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猎鳄

阡陌又被带走了,不过这次并没有什么赏赐。

他们把她领到了铜山边上的大房子里,一个老妇人带着她去清洗。当看到她白皙的皮肤和乌黑的头发时,众人都神色惊讶。

身上的衣服都被拿走了,他们让她换上了一套崭新的衣物,宽袍大袖,如正宗的古人一般。

工尹对这个意外的收获很高兴。当这个叫作陌的工妾被打扮整齐,领到他面前的时候,他露出了惊喜之色,满意地点头。

“可惜话说不好。”领阡陌来的仆人道。

“说不好何妨?”工尹笑笑,吩咐道,“大王行猎之后,定要行宴,入寝之时,你领她前去伺候。”

仆人应下。

这个地方,是阡陌看到的第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古代建筑。

这座屋宅依山而建,对比起奴隶们的草棚,可谓宏伟。造型优美的屋檐,被一根根立柱举着,典型的楚地干栏式房屋。爷爷要是看到,大概会高兴坏的。

但是阡陌并不高兴,她很着急。她从那个大腹便便的工尹和周围人的言语里,明白了他们想要做什么,心里烦躁得要命。她不知道他们要把她送给谁,只觉得不可理喻。

不过,这并不完全是坏事。

大约是因为不需要像矿区里那样时刻看守着奴隶,这宅子里的卫士并不多。阡陌留心观察了半日,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逃跑的机会——这宅子里的饮用水都是从外面用牛车运来的,牛车上载着大桶,可以藏人。而且,出去的时候,卫士们不会仔细检查。

忐忑地过了一夜之后,阡陌早早起来了。她把布匹做成包袱背在身上,又在庖厨的角落里找到了一把蚌镰,权当防身武器。

四周还没什么人,她盯着运水车到来,趁着仆人们往屋里倒水的工夫,藏到了一只空桶里面。

她的动作十分轻快,就连拉车的牛也没有惊动,还一直在低头嚼着草。

盖上桶盖之后,四周漆黑一片。

阡陌缩着身体,听着外面人的说话声和脚步声,紧张不已。

过了许久,车子终于动了起来。木质车轮碾过路面的石子,吱嘎乱响。阡陌竖着耳朵,只盼着能快点逃出去。如她所愿,车子一路都没有停顿。她能感觉到车子走过了一段长长的坡路,结合昨天的经验,她知道这就是离开那座宅子了。

心安稳了些。桶里又闷又热,阡陌汗湿衣背,却一点也不敢抱怨。又经过了很长一段路,车子停了下来,阡陌听到了淙淙的流水声。

没有别人的说话声,阡陌小心翼翼地顶着桶盖,露出眼睛。只见这是一处山林,石壁上有泉水,清澈如银。

赶车人把牛车拉到泉水前,将一根粗大的竹竿接着泉水,让它流进桶里。

他没有发现阡陌,站在泉水边等了一会儿,就到附近解手去了。

阡陌抓住机会,立刻从桶里出来。虽然腿有些麻,但身体却意外地灵活。她双脚落地的时候,赶车人还没回来,她盖好桶盖,溜走了。

这身衣裳宽袍宽袖,在灌木丛里行走很不方便。阡陌无比怀念她的牛仔裤和登山鞋,但是没办法,它们已经被收走,不知去向了。

阡陌靠太阳的位置辨别着方向,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尽可能往远离铜山的方向走去。

没走多久,她听到了哗哗的声音。

绕开眼前的一片树丛,忽而出现了一片芦苇滩,再往前,是一条河。这时,阡陌听到有些话语声传来,她抬眼望去,却见一队奴隶正经过不远处,走向一个山坡——她割草的山坡。

风徐徐吹过,水边的苇草如楚舞一般,招摇着修长的叶片。

大舟引着十几艘小舟,在碧波粼粼的水面上,如鱼儿般自在。

楚人都是水边长大的,乘舟出游,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换上短褐。

伍举主持猎鳄,立在船头,按剑临风。楚王则早已跃跃欲试,对着十几支样式不一的兵器,挑选着称手的工具。

郑国的公孙回奉郑伯之命出使楚国,恰好到了沂地,楚王此番行猎,也邀他一同前往。他见楚王选了一柄渔叉,便恭维道:“大王骁勇。”

楚王道:“郑国无鳄,子可随寡人一试。”

公孙回忙道:“我不识水性,实不敢献丑。”

楚王一笑,又看向伍举:“你不去?”

