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习气功重视师承

有一回,一位住在台中的朋友带了一个年轻人来找我,想请教一些气功上的问题。这位年轻人全身的气“强强滚”,但是因为没有练化,所以气在全身流窜,大部分笼罩在体表的筋骨皮肉上,也就是所谓的“气团缠身”。我告诉他行气的正确角度之后,他立即用我的方法练了一会儿,突然跳起来高兴地说:“通了!原来如此!”其实对错不过是相差一两厘米的穴道而已。接着我又告诉他“心”和“意”的区别,并说明“炼精化炁”的守窍方法,教他回去慢慢练习。

像这位年轻人的情形,我们戏称为“有钱不会用”。比方说,电也有了,材料也有了,但是根据不同的设计图、配线图去组装,它就会变成收音机、计算器、计算机等不同的产品。“心法”就是炼气的设计图、配线图,如果没有人告诉你正确的心法,自己是很难悟得出来的。武侠小说里的各路英豪经常为了一本“武功秘籍”争得你死我活,为的就是要一窥秘籍里的高级心法。俗话说:“医不叩门,道不轻传。”我与台中那位年轻人虽是萍水初识,但轻易地就把心法教了他,由于时代变了,“得其人而不教,是谓失道”。学功夫的人已寥寥无几,既然有人热衷功夫,已属难能可贵,当然值得给予鼓励和协助。

古时候学功夫,练功的标准都在师父心里,因为气练久了会产生变化,而在什么状态之下它的变化达到标准,就关系到“火候”的问题,好像面包师烤面包一样,他知道什么时候出炉刚刚好,早一些不行,晚一些也不行。炼气也需要师父在旁观察,由师父来判断此阶段的功夫是否已经练好,是否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功课,如果尚未达到标准,师父绝不会告诉你下一步怎么练。练功不能“贪功躐进”,这个阶段还没练好,绝不可以跳过去学下一步比较高阶的功夫,否则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门学艺的师兄弟,进门时间有先有后,每个人进度不一样;就算同一时间入门,因资质、勤惰不同,练出来的功夫也有差别。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有七大弟子,虽然师出同门,但是论道还是各有偏重,也都各自创立了自己的传法世系,其中丘长春开创了龙门派,在论述方面有很多独创性,传至今日,北京白云观仍保存龙门家风。

大门派师父在传授功夫时,有所谓“法不传六耳”的规矩,师父给谁上课,就只有谁能听,尤其像开穴道这等大功夫,掌门师父只教给准备接班的传人,其他弟子别想听到一个字。此外,在练功的过程中,很可能气练偏了,或者阻塞在某个部位通不过,也都要靠师父适时给予调整。

“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苗根”,某些师父可能是由一个特殊的角度切入而得道,但是这个角度只适合他个人,当他把这个方法传授给弟子时,弟子却怎么也学不好。因为功夫若不从基础练起,很难保证人人皆可学成,这就是有些新创门派昙花一现的原因。

因此,古时候的人学武、修道都很重视师承,大凡传袭几百年、上千年的名门大派人人都想拜入门下,因为名门大派的功法已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入门后只要用功、按部就班地学,必有所成。而且老门派历代高人辈出,不乏资质好、悟性高的传人,不断开创突破,汇聚了许多高级心法,投身学艺当然可以学到比较高深的功夫。这就像现代学生每个人都挤破头钻进哈佛、剑桥一样,这等名校出身的毕业生通常名不虚传,有其真才实学。

学功夫应该找“明师”,而不是找“名师”。功夫由浅入深,从初阶、进阶到有成,学习的路途极为漫长,而且过程变化万千,遇到任何状况师父都要有能力解决,才不会误己害人。 6nWfWzcd8DkK+/SLk09k6q9t1T2HhJd5YPzoTAxR+x9x0IuDPdJpG3cx29wMNTi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