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知识准备

一、电气事故及原因

由于电气原因而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事故,称为电气事故。它包括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人身事故:电流伤害、电磁伤害、静电伤害、雷电伤害、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的人身伤害等。

设备事故:短路、漏电、操作事故等。

发生电气事故的原因如下:

1)违反安全操作规范。

2)施工不规范,主要包括:误将电源保护接地与中性线相接,且插座相线、中性线位置接反使机壳带电;插头接线不合理,造成电源线外露,进而导致触电;随意加大熔丝的规格,失去短路保护作用,导致电器损坏;电线接触不良或安装熔丝,造成中性线断开。电线敷设不合规范造成搭接物带电;施工中未对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处理。

3)产品质量不合格。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即“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CCC),简称“3C”,标志如图1-1所示。

图1-1 3C标志

电气设备缺少保护设施会造成电器在正常情况下损坏和触电。

带电作业时,使用不合理的工具或绝缘设施会导致维修人员触电。

产品使用劣质材料,使绝缘等级、抗老化能力很低,容易造成触电。

生产工艺粗制滥造。

电热器具使用塑料电源线。

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

人碰到带电的导线,电流通过人体就叫触电。触电后,会对于人体和内部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电击: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电伤: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磁场生理伤害: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1. 电击

当人体触及带电导线、漏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其他带电体或离高压电距离太近,以及遭遇雷击或电容器放电时,都可能导致电击,如图1-2所示。

图1-2 电击

电流流过人体的时间较长,可引起呼吸肌抽缩,造成缺氧而使心脏停搏。

较大的电流流过呼吸中枢时,会使呼吸肌长时间麻痹痉挛,从而造成缺氧性心脏停搏。

低压触电会引起心室纤维颤动或严重心律失常,使心脏停止有节律的泵血活动,导致大脑缺氧而死亡,如图1-3所示。

图1-3 触电导致生命危险

(1)电击电流的大小及危害

电击是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电流流过人体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个体的体质、心情状况、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等。当人体流过大约0.6mA的电流就会引起人体麻刺的感觉;流过50mA的电流就会有生命危险。一般人体流过不同的电流后,身体的反应见表1-1。

表1-1 不同电流下人体的反应

(2)电流流过人体的路径

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血液循环中断;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因此,从左手到胸部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电流由一手进入,另一手或一足通出,电流通过心脏,即可立即引起室颤。人体电阻如图1-4所示。

图1-4 人体电阻

(3)摆脱电流

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0.5mA;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摆脱电流是人体可以忍受而一般不会造成危险的电流。若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摆脱电流且时间过长,会造成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2. 电伤

电伤是指触电时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以及电刺激引起的生物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伤多见于肌体外部,往往在肌体上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如图1-5所示。

图1-5 电伤导致的伤痕

常见的电伤有:

电弧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如图1-6所示。

电烙印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

皮肤金属化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表层所形成,如图1-7所示。

机械性损伤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导致的肌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电光眼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图1-6 电弧灼伤

图1-7 皮肤金属化

3. 电磁场生理伤害

电磁场对人体生理方面的伤害分为:

1)躯体效应: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水分子会随电磁场方向的转换快速运动。

2)群效应:不同频率的电磁场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后果。

三、人体的触电方式

直接触电:指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靠近电气设备及电路的带电导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如图1-8所示。

图1-8 直接触电

间接触电:指人体触及了在正常运行时不带电而在意外情况下带电的金属部分。

其他触电方式:感应电压触电、剩余电荷触电、静电触电、雷电电击等。

1. 单相触电

单相触电是人体某一部分触及一相电源或接触到漏电的电气设备,电流通过人体流入大地造成触电,分为电源中性点接地的单相触电(占多数)和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如图1-9所示。

在人体与大地之间互不绝缘的情况下,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三相电源线中的任意一根导线,电流从带电导线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而造成的触电伤害。

接触正常不带电的金属体:当电气设备内部绝缘损坏而与外壳接触,将使其外壳带电。当人触及带电设备的外壳时,相当于单相触电。大多数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种。

图1-9 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电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两相触电。发生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如图1-10所示。

图1-10 两相触电

3. 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人在不同电位的大地上两脚之间承受的电压。

跨步电压触电:是指高压电网接地点、防雷接地点及高压相线断落或绝缘损坏处,有电流流入地下时,强大的电流在接地点周围的土壤中产生电压降,如图1-11所示。

图1-11 跨步电压触电

直接触电预防措施如下:

