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5
创作灵感哪里来

暴力、讲礼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副车轮。武力征伐、高压统治的同时,个人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国家兴亡、政体运行,都需要从思想意识方面对行为予以规范,于是礼无处不在。仪式感把本来单调普通的事情变得不一样,对此人们便有了敬畏心。讲礼的有效方式主要包括举行充满神圣感的祭祀活动。

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始终一也。(战国·赵·荀子《荀子·礼论》)

礼俗要求对死的那些事一律按照生前模式办,因此早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之前,秦俑家族颇有“人丁兴旺”的势头。从春秋时代凤翔雍城的小石人,长武上孟村和铜川枣庙、咸阳高陵的小泥人,到战国晚期咸阳塔尔坡的小骑士,河南泌阳和湖北云梦睡虎地的小木偶 ,以及西安南郊杜县和秦始皇陵陶俑,随着秦国势力壮大,石头刻一个,木头雕一个,泥巴捏一个,家族成员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分布地域越来越广。普遍使用俑类随葬品,考古称之为“人群指征性”,就像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无米不欢,秦人喜欢弄点俑陪祖宗下葬。如果需要论资排辈,始皇陵陶俑乖乖地落座后排。

▲ 战国中期秦俑

宝鸡市凤翔区出土,陶质左:高9.2厘米。俑昂首站立,面容清楚,左臂自然下垂于腹前,右手置于左臂之上。俑下部残缺,似与其他部件相衔接
右:高6.5厘米。俑盘腿而坐,面容清楚,双手置于胸前,手残缺,头发向后自然下垂,分为两缕

各地墓葬出现的秦俑,地位自然没有秦始皇陵的显贵。它们服务于小贵族,甚至普通平民,模样质朴,但也都施加彩绘,衣服包边画出的菱形花纹,当是模拟了当时机织绸缎。女仆服侍主人一定秀色可餐,性格温和,那就身体修长,塑出腰线;即使到了地下,主人身边也需要出谋划策的高参、干活的劳役、驾车的把式,那就再塑造一些男俑。他们有的身穿短袍,身体粗壮;有的两手隐袖,长袍拖地。总之,已经开始注意男女性别、职业等特征,向秦始皇陵陶俑的写实风格靠拢。

西安市南郊陶俑出土于秦代小型墓葬。162座战国晚期到秦代墓葬的主人,生前定居于杜县,是秦始皇的子民 。杜县是秦国向东发展的主要根据地,自从春秋时期被秦国纳入版图,到了秦代更是内史管辖的大县。

一座秦末小墓出土了陶质人俑6件、马俑1件。人俑有男有女。一件男俑头戴圆形软帽,顶部再加冠,是御手的形象,和湖北云梦之地的木俑、秦始皇陵二号车铜俑,既是“同行”,也算得上是“同龄”,同为秦代遗物。御手俑呈跽坐姿势,双目前视,专心驾车。骑士俑两腿撇开,右臂做牵引缰绳的样子,身体略微前倾。头戴圆形红色小帽,上衣交领斜襟,衣襟右掩长袍,腰束革带。帽子紧紧扣住头发,护住耳朵,系在下巴底下,风吹不掉,是骑马人的标配。袍子下摆向四周撩起来。这样的一撩,造型有了动感,加上前倾的身体,正是骑马出行的状态。

夷狄之人,被发左衽。(三国·魏·何晏《论语注疏》)

小敛大敛,祭服不倒,皆左衽结绞不纽。(《礼记·丧大记》)

长袍衣襟右掩的款式史称“左衽”,它的存在有两种含义:夷狄和死人。骑士俑的衣襟形式和御手俑不一样,意义自然只能是前者,代表着骑马人的族属非华夏族同类,属夷狄。

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塬,有数以千计的秦人墓葬,曾先后于不同墓地中出土了骑马俑。骑士和马的造型、规格完全一致,显系同一批次产品。骑士们也穿着左衽的服装,衽边塑造有厚实的效果,又绘彩,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藏袍。