伍举摇头:“小臣要坐镇。”

说话间,舟群已经行驶至水流平静处。领头的舟人打了一声长长的呼哨,楚人们兴奋起来,纷纷跃入水中。白色的水花此起彼伏,在木舟之间激起一片,船上的人看得哈哈大笑。

“猎鳄需新鲜鱼饵,故而众人下水去捕。”公孙回身旁的一名舟人笑嘻嘻地说道。话音才落,一条鱼被人从水里扔上来,在甲板上生猛地跳跃。

楚王也笑起来,将短衣脱下,往船舷上一搭。

“大王……”从人来不及阻拦,楚王已经跃入水中。淡淡的阳光照着水波,碧绿清澈,他修长健美的身体如同一尾江鲫,入水灵活,箭一样地从水下穿过,待得冒头,已经离船有四五丈远。

“那真是楚王?”郑人皆惊愕,有些不可置信,“可水中到处都有鳄鱼!”

楚王与众人游到一处,一抹脸上的水,将一条鱼扔到小船上。伍举望着他,微微笑了笑。

“我们大王什么都不怕。”一名侍从得意地对郑人说。

阡陌躲在灌木丛里,观察了一下视野里的士兵。她这边离得有点远,小心些,应该可以躲过那些人的视线。

更幸运的是,她留意的那只小船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系在水边的木桩上。

阡陌猫着腰,慢慢地移向芦苇滩……

捕足了诱饵,舟群接着向前,水面渐渐平阔起来,岸边有许多浅滩,芦苇丛生。

船在水面上漂过,悄无声息。

鳄鱼生性警觉,与捕鱼相反,猎鳄讲究的是出其不意。

士卒们口中衔枚(嘴里叼竹片或木片),盯着水面,铜制的矛头在天空下泛着锃亮的光,任凭渐渐变热的阳光把湿了水的头发和衣服慢慢晒干。

水流平静,隐约可见水面上浮着些什么,犹如枯木。

一名士卒将装了血的皮囊放入水中,红色的液体在水中渐渐散开,将水流染成一片淡粉的颜色。

楚王望着两只鳄鱼慢慢靠近,静心屏气,握紧了手上的长矛,只将眼睛紧盯着水面。

船渐渐靠近,眼见就到近前了,楚人们暗自搓掌。

伍举大船上的令旗一挥,楚王立刻暴起,将手中长矛朝鳄鱼狠狠刺去。水花乱溅,鳄鱼被利刺揳入皮肉,痛得将硕大的身体在水中翻滚着。

旁边的士卒赶紧帮忙,长矛、长钩、渔叉等各式兵器纷纷贯穿入水。一番折腾,鳄鱼终于气绝,士卒们合力将鳄鱼抬上舟来。

“这大鳄足有丈余呢!”有人称赞道。

郑人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鳄鱼,亦围过来,好奇地观看。

伍举正与公孙回说着话,这时,却听有人惊呼:“大王怎么往河边去了?”

伍举一愣,忙转头望去。

却见楚王不知道什么时候登上了一艘小舟,正朝水岸而去。风吹得水波粼粼,苇草茂盛处,隐隐可见有阴影浮动。

“他要自己去猎鳄?”从人吃惊,“何时……”

伍举却示意他噤声,吩咐道:“令士卒跟上。”

阡陌正待要走到岸边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嚷嚷的声音,她机敏地回头,却见来路上影影绰绰,似乎来了好些人。

突然,有人朝她这边大喊了一声,阡陌看到有几个人朝自己这边跑来。

糟糕!阡陌立刻转身,一边将蚌镰插入后腰,一边朝水边飞奔而去。

长满了草的地不太平坦,阡陌趔趄了好几下。蒿草茂密,几只水鸟被惊得飞起,草叶上的蚂蚱迎面打来。阡陌顾不得许多,一边拨开苇秆和草叶,一边朝水边跑去。追兵的声音越来越近,阡陌一脚踩到了泥水里。

