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亦有之,然其量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于小说仍不详。

此稿虽专史,亦粗略也。然而有作者,三年前,偶当讲述此史,自虑不善言谈,听者或多不憭,则疏其大要,写印以赋同人;又虑钞者之劳也,乃复缩为文言,省其举例以成要略,至今用之。

然而终付排印者,写印已屡,任其事者实早劳矣 ,惟排字反较省,因以印也。

自编辑写印以来,四五友人或假以书籍,或助为校勘,雅意勤勤,三年如一,呜呼,于此谢之!

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夜,鲁迅记于北京。

注释:

①《序言》自“初版本”增。

②《致曹靖华》(1933年12月20日):中国文学概论还是日本盐谷温作的《中国文学讲话》清楚些,中国有译本。至于史,则我以为可看(一)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二)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已出四本,未完),(三)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共三本),(四)王国维:《宋元词曲史》,(五)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但这些都不过可看材料,见解却都是不正确的。

《致雅罗斯拉夫·普实克》(1936年9月28日):我极希望您的关于中国旧小说的著作,早日完成,给我能够拜读。我看见过Giles和Brucke的《中国文学史》,但他们对于小说,都不十分详细。我以为您的著作,实在是很必要的。

③《中国小说史略》“初版本”作:执笔赋墨者实早劳矣。自“合订本”改。 +ipTXfpPwxdoLWWrgoumXkOmk4nVXxS9/FoIAJUvgBDvAiT/IV/NPREV45R/q9V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