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是佛教生活

如果说佛教由四个因子组成,那什么是佛教的生活呢?佛教徒的生活,就是不断地将自己的力量融入佛教传承的事业中。佛教的信徒们不断地从信仰佛教的过程中消化、吸收滋养身心的养分,使之成为自身的一部分。然后,再为弘扬佛教贡献自己的力量。如同向国家纳税:平时,我们从国家获得各种福利,在享受福利的同时,又向国家纳税,国家将税收再用于财政支出。由此看来,佛教徒个人的佛教生活不仅影响自己,同时对佛教的整体发展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

重要性是如何体现的呢?力量有静有动,即静止的力量和动态的力量。静止的力量固然重要,但动态的力量更为重要。平时我们很容易忘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不关注佛教的变化,只知一味僵化地固守“佛陀的教诲”。我们如果理解了佛陀的教诲是有生命、有变化的力量,就会促进佛教发展、增强佛教作用、丰富佛教内涵。佛教不要固守同一形态,应呈现出多彩的变化和多样的生活方式。

构成佛教的各种因素除了佛的人格和体验外,要将佛教徒的各种经验、体验和思索增加到信仰和学习佛法的过程中,用以丰富佛教的内涵。其实,佛是可以多种多样的。

假设有块一尺见方的石头,经过三四千年的漫长岁月没有任何变化,它就是一块死石头。同样是这块石头,伴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增大,变成了一块布满千年或几千年青苔的巨石,这块石头就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去关注这样的生命力。

中国古代的佛教徒将佛陀一生所说的法分为五个时代。根据经文内容、所处时代,将佛的一生所讲分为《法华经》《华严经》《阿含经》等时代。然后,再用这五个时代去应对佛一生的不同时期。我认为没有必要。佛教徒的经验,不仅是个人的经验,其中已经包含有佛陀的经验。在佛教徒的体验、思索中包含着来自佛教源头的力量。

我是佛教徒,过着佛教生活。那么佛教生活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呢?佛教生活不仅展现个人的个性和人格,更带有佛教生活的普遍性。佛教生活中的普遍性又是什么呢?是通过一个人的日常表现,可以展示出佛陀的人格、经验和思想。这样解释佛教生活,佛教中许多费解的问题就不会发生了。这个解释如果成立,每个佛教徒的佛教生活中一定也包含着其他佛教徒的佛教生活。正如中国著名华严哲学家所说,“正中间放置一个发光体,四周放上许多镜子。中间的发光体将光源射向周围的每一面镜子,射到周围镜子上的光又照向其他镜子。镜子之间相互照射、反射”。下面的论述就直接应用了他的思想。

个人的佛教生活中包含着世界上其他佛教徒的生活,同时也融入其他佛教徒的生活之中,借此相互滋养。每位佛教徒的滴滴之水都将汇入佛教的巨大洪流,推动着它不分昼夜地滚滚向前。因此,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禅宗、真宗是不足为奇的。 BgOnooJAQUBgv+DVPMe84w9tVj0EXrNiRDdJfahs2hPlj/lPkPbnulcmgFHyZM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