河!阡陌顾不得许多,趟入水中。

河水被搅得浑浊,阡陌一头扎入河水中,无数气泡混着草叶和泥沙在眼前浮起,昏暗无光。

阡陌的方向感很强,奋力朝着那艘破船的方向游去。

幸好不是逆流,河水给了她很大的助力。阡陌似乎听到了岸上的吵嚷声和脚步声,但是她没有工夫分心。已经可以看到船舷木板老旧的颜色,她连忙抽出蚌镰,准备砍断系绳。突然,有什么从眼前划过,阡陌看到蛇腹一般的白皮。未几,水流逼来,一张白牙森森的大口突然在她面前张开。

阡陌大惊,急忙闪身,同时,将手中的蚌镰用力挥去。

怪物将蚌镰吞入,吃痛挣扎。阡陌看清其全貌,不禁目瞪口呆。

鳄鱼!

这水里居然有鳄鱼!

逃跑真的成了逃命,阡陌趁着那鳄鱼还在挣扎,使劲游开。可没过多久,前面又有一道黑影挡住了去路,那是另一条鳄鱼!

进无可进,退无可退,阡陌眼见着它们逼近,惊恐至极。

正在此时,水面突然被什么破开了。

阡陌只看到一根利刃将近在眼前的鳄鱼大口对穿,未几,鲜红的血色染透了周遭,模糊一片。

她瞪大了眼睛,看着鳄鱼挣扎,卷起的水裹挟着腥气迎面扑来。

她想向水面游去,可是躲避时费去了太多的力气,一口水呛进来,她无助地挣扎起来……就在她感到意识渐渐离开时,衣服被什么扯住了,她被人用力扯出了水面。

皮肤接触到了空气,久违得像经历了一辈子。

阡陌瘫倒着,吐出了一大口水,痛苦而猛烈地咳嗽着。

楚王低头,惊讶地看着眼前那个蜷曲着身体的女子。她痛苦地伏在船板上,湿漉漉的黑发下面,露出了洁白的脖颈。

伍举赶到,看到楚王船上躺着的死鳄和活人,诧异不已。

楚王抬头笑笑,双眸生辉:“看来寡人今日所获,可不只有大鳄。”

“奶奶去了哪里?”

“为什么那么久都不回来?”

阳光从窗户的纱帘上透进来,照在水仙花嫩黄的花蕊和洁白的花瓣上。阡陌一边用蜡笔画着水仙,一边执着地问着。

“嗯?”正在翻看研究资料的爷爷抬起头来,扶扶眼镜,微笑着,“奶奶去了天上。”

“天上?”阡陌放下画笔,趴到爷爷的桌子上,“坐飞机去的吗?”

“不是。”爷爷和蔼地说,“是飞龙和鸾鸟接她去的。”

阡陌想了想:“她一个人去的吗?”

爷爷点点头:“一个人。”

阡陌觉得奶奶有点可怜:“那……天上有人陪她吗?”

爷爷笑起来,似乎想到了什么,从书堆里拿出一本画册来,翻了几页,拿给她看。

阡陌好奇地望去。

那是一幅斑驳的画,上面有许多奇奇怪怪的线条、动物,还有小人。

爷爷把画上的东西一个挨一个指给她看:“天上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你奶奶坐在飞龙和鸾鸟的车上,会见到太阳和太阳神、九条尾巴的狐狸、蟾蜍、玉兔。”

“这位是西王母,她很好客,会带着白虎、朱雀、蜚廉和青龙迎接你奶奶;还有身上长了漂亮羽毛的仙人,后面是月亮、太阴神和云彩。”

阡陌似懂非懂,看着那些虚无缥缈的动物和仙人,有些入神:“爷爷也认识他们吗?”

“认识啊。”

“你如果去到天上,也会遇到他们吗?”

