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1
第1章
国际贸易理论

§教学目的

·了解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了解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影响

·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的推进过程,能够站在更广泛的视角来全面认识当代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诱因、过程和规律

·了解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了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关键术语

重商主义

绝对利益学说

比较利益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

相互需求论

对外贸易乘数

里昂惕夫之谜

产业内贸易学说

超保护贸易学说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需求偏好相似学说

新新贸易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全球价值链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1.1 古典贸易理论

1.1.1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下简称《国富论》)。绝对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分工是建立在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和获得这种优势的基础上的。这里所谓的优势是指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亚当·斯密认为,各国因地域和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一国出口那些在本国进行生产有效率的商品,进口那些在国外进行生产有效率的商品,该国就会取得贸易利益。

他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花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花的少,就永远不会想在家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例如,裁缝不想自己制作靴子,而向鞋匠购买。裁缝之所以自己不去制作靴子,是因为从鞋匠那里购买靴子比自己在家生产要便宜,而裁缝擅长做衣服,在做衣服方面裁缝比鞋匠能干,裁缝应该用衣服来换靴子。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比购买别国产品的成本要高,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进,或者说具有绝对优势。因为该国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出比别国更多的产品,从而使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

2)主张自由贸易。亚当·斯密认为,既然贸易双方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通过自由贸易,双方都能取得贸易利益。因为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双方的资本和劳动力从生产能力低的行业转移到生产能力高的出口行业中去,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商品的数量增加了,通过贸易,双方的消费量也增加了,对双方都有好处。

为了说明这一理论,亚当·斯密举出下面的例子。

假定英国和葡萄牙两国都生产葡萄酒和毛呢,生产情况见表1-1。在这种生产模式下,可以进行国际分工、国际交换,对两国都有利,分工后的生产情况见表1-2。分工后,两国均以各自的绝对优势产品进行交换,即英国用毛呢与葡萄牙的葡萄酒以1:1的比例相交换,交换后两国拥有产品的情况见表1-3。

表1-1 分工前两国的生产情况

表1-2 分工后两国的生产情况

表1-3 交换后两国拥有产品的情况

绝对利益学说的局限性在于其只能解释现在世界贸易中的一小部分交易,未能说明一国在各部门均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如何开展贸易,因而不具有一般性。另外,该学说只从供给方面研究了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流动的方向,忽略了需求方面对分工和贸易格局的影响。在资源向绝对优势部门转移的过程中,成本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是变化的,国际分工应进行到何种程度,这些问题未得到解释。

1.1.2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也是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对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的前提是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双方必须各有一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贸易可取得绝对利益。但是如果一个国家连一个绝对优势的商品都没有,而另一个国家两种商品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双方还会发生贸易吗?这正是比较利益学说要回答的问题。大卫·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的各个行业的生产都缺乏效率,没有低成本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仍可能获得利益,而另一个国家各个行业的生产都有效率,成本比国外同行也都低,通过国际贸易可获得更大利益。所谓比较利益,是指在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贸易模式里,贸易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劣势,而贸易另一方两种商品都处于优势,通过“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进行专业化分工,贸易双方获得的利益。

例如,生产同样单位的毛呢,葡萄牙需要90人,英国需要100人;生产同样单位的葡萄酒,葡萄牙需要80人,英国需要120人,见表1-4。

表1-4 分工前两国的生产情况

从葡萄牙方面看,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比英国的效率高、成本低,但是低的程度不同。毛呢的成本相当于英国的90%(=90/100),而葡萄酒的成本相当于英国的67%(=80/120)。可见,葡萄牙生产葡萄酒的效率相对更高些。

从英国方面看,两种商品的生产都比葡萄牙的效率低、成本高,但是高的程度不同。毛呢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1(=100/90)倍,而葡萄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5(=120/80)倍。可见,英国生产毛呢的效率相对高一些。

如果两国都生产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即葡萄牙把全部劳动力都用来生产葡萄酒,英国把全部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毛呢,各自发挥相对优势,就可以使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得到增加。通过贸易,双方可以消费比分工前更多的商品,都获得利益,见表1-5。

表1-5 分工后两国的生产情况

分工前,葡萄牙和英国共生产2单位的毛呢和2单位的葡萄酒。分工后,葡萄牙把170(=80+90)个劳动力都用来生产葡萄酒,则生产2.125(=170/80)单位;英国把220(=100+120)个劳动力都用来生产毛呢,则生产2.2(=220/100)单位;两种产品的产量总和为4.325单位,多于原来的4单位。通过国际贸易,两个国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

假设两国交换的比价为1:1,那么交换后两国的消费情况见表1-6。

表1-6 交换后两国的消费情况

从表1-6中可以看出,分工后,两国的劳动投入并没有增加,但是两种产品的总量却增加了。其中,毛呢增加了0.2单位,葡萄酒增加了0.125单位。两国进行交换,双方都得到了比较利益。

1.2 新古典贸易理论

1.2.1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以下简称“赫-俄理论”)是瑞典著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Heckscher,1879—1952)和俄林(Ohlin,1899—1979)创立的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于1919年发表了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著名论文,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的论点。赫克歇尔的学生俄林继承了他的论点,于1933年出版了《域际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创立了要素禀赋理论,又称赫-俄理论或新古典贸易理论。该理论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

1.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

赫-俄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论被称为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其主要观点是用生产要素禀赋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广义的理论还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其主要内容是说明国际贸易不仅会使贸易各国的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还会使贸易各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相等。

赫-俄理论的要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不同,在国内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商品价格就会比较低,商品会从价格低的国家流向价格高的国家,导致国际贸易发生。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不同,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造成的。所以,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

(2)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例如,一国如果劳动力相对丰裕,资本相对稀缺,就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反,一国如果资本相对丰裕,劳动力相对稀缺,就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分工和贸易模式对贸易双方都有利。

