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曾经说过:“我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我也不喜欢老被人糊弄。”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确实是,作为开拓者,通常会有着十二分激情去学习、去奋斗、去打拼。但是,一旦江山初定、守成之念出现的时候,我们很容易陷入一种自满、松懈的状态,而这样的一种状态必然会导致企业员工不思进取。
但是,李彦宏却不是这样。当百度已经成了中文搜索这个庞大市场的老大哥之时,李彦宏的学习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他明白,在现如今这样的商业社会当中,没有谁可以永远稳坐浪尖。而只有每一个人成长了,公司的员工成长了,公司的老板成长了,整个企业也才能够真正成长。
现如今,百度早已经成为拥有几千名员工的大型公司,而且,在公司内部更是会聚了互联网开发、市场推广、财务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精英人物。
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来说,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身为CEO的李彦宏哪怕是有三头六臂肯定也是无法面面俱到的。可是,在百度的员工们眼中,一向温和的李彦宏也有其“可怕”的一面,那就是他非常精明,永远不能够被“糊弄”。
关于这一问题,从凤凰卫视“空降”到百度的前副总裁梁冬是最有发言权的。当他来到百度的时候,其实早就对李彦宏的洞察力有所耳闻。
李彦宏在平时非常喜欢与员工交流,而员工们出现了什么问题也非常乐于向他们的Robin(李彦宏英文名)汇报。
但是,经常会让员工们感到不知所措的是,李彦宏总是能够在他们的汇报内容中挑出很多难以回答的问题来。
所以,除非你早就对你要进行汇报的问题了然于胸,并且想好了一切答案,能够从容应对,否则你很可能会被李彦宏问到哑口无言的窘迫状态。
可是,员工们想要在辩手出身的李彦宏面前做到一点不漏破绽,又谈何容易呢?
当时的梁冬也有点倔强,他就不信这个邪,他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从业人员,在宣传和推广领域里面绝对算得上是专家级的人物。李彦宏作为技术人员是很厉害的,而且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但是,在专业的领域里,肯定还是梁冬说了算的。
果然,当梁冬与李彦宏第一次交流的时候,李彦宏表现出来的是少有的沉默,他仔细地倾听着梁冬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公司的方案和他的想法,时不时地拿出笔记本记录着什么,偶尔点点头表示肯定,这样的场景让梁冬感到非常满意,甚至有一丝得意,交谈也开始变得天马行空了,比如受众、传播、特性、风格、品牌之类的这些专业术语连续地从梁冬的口中说出,总之,这一次让梁冬赚足了面子。
但是没几天,当李彦宏再一次见到梁冬的时候,劈头盖脸就是一句:“上次你给我讲的那个关于受众的理论,我后来仔细查阅了一些材料,发现其中有几个问题。”然后,李彦宏便很犀利地提出了他自己的一系列观点,当时就让梁冬满头冒汗。
也正是通过这件事情,梁冬才真正领教了李彦宏超强的学习能力,原来,当天李彦宏做的记录,就是梁冬谈话当中他自己不太明白的东西,自然也就成了他需要学习的内容。
从这之后,梁冬再找李彦宏进行汇报的时候,都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即便这样,有的时候也会被李彦宏弄得“灰头土脸”。
李彦宏曾经说过:“我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人,我也不喜欢老被人糊弄。”实际上,像李彦宏这样,能够在涉及面如此之广,而发展变化又如此之快的行业做CEO,肯定是要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他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做到明察秋毫,由此可见李彦宏的学习能力是多么的优秀。
在李彦宏成为百度的CEO之后,百度的不断成长带来的是管理难度的不断增加,而这对于李彦宏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当时的李彦宏基本上已经从产品研发的第一线退了下来,开始主要进行百度的管理决策工作。但是,坚信技术立命的李彦宏心里非常明白,高技术企业的管理者只有牢牢把握住了技术的发展潮流,才能够真正洞悉企业的发展方向,可见,李彦宏面临的压力是空前巨大的。
不光如此,如果百度的研发工作需要他,李彦宏依旧会亲自挂帅。记得当年百度发动了技术上超越谷歌的“闪电”计划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意外,在这一计划刚刚进行一半的时候,研发组组长雷鸣因为拿到了斯坦福MBA的offer而不得不选择离开。
危急之时,李彦宏毅然接过了组长的重担,也正是这样,虽然中途换帅,但最终研究计划还是提前保质保量完成了,创造了一个对百度发展来说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不管是年轻时期的博闻强识,还是求学道路上的专心致志,或者说是创业之后的日理万机,李彦宏一直都在学习着,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不断完善自己,而百度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每一个人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会站在一种“中正”的立场之上,谦虚的人不会锋芒毕露,骄傲的人也试着韬光养晦,但是在他们的内心,对自己的肯定无疑已经超越了他人的评价。