“会的。”爷爷合上画册,摸摸她的头,“我们都会。”

……

阡陌觉得自己的意识沉浮着,像飘在云端。

眼前有一团光,却像是隔着那被血和淤泥染得浑浊的河水,她始终都无法触到水面。只有那团光,越来越大,中间有一个影子在晃动着,似乎是河里见到的鳄鱼,可当它慢慢清晰时,又似乎是个人……

人?

她想,自己也终于像画上的人那样,去见爷爷奶奶了吗?

身体渐渐有了重量,她感到脸上痒痒的,像……像在茅屋里睡觉的时候,竹排底下爬出来的不知名的虫子!

阡陌吓了一跳,惊醒过来。

光照刺眼,她不禁眯起眼睛,抬手遮挡。好一会儿,眼睛才适应过来,她看向周围。

出乎意料,这不是茅屋,也不是她那思念得肝肠寸断的家里。上方是粗大的木梁,颜色古朴;而更高处,是密密排列的椽。

先前发生的事,如同退潮后的沙地,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逃跑,还有鳄鱼……

她连忙朝身上看去,穿的仍然是逃跑时的那种衣服,但身上没有痛感,动弹自如,没有受伤;她身下是一张榻,离地不过两个拳头高,铺的褥子厚实而柔软。

阡陌再仔细看看,屋子里除了她,没有别人。

她只记得自己在河里被鳄鱼袭击,然后,被人救了起来。

突然,她的下巴被捏住,又被抬起来。

太阳光强烈,她几乎睁不开眼睛。上方,那个人高高的,看不清面容。

他用楚语问她是谁。

阡陌喘着气,只能回答自己的名字:林阡陌。

太阳光仍旧刺眼,那个人低头看着她,手指上仍带着水的湿润。他的眉目清晰,双眸如同浓墨点成,却教人感到隐隐的压迫。

再说一次。他这么说。

阡陌的喉咙咳得难受,却还是重复了一遍:林阡陌。

没多久,他松开手,阡陌重新歪下。

有些嘈杂的声音传来,似乎是追兵。阡陌蜷缩在船板上,一动不动,并没有指望这些人会放过自己。自己本不属于这个世界,如果他们像对付那些逃奴一样,轻而易举地把她杀死,那也没什么。

她感到很累很累。

无论这是梦还是现实,她都受够了,希望能就此结束……

阡陌呆呆地怔了一会儿,坐了起来。可她下榻的时候,没注意到脚边居然放着一只小陶盆,咚的一声,陶盆从榻上翻倒下来,水泼了一地。

阡陌傻了眼。

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未几,门被推开了。

天光比室内强了许多,阡陌不禁再度眯起了眼睛。

那是昨天带她洗漱的那位老妇人。老妇人看看地上的陶罐,似乎很不满,嘀嘀咕咕地说着话,把地面收拾干净了。

随后,阡陌吃到了她来到这里之后最好的一餐饭。

妇人拿了食物来给她,是煮得稀烂的米饭和一条煮熟的鱼。舌头尝到了久违的米味和肉味,阡陌受宠若惊。

餐具被收拾、走了以后,妇人又关上了门。阡陌坐在榻上,思索着一个问题。

她是逃跑被捉住的。

一个逃跑的奴隶,应该是没有好下场的吧?

可是,那些人似乎并没有把她怎么样。

她大概是昏了过去,但现在醒来,一切都好好的。

阡陌望着漆黑的屋顶,冒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念头。那个救了自己,或者说抓住自己的人,是谁?

他们留着自己,让她好吃、好喝、好穿、好睡,是因为什么?

或许……他们该不会是知道了她不是这个世界的人?楚国巫术风靡,如果抓到了妖怪,也许会被拿来祭天、火烧、腰斩、投水什么的……

阡陌想着,不禁感到一阵毛骨悚然,觉得她迟早会被自己的联想能力逼疯。

楚王的船队在泽中猎了上百条鳄鱼,尽兴而归。夜晚,官署中灯火通明,楚王设宴,与猎鳄的臣子、宾客一道庆贺。

公孙回知道这里就是楚人的铜山重地,心中好奇,却拿不准楚王在此招待他是有意还是无心,亦不敢多问。

工尹献上了新酿的橘酒,众人品尝后,皆是称赞。工尹心花怒放。早晨的时候,工尹听闻那个叫陌的工妾逃跑了,一时暴跳如雷,立刻遣人去追。但是没想到,她竟落在了楚王的手上。而楚王知道她是逃奴后并没有惩处,反而将她安置在了官署中,让人伺候了起来。

这可算得是殊途同归?工尹笑得合不拢嘴。

“大王为何在铜山招待郑人?”苏从午后才从郢都赶到,看着那些郑人,撇撇嘴,“苟且之徒!”