1)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图1-12所示为电工绝缘胶带。

2)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如图1-13所示。

3)间距是将可能触及的带电体置于可能触及的范围之外。

图1-12 电工绝缘胶带

图1-13 电机遮雨防护罩

防护用具通常有:电击警示牌、皮手套、绝缘手套、绝缘鞋、工作服、防护眼镜、绝缘工具等,如图1-14所示。

图1-14 防护用具

四、高压电伤害后的急救

如果发生触电事故,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正确救助遭遇事故的人员。

1. 紧急措施

1)发生带电流的事故时,第一个紧急措施是断开事故电路,如图1-15所示。

2)救助时,自我保护具有最高优先等级。救助人不得未断开事故电路而直接抓住遇事故人,取而代之的是,必须借助专门预留的工具(装置)关闭电源。

图1-15 触电救人的防护措施

电流流过人体时可能造成人体受伤,电流强度越大,电流持续时间越长,人体受伤越严重。因此,救助遇事故人的首要措施必须断开事故电路。每个救助人的自然反应是抓住遇事故人并将其从带电部件上拉下来,但是救助人会因此将自身置于危险中,此后,电流流过两个人的身体并造成救助人受伤。因此,开始时,救助人应正确估计当前情况并首先考虑自我保护,这非常重要。

可采用以下3种方式关闭新能源汽车上事故电路的电源:

1)拉起高电压安全插头。

2)断开12V供电。

3)拔下熔丝。

如果救助人不能在无危险的情况下关闭电源,则必须以其他方式断开事故电路。为此,救助人须使用绝缘用品,最好是绝缘防护手套,只有这样,才允许救助人尝试将遇事故人与带电部件分开。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用位于附近的塑料部件或干木材将遇事故人与电路分开。只有使用这类用品,才能减小或排除电气事故给救助人带来的危险。

2. 拨打急救电话

每次发生电流引起的事故时,都必须请专业医生实施救助,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即使发生其他类型的事故,也应拨打急救电话,尤其是触电者失去知觉或明显受重伤时。

我国的医疗急救电话是120。

拨打急救电话时,必须向急救服务机构的接线员说明以下信息:事故发生在何处;发生了什么;多少人受伤;事故或受伤类型。

3. 现场急救措施

如果遇事故人失去知觉或已无呼吸,则在等待急救医护人员赶来时,需要采取现场急救措施。这些措施用于维持生死攸关的机能,直至急救服务机构到达事故现场,护理受伤的人也属于急救措施范畴。

温馨提示

须将失去知觉但还能呼吸的遇事故人置于侧卧状态。

若触电者失去知觉且已无呼吸和心跳,则必须立即开始心肺复活措施。

心肺复活措施包括人工呼吸和交替按压胸腔,必须持续执行措施,直至触电者恢复呼吸和心跳能力或救援服务人员到来。

人工呼吸:在正确建立了呼吸气道后,每6~8s进行一次通气,而不必在两次按压间才同步进行(即呼吸频率8~10次/min)。交替按压胸腔: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按压深度为4~5cm,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

步骤如下:

(1)评估和现场安全

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010心肺复苏指南》强调对无反应且无呼吸或无正常呼吸的成人,立即启动应急救反应系统并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1)如发现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急救者应拨打急救电话,取来AED(如果有条件),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如需要时立即进行除颤。

2)如有多名急救者在现场,其中一名急救者按步骤进行CPR,另一名拨打急救电话,取来AED(如果有条件)。

3)在救助窒息性心脏骤停患者时,急救者应先进行5个周期(2min)的CPR,然后拨打急救电话。

(3)脉搏检查

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脏骤停处理。一般以一手食指和中指触摸患者颈动脉以感觉有无搏动(搏动触点在甲状软骨旁胸锁乳突肌沟内)。检查脉搏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s,如10s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4)胸外按压

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上或用胸外按压板垫于其肩背下,急救者可采用跪式或踏脚凳等不同体位,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4~5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对于儿童患者,用单手或双手置于乳头连线处水平按压胸骨。对于婴儿,用两手指于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按压胸骨。为了尽量减少因通气而中断胸外按压,对于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成人,一般按压通气比为30:2。对于婴儿和儿童,双人CPR时可采用15:2的比率。

如双人或多人施救,应每2min或5个周期CPR(每个周期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更换按压者,并在5s内完成转换。因为研究表明,在按压开始1~2min后,操作者按压的质量就开始下降(表现为频率和幅度以及胸壁复位情况均不理想)。

