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
建筑“夯墙”闹乌龙

俗话说,土木之工不可擅动。以木构柱梁为承重骨架,以木材、土或其他材料为围护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现在还有很多建筑类高校设有土木工程院系。宋代有两本重要的建筑学专著,一部是《木经》,再就是大约100年后由李诫编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宝典”的《营造法式》。《营造法式》中很多部分参照了《木经》,可见木结构对建筑的重要性。因此,承上俑坑建筑的木构内容,接下来再说说土建部分。

土建部分主要涉及挖、筑、填几个方面。筑即夯筑。

土可犯材,可蓄润湿。(《逸周书·文传》)

夯筑是中国人建造房屋基础、筑墙和台基的主要技术。为了防止潮湿对人身体的伤害,此技术应运而出。土源就地解决,两侧夹住木板,抡起捶具一层层去砸,民居、宫殿、万里长城便拔地而起。夯土建筑原料经济实惠,结构密实,耐用又不易受潮,废弃后自然分解无污染;又可无限延长或扩宽,满足建筑体量、结构、功能方面的需要,总之是好处多多。

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墨子·辞过》)

以夯土筑造宫室,墨子说要遵循一个法则:地基避湿润,墙厚御风寒,外墙分隔内外使男女有别。夯筑的体量以满足最基本需求则已。政务朝堂等级高,建筑巨大,地基深度、广度的处理不能和一般民居一样,因此夯土地基与建筑等级是挂钩的。

泥土被夯锤砸出的浅窝,考古称为“夯窝”。依夯窝形状可以判断夯具的形状、大小,继而推测是单人操作还是多人操作。泥土逐渐加高形成叠摞层理,考古称为“夯层”。依夯层薄厚和夹杂物可以判断形成的时代,甚至建筑等级。

俑坑木结构部分显示了木种、木材加工方法以及所体现的工程质量如此粗糙,一号坑使用的木材没有精细加工。事实摆在面前,我朦胧地感觉俑坑建筑质量有点堪忧。那么夯土部分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

夯土比一般熟土纯净。熟土、生土是考古对土质的一种界定。未经人类扰乱过的原生土壤即生土,反之即熟土。因受力而密度大,同样大小的土坷垃拿到手里掂一掂,夯土比生土重一些。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大家纠结于各种土坷垃的特征,掰开揉碎地比较内部孔隙和颜色。夯砸过的土块,空隙被压缩近无,从而达到泥土更结实的效果,所以内部无孔隙是夯土的最大特征。夯土原料掺杂了各种土源,颜色比较杂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如生土般单纯。

有一本关于盗墓史的书,说盗墓贼有“嗅功”。他们向土里插根铁钎子,拔上来闻闻,鼻子独吸一下,通过味道便可判断地下情况。拥有“嗅功”的盗墓贼被称为“闻家”。还有一部影视剧,主人公的父母为考古学家,在某次保护国家文物行动时被国外盗墓团伙杀害,但他对“考古”事业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在护宝过程中和不明势力斗智斗勇,保护古墓中文物不受侵坏破坏,经过了一系列惊险刺激、匪夷所思的事件,发现了很多未解谜团。

考古人家的孩子应该知道考古不等于挖墓。这种作品的传播影响极坏,我打心眼里难有好感。本人因眼睛近视,看土块不得不凑近鼻尖,此情景不知何时传到了网上,被作为了盗墓贼“嗅功”的配图,气得人七窍生烟。

显然,俑坑表层填土经过了夯打。夯具在土表面留下浅窝,夯窝中间弧形下凹,独立的夯具头则为圆形,直径3厘米。6枚簇拥在一起像朵梅花,总直径约7厘米,这种夯具被称为“丛夯”。

丛夯体现了古人对力学的掌握。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夯锤面积大,产生的压强小,夯土砸不瓷实。古人明白这个道理,夯锤尽量减少接地面积。最常见的办法是将荆条或细木条捆成一束用来捶土,由于每股荆条都很细很容易将土打实,用荆条夯打过的泥土会留有小圆点,犹如点点梅花。这种技术古已有之,兵马俑坑出现并没啥可圈可点之处。

直径12厘米规格的夯窝见于地基表面,加上以前发掘出现的直径约7厘米的单夯,看来秦代的夯具类型至少有3种以上。依照夯窝形状,夯具头部形制有两种,圆形的,直径有大有小,7厘米~12厘米不等,半球形,可能是石质,也可能是木质;另一种为丛夯,木质。两种均为单人操作。