伍举笑笑。楚晋不和,郑国夹在中间,时而亲晋,时而亲楚,态度暧昧不明,常常惹得楚国光火。

“反正大王不欲动兵。”伍举将一杯酒递给他,“让郑人看看铜山,震一震也好。”

上首,公孙回向楚王呈上郑伯的书信。楚王看了看,书信写得恭敬和美,都是场面上的话。

“国君深敬大王,欲以公女联姻,结两国永好。”公孙回微笑道。

“哦?”楚王看着他,一笑,却不多言语。这时,仆人呈上了新煮的鳄肉,楚王忽而想起白日在水中捕到的女子,问小臣符:“那工妾何在?”

不远处的伍举听到,握杯的手停了停。

小臣符忙道:“禀大王,工妾陌仍在宅中。”说着,眼睛一转,道:“大王,可要唤来佐宴?”

楚王饮了一口酒,想起他抬起她的下巴时那张白皙的脸。许是咳得太厉害,她的眼睛中盛满水光,脆弱而迷离。

小臣符见楚王不语,探询地问:“大王?”

“不必。”楚王却道,“去吧。”

小臣符讶然,只得行礼下去。

公孙回立在一旁,见楚王一直与人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知道无趣,寒暄了两句,讪讪地回到席上。

回到席上,郑国大夫乐耳问他:“如何?”

公孙回苦笑着摇摇头。

乐耳皱眉,看向正与人谈笑风生的楚王,骂道:“荆蛮,竟这般无礼!”

“低声!”公孙回瞪他一眼,叹了口气,“当年成王强掳了文公的两位公女,文公仍默不作声,如今拒婚又如何?人家的地盘,少说两句!”

乐耳哼了一声。

寺人渠听得老妇来报,忙来到小屋里,见到阡陌醒来,松了一口气。

在她沉睡的时候,他曾奉命查过,这女子的确是从东南之地捉来的。有几个人告诉他,这女子在上船之前,曾经在他们族中的草屋里住过两日,但没有人知道她从哪里来的。

寺人渠十分讶异,楚地以南,百越杂居,隔了几座大山便言语不同。可她不会说群舒和扬越的言语,却会说一些楚语,还能识字。寺人渠皱皱眉,能识字的人,都不是凡类,这女子究竟是何人?

“陌?”他走到她面前,冒问了一声。

阡陌提防地看着这个神色和善的人,片刻后,点点头。

寺人渠微笑,道:“工妾陌,你自何方而来?”

又是这个问题。

阡陌只得干巴巴地说:“南方。”

“南方何处?”

“南方。”

寺人渠无语,见这女子说不出多少,只得再问:“可有姓氏?”

这话,阡陌听明白了。姓氏在这个时代并非人人可有,并且要知道一个人的来路和家世,只需要问明姓氏,就能够知道。

阡陌汗颜,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若在古时,也是楚地。但那个城市在这里就算存在,名字也不对;就算名字对了,她也不可能找得到户籍。可她也编不出别的,只能再答道:“林。”

“林?”寺人渠更是诧异。天下无林姓,只有林氏。据寺人渠所知,天下有两支林氏,一支出自商人比干,一支出自周平王子。

“尔自中原而来?”他忙接着问。

阡陌眨眨眼,不明所以。

寺人渠觉得自己终于明白过来了。怪不得这女子不会说东南诸语,楚语也不熟练,原来是出身中原。只是她把方向说错了,竟把北说成了南。

阡陌的楚语太差,说不出更多的话。寺人渠已经得到了答案,也不再问,语气变得尊重了几分:“子且安歇,若有所需,可吩咐仆从。”

阡陌觉得这个人挺和善,见他要走,忙道:“且等一等。”

寺人渠看着她。

“我,”她想着措辞,小声道,“会死吗?”

