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娜奥米·阿尔德曼(Naomi Alderman)说,拥有伴侣的意义在于,有人见证你的人生。当然,很多单身人士也过着幸福而成功的生活,但和伴侣一起生活是一种不同的体验。《醉饿游戏》( The Hungover Games )的作者索菲·希伍德(Sophie Heawood)曾经作为单身母亲生活多年,她说她最近意识到,一个好伴侣能给你带来安全感: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如何不可控,你知道家里永远有一个人在等着你,无论如何他都会爱你、支持你。
花几个小时用谷歌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关于亲密关系有助于健康和幸福的研究。对我来说,拥有伴侣的原因之一是与你所爱的人建立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这个人完全接纳并爱你本来的样子,包括你的缺点,你的一切。在这样的情感滋养下,我们可以健康成长,有更多的勇气面对生活,愿意无私地付出爱,不仅是对我们的伴侣,还有我们生命中的其他人。找到相爱的伴侣对我们的人生而言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就像给制作精美的蛋糕再加一层糖霜。如果你更喜欢没有糖霜的蛋糕,也是不错的选择。
在我收到的读者来信中,询问最多的就是关于如何找到完美伴侣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今的网络交友时代。我在这里选取其中一封,写信的男士正在为这个问题纠结和烦恼。
我有过几段短暂的恋情,也约会过很多次。不久前,我谈了一段恋爱,感情发展得比较顺利,可就在我们计划结婚的前一天,女友突然向我提出分手。我只好再一次登录交友网站,在六个月的时间里给47位女性发送我的个人资料——我今年35岁,身体健康,瘦高个子,相貌普通,能说会道,幽默风趣——但却没有得到任何积极的回应。这让我彻底绝望。
虽然内心有点着急,但我还是想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我不考虑年纪比我大的女性和情感经历过于丰富的女性,我也不想相亲,按照这样的标准,我恐怕找不到合适的人了。
我和上一个女友交往了很长时间,她突然提出分手,没有给我任何理由。这对我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也让我意识到,我有可能会孤独终老。
人们常说“每个人都能遇到适合自己的人”,我现在根本不相信这句话,显然事实并非如此。我是否应该就此放弃,接受命运的安排?或者,虽然明知一再失败有损我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我还是应该再努努力,希望有一天能遇到那个特别的人?
我发现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网络交友当作购物,通过滚动鼠标和滑动屏幕来寻找完美的伴侣,就像在寻找一条心仪的牛仔裤。我很遗憾地告诉你,完美伴侣并不存在。建议写信的这位先生试着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接纳更多的“未知”,而不是急于给别人下定义,然后断言自己是否能和她们相处。放下对他人的评判(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信中浓浓的评判意味),不要把人放在条条框框里。还是我之前说的:你以为自己喜欢的类型未必就是你真正喜欢的。
在这个网络交友时代,我们很难做出承诺。当我们要确定(decide)一段关系时,我们就会想要结束这段关系(decide中的cide这个后缀来自拉丁语caedere,意为“杀死”或“摧垮”),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选择,而对一个人做出承诺就意味着切断了其他选择的可能性。人的本能是想拥有一切,如果和一个人确定关系,就不可能再与其他人发展关系。我们害怕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迟迟不肯表态。
美国心理学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做选择如何影响我们的感受。研究表明,当人们有六种巧克力可供选择时,他们能很快做出决定,并对自己的选择感到满意。而当他们有一百种巧克力可供选择时,大多数人不会选择自己本来最喜欢的那一种,而是纠结于所有选择,无法做出决定。当他们最终选定其中一种时,满意度要远低于只有六种选择时。施瓦茨还发现,面对选择,有些人是“最大化者”,有些人是“满足者”(“满足”从字面来看就是“满意”加“足够”:一旦找到满意的对象,便觉得已经足够)。前者坚持追求完美,必须做出最佳选择;后者则抱着“差不多就行了”的心态,见好就收。你猜这两种人谁总体上更幸福?没错,是满足者。我们总觉得未来还会碰到更好的,因此难以在当下这一刻做出决定,这很正常。然而,学会接受“足够好”的选择,你就不会因为高昂的搜寻成本而减少从最终的选择中得到的满足感。提醒自己关注现有的选择有多好,也可以让心情变得更好。一旦做了不可逆的选择,你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已有的关系上。而如果你是一个最大化者,你就会陷入持续的自我批判、自我修正以及无止境的焦虑、后悔和怀疑中。
有时人们会通过
不做决定来避免犯错,
但不做决定也是一种
要承担后果的选择。
如果你正在约会,并且正在为寻找完美的伴侣而苦恼,我建议你先找一个接近理想的人。把爱看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任务。不要认为你只是一个选择者,也要允许自己被别人选择。你需要适应这种不确定的感觉,放松心情,开心地享受每一次约会,而不是把约会当成面试。敞开心扉,做你自己,把享受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