在陕西西安市北部高陵区曾经出土百余件秦俑,时代为战国中期至战国晚期早段,即秦始皇六世祖到四世祖的献公、孝公、惠文王时期 。26座墓葬中出土的陶质人俑和动物俑,散发出更多的人间烟火气。

这批陶俑共189件,与俑组合的乐器有8件;陶塑动物77件,与陶塑动物相关的车马器43件(组)。前者包括扁鼓、手鼓及鼓座等,后者主要为车轮和车毂。

动物俑有低温烧制的陶牛48件。这只头前伸,张着大嘴喘着粗气,仿佛才随主人外出归来;那只吐着舌头,前足着地,后足蹬地,似在引重前行。总之是肥臀宽脊,一副温顺、勤恳的样子,不愧是老秦川牛的典范。陶牛配陶车,墓主财力强的配四组;财力弱的至少配一组。当时中产阶级占社会绝大多数,因此发掘中二组或三组配置最常见。这样形成车、人、牛的搭配,考古学称之为“ 器物组合 ”。

器物组合

几种特定型式的器物,经常在一定地区的某一类型的住址或墓葬中共同出土,构成器物特定组合关系,它代表了使用者共同的偏好,其中种类、数量、规模上的差别,是考古研究判断使用者性别、社会角色、经济状况的依据。

▲ 战国晚期秦俑

咸阳市周陵镇秦墓出土。陶质,两组同出,绘彩,大小形制略同。造型原始古朴,稚拙粗率,骑士裸骑于马背,说明当时鞍鞯尚未发明

牛车的作用有二,一是运输载物;二是供人乘坐,用以代步。引牛驾车的俑类目前只见于秦墓,加上一些鸟、狗、马,又往往和粮仓模型同出,成全了社会动乱时期秦人对富足生活的物质追求。物质和精神双管齐下才是真小康,于是高陵秦墓中安排了裸体人物俑、歌舞伎乐俑以及侍者俑等一大群成员。

裸体人物俑12件,造型有点雷人。陶俑体格健硕,肌肉感十足,属于角抵的力士,往往两两一组,输家盘腿席地而坐,赢家一边弓着身,提防着反扑,一边扭头盯着对方,似乎嘴里还在挑逗着:“站起来,不服气再来一局。”这类陶俑发展下去,应该就是秦始皇陵的百戏俑了。

▲ A型裸体俑

1.医疗M9:38 2.医疗M9:39 3.医疗M54:4 4.医疗M54:44

167件塑衣式俑,大部分穿曳地长袍,衣长及地不露足。袍袖有宽有窄,发式偏髻、椎髻、挽发也有变化。有的造型明显是奏乐舞蹈状,或舞袖,或举臂,或抱乐器,或做环抱状,都通体施彩。2件骑马俑双腿跨开骑于马背上,双臂握拳前伸做持缰绳状。上身穿短襦,胸部以上及双臂、襦下双腿涂红,似象征袒胸赤膊光腿。这类陶俑发展下去,应该有一部分是汉代以后墓葬中常见的仪仗俑。

从1974年兵马俑集群横空出世,到1999年百戏俑荟萃惊人,人们经常会有两种感觉:一、秦始皇劳民伤财,集天下人力物力为自己陪葬;二、秦俑突然出现在秦帝国时期,这个时代太伟大了。现在我们知道了秦俑有个大家族,秦始皇的行为无可指摘。

沿着秦俑家族开枝散叶的脉络,可以看到其制作方法家族遗传性很强。比如木俑,利用榫卯结构分部组装,运用刻、削、刮、挖、凿等手段细加雕琢;泥俑和陶俑用软泥成形,用粘结法或者榫卯法拼接,用刻划、戳刺、刀削手法强化细部特征。从泥俑转为陶俑,经过低温成品一碰即碎,最终达到1000多度高温的卓越品质。