(5)开放气道

在通气前就要开始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能产生血流,在整个复苏过程中,都应该尽量减少延迟和中断胸外按压。而调整头部位置,实现密封以进行口对口呼吸,拿取球囊面罩进行人工呼吸等都要花费时间。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开始CPR能使首次按压延迟的时间缩短。

(6)人工呼吸

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须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该持续吹气1s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起伏;如第一次人工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可再次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给予第二次通气;过度通气(多次吹气或吹入气量过大)可能有害,应避免。

(7)AED除颤

室颤是成人心脏骤停初发生的较为常见且较容易治疗的心律。对于心室纤维性颤动(VF)患者,如果能在意识丧失的3~5min内立即实施CPR及除颤,存活率是高的。对于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或在监护心律的住院患者,迅速除颤是治疗短时间VF的好方法。

4. 医疗救援措施

采取急救措施后应立即进行救援服务工作。通过继续执行心肺复活措施、使用除颤器或药品进一步稳定或改善遇事故人的健康状态。每次发生带电流的事故时,都必须到医院检查。

五、维修车间安全作业

1. 维修工位配置

新能源汽车涉及高压电系统,对维修工位有特殊要求,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高压作业时需要有专用的维修工位,并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维修作业前,应设置安全隔离警示,避免无关人员靠近,如图1-16所示。

图1-16 工位要求

维修工位上必须配有绝缘工具和防护用品,如图1-17~图1-19所示。

如果需要打开动力蓄电池组更换电池包,同样也需要设置安全隔离警示,避免无关人员靠近。

图1-17 绝缘通用工具

图1-18 绝缘专用工具

图1-19 防护用品

温馨提示

1)维修前,必须进行高电压禁用操作,维修完毕在上电前,确认车辆无人操作。

2)维修时,禁止对车辆进行充电。

3)更换高压部件后,测量搭铁是否良好。

4)电缆接口必须按照标准力矩拧紧。

2. 维修人员资质要求

从事高电压组件相关工作的员工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认证,并获得证书。这些人员具备判断高电压系统带来的电气危害且能够确定针对高电压系统的保护措施,能够断开车辆上的高电压并在工作期间保持断开状态。培训认证范围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前期培训情况和实际经验。一方面,必须通过理论和实际培训认证证明员工具备工作能力和知识;另一方面,他们还必须经过相关车型的具体车辆认证,如图1-20和图1-21所示。在我国,每个厂家对于资质认证主要包括两方面:

1)具备应急管理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低压电工证)》。

2)必须经过厂家新能源车型培训,并通过考核。

图1-20 低压电工证

图1-21 厂家对维修师傅的资质认证

如果必须进行高电压组件本身的工作,则必须确保整个设备完全断电,且只允许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这些工作。

上述操作权限仅指在断电状态下的高电压系统上作业。

经销商或受其委托的管理人员必须为企业劳动保护负责,安排工作时,必须避免危及员工生命和健康隐患,这一点也适用于在带有高电压组件的车辆上进行作业,负责人必须确保只有满足上述前提条件的员工才能在带有高电压组件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上进行作业。如果需要对高电压组件本身进行作业,必须确保整个系统断电,只允许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经过具体车辆“高电压组件”认证的人员)进行相关作业。因此,只有满足所有前提条件,相应证书持有者才能够对相应高电压组件或动力蓄电池进行修理作业。

温馨提示

只有满足以下所有前提条件的售后服务人员才允许对带标记高电压组件进行作业——具备资质、遵守安全规定、严格按照维修说明操作。

3. 新能源汽车维修作业安全防护

对新能源汽车的非高压部件(如制动系统、悬架系统和车身系统)进行维修时,不需要专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对高压系统的组件进行维护时,必须采取特别的防护措施。在劳动保护方面,售后服务人员有责任完成以下工作:

1)必须遵守有关安装和健康保护的说明和规定。

2)必须使用现有防护装备。

3)必须按规定使用装备(工具、车辆)。

4)如果发现装备损坏,则必须按专业要求排除故障。如果不能排除故障,则必须向上级通报,以便按专业要求排除故障。

(1)人员健康预防措施

新能源汽车的某些零部件可能有非常强的磁性。如果技术人员或非工作人员身上有植入体内或便携式的医疗电子设备,如心脏起搏器或心律转复除颤器,则必须向该医疗设备的制造商了解可能会有哪些不利影响,方能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护作业。可能对医疗设备形成干扰的汽车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1)汽车充电桩。

