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的、可及的医疗才有价值,具体来说,就是医生的工作不只是技术的突破与研发,更要看技术对于患者而言有没有价值,以及技术能不能给患者带来福音,也就是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医生要从社会层面推动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尤其要保护贫困人群的健康权利。
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贫困地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救治。近些年来,先天性心脏病的救治技术突飞猛进,过去一些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开胸,现在用介入技术就能封堵;过去一些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现在依靠手术就可以治疗成功。但是,我国大部分等待救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生活在农村,他们没有完善的医疗保障,难以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有一些患者因为没能及时发现,被误诊、漏诊,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技术固然很先进,但患者也很无奈。当技术对于患者而言不可及时,技术就没有价值。因此, 与学习、掌握、研发技术相比,医生更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和推动那些成熟的、有证据的、可能实现价值的技术触达有需要的患者。
现阶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物技术非常先进,溶栓药物的效果也受到肯定,我们还可以在导管室直接、快速地用支架开通血管挽救生命。但是大家知道,急性心肌梗死能否救治和能够救治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大医院,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太晚了,不规范的急救流程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例,患者被送来后,急诊室呼叫值班的二线医生,如果被呼叫的二线医生不是心血管专科医生,他还要再去找心血管专科的值班医生,然后把患者先收到监护室,最后才到导管室。这样的流程显然是不合理的,是在耽误患者的时间。
要实现生物技术的救治价值,使技术触达有需要的患者,尤其当某一种技术要求在时间上分秒必争时,医院必须进行服务流程、服务模式的优化和简化。现在更为严峻的现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外无序流动,有的救护系统甚至舍近求远。即便支架再好、医生技术再熟练,也不足以使一个迫切需要救治的患者及时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