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学生提问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这就是我为什么要鼓励学生提出探索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源于他们不仅接受我们所说的,而且知道自己想了解为什么,以及它们来自哪里。这些问题听起来可能很幼稚,但事实证明它们是极其深奥的。顺便说一句,这样的问题与某些言不由衷、自作聪明的问题完全不同。有的学生提问是想考验或测试教授的知识水平,或者发现他们的弱点,抓住他们的把柄(多半是面对女教师,尤其是非白人女教师)。
我不怪这些学生,因为我们的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鼓励这种类型的“小聪明”:通过驳倒某人,把对方逼到角落里,使其无言以对来“赢得”一场争论。遗憾的是,这种风气导致教师不得不设法摆脱窘境,有时候就会气急败坏地说学生的问题很愚蠢。我希望我们能终止这样的恶性循环。
方法之一是不再推崇这种零和式的聪明(一方聪明必然就有一方愚蠢),而是鼓励那些真正的、朴素的问题。我们经常把问题分成“好问题”和“蠢问题”两类,但我更倾向于把问题分为人们真正想要深入理解某些事物的问题,和那些试图展示自己有多聪明的问题。
人们为了真诚地理解某些事物而提出的问题,在我看来都是好问题,而且乍看之下,越幼稚的问题越能引发我们的思考。我喜欢孩子们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一个圆究竟有几条边:一条都没有(因为没有直线边)、一条边(整个一条曲线),还是有无数条极短的边?
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些答案相互矛盾,因此我们会觉得其中一个是正确的,其他的都是错误的。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就是因此把生活变成一场零和游戏的,尤其是在争吵和意见不一致的时候,而并未想到我们完全可以采取一个所有人都愿意接受的立场,这会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某个问题。我更愿意把零和方式称为“独进”(ingressive),把合力探寻深层次理解的方式称为“共进”(congressive),这是我在《 x + y :一位数学家的性别反思宣言》( x+y: A Mathematician’s Manifesto for Rethinking Gender )一书中引入的特定词语。探寻深层次理解的方法要比通常研究数学的方法涉及更多的细微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