(3)自由贸易不仅会使贸易各国商品价格趋于相等,还会使生产要素价格趋于相等。贸易前,丰裕要素的价格低,稀缺要素的价格高;贸易后,前者价格上升,后者价格下降。假如,甲、乙两国拥有两种要素的丰裕和稀缺程度不同,甲国拥有的劳动力要素相对丰裕,而拥有的资本要素相对稀缺;乙国拥有的资本要素相对丰裕,而拥有的劳动力要素相对稀缺。甲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该类产品因扩大了需求而导致国内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使丰裕的劳动力要素变得稀缺,价格上涨;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该类产品因扩大了供给而导致国内对资本需求的减少,使稀缺的资本要素变得丰裕,价格下降。相反,乙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该类产品因扩大了需求而导致国内对资本需求的增加,使丰裕的资本要素变得稀缺,价格上涨;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该类产品因扩大了供给而导致国内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使稀缺的劳动力要素变得丰裕,价格下降。甲、乙两国通过贸易,使两国拥有的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丰裕或稀缺程度、生产要素的价格,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又趋于相等。

赫-俄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是一种趋势,而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后来撰文论证,自由贸易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

2.对赫-俄理论的评价

(1)赫-俄理论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它最先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2)该理论正确地分析了生产要素在各国进出口中的作用,认为在国际竞争中,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结合是构成一国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对一国的对外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3)该理论的主要缺陷是: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条件的基础上的,而这些假定条件都是静态的,忽视了它们的动态变化;把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和产品技术条件的差异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生的真正原因,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影响;忽视了科学技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1.2.2 里昂惕夫之谜

1.里昂惕夫之谜的产生

华西里·W.里昂惕夫(Vassily W.Leontif)是美国经济学家、投入产出经济学的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其代表作有《投入产出经济学》《生产要素比例与美国贸易结构的进一步理论和经验分析》等。

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赫-俄理论的要素禀赋理论与事实不符,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所以里昂惕夫之谜又称里昂惕夫反论。

根据赫-俄理论的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出口的应该是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根据这一观点,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要素丰裕而劳动力要素稀缺的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了验证赫-俄理论的正确性,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他把生产要素分为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然后计算出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中所含的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量。计算结果见表1-7。

表1-7 1947年美国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量

从表1-7中可以看出,1947年平均每人进口替代品的资本量与出口商品的资本量的比是18.184/13.991=1.30,也就是说,高出约30%。

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换言之,这个国家利用对外贸易来节约资本和安排剩余劳动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悖的现象?经济理论界认为这是一个谜。里昂惕夫于1956年用同样的方法,对美国1951年的贸易结构进行了又一次检验,结果与第一次相同。检验结果见表1-8。

表1-8 1951年美国每百万美元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量

从表1-8中可以看出,1951年美国平均每人进口替代品的资本量与出口商品资本量的比是137.26/129.77=1.06,也就是说,高出约6%。

这个研究结果又一次证明美国出口商品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而进口替代品则有资本密集型特征。

里昂惕夫之谜激发了一些经济学家对其他国家的贸易结构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证明其他国家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于是,西方经济学界对里昂惕夫之谜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2.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几种学说

里昂惕夫之谜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效率说。劳动效率说最先由里昂惕夫自己提出,他认为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很大,例如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国家的3倍,因而在计算美国工人人数时必须将美国工人人数乘以3。这样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就成了劳动力要素丰裕而资本要素相对稀缺的国家。所以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里昂惕夫之谜就不存在了。根据劳动效率说可知,美国之所以劳动生产率高,是因为美国的个人受教育程度较高、进取精神较强、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较高。

后来,美国经济学家基辛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加以研究,得出结论: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倾向于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资本要素稀缺的国家倾向于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美国工人熟练程度较高,因而进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比重较低,而进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比重较高;印度的工人非熟练程度较高,因而进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比重较低,而进口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比重较高。这表明发达国家在生产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生产非熟练劳动密集型商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熟练程度不同、劳动生产率不同是国际贸易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2)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凯南、肯林等人提出的,他们把资本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一国用于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方面投入的资本。人力资本投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美国投入了较多的人力资本,就会拥有较多的熟练劳动力。因此,美国出口产品含有较多的熟练技术劳动。如果把熟练技术劳动的收入高出简单劳动的部分作为资本(无形资本)与物质资本(有形资本)加在一起,那么美国出口的仍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个结论是符合赫-俄理论的。

(3)市场不完全说。西方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里昂惕夫之谜产生的原因是市场的不完全。国际贸易要受贸易参与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限制,使资源禀赋理论原理揭示的规律难以实现。例如,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有严重的保护本国非熟练劳动力的倾向。假如美国不实行这种贸易保护政策,而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美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实际比重应该高一些。计算结果表明,如果美国进口商不受限制,进口商品中资本与劳动力的比例将比实际的要低5%。因此,贸易壁垒是产生里昂惕夫之谜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意义

(1)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评价。里昂惕夫之谜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里昂惕夫对传统的资源禀赋理论的验证,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它运用投入产出表分析美国贸易结构,把统计学运用于经济理论分析,这是一种创新。里昂惕夫之谜说明传统的贸易理论存在理论与实际不符的严重缺陷,这个“谜”的提出引起了经济理论学家的广泛关注,激发了世界经济学家的探索热情,促进了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2)里昂惕夫之谜的历史局限性。里昂惕夫之谜的历史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它的研究对象只有美国一个国家,研究内容只涉及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使复杂的国际贸易过程过分简单化了,从而使里昂惕夫之谜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普遍性大打折扣。

1.3 新贸易理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状况、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显得越来越脱离现实,并暴露出明显的理论缺陷和矛盾,有的理论甚至已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便试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于是,各种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1.3.1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于1966年在其《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产品具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一国出口和进口的商品结构是不同的。产品的生命周期会经历三个阶段。