寺人渠讶然,笑笑:“大王乃宽和之人,子何出此言?”

“大王?”阡陌愣住。

“子未知晓吗?子今日落水,正是大王亲自搭救。”说罢,寺人渠微微点一点头,小步退去。

阡陌怔怔地立在原地,脑子里重复着他的话。

“……这如何念?”她用树枝在地上写着,好奇地问芒。

“王。”芒看了一眼,回答道。

阡陌将寺人渠说的那两个字组合了一下,未几,只觉得脑袋嗡了一声。

但还没等她消化过来,外面又来了两名仆妇,手里捧着妆盒和衣服,一来到就给阡陌梳头、更换衣服。

阡陌不明所以。

老妇进来看到她们,亦是不解。

“这是为何?”老妇问。

“小臣符吩咐的,工妾陌要去侍奉大王更衣。”其中一人答道。

行宴之后,有人提议投壶,众人皆赞成。

工尹让人取来铜壶和箭,众人轮次比试。投壶是中原风行的娱乐,郑人都十分在行,楚人也不弱,伍举和苏从十中七八,周围人皆抚掌叫好。

轮到郑国大夫乐耳投壶时,他拿着箭,却转向楚王,微笑行礼:“久闻大王六艺皆精,敢请大王比试一二。”

众人皆讶然。

公孙回被乐耳此举惊出了一身冷汗。乐耳这莽汉,只想着出气,却不想想楚王若是比输了,心生怨怼可如何是好!他忙上前道:“大夫醉了,今日大王猎鳄最多,尚在歇息,改日再比。”

不料,楚王却是一笑:“既大夫相邀,岂有不应之理?”说罢,起身让从人取来箭。

众人面面相觑,各怀心思。

唯有苏从和伍举喝着酒,神色如常。

楚王不紧不慢,手捻着一支箭,盯着几步外的铜壶。他的身形挺拔,棱角分明的眉目在灯烛光中神采专注。

未几,他将手一扬,只听当的一声,箭入了壶,旁边一个寺人唱念一记。

接着,又是当的一声,又是一箭入壶。

楚王动作流畅,每箭间隔不过须臾。

乐耳在旁边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

最终,楚王连投十箭,箭箭中壶。

“十获!”寺人唱道。

这时,轮到乐耳了。他脸上仍然挂着笑,却没了先前的自信,尽其所能,最后只得十箭八中,输了楚王两箭。

公孙回心头大石落下,忙笑着道:“大王果英勇无匹!”说罢,对乐耳道:“一箭罚水一尊,还不快去领罚!”

乐耳虽仍有些不服,却只得向楚王一礼:“大王好箭法!”

楚王看着他,却道:“寡人观子投壶,惯以微踞之姿,想来善操戈?”

乐耳与公孙回俱是一怔。

“正是。”公孙回忙道,“乐大夫常为国君车右。”

楚王淡笑,从仆人手中接过自己的玉觞,与众人举了举,轻啜一口,自顾而去。

伍举起身送了楚王,又与郑人们说些场面话,见乐耳脸上有些悻悻之色,不禁心中暗笑,客客气气地将他们送回了客舍。

“郑人若知晓大王投壶之技如此了得,只怕连提也不敢提!”

只剩下楚人的时候,众人说起方才之事,都笑了起来。

“可不是!大王十获之时,那些郑人的脸色可当真有趣!”

“大王威武!”

“威武?”正说到兴头上,苏从冷冷地打断,“雄兵千乘是威武,万民称颂是威武,投壶赢了郑人,算得什么?”