不同地区陶俑的细节差异

齐国的陶俑形体都不大,一般高度不及10厘米。只塑造出人体的粗略轮廓,墨勾眉目,唇或点涂朱色。有模拟奴婢伎乐师的偶人。男俑可辨形貌的有武士俑,多披甲持物。

韩国的陶俑形体也很小,乐舞俑塑制粗拙。俑体遗有刀刻痕,并曾涂朱色,足下平齐有一孔。

南方楚地所作俑,艺术风格最特殊。材质多用木制,出现了近于圆雕、形体比例较为准确的作品。另外,更利用丝织品来装扮木俑,与汉俑有密切的传承关系。模拟的人物主要是奴婢乐舞师和武士。楚地“信巫鬼,重淫祀”,楚墓木俑中还有形貌奇异威猛的镇墓俑。

▲ 战国楚俑

湖北省荆州市出土。木质,高45.7厘米,跪姿

再往前追溯一下,现今出土的春秋战国俑多如是类,绝大多数发现于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南方长江中游地区,涉及原三晋(韩、魏、赵)、齐国和楚国的统治范围,各具特色。秦俑大家族在全国范围内只是小家族,发现资料不多,塑工拙稚,初具形态而已。

曾经孟尝君想投奔秦国,有人对他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说自己路过淄水,听到桃木人和泥巴人的一段对话。桃木人说:“您本是河西岸的泥巴,人们把您捏成人形,如果到了八月份,天降大雨,淄水暴涨,那您就会被冲坏了。”泥巴人说:“不对。我本来就是河西岸的泥巴,冲坏了仍旧回到西岸泥巴堆里去。而您本来是东方的桃梗,人们把您雕刻成人形,如果下大雨,淄水猛涨,把您直冲而下,您将漂流到什么地方去呢?”孟尝君听罢,取消了到秦国的打算。一旦迈出这一步,他这个秦国的外来户也就无处可退了。这则寓言说明齐鲁地区有“木雕”和“陶塑”这两种类型的偶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南省益阳楚墓还有一种木雕身躯,陶塑首、手、足的混合材质俑 ,这等实例虽为罕见,不过也让我们由此洞察到了楚人的创新精神。再想想,创新精神也正是这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大趋势。

创新精神,加上传统的“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一批批包括秦俑在内的古代雕塑作品被留存了下来。它们因本土的礼仪观念而产生、存在并流传,那么具体创作的艺术灵感又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呢?

有学者曾认为,兵马俑艺术“来源于西方的交往,来源于亚历山大的智慧和光彩耀人的希腊艺术”,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卢卡斯(Lukas Nickel)也提出了相近的认识。的确,和青铜艺术相比较,陶俑雕塑艺术在先秦并不发达。

▲ 战国楚俑

湖北省荆州市出土。木质,高36.7厘米,站姿,双手抱握于腹前,宽衣带绘红彩

▲ 战国楚俑俑头

安徽省六安市出土。陶质,俑身为木质,通高12.5厘米~14.8厘米,宽9厘米~10.7厘米。出土时头与身体已经全部分离。俑头有大小之分。形制基本相同,神态相似。头顶与脑后有孔,颈部中空。表面以黑漆绘出头发、眼眉、胡须等,唇部略有朱色

已故的秦始皇陵研究考古学家段清波先生认为,时代和艺术风格与秦兵马俑相似的大型陶俑雕塑在其他文明中,如波斯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的传统中还没有发现过。唯一和兵马俑艺术风格相近的是阿富汗出土的彩绘陶俑,时间为公元前100年。他认为战国秦俑的艺术形象可能受 斯基泰文化 的影响,而秦兵马俑的艺术可能另有渊源

阿富汗出土的彩绘陶俑,俑头高23厘米,戴毡帽,着高领上衣,五官及胡须毕现,面部遍施红彩;头部与身躯装配的方式和兵马俑一样,均为分别制作好后再将俑头插进身躯内,但制作时代比秦俑家族晚。这一发现也只是为探索兵马俑的艺术来源提供了思路,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

斯基泰文化

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一种文化类型。该民族在《史记》《汉书》中被称为“塞种”“尖帽塞人”或“萨迦人”,属于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一部分。 kyQgZqNJf68AXeVeyNNn0JN6EcZAnhZti+PMo5qimZTOBkEoRjsv+y4c4YmHX8r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