(1)产品创新阶段。少数新产品最先是在技术领先创新的国家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开发出来以后,便在国内投入生产。该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会出口到具有与创新国家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和地区,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这一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和开发费用,产品要素的密集型表现为技术密集型。

(2)产品成熟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创新产品的企业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国外市场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的仿制品。国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占领并扩展国外市场,最好的办法是对国外直接投资。到国外投资,可以利用当地各种廉价资源,降低费用,巩固和扩大市场。这一阶段,技术投入减少,资本和管理要素投入增加,高级的熟练劳动投入越来越重要,产品要素密集型表现为资本密集型。

(3)产品标准化阶段。生产创新产品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更加激烈,技术和产品趋于标准化。企业选择生产成本最低的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的最佳地点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于是,原来创新国家的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创新产品的需求转向从国外进口。原创新企业要想继续保持技术优势,只有进行新一轮的发明创造。这一阶段,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更少,资本要素投入虽然仍然重要,但非熟练劳动大量增加,产品要素密集型也将随之改变。

上述三个阶段,产品要素密集型不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产品所属类型不同,因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比较利益,而且这种比较利益将从创新产品生产国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用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来解释美国工业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变化情况,就会得出下述结论:一开始,美国处于新技术垄断阶段,创新产品不仅在美国销售,而且出口到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随后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开始生产该种创新产品,逐步成为这种创新产品的出口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美国的技术优势完全丧失,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创新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发展中国家也逐渐掌握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生产、销售新产品;欧洲各国及日本等国对美国大量出口这种创新产品,美国成为这种创新产品的净进口国,这一产品的生产周期便宣告结束。

1.3.2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内市场对创新的影响,但它仍留下许多问题未能解答,如为什么一些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小或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仍能成为世界领先者?为什么许多国家的产业并没有如该理论预测的那样失去竞争优势?基于此,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一国兴盛的根本在于赢得国际竞争的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的取得关键在于国家具有适宜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产业经济为突破口,站在产业层次,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优势,是一种从企业层面扩展到国家层面,并兼顾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系统理论。

2.国家竞争机制的六个因素

个别企业、产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必然导致国家竞争优势。因此,一国的宏观竞争机制对其是否能取得国家竞争优势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为了对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一个由四个基本决定因素、两个辅助因素构建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如图1-1所示,四个基本决定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由此构成所谓的“ 波特菱形 ”或完整的“ 钻石模型 ”(diamond model)。这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挥作用,同时,该系统也是一个双向强化的系统,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效果必然影响另一项因素的状态。各个因素结合成一个有机体系,共同作用并决定国家的竞争优势。

图1-1 国家竞争优势模型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可以归为下列几大类: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

要素可分成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一般要素和专门要素。靠初级要素获得的竞争优势难以持久,高级要素才是竞争优势的长远来源。高级要素往往需要长期对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进行投资才能得到。要创造高级要素,创造机构本身就需要高级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因此高级要素资源相对稀缺,在全球市场上较难获得。同样,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重要。专门要素比一般要素更能为国家提供持久的竞争优势。

(2)国内需求。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最重要的影响是通过国内买主的结构和买主的性质实现的。不同的国内需求使公司对买方需求产生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并做出不同的反应。国内市场有三个特征对国家竞争优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一是讲究、挑剔的买主。如果国内买主是世界上对产品和服务最讲究、最挑剔的买主,那么一个国家的公司便可能获得竞争优势。此外,讲究、挑剔的买主往往会给国内公司施加压力,使其在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方面都建立起高标准。二是前瞻性的买方需求。如果一国的买方需求比其他国家领先,则一国的公司也能获得竞争优势,因为国内领先需求使公司先意识到国际需求的到来。三是国内独立的买主数量、需求的增长速度、需求的规模以及市场饱和的时间也会对一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3)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一个国家的产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在国内就必须拥有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相关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一个国家如果有许多相互联系的有竞争力的产业,该国便很容易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支持性产业以下列三种方法为下游产业创造竞争优势:以最有效的方式及早、迅速地为国内公司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不断地与下游产业合作,促进下游产业的创新。

(4)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包括企业建立、组织和管理的环境以及国内竞争的性质。不同国家的企业在目标、战略和组织方式上都大不相同。国家优势来自对它们的选择和搭配:一是各个国家由于环境不同,需要采用的管理体系也就不同,适合国家环境、适合产业的竞争优势源泉的管理方式能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二是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也都有不同的目标,对经理和雇员有不同的激励机制,一个国家只有在存在不同寻常的投入和努力的产业才能成功,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公司有正确和恰当的目标,对经理、雇员有正确的激励机制;三是国内竞争,激烈的国内竞争是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刺激因素,其作用机制在于减少外国竞争者的渗透模仿效应和人员交流效应,以促使竞争升级、强化竞争程度,迫使企业走向海外。

(5)机遇。机遇包括重要的新发明、重大技术变化、投入成本的剧变(如石油危机时)、外汇汇率的重要变化、突然出现的世界或地区需求、战争等。

(6)政府。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四种决定因素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补贴、对资本市场加以干预、制定教育政策等影响要素条件,通过确定地方产品标准、制定规则等影响买方需求(政府本身也是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大买主)。政府也能以各种方式决定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环境,从而影响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等。但由于政府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四种决定因素的影响实现的,因此它没有被归入决定因素。

上述六种因素中,前四种因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其情况如何直接导致国家竞争地位的变化;后两种因素对国家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3.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简评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当代国际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贡献。

(1)该理论深化了对要素竞争优势的认识。例如,在要素基础上形成的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要素方面的劣势也能够产生国家竞争优势,要素创造比要素禀赋对于一国的竞争优势来说重要得多。

(2)该理论用贸易和对外投资相结合的思路,来解释一国何以能成为在一个特定产业中成功并维持竞争优势的国际竞争者的“母国基地”。大多数先前的理论或者只涉及贸易方面,或者只涉及对外投资方面。

