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3
烧成灰的麻绳与俑坑的盗扰

3座俑坑组成的地下军阵有多大,一堆数字罗列得再详细也只是干巴巴的数字,怎比得上身临其境看一眼?看到兵马俑的第一眼,一种说不出的激动、一种灵魂震撼油然而生,感受到气势磅礴之后,真没必要记住这些。它们貌似重要但实际无趣,只不过是兵马俑横空出世的最表层意义。捕捉一些细节,抓住一些小线索,顺藤摸瓜,一番探案的体验别有滋味。

虽然我们习惯把这三座遗址称为“坑”,其实它们真的不是坑,只是半地下建筑。坑的深度为5米左右,设有通往地表的斜坡通道和不同形式的门。进门之后有深沟,底部铺以青砖,修建成“过洞”或“廊”,容纳陶俑、陶马和木车等物品;沟与沟之间保留出土梁,既起分隔作用,又为地下建筑的顶部搭建提供承重。过洞、长廊、隔梁上,依次横设木梁框架,之后又铺席、覆土,最后形成高于地表2米左右的土包。

高出当时地表的土包是地下建筑的屋顶,不仅再现了俑坑建筑的原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在一段时期内,3座俑坑的位置、范围非常明确,并不需要如今这般劳心费力地去找。而随之带来的严重后患是:无论是谁出于何种动机,对建筑本体做些破坏、进入室内进行一些抢劫掠夺,并不是什么难事,坑界一目了然。

事实正是如此,3座建筑完工不久即遭重创,烈火烧毁了建筑木材,陶俑、陶马被砸得四分五裂,兵器七零八落。

▲ 俑坑建筑结构示意图

根据《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图一九改绘

秦始皇对江山稳固充满自信,以为可以“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未来的事谁能说得准?俑坑建设之初,设计者根本不用考虑后来发生的这些事。考古发现坑里埋藏的易腐朽物质,大到木材小到麻绳,在遭受火烧之前都还没有腐朽,说明兵马俑坑完工不久就遭受了毁灭性破坏。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水淹在先,其次是人工破坏,最后遭遇火烧。根据一号坑隔墙的地基下沉情况来分析,原来3.5米的隔墙只剩下1.7米,地下建筑净高缩低了1.8米。

人们经常会问:谁是兵马俑坑的破坏者?为什么焚烧是人为纵火而不是一种葬仪?两个问题可以合并回答。

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一、二号坑的建筑屋顶部位都发现了人为挖出的洞。考古学术语称“扰坑”或“盗洞”。作为人类活动形成的遗址,同一地点,不同时期有用途不同的建筑群体,例如民居、宫殿、官署、寺庙、作坊以及范围更大的村寨、城堡、烽燧;有人类对自然环境利用和加工而遗留的一些场所,例如洞穴、采石场、沟渠、仓窖、矿坑等;有墓穴、祭祀坑。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点形成的这些遗址,形成了考古学中所谓的叠压、打破关系。

比如开封,民间传说“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历经20年考古发掘证实,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东周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这6座城池,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其中还有路摞路、门摞门、墙摞墙、马道摞马道,如今现代化开封的中轴线中山路正下方,就是北宋皇城中轴线御街;而在中山路和北宋御街之间,分别是清代开封中轴线路面和明代开封中轴线,叫周王紫禁城御道。而周王紫禁城北宫墙下紧紧相接的,竟是北宋皇宫的北宫墙。这些古城下一次与上一次之间存在地层叠压、打破关系。

▲ 地层堆积与时代关系示例图

考古地层学

考古学借鉴地质学原理,对古代遗存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确定了两类重要关系:叠压与打破。通俗讲,就是“后来者居上”。在同一个地方垫土,今天垫的土一定在昨天垫的土的上面,这叫“叠压”;在同一个地方挖坑,今天挖的坑一定会把昨天挖的坑破坏掉,这叫“打破”。所以,在叠压关系中,越靠上的文化层年代越晚;在打破关系中,越完整的遗迹年代越晚。这里的“年代”指的是这些遗迹之间的相对早晚关系,而不是绝对年代。

