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借钱发工资

刘庆峰最开始创业的时候,走了一个捷径:借鸡下蛋。他带领学霸团队加入一家福建公司投资的公司,以为团队负责研发、公司负责运营,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很快,他们就发现,这条所谓的“捷径”根本就不省心,他们在研发上做不了主,对方的经营实力也差强人意。在公司一度经营不下去的时候,刘庆峰借了10万元给大家发工资,稳定了军心,并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公司。

让刘庆峰从“兼职创业”走上“全职创业”之路,还有一个客观因素:靠别人不行。

1998年在863评比时,刘庆峰团队获得的是第一名,业界有很好的评价,因此大家对于研发实力有相当的自信,在创业初期就只想做好技术,把管理、财务、市场、销售这些业务全部甩出去。

我们一定要把科大的语音实验室做成中国的贝尔实验室!

这是当时他们喊出来的响亮口号。

和所有年轻管理者一样,刘庆峰一心想做大事,对于技术研发之外的“琐事”他都不屑一顾。虽然他响应国家863计划的“顶天立地”号召,但事实上他只愿意做“顶天”的事情——要把核心技术做到国际领先,对于“立地”——立足于市场做出产业化并不感兴趣。

为了能够“顶天”,刘庆峰凭借自己的“863红人效应”,把科大的优秀师兄弟都吸引来了。18人团队里,个个都是“科大红人”。当时,BBS很流行,科大BBS站上的六个版主,包括黑客版版主、编程版版主、科大BBS站长,统统被刘庆峰召集起来。这其中有当年中科大电子工程系的第一名胡郁,计算机系第一名、获得中科院自动化所保研机会的胡国平,以及中科大BBS黑客版版主、网络ID名为“绝地战警”的陈涛。

当时,刘庆峰并不认识陈涛,有人这样对他说:“你的团队缺了陈涛玩不转!”于是,刘庆峰就很好奇:陈涛究竟有多厉害呢?他在BBS上多次留言给陈涛,终于获得了线下见面的机会,两个技术控对于语音技术的未来都有很多见解,一不小心聊了几小时。最后,陈涛答应加入刘庆峰的研发团队。

让刘庆峰大跌眼镜的是,几天后,陈涛竟然“反客为主”,扬言要收编他:“有一家外资机构要投资我做软件,你可以跟着我一起干!”

“不去!”刘庆峰一听就上火了,“给老美打工我都没兴趣,更别说给日本人打工了!你就是干得再好,最后还是给别人做嫁衣!我们现在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有国家和科大的支持,干的可是振兴国家语音产业的大事……你自己再考虑考虑。”

最终,陈涛还是被刘庆峰的远见折服,放弃了眼前的几斗米,跟着他一门心思做技术研发了。其他人也对刘庆峰的“顶天”计划深信不疑。这群技术达人聚在一起,义薄云天,发誓要做中国语音技术第一团队。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一流技术,市场自来,哪里需要花什么大力气去运营?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只要交给外包公司就好了。

我们骨子里认定,除了搞科研是创新性工作,其他都是浪费时间之举,毫无成就感。

在这样的理念下,刘庆峰亲自下场领导技术研发,创业前3年的关键技术开发都是他说了算。

在语音合成的技术层面,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参数合成,一种是波形拼接,两种方法是曲线前进的。参数合成就是模拟人的整个发音的生理过程,从腹部出来的气流经过声带的调整变成脉动气流,经过声道、牙齿和鼻子变成声音出来,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滤波器来模拟发音器官。前面肺部的气流就可以有一个激励源,就好像向一根管子里用鼓风机不断地鼓入不同的东西,管子变化出不同的形状,声音就出来了。语音最大的问题是,同一个字的声音在不同的语句里,不同的字体排列,不同的节奏、情况下,发音都不尽相同。波形拼接,就是从原始语音中把声音取出来直接拼,在声音剥离上做很小的调整,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听起来每个音都很清楚,但可能会一字一顿的,自然度比较差。中国最早做语音采取的是波形拼接,科大钻研的是参数合成,而该技术正是刘庆峰带领技术团队夺得第一的,所以创业前期由他带领研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刘庆峰本人也乐此不疲。

市场专治浮躁、傲慢与偏见。认知的偏差,让创业团队很快遭遇了第一次重大挫败。

刘庆峰找的外包公司是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的下属企业,企业当时做到了“电子百强”的前四十几名,其董事长还是1996年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对方出钱在中科大办一个联合实验室,叫“中国科大中银天音智能多媒体实验室”。刘庆锋担任实验室的总工,负责研发,福建中银下属企业负责向市场推广研发成果。

对方出钱,创业团队出技术,看起来是天衣无缝的合作,但实际上矛盾重重。自古以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刘庆峰团队提出的很多产品建议,常常得不到对方的同意。

他们今天恨不得让我们立即做个语音PDA,明天又让我们做语音听写软件,后天却又让我们开发工商查询系统。我们拿人家的工资,没有发言权,只能指哪打哪。结果做了一大堆尝试,没有一个做深做透的,搞得团队很累又看不到前景。

那种“外行指挥内行”的憋屈,真把几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憋屈坏了。期间有几次,大家撺掇刘庆峰闹独立,但是刘庆峰认为,好歹等做出一款像模像样的产品,心里有了底气再自己开公司。刘庆峰的小算盘打得十分精明,一心借着别人的资本练经验。

刘庆峰的如意算盘很快就宣告失败了。1999年春节前后,福建中银集团经营上出现了困难,大家的工资都发不下来了。没有办法,刘庆峰只好自己四处借了10万元,替福建中银集团给大伙发了工资,好让每个人能够回家过年。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团队不能散伙!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正是福建中银集团这个靠山的倒台,让刘庆峰明白了自主创业的重要性。“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想明白这个道理,刘庆峰决定正式自建公司,开启全面创业之路。刘庆峰设法凑来了300万资金,注册了“安徽硅谷天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这就是科大讯飞的前身。这300万启动资金,有团队自掏腰包的,也有刘庆峰从合肥投资机构那里筹集来的。1999年4月,“安徽硅谷天音科技信息有限公司”正式运作,但真正挂牌是6月。

刘庆峰事后坦言:

那时我就感觉到,如果由不是非常懂行的人来领导,不论此人多聪明、多有想法,都是很难的。于是,我们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科大讯飞。 zya79YLZdHWZyHeVf3pbYI4aXpiH5RTcNVR+WOjtOgS+Tisr24WSzcopCvn/Xc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