(3)该理论强调国内因素对于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国家在决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迈克尔·波特的理论观点弥补了传统理论的不足,对于发展国家竞争优势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总之,国际竞争优势理论不仅对当今世界经济和贸易格局进行了理论上的归纳总结,而且对国家未来贸易地位的变化可提供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预测。

1.3.3 需求偏好相似学说

需求偏好相似学说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于1961年在其论文《论贸易和转变》中提出的,他用国家之间需求相似来解释工业制成品贸易发展。林德认为,赫-俄理论只适用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间的贸易,而不适用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贸易。

林德认为,工业制成品的生产最初都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只有当国内市场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由于该产品是在考虑本国收入水平的条件下,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偏好而生产的,因此该产品较多地出口到偏好和收入与本国相似的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与本国越相似,其贸易量就越大。

林德认为,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两国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越相近,产品的适应性就越强,贸易关系就越密切。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选择消费品的质量也较低;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国家,选择消费品的质量也较高。因此,人均收入水平影响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消费偏好和需求结构影响贸易关系。一国即使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与其他国家收入水平差距较大,该产品也不能成为贸易商品。

需求偏好相似学说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偏好相似学说表明,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2)需求偏好相似学说对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特别的意义。

国家间国内需求的构成和层次上的差异对国际贸易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林德尔认为国内需求的动态方面对于一国的贸易结构是十分重要的,即国内需求形式的国际化表现会深刻影响贸易结构。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如果某行业具有动态或外在规模经济特征,那么该行业厂商会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国内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与效仿为国内供应厂商提供了刺激创新的丰厚土壤。此外,对某个产品门类国内需求的高增长会对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有正影响。但是,现实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国收入水平不一定能真实反映需求偏好,决定需求偏好的因素多种多样;即使贸易伙伴国具有相同的收入水平和需求偏好,在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要素、技术禀赋和生产工艺不同导致商品与服务的相对价格差异,以及政府对贸易的管制和区域贸易协定,都会导致贸易结构偏离需求偏好相似学说。

1.3.4 产业内贸易学说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针对国与国、劳动生产率差别较大的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实践中又出现了一种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结论相悖的新现象,即国际贸易大多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又出现了既进口又出口同类产品的现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国际经济学界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产业内贸易学说。

产业内贸易学说是美国经济学家格鲁贝尔提出的,是关于产业内同类产品贸易增长和特点的理论。格鲁贝尔等人认为,当代国际贸易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另一类是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所谓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或者贸易双方交换的是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

格鲁贝尔及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同类产品或同一产业生产的产品之间发生贸易关系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产品的差异性。同类产品的差异性表现在诸如商标、牌号、款式、包装、规格等方面,有些同质产品在实物形态上即使是相同的,但由于售后服务、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差异,也会被视为有差异产品。这种同类产品的差异性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心理消费欲望和偏好,从而导致不同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2)厂商追求规模效益的动机。同类产品因产品的差异与消费者偏好的差异而相互出口,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获得贸易利益。因为一国企业可以通过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取得比较优势,进而扩大产品出口。由此,产业内部的分工和贸易自然形成。

(3)经济发展水平及需求的重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内差异性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从而产业内部分工越发达,就会产生更多的差异性产品供应市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也越高,从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趋于多样化、高级化,就会形成对差异性产品的强烈需求。

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人的消费需求是不同的,而相同阶层的人的消费需求是相同或相近的,如富裕的人对高档消费品的需求、贫穷的人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同国家需求的重叠,使得国家之间具有差异性的产品相互出口成为可能。

1.3.5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是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首的经济学家提出的。在《地理和贸易》和《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等著作中,克鲁格曼基于国际贸易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的事实,构建了一种即使没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也会以提高福利为目的而进行贸易的模型。通过描述经济活动集聚的向心力和使经济活动分散的离心力,克鲁格曼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地理结构和空间分布如何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形成集聚及其微观基础决定因素。

目前,新经济地理学主要包括核心-边缘理论、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和产业集聚与贸易理论。

1.核心-边缘理论

在新贸易理论的报酬递增说的基础上,克鲁格曼通过离心力和向心力解释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离心力来源于某种固化效应存在而导致交易成本增大,向心力则主要取决于激励劳动者更接近消费品生产商的“前向联系”以及激励生产者集聚在较大市场的“后向联系”。在运输成本足够低、产品差异性显著和生产规模足够大的前提条件下,“前向”和“后向”关联足以克服非流动性农民产生的离心力,经济将会演化成“中心-外围”模式,即所有制造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

2.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

克鲁格曼在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的基础上建立了动态多区域模型,将城市定义为被农业腹地包围的制造业集中地,并且抽象为空间结构均衡的等距离分布的集聚点。藤田昌久(Fujita Masahisa)和克鲁格曼采用均衡分析的方法提出中心城市的存在来自前向和后向联系的作用,他们发现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腹地外部延伸并且远离中心城区,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城市。一旦城市的数目变得足够多,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相对力量的存在,城市规模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往往保持大体固定水平。随着农业、工业运输成本的相对下降,则可能最终形成由大的核心城市组成的大都市群。

3.产业集聚与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把研究重点从集聚资源转到特定产业的地域集聚,并进一步从产业之间的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来研究产业集聚与贸易。克鲁格曼认为,一方面,产业集聚依赖于在该产业商品上的支出(包括中间投入等商品支出),一个较大规模的产业恰恰能提供该产业的较大市场,商品生产者则被激励到上游产业区位布局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具有较大规模产业的地区将为最终商品的生产者提供多种中间投入品,降低该产业的最终商品的成本,激励中间产品的生产者在所控制的最大市场内布局生产,而这却恰恰是下游产业。所以,在特定的地域,“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是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量。