半球形的石夯具即夯锤。此外,战国秦长城遗址中还发现有板夯印痕,一大块木板一下挨一下砸过去形成平整硬面。这种夯一个人虽然也可以独立操作,但要想达到和丛夯一样的坚硬效果不太容易,考古学界称这种夯土为“粗夯”。

夯具不一样,夯土质量自然有了差别。夯土质量不一样,根源在于工程要求不同。除了建筑台基和墙体之外,丛夯经常被应用于墓葬填土,是防范盗掘最有力的手段,墓主入土安息的最后一道防线。考古人员抡起 头铁锨,“咚咚咚”掷地有声,震得虎口痛,逐层深入挖下去,有时能发现下葬时的祭祀行为,这对了解古代葬俗具有重要意义。而盗墓贼不会顾及历史信息,多使用炸药一炸了之。一般墓葬底部绝少经过夯打加工,稍作平整,铺上草木灰或者架上几道枕木也就了结了。

同理,用于丧葬的地下陪葬坑,地基稳固性要求少,使用压力较小的大夯具简单处理,夯打程度予以弱化,从而节省人力;顶部覆盖回填土使用压力大的丛夯砸实,密闭性必须加强,从而防范后期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

了解兵马俑坑建筑营造使用夯具的多样性,有助于了解劳动组织的多样性,而无论组织形式如何多样,少府是总承建方。秦时的少府职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他土木营建。西汉景帝时改称作“大匠”。

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

少府是官署机构,不是职官,其中有“尚署”“冶署”很多分机构。被大家记住的少府众多官吏有“少府章邯”,这句话注明了章邯所在的单位,至于他是“监”从三品,还是“少监”从四品下,并不可考。

所有建筑自然都不能缺少墙。西方建筑可以见到城墙和围墙,特别是中世纪的城堡,多带有厚重的外墙,主要是为了防御。当具备了其他防御手段时,墙可以不设,例如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王宫,因为拥有大海作屏障,宫殿四周完全没有防御的围墙。尤其是17世纪法国的凡尔赛宫,摒弃了中世纪城堡的封闭形式,完全是一种开放的姿态。

中国建筑采用梁柱框架结构,墙无须承担承重之类的作用,多是起到分隔、防御、封禁的作用。仲子哥啊你听我讲,别翻越我家围墙(将仲子兮,无逾我墙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国古代建筑特别强调封闭,福建土楼是最典型的例子。

汉字中的“壁”“垣”“堵”“墉”等字都有墙的含义,可见土墙围合属于中国特色。兵马俑坑建筑内部的隔墙也是如此,因此很多年来我们都觉得它们应该是经过夯打的土墙,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号坑各段隔墙夯筑痕迹最明显的一般都是在隔墙端头,中间段根本不见,而且自然下坐得非常严重,以致现存高度很低,陶俑肩部以上部分都超过了隔墙高;三号坑有一段极短的夯层格外清楚,绝大部分很难划出连贯的夯土层次;二号坑隔墙土质松软,根本找不到清晰的夯窝。

墙体夯筑潦草?墙体原本就是生土修整而成?很多年后,继续坚守在兵马俑发掘一线的同事们告诉我:“哎,你猜怎么着,我们从俑坑底部深半米处的生土开始,反过来从下向上解剖,一直追,一直追,生土一直连贯不断。”

原来隔墙没有经过夯打,只是在挖坑时预留出一道道生土梁。对于隔墙两端和局部土质松软区域再实施小范围夯打,起到加固的功效。家在农村的师傅告诉我说这叫“帮棱”,村里修筑梯田,有些地方砸点夯土避免田边垮塌。

地基避湿润,墙厚御风寒,筑墙分隔内外,使男女有别。地上宫室建筑夯打的体量,尚以满足最基本需求则已,对本就无须强调固若磐石、上万平方米的大体量地下建筑,营造之初先整体挖出深坑再夯造隔墙,实属画蛇添足之举。陈胜派军攻至临潼附近,章邯受命率徒迎击且屡战屡胜,看来少府官员们不傻。

经过考古人近40年的甄别,兵马俑坑隔墙原来闹了乌龙,实际并未夯打,只是生土梁。“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听着同事分享新结论,我脑海里蹦出这句诗文。真正的考古工作不需要有“嗅功”,更没有惊险刺激、匪夷所思的事件发生,发掘探索过程往往是枯燥的持久战。

我心中那个疑窦又再次冒出:兵马俑坑建筑是精品工程吗? Gl0qQKljdtzUtUZGUdvSog9FQ8pG/OCy1zVJENoi/PjT/yH9VeNlHgG6jwktEFg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