2)车载充电机。

3)远程发射机。

4)无线钥匙的信号天线。

5)永磁电机。

为了避免对便携式医疗设备的干扰,技术人员应参考汽车厂家的维修信息,找出所有能发射强电磁波的零部件,并了解与这些需要进行维修处理的零部件之间所需保持的最小距离。

有些新能源汽车厂家建议身上携带了植入体内或便携式的医疗电子设备的技术人员不要参与此类车辆的维修工作。

(2)个人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是在劳动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需要使用到个人防护用品区域均会张贴指令标志。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指令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

个人防护用品可以分为一般劳动保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对于特定的诊断或维修作业,技术人员可能需要在暴露的高压零部件附近进行操作。如果有导电物体落到暴露的高压电路上,则可能会造成危险的短路事故。

在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维修作业之前,技术人员应取下所有首饰和金属物体,如:戒指、手表、项链或工作徽章,并从衬衫和裤子口袋里取出金属物体,如口袋中的自动铅笔或工具,因为它们可能会滑落出来造成弧闪隐患。另外,将衣物上的金属物体移除或遮盖住可以避免意外触电。

在开始工作之前,技术人员需要阅读、查看汽车厂家所有相关的维修信息。维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解码仪数据,诊断程序,拆除和更换程序,电气布线图,技术服务公告和技术诀窍。如果不提前阅读维修信息,就会错过准备过程中的重要注意事项。

(3)避免人员高压触电的防护

1)绝缘手套。

新能源汽车涉及高压组件,在维护作业时可能会触摸高压部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手套在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对手套进行检查、测试,然后才能在车辆上进行维修作业。

2)眼部的安全防护。

护目镜是最常见的护目用具,例如:带塑料侧护板的护目镜,可防止眼部受到撞击。当在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上进行高压作业时,技术人员都必须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带侧护板的护目镜。

护目镜主要是用于保护眼睛和面部免受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等电磁波的辐射,以及粉尘、烟尘、金属和砂石碎屑以及化学溶液溅射的损伤。GB 14866—2006《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规定了眼面护具的分类结构、规格、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运输。

标准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透光性。防护眼镜应该具有足够的透光性,以保证使用者在佩戴眼镜时能够清晰地看到周围环境,并避免眼睛疲劳。

②抗冲击性。防护眼镜应该具备一定的抗冲击性能,能够防止外部物体对眼睛的直接冲击造成伤害。

③防护性能。防护眼镜应该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有效阻挡有害物质和颗粒进入眼睛,避免眼睛受到化学品、溅射物等的伤害。

④舒适性。防护眼镜应该具有良好的舒适性,能使佩戴者在使用过程中感觉舒适,并能适应不同头部大小和形状。

3)头部的安全防护。

为防止头部触电,最常见的安全防护用具是电绝缘安全帽。当在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举升工位下方进行作业时,技术人员必须佩戴相应标准的电绝缘安全帽。

4)足部的安全防护。

足部常见的危害因素有物体砸伤或刺伤、高低温伤害、化学性伤害、触电伤害与静电伤害等。当在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上进行作业时,技术人员必须穿符合标准要求的绝缘鞋。应根据工作环境或设备的电压选择相应等级的绝缘鞋。

5)人体的安全防护。

防静电的衣服也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防护。因为触电通常都是和燃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维修高压电系统时建议穿防静电的衣服。

防静电服由专用的防静电洁净面料制成。此面料采用专用涤纶长丝,经向或纬向嵌织导电纤维,具有高效、永久防静电、防尘性能,具备材料薄滑、织纹清晰的特点。在制作成衣过程中采用专用的包缝机械,有效减少微粒的产生,无尘的粘扣带可避免因掉毛污染环境。根据级别要求提供不同款式,并采用导电纤维缝制,使服装各部分保持电气连续性。高压防护服袖管、裤管为特有的双层结构,内层使用导电或防静电螺纹,从而满足高级别无尘环境的要求,如图1-22所示。

图1-22 高压防护服

棉布材料都是非合成纤维的,适合在维修高压电时穿着。合成纤维的衣服可能导致烧伤皮肤,因为这类材料在高温时会熔化。地面潮湿、附近散落的碎片及照明条件不好都有潜在的触电危险。在维修高压电系统或零件时千万不能单独作业,且必须提醒其他技术人员你正在维修高压电,一定要切断高压源,在无人照看时,绝不能让高压电线裸露在外。