1.4 新新贸易理论

1.4.1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1.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传统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以市场完全和规模报酬不变假定为基础,分析了国家间因生产技术差异和要素禀赋不同而出现的产业间分工、贸易动因和利益来源。新贸易理论在传统贸易理论基础上放松了市场完全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分析了在市场不完全和规模经济的情况下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原因及利益来源,解释了产业内分工与贸易的现象。但是,不论是传统的贸易理论还是新贸易理论,其研究均从宏观层面出发,分析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开展,忽视了贸易的微观主体(企业)之间的差异性。

美国统计局1999年对30多万家企业的调査研究显示,从事出口的企业不到5%,而且这些出口企业中前10%的企业出口总量占美国出口总额的96%。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在劳动生产率、要素密集度和工资水平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相对非出口企业,出口企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正是从微观企业角度解释了此类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新现象:在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假定微观企业存在异质性,建立微观企业层面的分析框架,解释了当前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使贸易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从宏观层面深入微观领域,更加与现实接近,也更具有说服力。此外,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还将新制度经济学的不完全契约和产权分析引入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为当前研究企业的全球生产组织分工提供了新的思路,特别是在外包与垂直一体化的抉择方面。

2.以伯纳德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

伯纳德于2003年提出的以寡头价格垄断竞争模型为基础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是异质性企业静态贸易模型。该模型采用比较静态分析法,引入大卫·李嘉图相对技术差异论、冰山运输成本等市场不完全条件,分析了企业生产率水平和出口之间的关系。该模型的基本结论为国际贸易对生产率水平不同的企业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生产率水平最低的企业可能倒闭,生产率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会选择出口,行业的生产率水平会由于低生产率水平企业倒闭和高生产率水平企业扩大出口而上升。

3.以麦利茨为代表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

麦利茨模型是采用垄断竞争分析框架,在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异质性企业动态贸易模型。

此模型的核心思想为企业在进入一个特色产业之前,对自身的生产率水平是不了解的,但当它进入一个新产业之后,企业做出的投资又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同一个行业里,会存在不同生产率水平的各种企业。与此同时,当企业准备进入国际市场时,对自身的生产率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企业在出口产品时,会存在流通费用、运输成本以及服务费等各种进入成本,这些进入成本是企业在支付国内市场生产销售固定成本后,单独支出的出口固定成本。出口数量越多,出口目的地越多,这种固定成本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生产率水平较高的那部分企业才会选择出口,而生产率水平次之的企业只能选择国内市场,生产率水平最低的企业会被迫退出行业。此时,贸易将提高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上销售产品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同时通过资源在行业内的重新配置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率水平,进而带来福利的增长。这种产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不是因为产业内某个企业的生产率水平提高了,而是由于贸易结构得到了优化。因此,该模型为贸易影响产业结构的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

麦利茨模型认为,国际贸易自由化会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国际贸易能够引发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只能继续为本土市场生产甚至退出市场。

第二,贸易自由化会引起异质企业的产业内竞争和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国际贸易进一步使得资源重新配置,流向生产率水平较高的企业。

第三,在消费者福利方面,虽然国内企业数量减少使国内产品的供给数量减少,但国际贸易可以使企业成本加成下降,同时使更多国外高生产率水平的企业向国内出口更高质量的产品,这样消费者可以花费比以前更低的成本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使得净福利水平增加。

4.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理论价值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开启了国际贸易研究新领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相比,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主要具有以下创新之处。

(1)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更加贴近现实中的企业异质性,对贸易实践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回答国家间技术、要素禀赋差异较小甚至无差异情形下贸易发生的机理,新贸易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陷,然而新贸易理论却无法解释为什么企业一开始不直接选择国际贸易,而偏要从国内贸易开始。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以企业生产率异质为出发点,解释了不同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初始原因,以企业间生产率存在差异的现实情况解释了不同企业存在不同的贸易情况的现实,是对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一次重大改进,它使国际贸易理论对现实的贸易实践具有更强的解释力,也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

(2)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为企业参与全球化生产和贸易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近年来,关于贸易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国际生产控制与加工贸易问题上,可以说填补了贸易模式理论的空白。同时,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将产业组织理论和契约理论的概念融入贸易理论,提出了企业边界问题,在跨国公司中间投入品贸易占全球贸易份额不断上升的国际背景下,分析了企业如何从不同国家间进行贸易模式选择,并将贸易模式的研究从产业视角引入企业内生边界视角,从而为企业全球化和贸易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1.4.2 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增加值贸易

1.全球价值链的定义

格里菲(Gereffi)提出了 全球价值链 (global value chain,GVC)概念,其认为构成价值链的各种活动可能分散于不同的企业和国家,全球价值链是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与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并包括在整个产业链条价值实现过程中所有生产活动的组织及参与者的利润分配。GVC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用来分析国际性生产的地理和组织特征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全球产业的动态性特征,考察价值在哪里,是由谁创造和分配的。

治理、升级和租金来源是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三个关键概念。在全球价值链的众多价值环节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等量价值,主要的附加值集中在那些能免于竞争的环节上,而租金则是理解这种价值分配的关键概念。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决定了全球价值链的链主,进而影响治理结构、租金分配以及产业的升级路径,是研究治理升级和租金的基础。格里菲最初将价值链分为生产者驱动与购买者驱动两种类型,这个二元驱动论基本是按产业部门来划分的。在现实世界中,同一产业部门内两种动力机制是有可能共存的,甚至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不同价值环节的动力机制有可能完全相悖。因此,随着时代发展和理论演进,第三种驱动方式—混合型驱动也逐渐被学者们认可。

2.增加值贸易的定义

在国际垂直分工和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虽然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但其实质仅是在国内完成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中的加工装配,创造的价值较少,而在传统的关境统计中显示出较大的出口额,从而存在大量贸易顺差。这种“统计幻象”使发展中国家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下获得的贸易利益与贸易差额极不匹配。在此背景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了“增加值贸易”的概念。 增加值贸易 (trade in value-added)是指将出口总值分解为每一生产环节形成的增加值,进而剔除关境统计出口额中的进口部分,仅考虑国内的新增价值。附加值率是指按照增加值统计口径统计的出口额与按照关境统计口径统计的出口额的比值。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增加值贸易的出现,可以去除传统的关境统计法的弊端,更合理地统计分工“碎片化”的国际贸易利得。