当年,李彦宏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暑假期间进入到“日本松下电子”公司进行实习,在此期间,对计算机非常痴迷的他提出了一种高识别效率的算法,而这样让公司的高层对他刮目相看。在此之后,公司则鼓励李彦宏把这样的一种算法写成论文。
到了最后,这篇论文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刊登之后,很快就引起了业界知名人士的广泛关注。对于李彦宏本人而言,也似乎能看到一条博士——教授——学术权威之路就铺在了自己的面前,这则是很多技术人员梦寐以求的一条金光大道。
当这篇论文引起轰动之后,“日本松下电子”决定破格把李彦宏留下,让他做公司的兼职员工。但是李彦宏却放弃了这个机会,因为他非常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
在放弃了博士学位选择进入了工业界之前,李彦宏则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是那些“实际”的东西,更喜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而对于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李彦宏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紧接着,李彦宏的人生轨迹就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了,他进入道•琼斯旗下公司、进入Infoseek公司。
在此之前,李彦宏曾经在读博和进入工业界之间就有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最终他确定了自己的想法。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他的导师之后,导师并没有因为学术界即将失去一位“天才般”的人物而感到伤感和阻拦,导师对李彦宏说:“如果你感兴趣的是工业界的事,你也没有必要读博士学位了。”开明的导师让李彦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后来,李彦宏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道:“……没有拿到的时候,你觉得没有必要下这个决心,拿到了你就必须做出选择了。在那个时候,国内的人觉得到国外读博士是非常风光、非常体面的事情,到了后来,我才想明白了到底是别人怎么看你重要,还是你自己真正的兴趣的重要。而我觉得,我真正有激情的,是我做出来的东西能够让别人使用,而这是工业界的,不是学术界的。我在学术界研究的东西可能有十个人能懂,如果我做的东西能够在全世界拥有5000万的人来进行使用,那么这绝对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这也是李彦宏“用技术改变世界,改变普通人生活”的最初精髓,也是他了解自己内心的最直观、具体的表现。正是由于他了解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李彦宏才打定了主意,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搜索引擎的领域。
有的时候,了解别人比了解自己更容易一些,虽然世界知名投资大师乔治•索罗斯曾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客观的”,所以,人们对任何事物的看法往往都会掺杂着一些主观臆断,但是相对于了解自己而言,评价别人也许更客观和中肯。
每一个人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会站在一种“中正”的立场之上,谦虚的人不会锋芒毕露,骄傲的人也试着韬光养晦,但是在他们的内心,对自己的肯定无疑已经超越了他人的评价。
即使是李彦宏自己,他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客观。我们辩证地来说,他在有所保留的情况下还是中正的。也正因为如此,他能够比更多人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
李彦宏回忆,从前的自己也是盲目的,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李彦宏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阳泉一中,也就是这个时候,他第一次接触了计算机。他当时立即被计算机这种奇妙的东西吸引住了,因此他开始研究计算机,想让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比其他人更强,为此,他还参加了太原的全国中学生计算机比赛,但是却失败而归。也正是这次失败的教训,让他明白了什么叫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己的实力和那些大城市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因此,他坚定了学习计算机的信念,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走出了一条辉煌的大路。
我们从李彦宏多次拒绝在别人眼中看来是“大机遇”的问题上也能够看出,他并不会被别人的看法和说法影响到,他会敞开心扉,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辩证的环境当中,进而去剖析自己、审视自己。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李彦宏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看到心底对于这个世界的诉求。就这样,他为自己制订了一系列合理的计划,之后按照计划一步步地朝着目标进行。
其实,我们了解自己的过程也是认知客观实体的过程,客观实体的必然存在性,决定于施加在其身上的意识是否强烈。如果强烈,那么就是令客观实体变成“庞然大物”,换句话说,也就是一个的来临,如果它依旧是“不温不火”,那么就注定它将是一个非常平庸的生命个体。
