亮与地上的苹果

在科学面前,

我们就像孩子一样,

在知识的海岸上四处寻找鹅卵石,

眼前却是广阔而未知的海洋。

艾萨克·牛顿

(1642—1727年)

艾萨克·牛顿带来的影响广泛无比。他的物理学通过引入普遍存在的重力学说,启发了有关宇宙时钟的构想。这个时钟构成了宇宙,让行星维持在各自的轨道上。牛顿力学也深刻地影响了哲学史。像伊曼纽尔·康德提出“纯粹理性批判”的那本著作的标题,实际上就是“牛顿物理学批判”。尽管康德对物理学家牛顿所说的“惯性”的含义不甚了解,但这位哲学家首先认为,这个英国人所发现的空间中的欧几里得几何(爱因斯坦认为这种几何是无法达成的)具有先验的正确性。其次,康德认为,有了牛顿的理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机械学的内在解释就已经完成了。这样一来,那个奇怪的宇宙时钟也将永远依循法则,以可测算的方式运转下去。

而牛顿本人却远没有这么肯定。因为虔诚的信仰,他承认了上帝干预的可能性。在研究所得出的公式中,他看到更多的是发散的问题,而非最终的答案。他为重力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遍布整个空间而感到惊奇。然而康德却忽略了这一点,因为他在写作中提到以数学语言写成的自然之书时,终于理解了伽利略所说的。牛顿解密了上帝的语言,他能够解释并且预测潮汐的交替。

18世纪,他证实了地球并非完美的球形,其两极扁平,这让他声名远扬。

1800年以来,这些理论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觉得,牛顿的力学和时钟理论,不仅能将他们所居住的星球,也能将他们自身和他们的生活以定律的形式解释透彻。因此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没有自由可言,一切似乎都已是定数。

面对这种存在上的束缚,文化史上被称作浪漫主义者的一群人开始为自己辩护。比如说,在E.T.A.霍夫曼 的作品中的人物,除了可预测的行为,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浪漫主义文学回应了牛顿物理学,而即使在牛顿还活着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看到,伴随这位英国物理学家的名字而来的,是人们何等的崇敬。

1727年,85岁的牛顿于伦敦逝世,他的同胞将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的位置留给了他。来自法国的英国文化观察员伏尔泰认为,牛顿“像受到民众爱戴的国王一样被安葬”。由此诗人亚历山大·蒲柏 题写了被援引至今的墓志铭,“自然和自然的法则隐藏在黑夜之中。上帝说:‘生个牛顿吧。’于是一切都被照亮”。

牛顿作为数学物理学家的成功,让其它科学领域也希冀这样一位伟人的诞生。对于生物学界,就是像康德所说的那样一位“草叶界的牛顿”。而同时代,有那么一位名人不太喜欢这种说法。这个人就是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在对色彩的解释上,歌德站在了牛顿的对立面上。他试图提出自己的色彩理论,自然也想在科学界求得声誉。今天,人们以和解的方式阐释双方对于色彩世界的研究所付出的努力。人们认为,牛顿作为物理学家使阳光色散成光谱,而歌德则作为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通过对光效应的描述,完成了对相同现象的研究。如果想要制造望远镜,歌德就派不上什么用场;如果想要理解看到大红色或洋红色时产生的感觉,牛顿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了。

另外,若想了解牛顿这个人,仅凭自然科学也是不够的。因为目前历史学家的研究表明,牛顿留下的炼金术方面的文章要多于物理学。例如,他曾写过一本关于一位活在虚构王国的人物的书,也就是传说中名为赫尔墨斯·特里斯梅奇斯图斯的炼金术之父,该书题为“ Tabula smaragdina ”,意为“翡翠石板” 。书中明确指出“下界的事物就如同天界的事物”,牛顿相信天上的月亮与地上的苹果遵循同样的法则,这种想法也许就来源于此。二者都受重力影响而下落,而为了维持自身的位置,卫星就必须围绕行星快速转动。

人们发现:若是想从牛顿的理论中找到单纯建立在理智与实验基础上的科学,便会大失所望。尽管他曾提出著名的主张“Hypotheses non fingo”——“我从不提假说”,然而他的这句话却缺少逻辑——这不过是那个时代的“自然术士”说过的话。因此人们喜欢说牛顿是这个职业的末裔。术士们试图按照神秘学原则进行试验,对牛顿而言,重力就属于神秘学的世界。他终究不能指出重力出现的原因,他只能接受它的存在并描述其作用效果。

牛顿尤其注重炼金术士的著作,因为他猜测,这些著作中蕴含了经上帝启示的神秘知识。牛顿认为,正是“上帝的大炼金术”,从原初的混乱中创造出了世界的秩序,即他的定律所揭示的秩序。 ZwJpKSNZ2/tpdtI0eWbRCiN6EMkMzSWX9katTZNAMjzb9l7uOvt0VbVJC7jQv1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