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佛教生活的内容有什么

◇佛教生活的本质是正觉

至此,我们仍未解释清楚什么是佛教徒、什么是佛教信仰者、什么是佛教生活。是否需要对佛教徒、佛教生活的内容做出更明确的界定、更清晰的解释呢?

我认为,佛教生活的本质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正觉。具体地讲,阿耨多罗是无上,三藐是正,三菩提是觉。佛教生活的核心就是三菩提,即正觉。从历史角度看,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正觉,成为佛教的主流。正觉是以三菩提为核心的。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在今天高调重申它的意义。但迄今为止,真宗等宗派依然不明白正觉的意义,这是今天重提正觉的原因所在。正觉是佛教的中心思想,只要能正确地认识正觉,不管你是否知道佛教教理中的四谛、十二因缘,你都是合格的佛教徒。这一点十分关键。

佛陀一生说法,就是为了向世人开示菩提树下的正觉。佛陀的教诲被后人整理成书,书中的文字内容被奉为佛教经典。在文字背后支撑着佛陀思想的便是正觉。在理解正觉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点。

正觉被如此重视,是因为佛陀一生中发生了很多事。其中有两件事最能打动人心,那便是前面说到的涅槃和成道。如果说涅槃是显现了佛教的存在形式,那么成道则给了佛教灵魂。涅槃是相,现出了佛陀的相。这个相源自成道和正觉。作为佛教徒,这两点必须牢记。

我认为,真宗倡导的借他力、往生极乐净土、念佛等,都背离了佛陀的正觉。真宗强调如来本愿,祈求让如来本愿救度我们这些有罪之人。认真、深入地研究真宗的经典内容就会发现,真宗的目的不是往生极乐世界,它的终极目标只是正觉。

真宗“成正觉”的含义是:世界是污秽的,每个人身上背负着太多的深重罪业,多到一个人根本无法承受。所以,我们无法在这个世间“成正觉”。只有仰仗弥陀的本愿往生极乐世界后,在那里修成正觉。

真宗与禅宗都主张修成正觉。一个主张在今世修成,另一个则放弃今世到来世去修成。放弃今世的说法多少有些新意,但终极目标还是着眼于成正觉。真宗认为,成正觉后并不一直待在极乐世界,而会重返世间,真宗称之为“还相回向”。真宗经常将“往相回向”挂在嘴边,“还相回向”却不太多说。“往相回向”就是在往生极乐世界后,并不只是住在那里,而是在悟得正觉后,重返人世。我认为这是真宗的终极目标。这在佛教中也十分重要。佛陀在尼连河畔的菩提树下悟道后,已得正觉的佛陀想:“我已进入涅槃,修成了正觉。我来到世间,只为修成正觉。今日终得正果。完成了使命的我要进入涅槃,将正觉和涅槃合为一体。即使讲给世人,他们也不会理解涅槃的意义。”在今天,佛陀的想法从心理角度和心理学原理去理解是真实又合情理的。从禅宗或其他修行人的经验来讲,也理所应当。这是小乘和大乘佛教都认同的。如果事实确实如此,佛教的慧灯不会传承至今。

◇修成正觉是个人体验,也是社会体验

正觉即便传到世间,世人也不会懂,这是知识层面的想法。佛教如果只是知识,早就消亡了。佛教中除了理性还有社会性,这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禅宗和其他宗派的和尚们天天念诵的。这四弘誓愿偈的第一句,究竟意义何在呢?它从正面肯定了人的社会性。

修成正觉是个人的体验,同时也是社会体验。不能满足于正觉的个人体验,要将个人体验立即转变成社会体验。如果不能及时转变,也可换个角度,直接将修成正觉的体验看作是社会意识在个人意识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体验产生出了个人体验。如果只注重个人体验忽视了社会体验就会偏执。

佛教中有智有悲。悲即同情。一旦成就正觉,应立即将正觉回馈给社会,正觉不属于自己,更不能一成正觉就进入涅槃。不能以“世人不会理解”为借口,不去弘扬正法。一定要把开悟的体验回馈给社会。社会体验也不能只局限在人类社会,要把它弘扬到大自然的山川、草木、国土中。佛陀在开悟时曾大喊:“奇哉奇哉!大地众生,草木国土,皆具如来德相。”这就是最好的例子。当你在某一个时空点开悟后,一定要立即将社会体验演变为自然体验。成佛不只是人类社会,自然、草木、国土也要成佛。就像狗子也有佛性一样,正觉同样会显现在草木、国土中。人类称为低级动物的动物们也在其中。这就是一切即一。我相信自然意识——人类对于自然界的体验,也同样包含在“一”之中。这一点很重要。不能只停留在个人层面,一定要传播到社会层面;也不能停留在社会层面,要继续传播到动物、草木之中,让万物融为一个浑然整体。整体中包含有个人、社会、自然和一切事物。只有这样,正觉才会利乐一切有情。