如果想要获得成功,那么就必须让意识变得足够强大,而方法之一就是首先了解自己的内心,能够一分为二地对个人的理想进行认真的剖析和规划,而且在日后能够一步步朝着既定目标前行。
李彦宏的成功,其实更是一种必然性,因为他在踏上通往成功的道路之前,就已经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也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于是,他就把自己所需要完成的事情的各种因素,每一项都进行锻炼和提升,从而获得了最后的巨大成就。
由此可见,当我们一个人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内心之后,才能够为了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奋斗,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制定长远目标,之后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那么最终是极有可能收获属于自己沉甸甸的果实。
每一个功成名就的人在获得了亿万人追逐和羡慕之前,往往都曾经面临了多次重大的抉择,李彦宏也不例外。选择对于李彦宏而言,就好像是家常便饭,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毫不夸张地说,李彦宏的每一次选择都关系到他能否获得今天的成就。
从今天百度的成就和李彦宏个人成就上来分析,早期的他每一次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虽然迷茫,但是内心却始终会出现一盏指路的明灯。比如,我们可以看看李彦宏年少时候的经历。
山西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堪称“戏曲的摇篮”,当时,李彦宏的父亲所工作的工厂有一个晋剧文工团,经常搭台演出。由于当时文化娱乐方式的匮乏,所以,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戏班是非常受人们追捧的,李彦宏便是当时的戏班“粉丝”之一。
孩子都是比较善于模仿的,舞台上面华丽的服装和演员们的风光,对于李彦宏而言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通常情况下,李彦宏会把家里的床当成是表演的剧场,接着就会凭借记忆来模仿舞台上面演员的一举一动。虽然李彦宏的年纪尚小,但是他模仿起来却是有板有眼的,一招一式都很有味道,似乎这就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因为李彦宏喜欢戏曲,所以当晋剧团为了培养晋剧苗子而进行大规模招生的时候,李彦宏便兴致勃勃地报了名。在面试的时候,李彦宏将自学到的动作像模像样地表演了一遍,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招生老师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灵气,决定当场录取他。
李彦宏的父母知道李彦宏被晋剧团录取之后也非常的惊讶,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犯难。李彦宏的家庭是非常民主的,父母是不会强迫他去做任何他不喜欢的事情的。不过,身为知识分子的他们还是希望李彦宏可以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
于是,父亲心平气和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彦宏,年幼的李彦宏虽然对于父亲的话似懂非懂,但是在心里还是认为父亲的话是正确的。
不过,李彦宏还是对于花花绿绿的舞台难以割舍。就在这样一个面临抉择的重要关头,有一件大事彻底扭转了李彦宏的思想,更是让李彦宏锁定了目标。
李彦宏的大姐1977年考上了大学,这在当时一下子成为了轰动性的新闻。也许是这样热闹的场面吸引了李彦宏,因为在大姐考上大学之后,亲朋好友纷纷开始登门祝贺,李彦宏就觉得自己也应该像大姐一样考上大学。也就是这样一次未成年时候的抉择,彻底改变了李彦宏的一生。
到了后来,李彦宏明白,任何事情都不能够只看表面,要认真地分析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换句话而言,当面临一项关乎前程的抉择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审视自己、认清自己,锁定一个从心理上面认可的目标。这样一来,在抉择之后我们才不会后悔,也才有更大的毅力坚持到底。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理想、制定长远目标,之后能够脚踏实地一步步为了实现理想和目标而努力奋斗,那么最终是极有可能收获属于自己沉甸甸的果实。不过,当一个人的理想仅仅还只是理想的时候,目标大到超越了人类努力极限的时候,那么越是崇高的理想、越是远大的目标,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越明显。
所以,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能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之后再坚持下去,才有可能会有所收获。而在这一过程中,当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在清晰的头脑指引之下,在强烈实现目标意识的作用下变得“轻而易举”之后,我们每一个人就会按照需求重新制定目标、编排生命,进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生命轨迹。
在李彦宏的身上其实就体现出来了这样一种最佳的“亦步亦趋”,他因为能够认清自己、看透自己的内心和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好高骛远,不妄自尊大,才会放弃一个又一个看起来非常吸引人眼球的机会,能够向自己的人生巅峰攀爬。