3.全球价值链与增加值贸易的作用

全球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概念的出现为分析产业内贸易提供了新方法,解决了关境统计法中重复计算问题、统计利益错位问题与贸易利益属地和属权分歧问题,有助于反映全球贸易失衡的真实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各国产业的真实竞争力。

(1)解决传统关境统计中的重复计算问题。传统关境统计法同时包含了对中间品贸易和最终品贸易的统计,会重复计算跨越国界的中间品价值。这一重复统计的实质是本国实际创造的增加值小于本国的实际出口值。随着产业内分工的快速发展,传统关境统计的贸易流量越来越不能代表价值增值的流动。全球价值链体系通过将贸易统计口径从商品总值转为增加值,能够有效识别增加值贸易,避免重复计算。

(2)解决国际贸易规模与贸易利益之间的错位问题。传统关境统计无法有效地反映一国实际创造的价值增值,高估了一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的贸易利得。以中国为例,中国在产品内分工中大量承接了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中低技术制造环节的生产和组装,然而这种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爆炸式增长是一种统计假象。中国出口中的增加值远远低于出口总值,这样的统计假象掩盖了中国在高技术产品生产中所处的价值链的低端地位和获得较低分工利益的事实。

(3)解决跨国公司主导下的贸易利益属地和属权统计原则不同的问题。跨国公司是产业内分工布局的主导力量,所以分析一国贸易利益必须要区分东道国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作用,即按照属地原则和属权原则,贸易利益会因为是否统计跨国公司的相关数据而不同。只有在属权原则下,探讨外商投资企业引发的国际贸易及其贸易利益变动,才能真实地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水平。以中国为例,自2009年以来,按照属权原则统计中国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表明跨国公司通过大量中间品采购和销售影响了中国的进出口规模,逆转了贸易差额的方向。由此可见,只有从总值贸易中分离跨国公司外商直接投资引致的贸易部分,才能准确界定价值增值的国别属性。准确测算一个国家的贸易增加值,才能客观评价一国的福利水平。

1.5 贸易保护理论

1.5.1 重商主义学说

重商主义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1.重商主义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从经济学说史上看,重商主义学说可追溯到15世纪。15世纪末,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瓦解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促进各国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商业资本加强的同时,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国家支持商业资本的政策的实施,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经济政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具体来说,该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以下四个方面。

(1)工商业的发展。

(2)地理大发现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

(3)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

(4)文化影响。

2.重商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并且二者是重商主义学说发展的两个阶段。

(1)早期重商主义学说。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禁止货物进口,以防止贵金属外流,认为这是保留货币的有效手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货币平衡论,即重金主义学说体系。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反对商品输入,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一些国家还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交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或在本国花费掉。例如,当时的英国,为了不使外国人把出售商品得来的货币带出英国,颁布了两条法令——消费法和侦探法。消费法法令规定外国人必须把自己在英国收到的汇款,完全购买英国的商品;侦探法法令规定每个“外来的客人”都必须有一个“主人”或“侦探”把“外来客人”的交易行为统统记录下来,防止他们把货币运出英国。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特。

下面的对话反映了威廉·斯塔福特关税保护的思想。他写道:“有一次我问书贾,‘为什么我们国内,不能像海外一样,制造白色和灰色的写字纸?’我听到的答复是,‘若干时期以前,曾经有一个人着手造纸。但是没有多久,他就把工厂关闭了,因为他看到目前造纸不能像外国那样便宜……’这书贾接着又说,‘但是我相信,如果能够禁止进口,或者课以较高的关税,那么在我们国内很快就可以使造纸成本低于国外。’”显然,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实行高关税以阻止进口。

(2)晚期重商主义学说。晚期重商主义者则要求发展对外贸易,出发点是对外贸易所吸引进来的货币多于出去的货币。这种思想发展成为贸易平衡论,即狭义的重商主义学说体系。这一时期,商业比较发达,工场手工业已经产生,信用制度也随之发展起来,“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了。商业资产阶级对银行的追求变本加厉,然而对金银的态度已完全不同。因为他们懂得了货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成为资本,实现增值,因此就不能过分地去限制这种运动。过去的格言——多卖少买,已经过时了。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取消禁止货币输出的法令,使本国的出口多于进口,即实行出超的对外贸易。晚期重商主义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1571—1641),其代表作是《英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宝库或对外贸易平衡》。他认为:“对外贸易是增进我们财富的普通手段。在这种贸易中,我们应当永远遵守下列原则,每年我们所卖给外国人的货物总额,应当等于我们所消费的外国货物。”托马斯·孟主张将货币投入具有“生产力”的流转中。他说:“货币建立贸易,而贸易能增值货币。因此,投入流转的货币越多,事情就越好。”

托马斯·孟反对以任何措施去限制出口贸易,甚至主张降低出口关税。他认为转口贸易是最有利的事情,它可以产生最大的商业利润。斯塔福特总是企图把货币保留在国内,而托马斯·孟则希望把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更大量地输入货币。他还主张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并且主张以低廉的价格去增加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还是晚期重商主义者,他们的研究对象都是流通,研究方法都是记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因而重商主义学说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体系。

1.5.2 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

李斯特(List,1789—1846)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早年倡导自由主义,后来转为贸易保护主义。他于1841年出版了《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系统地提出了保护贸易学说。

1.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1)主张保护幼稚工业。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和力量源自本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力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重要得多。购买国外的廉价商品,从眼前利益看,可能会得到一些实惠,但是从长远利益看,则会影响德国工业的发展。因为这样做会使德国工业长期落后,甚至会成为先进工业国的附属国。他主张德国对幼稚工业实行保护,提高关税,限制进口。这样做,一开始国内工业品价格会上涨,消费者也会受到损失。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德国工业发展起来以后,商品的价格就会下降,甚至会低于外国进口商品的价格。更为重要的是,这会使德国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强国力。

