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今气功推广发展的环境差异

现代人学气功,大都把它当成工作之余的健身、修心方式。但是,在古代,气功却跟门派的兴衰以及个人的前途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金庸小说的描写,武侠世界令人向往。“武道即仙道”,唐宋以来,修道家有很多人兼习武功,其实导引术与武术相距不远,有些导引姿势很类似拳法的基本架子,而且修道家本来就练气功,渐渐发展出内家拳的路数。其中以武当的武术最为著名,太极拳即广传后世,武当剑也是最飘逸的剑法;此外诸如昆仑、华山、青城也都发展出自成风格的武术,佛门则以少林为宗。

除了寺庙丛林之外,民间也有不少武术门派,华北各省有很多农家,农忙之余大部分的时间都拿来练武。

若要谈初级气功,还是以武功心法最为扎实。中国古代气功的运用有两大主流:一为武术,一为修道。清朝以前,学武和读书同样是博取功名的正途,同样可以拜将入相,光耀门楣。有谓“穷学文,富学武”,学武不但可以卫国,也可以保家。但是,光是学武个性可能失之于粗俗刚强,光是学文又可能失之于懦弱穷酸,因此在中国古代,一个士子的最高标准是允文允武、文武双全,要“上马能弯弓射箭,下马能提笔赋诗”,诸如赵云、岳飞、郭崇韬、王阳明、文天祥、戚继光、曾国藩等人;而岳飞是最好的典型,他把“忠”这个字发挥到极致,人人无不崇敬。武夫不识斗大几个字,当然是被耻笑的对象,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同样不被看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孔子乃文人的代表,但腰间配了把宝剑;关老爷乃武人的代表,但手上捧了一本《春秋》,其用意就在“调和文武”。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里面,练气功是非常普遍的事,同时由于专业、长期的修炼,达到很高境界者自然不乏其人。数百年来北京一直是历朝的首都,邻近的河北、河南、山东各省都有大将统率重兵长期驻守,所以这几省的武风也特别盛,可谓高手如云。

现代人对气功没有正确的认识,而且怕练功太苦。我在学功夫的三十年当中,曾经介绍不少亲朋好友来学,大部分人学个三五天就打退堂鼓了,能够继续把基础打好的,十个人里不到一个,原因都在于不能吃苦。

真正要学好气功非下苦功不可,名门大派正规正统的功法大都很辛苦,而且功夫必须经过岁月累积方能有成,一甲子的功力必定比三十年的功力高,这是毋庸置疑的。一般而言,除了少数民间门派之外,能够永续传袭功夫的,还是以道观、佛寺为多,因为出家人没有俗事牵绊,所处的环境最利于长期练功,日久自然功深。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若要规规矩矩拜师入门,花个十年、八年的时间学气功,实际上有其困难。若非一心向道,毅力坚定,大多数的人都是半途而废。

而且,现代人对气功的意义不太了解,大体上是因为听说练气功有益健康才来尝试,许多气功教室为利于招生收费,通常都标榜“轻松练功”以迎合社会大众,最好是一加入就有师父帮忙开穴、打通任督两脉,对于发展正统气功,尚有相当大的距离。

在民间修道家方面,自古以来的功法大都偏向静坐守窍,另外再搭配一些养生导引术。古时候师父教徒弟,往往要徒弟照表操课,徒弟若多嘴发问八成还要挨骂。但现代社会要推广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让人明白其道理,气功也一样,如果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推广起来自然产生许多障碍。 jxkzfHMeenOSo1Ih+mM1zz8kkZq38cdnG267i+2sCB8hw6+0zg8+szPIdod4V+L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