当李彦宏在美国经过了艰辛的努力获得了博士入学资格之后,他反观自身,思考是否要花费三年的时间来读博士。等到录取通知书到手之后,他对自身的审视和质疑变得更加强烈了。
李彦宏后来说:“当时我是非常犹豫的。家里人劝我,在中国是很看重学位的,如果我将来想要回国进行发展,没有博士学位是不行的。但是我却觉得最主要的是要有实际的能力,而不是形式上面的东西。”就这样,在认清自己内心、锁定了一个阶段性目标的情况下,李彦宏“解放了自己的思想”,能够实事求是地去选择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李彦宏工作以后,有两家企业收容了他,他选择了报酬更高一些的华尔街。
但是李彦宏负责的是股票信息的编程与检索,他最初以为美国的学生并不聪明,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美国的学生非常的聪明,因此,他需要的是超过美国学生。但是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战胜的概率也不高。于是李彦宏就对自己的综合方面进行分析,他发现在网络编程方面自己的能力是不行的,但是在信息检索方面,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于是他放弃了网络编程的研究,开始专攻信息检索,就这样,他的信息检索能力已经到了无人能够超越的地步,老板对他也非常赏识。
李彦宏正是创建了这个目标,才在归国之后创建了百度搜索系统。
由此可见,阶段性的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它并不远大,但是我们却是能够看得见和摸得着的。
所以,先要认清自己,在认清了自己之后,懂得理清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努力形成“叠加效应”,使之产生持续的推动力,那么就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去逐渐制定更为远大的目标。
“他们学什么我就学什么,一定要和他们学得一样好,甚至要学得比他们好,才有可能去美国。”
李彦宏在别人的眼中似乎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成功,而当人们每一次问及他成功秘诀的时候,李彦宏必定会说这样一句话:“做自己最喜欢的,做自己最擅长的。”
确实如此,只有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你才会工作得开心、积极,即使是在遇到了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也不会沮丧,更不会放弃,反而能够全身心地去享受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这一过程。而只有选择了最擅长的,你才能够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将你的优势完全地发挥出来,体现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李彦宏早在进入北大之前,就已经对计算机有了浓厚的兴趣,在他年少的心中,就已经敏锐地有一种预感,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一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李彦宏高中的时候,他曾参加了编程比赛,结果成绩并不理想,这一次打击也让李彦宏对计算机系望而却步。与此同时,当时的李彦宏已经认为,单纯地学习计算机还不如把计算机和现代的某项应用联系起来更加有前途。就这样,他在进行了仔细的考虑之后,选择了北大的信息管理系的图书情报专业。
刚开始的时候,李彦宏对于信息管理,或者是图书情报学的理解多少还是有一些兴趣的,可是当他真正接触到了这一专业之后,他才发现,北大把图书情报学放到了文科专业,和他想象的计算机科学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学习的内容也是非常简单的。而李彦宏的文科成绩很好,此时又对计算机产生了空前的热情,所以,他渴望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到了后来,李彦宏下定决心出国深造,而这个时候,由于他学习的专业,成了出国的一大瓶颈,让他自己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在当时,西方国家选择中国的留学生,一般更愿意接受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黄皮肤的中国学生在美国科研界是非常有名气的,所以,在当时,学习数学、物理等理工科类的学生和学习历史、地理等文科专业的学生相比,更容易出国。
李彦宏事先打听了一下,发现他所学习的专业在美国好像没有什么对应的专业,即使勉强能够出国,但是想要拿到奖学金也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图书情报系也并不是没有一个人出国的,有很多学生是在读完了研究生之后才去的,还有一些是因为家庭原因才去的,而本科一毕业就想要拿到奖学金出国的,确实非常少,这样的调查结果也让李彦宏非常的沮丧。
这个时候他不禁又想起了计算机这样一个让他朝思暮想的专业。可是,当李彦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同学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劝说李彦宏:“计算机专业需要有非常深的知识积累和功底,学习起来也是很困难的,你现在本来就有自己的专业要学习,还必须为出国准备英语,如果再去学习计算机,你的时间和精力够用吗?”还有的同学说:“计算机专业是新兴的热门专业,在国外报计算机系想要被美国的好学校看上,这真的是非常困难的。”