(4)安全防护用品的检查及使用

1)绝缘手套。

高压绝缘手套通常由天然或合成橡胶制成,其形状为立体手模分指式。每只手套上必须有明显且持久的标记,内容包括:标记符号,使用电压等级/类别,制造单位或商标,制造年份、月份,规格型号尺寸,周期试验日期栏,检验合格印章,贴有经试验单位定期试验的合格证。例如:0级手套的袖标红色。额定工作电压达到1000V交流电的0级手套,即适用于标准的混合动力汽车或纯电动汽车的服务和维修。有些绝缘手套会有内外层对比色(例如:橙色和蓝色)。这些对比色可以使手套的磨损部分更容易被发现。

绝缘手套不可用于触电防护之外的其他任何类型的防护,并且高压绝缘手套易受割伤、磨损、高温和化学劣变的影响。这些损害将导致手套永久无法使用。技术人员应在每次使用高压绝缘手套前检查手套是否受损。

目视检查:在使用高压手套之前,技术人员应对每副手套进行仔细检查,查看手套是否存在裂纹、裂缝或褪色等物理损坏,并且应将手套内侧也彻底翻出以便于可以清楚观察到手套的全部表面。绝缘手套表面必须平滑,内外面应无针孔、疵点、裂纹、砂眼、杂质、修剪损伤、夹紧痕迹等各种明显的缺陷、波纹及铸模痕迹,绝缘手套不允许有染料污染痕迹。

充气检查:完成一次彻底的外观检测后,技术人员应对绝缘手套进行充气检查,将每副手套从手套袖口处开始快速卷起,使其手套的手指和手掌部分充气鼓起,为完成充气测验,技术人员应做到以下6点:

①捏紧手套的袖口处以锁住空气。

②将手套的袖口紧密地向手套指尖方向卷起,仍然捏紧卷起的部分。

③确保手套的手掌区域和指尖区域因为空气挤压充入而鼓起。

④确保手套在鼓起后保持充气压力且不漏气,掰开手套指缝间观察细听有无漏气。

⑤若手套未膨胀鼓起,定位漏气来源。

⑥对下一副手套重复本检查。

若手套无法充气或充气后漏气,技术人员必须找到漏气位置。每次使用后技术人员都应对手套进行检查和测验。一经发现绝缘手套在最近一次使用中受到损坏,技术人员应立即更换新手套。

绝缘检查:对手套的绝缘性检查可更加精确地查出手套的绝缘性。具体检查方法,将装有水的手套放到水槽中(注意裸露在水面以上的部分要保持干燥),用绝缘测试仪测量水槽与手套内的水之间的绝缘电阻,测量过程中绝缘测试仪需要施加500V电压。测量正常值应在1MΩ以上,否则视为不合格产品,有漏电危险。

2)护目镜。

目视检查:在使用护目镜前应检查镜面有没有刮花,镜架是否牢固,佩戴是否合适等相关内容。

3)安全帽。

目视检查:安全帽在使用前主要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卡带有无松动脱落,安全帽的安全防护标志否齐全有效,佩戴是否合适等相关内容。

4)绝缘鞋。

目视检查:

①检查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这“三证”。

②与安全帽一样,安全鞋属于国家规定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该有“安全防护标识”。

③鞋型:鞋身的宽紧度是否与足部相适应。

④鞋面:以皮料为首选。

⑤鞋帮:整个鞋帮能否合脚而不打脚、宽松而不脱、富有弹性。

⑥内垫:是否有缓冲功能、吸汗功能、按摩功能、保健功能等。

⑦内里:是否选用透气、防水、保暖、环保等材料制作。

⑧鞋底:鞋底的选用应针对地区性,及各种环境下使用不同程度配置底材及防滑要求。例如:良好环境采用相对防滑、轻便型底材,缓震功能突出。户外环境采用加强防滑、耐磨底材,能在较恶劣环境下使用。

(5)钳形数字万用表的检查及使用

钳形数字万用表是维护作业中必备的测试工具之一,主要用于测试电压、电流、频率等相关参数,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测试分辨率、测试精度以及较多的测试功能。

钳形数字万用表在使用前检查:

1)应仔细阅读说明书,确定是交流还是交直流两用。

2)被测电路电压不能超过钳形表上所标明的数值,否则容易造成接地事故,或者引起触电危险。

3)每次只能测量一相导线的电流,被测导线应置于钳形窗口中央,不可以将多相导线都夹入窗口测量。

4)测量前应先估计被测电流的大小,再决定用钳形表哪个量程。若无法估计,可先用最大量程档然后适当换小些,以准确读数。不能使用小电流档去测量大电流,以防损坏仪表。

5)钳口在测量时闭合要紧密,闭合后如有杂音,则可打开钳口重闭一次。若杂音仍不能消除,则应检查磁路上各接合面是否光洁,有尘污时要擦拭干净。

6)由于钳形电流表本身精度较低,在测量小电流时,可采用下述方法:先将被测电路的导线绕几圈,再放到钳形表的钳口内进行测量。此时钳形表所指示的电流值并非被测量的实际值,实际电流应当为钳形表的读数除以导线缠绕的圈数。