此言一出,众人皆愕然。

苏从看向伍举,哼了一声:“外敌环伺,大王迟迟不还郢,尔等也不劝!”说罢,愤愤然拂袖而去。

历代楚王都重视铜山,铜山官署之中,亦备着楚王驾临时歇宿的小行宫。

散宴之时,楚王已有微微的醺意。

回寝宫时,工尹向小臣符使眼色,小臣符会意。待得楚王入了殿内,他上前两步,扶着楚王坐到榻上,递上一杯水。

“大王,更衣吗?”他毕恭毕敬地问。

“嗯。”楚王倚在几上,应了一声。

小臣符微笑,朝门外招了招手。

夜风自殿外缓缓送入,烛光微动。

楚王握着水杯,光滑的边缘才碰到嘴唇,忽而定住——他看到了跟着寺人入内的那个女子。

她头发乌黑,皮肤细腻而洁白,烛光下,眉目明丽。楚王也算是见多了美人,高挑的、柔弱的、明艳的、秀气的……而眼前这个,让他觉得有几许新鲜。不知道是因为那眉毛的形状并没有刻意修成常见的美人模样,还是因为她眼睛里那警惕的神采。

或者说……是紧张,就像是一匹知道自己即将被配上羁绊的马驹。

见楚王的目光停留,小臣符心中有了几分底,向阡陌一招手,道:“工妾陌,来服侍大王更衣。”

阡陌看着榻上坐着的那个人,自己获救的时候虽不过恍惚一瞬,她如今仍然能够一眼就把他认了出来。

也就是说,他是楚王。

意识到这一点,阡陌搞不清是该好奇还是该害怕,心却是隐隐地跳得厉害。当发现他也在看着自己,阡陌连忙垂下眼睛。

他救了她,而她却只是个奴隶。

仆妇教导她的时候,除了教她怎样让主人舒适地把衣服接下来,还叮嘱过她,她服侍的是楚王,他所要求的任何事她都不能违逆。

一个仆妇打量着她,意味深长地说了些话。阡陌听懂了个大概,那个仆妇的意思是,如果阡陌能讨了这位大王欢喜,就可以不必再回到矿场中做苦工了,相反,还会得到别人的伺候。

她们还说,她很幸运。

阡陌无语问苍天。这事太过诡异,无论他是历史上记载的哪一位楚王,他们最合理的见面方式,都应该是在博物馆里隔着水晶玻璃展柜相望。

而不是这样,两个大活人面对面……

还要给他更什么劳什子衣……

“大王。”小臣符领着阡陌走到楚王身前,低声道,“大王吩咐优待工妾陌,工尹便让她留在官署中服侍。”

楚王看了他一眼,仍倚在几上没有动。

小臣符示意阡陌上前。

阡陌有些踌躇,片刻后,像仆妇们教的那样,在他榻前的茵席上跪坐下来。

四周无声,阡陌低着头,但她知道楚王在看着自己,高高在上,隔着尺余。

这些日子,阡陌早已学会了一些自保的方法,比如,无论陌生人怎么盯着你看,都不要有目光接触,低着头,再低一点……但是,这个方法现在并不管用,她和楚王距离太近,想躲也躲不掉。

他身上的衣饰很精致,革带结构精巧,金质带钩则更是漂亮:虎首龙身,钩身上用绿松石镶嵌出细密的花纹。阡陌曾在博物馆里看过类似的展品,但却没有这样精美,金属和宝石尚带着那人身上的微温,触在手中,光滑温润。

阡陌没有心思多欣赏。

不知什么时候,屋子里的其他人都走开了,只剩下他们二人。阡陌心中警钟大作,她想尽快离开。

芒……她心里祈求着,希望那信他能收得到。

这个女子的动作笨手笨脚的,似乎从未做过这等事。

楚王看着她,却不催促。方才饮的酒已经起了后劲,他心情不错,难得有耐心,对这个工妾饶有兴味。

“你叫陌?”他问。

阡陌蓦地听到他跟自己说话,却没有抬头,回答道:“是。”

“是你治好了铜山里的恶疫?”