周围同学们的好心相劝让李彦宏也开始犹豫了,毕竟出国和换专业这些都是大事,要冷静思考,不能意气用事。可是李彦宏还是难以压抑自己对于计算机的热爱,他已经非常清楚了,计算机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而出国学习计算机的困难情况,也正好说明了学习计算机的价值,所以,他不再犹豫了。
为了能够学好计算机,李彦宏几乎选修了北大计算机系所有的课程,“他们学什么我就学什么,一定要和他们学得一样好,甚至要学得比他们好,才有可能去美国。”李彦宏心中暗自下着决心。
计算机系的学习是非常辛苦的,但是李彦宏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本专业学习。一个是计算机、互联网,一个是信息检索。当时的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今后能够将这两者如此完美地进行结合,但是,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计算机只有放到具体应用学科中才能越发体现出它的价值。
托福、计算机、本专业的学习,在那一段时间里,李彦宏的身上承受着一般本科生三倍的压力,可是坚强的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到了后来,他向美国十多所优秀的大学提出了申请,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也有译称“水牛城”大学)计算机系向他发来了通知书。这所大学的计算机系在全美国排名在前20名之内。他身边的同学对于这一消息都感到了万分惊喜,“半路出家”的李彦宏最后却能够获得如此优秀的大学计算机系的入学通知书,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喜,更是一个奇迹。
对于李彦宏而言,校园生活可以说让他如鱼得水,更是他迈向成功的起点。
大家都知道比尔•盖茨毅然从哈佛退学的事情,在他退学之后,他创立微软公司,并且最后大获成功。正是由于比尔•盖茨这件事情的影响,让人们的思想也开始发生转变。人们忽然觉得,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大学这或许不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
紧接着,当马云也从大学毅然决然走出来的时候,并且最后在中国的IT界呼风唤雨的时候,人们再一次认为,一个人的前途也许和他在学校的学习好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从这个时候开始,有很多人开始质疑了:成功难道真的和教育有关系吗?甚至有些人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现的全世界就业率下降的情况,认为“上学就是在浪费我们的生命”,而且这样一种略带悲观成分的基调对当时的年轻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去自己创业,就在传统教育受到极其严重的挑战的时候,李彦宏则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的校园生活,因为校园生活能够让我们受益终身。
对于李彦宏而言,校园生活可以说让他如鱼得水,更是他迈向成功的起点。李彦宏天资非常聪明,在他还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崇拜。
李彦宏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听他的姐姐给他讲中学生的一些事情了。而等他自己上了中学,更是成了校园里面的小明星。
初中阶段,李彦宏就读于山西阳泉兵工厂的子弟学校,这在当时并不是什么重点初中,就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初中,教学质量也一般,从这个初中毕业的学生大多数都选择上了技校,之后接替父母工作的这条人生道路,对于他们来说,重点高中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也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原因,当时成绩名列前茅的李彦宏就成了很多人的期待。
但是初一、初二时,李彦宏是一个非常贪玩的小男孩,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等到放学之后,和自己的一群好朋友在外面嬉闹,经常是玩到太阳落山才和小伙伴们依依不舍地回家。
也正是因为过于贪玩,偶尔还会出现忘记交作业,最后被老师批评、罚站的事情。但是,李彦宏的父母一直很宠他,所以对他也一直很宽容。
老师对于李彦宏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经常会批评他,因为虽然他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但是,按照当时的条件,李彦宏想要进入当地的重点中学——阳泉一中还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对于老师这些苦口婆心的批评,年少的李彦宏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当时,李彦宏的班主任老师认为,像他这样贪玩,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是不可能考上重点高中的,真是可惜了他的天分。
到了初三之后,学习压力加重。但是李彦宏还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其他的伙伴都知道开始学习了,没有人陪他玩,他就一个人跑到街边的象棋摊和别人下棋。
逐渐地,周围同学们的认真和专注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如果因为自己不够努力,从而丧失了本来就可以获得的重点高中,甚至是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那不是让自己后悔一辈子吗?