经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认为没有人能够理解正觉,所以准备涅槃。此时,一位婆罗门(即梵天王)出现了。他对佛陀说:“佛陀您不能这样想。世上有理解正觉的,也有不理解的。不理解的,可以给他们讲明白。佛陀成道就是为了要度化世人。佛陀不能涅槃,请您为世间说法吧。”听了婆罗门的劝告,佛陀便来到世间说法了。

今天看来,这样的故事过于戏剧性和文学化。其实,宗教有时恰恰需要这样的传教方式。设定人物和场面,都是为了让世人加深对佛教的理解。一直沿用传统的说教方式来诠释佛教的人,对我的观点会感到难以理解和不合常规。总之,无论过程如何,结果是佛陀听从了梵天王的劝告开始说法。

今天的学者们往往会这样自荐:“我有这样的专长,你们录用我吧!”或者说:“我很了不起,社会需要我这样的人。”

根据东方的思维模式,如果一个人有很高的德行,自然有人请他出山。在被世人请出之前,自己不会主动去毛遂自荐。

这两种模式中,大家认为佛陀是应邀而出,不是自己主动出山。虽然有日莲圣人主动说法的例子,但受邀而出的效果会更好一些。虽不能一概而论,受邀出山毕竟好一些。

有人事前知道有要做的事,并坚信非他莫属,才出来担当。也有人明知自己不行却硬要出头。从宗教意识的心理学角度分析,佛陀在成道的当时,是想让“正觉”留在自己心中的。

我用上述语言解释社会性和社会体验是恰好吻合现代人心理的,相信会得到现代人的认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佛陀的教诲也有很多变化

下面说说“法”。个人体验的正觉和佛陀的教诲称为“法”,或称说法。说法不是将体验仅仅停留在体验的层面,而是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并上升到思索的高度,从而使二者合一成为“不二”。体验,如果不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不会有思索。要讲出来是因为社会的存在。人世中如果只有自己,不会产生语言。因为有社会,才会产生语言。于是,思索也成为可能。言语是思索的表现形式,没有这一表现形式,思索无法发挥作用(不仅语言,肢体活动也是表达的方式)。让思索不停留在思索中,而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由此构建出一个完整体系。这个体系就是法。

虽说“佛陀四十九年一字不说”,事实上,四十九年间佛陀一直在应邀说法。这说明,表达需要借助语言。人类必须思考,但不能仅仅是思考,必须以某种形式表达和发表出来。因为人是以某种方式表达想法的动物。

我读过一本书,但记不清作者的名字了。书中记述了他十年牢狱生活的感想。狱中孤独的他,曾把蜘蛛当作朋友。无论是蜘蛛,还是死人,甚至是无情之物,只要投入人的真实情感,自然会与对方成为朋友。人的社会性是无法否定的。

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狱中记》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

春天仿佛到访,

放眼牢房窗外,

花蕾已在树枝上,

春姑娘来到了身旁。

狱中孤独的我,

无处倾诉衷肠,

唯将心中所想,

遥寄在姑娘的花蕾上。

菅公 被流放筑紫时,曾写过一首和歌:

东风轻拂面,

心盼送来阵阵香,

梅花绽芬芳。

由此可以看出,人可以把内心情感寄托在一朵花上,并与花儿融为一体。此时,我们可以读懂花,花也会读懂我们。这就是社会意识。当我们将自己的内心寄托于对方后不久,无论对方是草木也好,畜生也罢,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心情。无论社会还是自然都活在我们的心中。当自己的内心为外界所动时,说明自己的内心与对方在某一点产生了共鸣。对方可以不是蜘蛛,但较之草木,蜘蛛是活物,是有感情的,与人类的共鸣会更多些吧!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藤田东湖曾说过“瓢啊瓢,吾爱汝”。就是在告诉我们:瓢知道我内心的感受,所以我爱它。

有人会说,瓢是无情之物,根本无法理解人的心情。其实并不尽然。一位禅师向石头说法时,石头作为回应向他点了点头。点头,说明石头也可能会懂我们的心。我们常常会想,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做到。这就是社会意识的作用,社会意识赋予人类巨大的力量。总之,只要社会性还在起作用、人类还有社会意识,就必然会需要语言。

蠢人和天才,两者拥有同样的天赋,天才知道如何表现天赋,而蠢人不会。同样的岩石,一块被雕塑家雕成了精美的雕像,另一块不做任何加工,依然保持原状。结果,一块变成了叹为观止的神像,另一块仍旧只是岩石。愚人不会表现自己,自然就丧失了表现的机会。愚人和天才就差这一点。两者具有同样的天赋,蠢人也可能会成为天才,天才也有随时成为蠢人的潜质。就看会不会展现自己了。

因此,人不能只停留在“自己知道”的阶段,必须要将学会的东西表达出来,表达时还要加以各种解释和说明。于是,各种各样的经书就出现了。经书随着时代发展,内容也会有很多变化。当你读完上述的解释后,变化的理由就不言自喻了。 RF5UsZTVqhcH+do+TSV+0mwPmrkkXUWEUfH0lBqJJFKNknFrHNtT/D2KQjitib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