这个问题,阡陌这些日子也回答过很多次,她谦虚地说:“治疫乃是众人合力。”

楚王听她的口音生疏而怪异,却很是清澈好听。未几,楚王的目光停留在她的额间。烛光下,那皮肤洁白,泛着细腻的光泽,从眉目到鼻尖,线条秀美而优雅,她垂眸的样子很有几分惹人怜爱。

这样一个女子,确实不像是从扬越群舒之地出来的。

阡陌正为他解开衣带上的最后一个结,这时,她的头发上忽而传来一丝拉扯。

“这是何物?”楚王手里拿着一只黑色的小发夹,饶有兴味地问。

阡陌窘然。

她的头发虽然长,但由于时常修剪,碎发不少。先前她每天都蓬头垢面,发夹的作用是让头发遮住脸;方才被传召的时候,那位妇人给她梳头,有几缕总是掉下来,妇人不耐烦地抱怨,阡陌只得再将发夹拿出来,别上去。

“这是……嗯……”阡陌支吾着,实在不知道发夹二字怎么用楚语表达。

楚王看着她手足无措的样子,心思浮了起来,露出笑意。良宵美人,这个女子是何等身份,并不重要……他伸出手指,轻轻捏住她的下巴,声音带着几分醺醉,低低道:“今夜,你留下。”

说着,就往那唇上压去。

寺人渠听说阡陌被带去服侍楚王,匆匆来到寝宫,却只看到小臣符走了出来。

他将自己方才问话得到的结论说了一遍,道:“那女子虽是工妾,来路却似并非寻常,服侍大王,只怕不妥。”

“有何不妥?”小臣符却不以为然,“大王威名远扬,中原各国都在盘算着与大王联姻,就算这工妾真是什么贵族,能来侍候大王,也不算是亏待了她。”

小臣符掌管楚王内宫之事,地位在寺人渠之上。寺人渠见他这般说道,只得不再言语。

可这时,身后却传来一个声音:“什么女子?什么工妾?”

二人皆是一惊,小臣符回头,看到苏从立在身后,不禁暗自叫苦。

苏从和伍举都是楚王新近重用的大夫,伍举为人和气些,苏从却是个惹不得的脾气。在受提拔之前,苏从就曾当面痛骂楚王耽于享乐。

“苏大夫。”小臣符脸上堆笑,行礼道,“大夫怎么过来了。”

“来与大王议事。”苏从看看寝宫,道,“大王可在?”

小臣符神色镇定:“大王正在寝宫,不过,他歇息了……”话音未落,突然,寝宫里当的一声沉沉传来,像是铜器倒在了地上。

几人面色俱是一变。

苏从推开小臣符,朝宫内跑去。

榻旁的一只铜器倒在了地上,楚王扶着小几稳住,未几,抬起眼,双眸中的目光已变得不善。

阡陌站在一旁,浑身发僵。

这……是个意外。

真的是个意外。

她只是想挣扎开去,却不料这楚王手劲那么大,她用力时,带倒了一旁的铜器,还差点让楚王磕到了头……

背上汗毛直立,阡陌有些害怕,不由得后退了两步:“我……我不是故意的!”

话说出口,她才发现自己说的不是楚语。

楚王还未说话,外面已经响起了嘈杂的脚步声。

“大王!”苏从等人与卫士赶来。看到那些卫士手里吓人的长矛和剑,阡陌的眼泪几乎都要掉出来了。

看着寝宫瞬间变得这般热闹,楚王只觉得一口气堵在胸口,酒气也通通散光。

“尔等作甚?”他冷冷问道。

苏从进来的时候,看到地上的铜器和边上那一脸惊慌的女子,便已经明白了一切。

他不屑地看了一眼小臣符,正气凛然地行个礼,正待发言,伍举匆匆进来了。

“大王,”他一揖,禀道,“小臣刚才听闻,矿区内又有人得了疫病。”说着,他看了角落里的阡陌一眼,毫不意外地看到她的眼睛里闪起了光。伍举继续道:“还请大王遣工妾陌前往医治。”

楚王闻得此言,神色不辨。

他看向阡陌,她低着头,只能看到她那双紧紧攥着的手。

“知晓了。”他缓缓道,声音已经恢复了平静,无波无澜。 mmfuGQz+fAoreI08N1a181F8dJLX6pUPCwEsMymnTDQMlhEFtdLmDxCSsINRUBo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