俗话说:“有了压力才有了动力”。从这之后,李彦宏就好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他在每一个阶段都给自己制订了不同的学习计划,按照计划进行认真地复习,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李彦宏的学习方法也与其他同学的“题海战术”不同,李彦宏只要是做一份试卷,就会把出现错误的题目收集起来,一个又一个地进行认真分析,找出自己为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从而让自己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终于,在接下来的中考中,李彦宏以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阳泉一中,结果让周围的人大跌眼镜。
自从有了初三的经历,李彦宏上了高中之后,学习更是刻苦了很多,特别是高一那年去北京大学参观了之后,在他的心里就埋下了一个一定要考上北大的强烈愿望。
等到了高三,李彦宏再一次发力,他每天晚上都会挑灯夜战,用心准备着每一次模拟考试。在半年的时间里,李彦宏光是总结错题就写满了好几个笔记本。
其实,李彦宏的学习之道,就好像是金庸先生笔下的林学高手们一个个成长的方法是一样的。
在起初的两年时间内用来修炼自己的内功,而且最为主要的是锻炼思维、开阔眼界,虽然看上去也许成才的速度慢了一些,但是当内在功力修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于知识的领悟能力增强之后,再去研究学习新的知识,自然是如鱼得水了。
果然,高考再一次成就了李彦宏,他作为阳泉一中的状元,成功地被北京大学录取了。从这一天开始,一个崭新的广阔天地开始向其招手,就这样,李彦宏踏上了进京的求学之旅。
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可是现代人离开校园之后便没有了阅读的习惯,或者,为了应对某种考试而囫囵吞枣,这样的阅读非常被动,并不会增长太多的知识。
知识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作为IT界的领军人物,李彦宏所取得的成功便是最好的诠释。可是,随之生活节奏的增快,大众的内心也愈加浮躁。获得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可是现代人离开校园之后便没有了阅读的习惯,或者,为了应对某种考试而囫囵吞枣,这样的阅读非常被动,并不会增长太多的知识。
而李彦宏的阅读则显得更加的专注,如同“苦行僧”一样的学习,也是李彦宏获得成功的因素之一。
李彦宏出生的家庭非常普通,家里的条件也很一般,但是整个家庭充满着浓厚的书卷气。李彦宏的父亲是一位很普通的基层工人,却有着极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丰富的藏书。在闲暇时候,拿出一本,阅读上面的几段文字,便是最大的享受。在父亲的指引下,李家的孩子对于读书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后来,李彦宏的家里出了不少的优秀大学生,在当地名噪一时。
小时候的李彦宏也是个贪玩的孩子,但是对于阅读却有着极大的热情。家里人开玩笑说,只有两件事情让他不再淘气,一个是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另一个就是给他讲书中的故事。每当父亲给他讲故事的时候,李彦宏就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趴在父亲的膝盖上面,眨巴着小眼睛认真地倾听。有时候,家里人都很忙没有时间给他讲书上的故事,他还会又哭又闹,家人没有办法,不得不满足他的要求。
李彦宏逐渐地长大了,认识的文字也越来越多,他甚至自己琢磨着阅读那些大人都很难读懂的古文诗词,也就在那段时间,他很偶然地接触到了“百度”的由来《青玉案》。对他而言,书中精彩的章节并不是最精彩,兴致来了的时候,他还会将自己读过的故事非常详细地讲给小朋友们听,就像是父母那样的表情。
进入到高年级以后,李彦宏学习的科目增加了,时间也就变得紧张起来。但这并没有让他的阅读习惯改变,丰富的阅读也让他的学习能力越来越高,李彦宏的历史、地理成绩都在班里一直都非常好,文笔好在学校也是出了名的。李彦宏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里阅读,甚至其他班的老师也会拿他的作文举例子,这让李彦宏心中充满着自豪感,也让他对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很多,他还给自己制作了一个很精致的手抄本,把喜欢的文章、诗句记录在里面,有时间就拿出来阅读,这也是他的一大乐趣。
他阅读的爱好一直持续到今天,特别在大学生活的几年里,北大图书馆中丰富的藏书让李彦宏感到欣喜,在他的回忆里,坐在图书馆中看书是他人生中的一大乐趣。
即使在实习的时候,李彦宏也没有将这个习惯丢失。
当他被日本松下公司以高额的报酬录用的时候,他并没有享受这个安逸的工作环境,还是在孜孜不倦地阅读关于计算机领域方面的书籍以及美国新研究出来的成果。
当时李彦宏在松下公司从事的是OCR(光学字符识别)领域的研究,也正是通过大量的报纸和书籍的研究,才让他有了新的研究成果。李彦宏通过自己的知识的积累,研究出了一种新的提高识别效率的算法。通过这种算法,让松下的高层管理者对他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这也是他事业上的第一个高峰。
对于那些不喜欢阅读的人而言,阅读可能是一种煎熬,但对于李彦宏来说,读书是一种放松休闲的方式。或许,书中的精华,只有在安静品味之下才能得到其精髓之处;知识的奥妙,也会在日积月累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作为互联网技术的尖端人物,李彦宏并没有表现出那些天才的乖张怪诞,相反他的言谈举止、行为处事都有着一派儒雅作风,这为他赢得不少的支持者与追随者有很大的关系,无形中也是事业成功的润滑剂。李彦宏并没有对管理学与经济学做过专门的研究,可百度飞速而有序的发展也是对他管理能力的一种认同。不仅如此,李彦宏还将自己在硅谷闯荡时所经历的事情,采用章回体小说的方式,非常详尽生动写出了美国几家高尖端技术公司的明争暗斗,也就是被众人熟知的《硅谷商战》。可以说,丰富的阅读,让李彦宏在事业上比别人拥有更开阔的眼界与谋虑。
搜索是我的本行,也是百度的专长之所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是我的人生格言。
十多年前,百度开始以搜索业务展开了创业历程,也是李彦宏的事业所走出的第一步;10年以后,百度上市的市值近千亿元。可百度的业务还是没有变化,始终如一地做搜索。为了确保百度这一核心目标不动摇,李彦宏在公司分配业务时采用“721”的原则:“70%的资源都放在页面搜索上,20%的资源也是与搜索有关的MP3、贴吧,10%放在最新兴的业务上。很多人都费解,在各大企业都迈向多样化的今天,为什么百度十几年如一不变呢?”