7)维修时不要带电操作,以防触电。

(6)绝缘测试仪

数字绝缘电阻测试仪由中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输出功率大、短路电流值高、输出电压等级多。绝缘测试仪在使用前需对外观、表针线束进行目视检查,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开路和短路性能检查。图1-23所示为一种产品示例。

图1-23 绝缘测试仪示例

温馨提示

使用绝缘测试仪必须佩戴绝缘手套。

(7)接地电阻仪

接地电阻仪是检验测量接地电阻的常用仪表,图1-24所示为一种产品示例。它能测试的阻抗从0.01Ω到2000Ω,测试的接地电压能达到100V。它主要可以精确测量大型接地网接地阻抗、接地电阻、接地电抗。

图1-24 接地电阻仪示例

(8)诊断仪

诊断仪(又称解码器)是用于检测汽车故障的便携式智能汽车故障自检仪,它可以迅速地读取汽车电控系统中的故障,并通过液晶显示故障信息及参数,迅速查明发生故障的部位及原因。图1-25所示为一种产品示例。

图1-25 诊断仪示例

诊断仪在使用前除了对外观、连接线束及OBD端口拆解器检查外,还需实车连接检查,确认与车辆通信正常。

(9)减速器油液加注机

减速器油液加注机可实现车辆减速器油的定量加注、循环更换油液等功能。使用前,应检查内部储液罐油液量、连接管路有无松动泄漏、机器外表面有无破损、供电线束及鳄鱼夹是否完好以及与车辆配套的加注连接器是否配套等相关内容。图1-26所示为一种产品示例。

图1-26 减速器油液加注机示例

(10)冷却液加注机

冷却液加注机可实现车辆冷却液的定量加注、冷却液的回收等功能。使用前,应检查内部储液罐冷却液量、连接管路有无松动泄漏、机器外表面有无破损、供电线束及鳄鱼夹是否完好等相关内容。图1-27所示为一种产品示例。

图1-27 冷却液加注机示例

(11)其他配套设备、工具的使用

1)一体化工具套装。

一体化工具套装主要配套车辆组件和管路拆卸的常用及专用工具,同时,配套轮胎胎压检查、胎磨损量检查的仪表量具。一体化集成工具套装主要包含7抽屉柜形多功能零件手推车、150件综合组套、手电筒、指针式力矩扳手、冰点测试仪、胎纹笔、预置式力矩扳手、水管拆装工具、水管堵头、拉拔器、橡皮锤、绝缘开口扳手、绝缘一字批、绝缘十字批、充电电批、压线钳、油封安装工具、轴承安装工具、电工胶布、铲刀、箱体平稳支架、卡簧钳、维修开关放置盒,如图1-28所示。

图1-28 一体化工具套装

使用前,必须检查工具箱各层工具是否齐全、专用扳手性能是否正常、工具滚轮锁止装置是否安全有效等。

2)万用接线盒。

用接线盒配套多型号测量插接线束和插接针,主要用在车辆维修作业,可给维修人员对车辆模块、组件线束检查测量时提供便利性,有效地保护车辆线束插接件。

新能源汽车维修操作“十诫”:

①在车体高电压或高温处均有“警告标示”,严格按标示要求操作。

②洗车时,勿将高压水枪向充电口部位喷射,以避免充电口进水,发生触电危险。

③使用指定的充电插座及充电线,切勿自行选择充电设备。

④车辆消防灭火时,禁止使用“水浇法”,应该使用“干粉”灭火器。

⑤车辆维修时,车体不可湿润,禁止带水操作。

⑥更换电池包时,注意防酸碱,应使用工业“防碱手套”,并佩戴防护目镜。

⑦拆装车辆时,不可同时操作正负极。

⑧禁止正负对接,避免正极或负极经人体对地。

⑨拆开的高压线接口要绝缘处理。

⑩双人操作,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99Zi3TgCg5gXNajdw7A8ku/gil0OWjlW1gd0hkzwF2kTqMkDG0YA7/opchU8aK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