(2)经济发展阶段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各国按照比较成本学说可以形成和谐的国际分工,而且形成这种分工只需要自由贸易。李斯特认为,这种观点抹杀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历史特点。他认为,各国经济发展必须经过五个历史阶段,即原始的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工农业时期、工农商业时期。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应该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处于农业阶段的国家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因为自由贸易不但可以自由输出农产品,而且可以自由输入外国工业产品,从而推进本国工业发展;处于工农业阶段的国家应该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因为保护关税可以限制外国工业产品进口,保护本国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工业的发展;处于工农商业阶段的国家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因为自由贸易可以使本国得到最大利益。

李斯特认为,英国经济发展已处在工农商业阶段,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德国经济发展处在工农业阶段,应该实行保护关税制度。

(3)贸易保护的手段、目的、对象及时间。李斯特贸易保护的手段主要是禁止输入和保护关税,保护的目的是发展本国生产力,保护的对象是国内幼稚工业,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只有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但并非保护所有的幼稚工业,而是要保护有发展前途的幼稚工业。

2)即使一国工业幼稚,但如果没有遇到强有力的国际竞争,也无须保护。

3)被保护的工业生产的产品能与国外产品竞争时,就必须继续保护。被保护的幼稚工业一段时间扶植不起来的,就放弃保护。

4)农业不需要保护。

5)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如果在此期限内,被保护的产业始终发展不起来,就放弃保护。

2.对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评价

(1)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积极作用。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不是主张保护落后,而是主张通过保护关税用机器挤掉手工劳动,用现代的生产代替宗法式小生产。因此,这一理论有利于德国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促进德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此外,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有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

(2)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缺陷。他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对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也是混乱的,他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性。

1.5.3 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该书于1936年出版。

1.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19世纪末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二是国际经济制度和秩序发生了巨大变化;三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各国争夺资产的斗争进一步尖锐化。在这种情况下,超保护贸易政策盛行起来。各国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1929—1933年大危机之前,凯恩斯是一个自由贸易者,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国内经济繁荣与就业。大危机之后,凯恩斯改变了立场,转而推崇重商主义,认为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的确能保证经济繁荣和促进就业。

凯恩斯没有专门系统地论述国际贸易的著作,但是他和他的学生们有关国际贸易方面的观点与论述却形成了颇具影响的超保护贸易学说。

2.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的主要内容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他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主要有以下两点。

1)凯恩斯认为,古典贸易理论已经过时,因为它是建立在国内充分就业的前提之上的,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失业成为各国的普遍现象。

2)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批评自由贸易论关于“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的理论,认为它忽视了贸易顺差、逆差调节均衡的过程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产生的影响。凯恩斯认为,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而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因此,他鼓吹贸易顺差以扩大有效需求。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投资乘数在国际方面的应用。为证明新增加投资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好处,凯恩斯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

凯恩斯认为,一国投资的增长对国民收入的扩大是乘数或倍数关系,故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他认为新增加的投资会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工人、企业主)收入的增加,引起他们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又会引起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增加。如此连锁发展,结果增加的国民收入总量会等于原增加投资量的若干倍。他还认为,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那么人们(工人、企业主)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储蓄,而一点儿也不消费,所以国民收入就不会增加;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1,那么人们会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一点儿也不储蓄,所以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为1+1+1+…+1,直到无穷大;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介于0~1,那么人们会把增加的收入以1/2或1/3或1/4……的比例用于消费,所以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在1和无穷大之间。

乘数 K 的计算公式是

在国内投资乘数理论的基础上,凯恩斯的追随者引申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国出口量的增加和国内投资一样,对国民收入的扩大也是乘数关系,而一国的进口则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当一国出口的商品和劳务增加时,会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循环往复,结果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则是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当一国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时,必然向国外支付更多的货币,引起国内收入减少,消费下降,与存储一样,成为国民收入中的漏洞。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只有贸易为出超或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是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便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含义。这一理论主张扩大出口,减少进口,认为贸易顺差越大,对一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越有好处。为了实现贸易顺差的目标,各国竞相使用超保护贸易措施,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超保护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对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的评价

从局部看,这一理论推动了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而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实施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产生了重大影响,即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表明,如果一国存在闲置的社会资源,那么出口净额的增加将使得国民收入倍增。因此,一国应努力扩大出口,把扩大出口所带来的增加收入较多地用于国内消费,同时减少进口,扩大贸易顺差,有助于增加国内的就业机会、活跃市场和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凯恩斯主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以下两点。

(1)从整体看,存在自身的矛盾性,即各个国家贸易顺差与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矛盾。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核心是扩大出口,实现贸易顺差,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就业,但是超保护政策主张减少进口,如果各国都减少进口,那么一国出口量的增加就无法实现。也就是说,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世界总进口量增加,超保护贸易政策又必然导致世界总进口量不会增加,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它使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失去了普遍发挥作用的条件。

(2)有碍国家贸易的发展。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推动了超保护贸易政策的发展,如果各国为了追求贸易顺差,无节制地奖出限入,其结果必然导致关税高筑,非关税壁垒盛行,贸易战烽烟四起,阻碍各国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1.5.4 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被引入国际贸易分析框架内,战略性贸易政策逐渐成为主流。现实中,越是非完全竞争的行业,其非关税壁垒越明显,如汽车、钢铁及半导体行业。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战略性贸易理论逐渐成为新贸易保护的理论基石。战略性贸易理论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基础上的,即规模经济贸易学说。