“搜索是我的本行,也是百度的专长之所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是我的人生格言。”李彦宏这样说。李彦宏在很早就被人称为搜索领域的“TOP3”,在他看来,既然是自己的优势,就应一直专心地坚持。
对于李彦宏而言,与其浪费精力与对手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还不如在自己领先的领域集中精力让自己始终领先别人。“对手都很强大,如果多样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力量分散,最后可能自己原有的份额也会丧失,那才是得不偿失的。”这就是李彦宏专心搜索的主要原因,他很清楚地意识到遍布世界的谷歌不会让自己占据更多的份额,而国内的搜狗、天网等对手一直处心积虑地想赶超自己。和他们相比,百度最大的竞争法宝就是技术,而技术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没有专注的保障和巨大的投入,百度所占据的市场地位也会随之动摇。
李彦宏和百度对搜索专心也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百度也曾经试验过ES、彩信、分类广告等,但并没有过深的利用。李彦宏曾经这样说过:“这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可能再过些时候也会变得清晰。因为百度的文化比较宽松。每个人都有很多想法,我作为CEO,我的工作就是‘kill idea’,就是将他们10个意见拿出来,我9个都会说NO。我为什么会说NO?绝大多数情况这些意见与搜索是没有关系的,所以我说了NO。就是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慢慢总结出来,其实我们大部分的资源都应该运用到与搜索相关的业务上。”
当然,李彦宏专注于搜索引擎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具有大的潜力,既然这个市场依旧大有可为,为什么还要去耗费精力到别的领域?他一直在撇清百度多样化发展的传言:“我们不准备进入其他领域,原因就是因为现在搜索引擎的市场太具有吸引力,它的潜力太大了,在这上面如果能够做好的话已经能够成就一个非常非常伟大的企业了。所以我觉得百度今后的思路肯定还是大规模地在搜索技术上进行投入,并一直保持技术的领先地位,争取能够给网民提供最好的搜索体验,让他们形成一种认识:到百度来能够很快地找到他想找的东西,只有做到这一点,一个搜索引擎公司才能够发展,才能够壮大,才能够获利更多。”
很多人认为,百度一直延续这样单一业务的运行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对于这种质疑,李彦宏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如果单一的运营模式所蕴含的潜力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它就是安全的,也是专业发展的一种优势。
目前来看,百度作为当下最为主流的搜索引擎,有其固有的盈利模式,百度业绩一直持续增长,这也是李彦宏的信心来源:“目前,我们的用户有将近50万家企业,而中国有两千多万家中小企业。因此,很好的运用搜索引擎这个领域,在国内属于走在前面的。未来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这个市场还会出现一个更高更快地增长。”因此,李彦宏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百度,在搜索领域还是充满着希望,大有所为。
磨难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的,它绝对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聪明绝顶而心慈手软,同样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头脑简单而施以更严酷的“惩治”。所以,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才是正确之法。
在2003年5月15日的晚上10点钟,百度的一名夜班工程师像往常一样做着后台的维护工作。因为之前的“闪电计划”成果丰硕,所以这位工程师看着逐渐上涨的百度流量十分欣慰,脸上也漾出了满意的笑容。但是突然之间,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他愕然地发现同一个词语在短时间内被查询了38863次,而且更可怕的是,这种恶意的查询,几乎片刻就会让百度的带宽消耗比平时暴增了25%以上。
紧接着,正常用户的查询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甚至一时间根本没有办法响应,这种情况让这位夜班工程师既气愤又害怕。于是,他马上上报。很快,百度所有的技术工程师无论是下班的还是请假的,都连夜赶回到了公司商议对策。而这一次,也是百度自创立以来遭受的最大一场技术挑战。