兵马俑坑从修建挖坑、放好陶俑、填土填埋到最初破坏,整个过程在5000年文明的历史中可以浓缩到一眨眼的工夫。以前,发掘工作者或下意识地把所见遗存简单地认为是“同时”形成,也就没有注意“打破”“叠压”这些标志时代早晚的关系。

任何人进入俑坑实施破坏,必然对俑坑形成打破堆积。所造成的打破又在后期被掩埋,形成对俑坑的叠压。形成打破和之后被填形成的叠压时间点不一样,主角也不一样。比如张爷爷打了一口水井,使用过程中不小心水桶脱钩沉入井底,在张爸爸老年时期水井开始干涸,张儿子觉得枯井有危险开始往里倒一些垃圾,张孙子抬来一块大石头压在井口,酷夏的夜晚坐在上面乘凉,微风习习好安逸哟。这口水井从形成到废弃,经历了张家四代人,水桶、垃圾、石头虽然都属于一口水井的堆积,彼此已相隔百年时间。

仅依照考古层位学,只能说扰坑比建筑晚,并不能判断晚了多少。今天柏油路铺好,明天挖开是晚,多年后挖开也是晚。麻绳被烧成黑灰,说明在遭受火烧之前都还没有腐烂,根据这个细节才能判断晚不了多久。

说到扰洞,我有点如芒在背。2009年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从动工第一天开始,一片建筑顶部的异样就闹得大家集体蒙圈。土色杂乱,夹杂的东西乱七八糟,黑色炭迹、红色土粒、白色有机物腐朽物散布一片,像一块补丁,夹在左右排列有序的屋顶木材炭灰中间,咋看咋别扭,杂土周边还有画彩的木质圆环、铜箭头、铁锸,也是杂乱无章。一年之后,一个长方形洞口豁然出现,直接深入到了摆放陶俑的过洞,我们方恍然大悟。

类似的遗迹也发现于二号坑西南角,由竖井及横穴两部分组成,横穴长且曲折,为了钻进俑坑内部,破坏者砍断了三根封门木头。立木上留有清晰的斧痕,许多陶俑、陶马碎片及几件秦瓦残片因没有价值被乱弃在一旁。

阳间的东西只有经过火烧,才能转化到阴间去,这种观念是古今中国人的普遍认识。祭天焰柴,将埋葬时的祭品采取火烧,使这些物质都随着主人升入天国。砍断封门木,砸毁陶俑,这些破坏性行为与“葬仪”显然不同。

兵马俑坑的被焚和焚烧前的盗扰,不是个别人的行为,不是孤立的事件。整个秦始皇陵园,许多地面建筑及一些大型陪葬坑,遭水灾,经砸毁,被火焚,这在整个秦始皇陵园许多地面建筑及一些大型陪葬坑的诸多破坏事件中,属于较为常见的。这种大规模的破坏行动发生在秦汉之际的重大政治变动时期。

有些专家质疑军队进入俑坑的入口,根据是考古发现的所有俑坑建筑的门道封门木都完好无损,坑顶的棚木也没有发现移位或缺木情况。可既然存在扰坑,质疑当然也就站不住脚了。

还有人说既然烧了一号坑,为何不烧二号坑、三号坑?一号坑的长廊、过洞全方位贯通,几千立方米的木材相连,燃烧较为彻底符合自然规律;二号坑也被烧了,虽然只是局部,扰坑周边的火势尤其剧烈,原因是其本身“大营套小营”的建筑结构,各部分独立封闭,不利于火势蔓延;三号坑规格属于袖珍型,打砸抢一顿宣泄,一走了之更省事,大量俑头丢失即是证据。

一号坑燃烧较为彻底,这个“较”一定要敲黑板。真正彻底燃烧的只在那些通风条件好的局部区域,烈焰肆无忌惮地扩张着,板结状的焦土梆硬,下大力气用铁镐才能挖得动。揭开烧土硬壳,木材上铺的苇席留下印痕,木材只有一点白灰,更甚至一点白灰也没有,完全烧尽了。陶俑被炙烤得炸裂,严重变形变色。

▲ 兵马俑二号坑西部盗洞 sGuh8VjeQ1wQY9rlEPFQ0WgSaOTUn8kc2TGN0CU84ZDM2sidivWM61aJq3gXJLT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