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篇
军形篇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胜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译解

孙子说:往昔善于作战的,先准备自己的守御之具,必使敌人不能胜我,然后等待敌人疏懈,我方可以取胜时再加以攻击。这样看来,欲求我方不能为敌所胜,这在于我自己;而敌人可否为我所胜,这却由于敌人了。所以,善于作战的,只能令敌人不能胜我,不能令敌人必为我所胜。所以说:但可以晓得自己的兵力能否取胜,不可以定使敌人虚懈,为我所胜。因为敌人之虚懈与否,由于敌人,而我不能为力的。

不可以取胜时,只宜固守;可以取胜时,再出兵进攻。按兵固守,是因为兵力不足;出兵进攻,必待兵力有余。善于守御的,深微不测,像隐藏在最深的地底下一般严密;善于进攻的,出其不意,像发动自最高的天空中,像雷电一般迅速。所以守御则能自保,进攻则能全胜。

两军既已开战,胜负之形早定,此时虽料见谁胜谁负,乃是众人所共知道的,不是善于作战的人所称善的。全持争锋力战以取胜,这是天下人所称善的,却不是善于作战的人所称善的。所以譬比能举起秋天的毫毛的,力气不算大;看见太阳和月亮的,目光不能算明锐;听见雷声的,耳朵不能算灵敏。古来所谓善战的,能用阴谋制胜,胜来全不费力。所以他们虽然取胜,因为未经冲锋陷阵,反为天下人所忽视,反没有智谋的名声,没有立勇战的功劳。他们能百战百胜,全无差池;其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先见到敌人已败之形,然后再进攻,所以稳操胜利了。善于作战的,预备自己的防守,使自己的地位巩固,不会为敌人所败,再窥伺敌人的虚懈,不将可以打败敌人的机会失去。所以得胜的兵,先务取胜的道理,然后才开战;败北的兵,欲求得胜,先就出战。善于用兵的,修治用兵取胜之道,保守赏罚号令之法,所以能够使己胜敌败。

兵法有五:一是“计度”,二是“酌量”,三是“计数”,四是“称校”,五是“料胜”。先计度土地的大小、山川的险要、道路的远近;既熟悉地势,然后能酌量彼此的强弱;既深悉彼此的强弱,然后能计算敌方人数的多少;既知道敌人的人数,然后能比校彼此轻重之势;比校轻重之势既毕,则我胜敌败,其数分明可见了。所以取胜的兵,攻敌制胜,像用镒来称铢一般轻而易举;败北的兵,无力抵敌,像用铢来称镒一般势轻难制。

能获胜的军队,动发迅速不测,有如决开千仞的山溪上的积水,奔流下注,不可止御,兵形实在仿佛这样。 FRtOd2VqqeODpX1KI8ADOG1PngbASXaJWd19AivBtNN3CL53Y9OUy5inuRC75E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