5月16日,恶意攻击变得更加严重,每秒钟的攻击次数甚至超过了1000次。在互联网界每秒超过百次的攻击已经是非常的严重了,过千次的攻击更是少见,由此可见百度遭受的磨难是多么巨大。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百度的服务器如果被黑客全线攻破,那么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这会直接导致中国大多数网民没有办法在雅虎中国、搜狐、新浪和网易等百度提供的搜索引擎服务的各大门户网站上查找信息,那么这对于百度造成的声誉影响和经济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兵贵神速,百度遭到了攻击之后,技术工程师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出黑客的攻击方法,以便对症下药。然而,当他们获悉黑客此次采用的是曾一度令全球互联网都陷入瘫痪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攻击方式之后,不禁脊背发凉。
DDOS攻击方式可以让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服务器和个人电脑同时被感染,这样就将会造成大量的网站被迫关闭等恶性效果。其强大的破坏力曾经让全球的网络损失了上百亿美元。除此之外,这种攻击并不是出自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一个组织,他们是在有效的部署下步步为营,令人胆战心惊。
经过一番调查和研究,百度的技术工程师们发现了黑客的切入口是百度一个合作伙伴的IP地址,其利用此为“通行证”对百度的服务器进行攻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摸清了对手的底,百度的技术工程师们开始进行了“反击战”。
5月17日,在IP被冒用的合作伙伴的配合下,百度技术工程师同仇敌忾,与黑客展开终极对决。黑客这个时候也已经揭去了自己的面纱,开始面对面地跟百度进行PK。由于百度及时地采取了应急措施,所以百度前端的网民和网站用户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网速,可以登录服务器并且查询了。紧接着,百度的技术工程师们一鼓作气,在后台下了很大的功夫,终于让黑客再无建树。
经过66个小时的“浴血奋战”,百度技术工程师团队大获全胜,把黑客打得是节节败退。而这次黑客攻击事件对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外界很多人都为李彦宏和百度捏了一把汗。不过,这次重大的磨难却证明了百度在技术层面的高端,也让李彦宏清楚地认识到了技术对于百度的重要性。
在这之后,李彦宏加强了在技术上面的提升,让百度的技术成为业界翘楚,也让一个个自以为是的黑客无所遁形。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李彦宏似乎应该去“感激”黑客,因为正是有了黑客的攻击,才有了百度技术的再一次提升,而这也是李彦宏将磨难转化为前进动力的最佳案例。
今天,在外人的眼中衣着光鲜、风度翩翩的李彦宏经常成为媒体的宠儿。但是在光鲜的背后,他经历的则是一次又一次鲜为人知的磨难。
在李彦宏看来,磨难是一味创业途中不可或缺的“主药”,它会逼迫创业者时时刻刻具备警惕的心、丝毫不松懈,用自己的努力去开辟辉煌的事业、闪亮的人生。
李彦宏与磨难“为友”,他知道磨难是促使自己前进的动力,更是让自己具备更高素质的“良师”。经过了磨难打磨的人,也才能够经受住创业道路上一次又一次身心的洗礼,也才能够最终收获丰硕的果实。
磨难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客观存在的,它绝对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聪明绝顶而心慈手软,同样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头脑简单而施以更严酷的“惩治”。所以,用平和的心态面对才是正确之法。
在这样的过程中,由于平和之心的驱使,磨难也会被“四两拨千斤”地进行化解。随后,在“反作用力”之下,磨难则会成为有心人更上一层楼的阶梯,它会帮助你搭建一条通往成功的平坦大道。
毋庸置疑,李彦宏就是非常完美地利用了磨难来提升自己。黑客的攻击让百度遭难,但是百度却能够以此作为契机,把技术提升到了更加高的水平,这样一种化弊为利的方式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不可预知的未来,相信都是每一个人的人生必走之路。也只有认清了磨难,利用磨难,挖掘出磨难的“价值”,才能够真正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