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格物

韩童/文

故宫博物院是明清两代的皇宫遗址,曾经是中国的政治权力中心,是我们重要的文化符号,又因为故宫藏有大量珍贵的文物,现今成了世界知名的一流博物馆。很幸运我能作为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一分子参与到这些珍贵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中,能够与这里的文物修复专家们一起工作、学习、生活。文物修复工作需要将自身情感倾注于文物之上,这是一个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器物对话的过程,人与物相互影响、相互塑造。修复人员以自身观物,以文物反观内心,全身心投入到修复当中,我想这就是古人“格物”的精神。

故宫的修复技艺传承有序,例如“传统青铜器修复技艺”,据考证第一代修复大师是光绪年间的太监“歪嘴于”,如今最年轻的同事已经是第六代了;故宫的“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以苏帮装裱为基础,结合扬帮以及北方装裱技术形成了独具特点的装裱修复技艺,如今在院内已经传承了四代。故宫的文物修复团队人人都身怀绝技,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且专业知识丰富。他们中既有王津、王有亮这类国家级非遗修复技艺传承人,也有屈峰、巨建伟这些美院出身的艺术家,同时还有众多名校毕业的科技保护领域的高才生。他们有各自的缘由来到这里,共同守护着我们的国宝文物。他们以“工匠”为职业,发扬着“工匠精神”,但并不被“工匠”的身份所限制,传承修复技艺的同时还在以自己的方式深造钻研,实现更广阔的人生价值。

在故宫工作是很特别的一种体验,上下班之间有种古今穿越的感觉,修复专家们同时过着现代与传统两种模式的生活。在这里时间过得既慢又快,老师傅们以十年为时间单位生活着,一辈子也只做一件事。文物修复是一件神秘而严肃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却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和喜怒哀乐,这本书不是介绍修复技艺和文物保护的学术书籍,我想展现的是他们的人生轨迹,和对工作的一些看法感悟,“格物”的主体永远是人。 gIUqSVCeQHBZ4AqBjc+vdB7+by4OL+O5Ueo2maCDepjUd0zcqCxQ3iV42u3AK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