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基础与理论基础

1.3.1 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性质与学科基础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性质,学者们看法各有分歧。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管理中对人的观念认识的改变和对人加以管理的深化。因此,我们把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科性质界定为管理学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学科不仅可以采用管理学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相关理论,还和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很多分支。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活动的过程和特点,包括动机、认知、需要、态度、人格、学习模式的研究等,而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心理学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是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从组织、群体和个人等不同层次和角度,通过分析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研究如何科学地选拔、评价、激励、培训员工,使人的心理和行为组织化。例如,心理学在人员素质测评、人员激励、员工压力、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有效使用。实践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最难解决的其实还是人的心理问题。由于心理学能更科学地预测人的行为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的引导与控制,因此,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仍将占据重要的位置。

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内在关系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侧重于对宏观社会及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功能、社会变迁、社会群体活动趋势的剖析和研究。社会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社会学的基础上,研究怎样才能更好地对组织里的个体进行管理,涉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团队与组织、个体与组织等一系列的社会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和管理学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地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管理过程中人的配置和管理,因此,管理学给予了人力资源管理更多的理论支持。

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学 。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劳动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支,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劳动经济学研究范围包括了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到宏观层面的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早期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早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理论基础。此外,利润分享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以及契约和激励理论等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和人类学 。人类学是用历史的眼光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科学,是以人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并以其为基础、以综合理解为目的的学科。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以全面的方式理解人这个个体。换句话说,人类如何行动,如何认知自己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又如何影响人的思考以及人与其他群体、象征的互动,是人类学想解答的最根本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群体问题,都需要借助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来实现。例如,早在20世纪初,梅奥等在霍桑实验中就将人类学的方法应用于企业的组织研究中,当时这一方法被称为工业人类学。

1.3.2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人性假设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企业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理论。人性假设是对人的本性所持有的基本看法和判断,主要包括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进行的管理,因此对人的基本看法将直接决定着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管理方法,人性假设理论从而也就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理论基础。

2.激励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这一目的的达成是以每个员工个人绩效的实现作为基本前提和保证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员工个人绩效取决于其工作能力和态度这两个因素。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激励理论就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个理论基础。 mBSL8Xm0M6cvSyEG9IkfPCxH5em73o0Bnb+Wg6GLSt/n93TU0G2yGPUIvrHGUvZ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