战略性贸易理论主张政府在战略产业进行贸易干预,如给予本国企业生产补贴、对外国竞争产品征收进口税或者实行配额、对本国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进行补贴等,进而谋取规模经济之外的战略收益,同时占领他国市场份额,并分享更多的工业利润。此理论主要包括利润转移理论及本地市场效应理论两大核心体系。

1.利润转移理论

与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不同,战略性贸易理论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经济的框架下,垄断企业或寡头企业的商品价格不是市场外生给定的,而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量确定的。战略性贸易理论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征收关税来分享国外垄断企业的利润,弥补本国消费者的损失,如图1-2所示。

图1-2 通过征收关税分享国外垄断企业利润

假设外国垄断企业A在进口国B的市场上具有明显的市场力量。根据垄断竞争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企业A会根据MR=MC(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确定其在B国市场上的供给量,即图1-2中的点 Q 0 ,而价格则根据B国需求函数确定在高于MC的水平 P 0 上。此时,企业A的垄断利润为 Q 0 P 0 -MC)。如果B国政府征收从价关税( t =100%),企业A的边际成本变为(MC+1)。在新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均衡条件下,企业A的供给量会下降至 Q 1 ,价格上升至 P 1 。但由于B国的需求曲线并非完全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的幅度( P 1 -P 0 )小于边际成本提高的幅度( t )。也就是说,企业A通过提高销售价格从B国消费者手中得到的额外收益会小于对关税的支付。从国家角度来看,关税收益( b )很有可能会大于消费者福利损失的部分,即 b 上方灰色梯形的面积。

表面看,通过征收关税可以将出口国垄断企业的利润转移至进口国,但从一国内部看,征收关税使得原本已经很高的垄断价格进一步提高,最终仍由进口国消费者承担,除非政府将所征收的关税用于补偿本国消费者。

同时,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还谈及通过补贴来加强国内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与外国对手竞争的战略地位。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拥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国家从国际市场上获得的超额利润就较多。因此,一国政府应对国内规模企业实施补贴,以占领更多国际市场份额,并阻止国外竞争者进入该产业,从而确保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

2.本地市场效应理论

克鲁格曼在1984年提出,如果只允许某些厂商进入某一特定市场或该市场的一部分,就会有助于这些厂商在其他市场上改善业绩。克鲁格曼设定了一个最简单的规模经济的情形:假定只有一个本国厂商和一个外国厂商。在没有保护的情形下,即使生产完全一样的产品,两个厂商也都会在所有市场上进行销售;如果本国市场对外国厂商是关闭的,本国厂商通常会增加其在国内市场上的产出。由于随着产出增加,边际成本下降,国内厂商会发现自己可以毫不费力地扩大国外的市场份额并从中获利。

安东尼·维纳布尔斯(Anthony Venables)考察了另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假设本国厂商和外国厂商在各自的市场上竞争,也可能在别的市场上竞争。但此时不是仅有一个外国厂商和一个本国厂商的国际双寡头,而是假设市场足够大,能容纳相当多的厂商。自由进入时每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水平的利润,边际成本不是递减而是不变的,但固定成本相当大。这种成本结构使得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都能改善国家福利。

上述两种理论体系的相似之处在于,二者都遵循这样的逻辑:对本国厂商而言,生产得越多越好,因为规模经济使其具有更低的平均成本或边际成本。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克鲁格曼的模型不允许新厂商进入,利益主要来自寡头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而在维纳布尔斯的模型中,规模经济不太明显,进入自由,利润维持在自由竞争水平,利益主要来自国内消费者所享受的低价格。

3.对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的评价

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是新国际贸易理论在贸易政策领域的应用和体现。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论证了一国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通过保护性干预,可以战略性地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贸易福利。因其与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具有类似的战略意义,因此也被称为新幼稚产业保护论。这一理论体系考虑了更加复杂的市场条件下,如何确保一国企业更加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的政府策略,是产业内贸易大背景下的新型保护模式,为众多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国际贸易并最大化获取贸易利益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但这一理论体系本身也存在一定缺陷。

第一,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对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讨论建立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等价的基础上,忽略了国家贸易政策对于个人利益最大化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此外,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被保护的企业与政府的策略并不一致,因此其结论具有片面性。

第二,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建立在企业同质性的假设下,并没有涉及异质性企业的市场策略,其理论假设与现实仍存在一定的脱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所谓的“战略性”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引起贸易伙伴“以牙还牙”(tit-for-tat)的报复性反应。

本章小结

国际贸易理论从发展过程看,可以分为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其代表学说分别是“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是对比较利益学说的重大发展。

新古典贸易理论主要介绍了赫-俄理论和里昂惕夫之谜。赫-俄理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论被称为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广义的理论包括生产要素均等化定理。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赫-俄理论与事实不符,里昂惕夫研究的结果与赫-俄理论相反,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这一研究结果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状况、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便试图用新的学说来解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出现的某些问题。随之产生了各种新的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发展了传统贸易理论,形成了新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学说、需求偏好相似学说、产业内贸易学说、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异质性企业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与增加值贸易等。

贸易保护理论主要介绍了重商主义学说、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学说以及战略性贸易保护理论。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李斯特主张对幼稚工业实行保护,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理论。战略性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利润转移理论和本地市场效应理论两大核心体系。

思考题

1.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

3.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5.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简述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7.怎样认识和评价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8.简述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观点。

9.简述需求偏好相似学说的主要观点。

10.简述产业内贸易学说的主要观点。

11.简述新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

12.简述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三大理论内容。

13.试述全球产业链驱动方式与租金间的关联。

14.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理论价值是什么?

15.请分析两个受贸易保护的中间幼稚产业,其成功或失败可以由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解释吗?

16.如果一个国家连一个成本优势的商品都没有,而另一个国家两种商品都具有成本优势,那么双方还会发生贸易吗?即使进行贸易,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吗?两国还会实行自由贸易吗? HujyF+E32rHSRwh/gQ+1i9vcTKagbk6wDCxdsj+hK1FthdHIfGelFHgG3OWrqqD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