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我们的共同语
——普通话

一 共同语与方言

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

问题一

我们这个民族有自己的共同语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一)雅言

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不同的社会与时代对语言的规范和标准有着不同的要求。据史料记载,雅言是形成于西周时期,以周朝的国都丰镐一带的语言为标准的语言。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弟子有三千人之众。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的弟子除鲁国人外,还来自齐国、卫国、吴国、陈国、宋国、楚国、晋国和秦国等诸侯国。地域的阻隔造成了语言的差异,弟子们各操方言,给教学造成了语言障碍。针对这种情况,孔子提倡学习、使用西周的规范语言——雅言,他模范地贯彻自己的主张,并言传身教,带头说雅言。孔子用规范的标准语言授课,对普及雅言起到了重大作用。

问题二

方言知多少?

(二)方言

在汉语中有着许多方言,这些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一些地区,相隔十几公里的居民的语言,就已经难以沟通,甚至还有在同一个城市,城南城北居民的语言也不能互通的情况。

目前,汉语方言的分布可以划作七大方言区(见表 1-1)。

表 1-1

二 普通话

(一)普通话的形成

普通话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的形成与经济、政治的集中分不开。

1.政治、经济影响

金元以来,几个历史朝代(辽、金、元、明、清)都建都北京,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北京话的影响逐渐显著,其地位日益重要。北京话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官话”便逐渐成了各方言区之间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可见,远在数百年以前,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在整个社会中就已经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使北方方言成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2.文化传播

宋元以来,用白话写作的文学作品很多,有话本、戏曲,还有影响较大的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这些白话文学作品都是用北方方言写成的,特别是元明戏曲,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这些作品的流传,加速了北方方言的推广。

3.其他的推动

到了 20 世纪,特别是“五四”运动时期,随着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一方面,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最后在书面上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开展了“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因而这一时期,北京话又称“国语”。这两个运动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使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民族共同语的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于 1955 年在北京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会上确定,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普通话”即普遍通行之话,并且规定了普通话的科学含义。

(二)普通话的概念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个定义阐明了普通话的科学含义——

语音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词汇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语法标准: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理解普通话的这三个标准要注意以下三点: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不能把北京话等同于普通话。作为规范标准的“北京语音”,指的是北京的语音音系,即北京语音的声、韵、调系统和北京的字音。这是一个整体上的标准,并非北京话里的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规范的、标准的。学习普通话语音,一定要去掉北京方音中的土语土音。

请比较读音

侵qǐn略(北京方言)——侵(qīn)略(普通话)

教室shǐ——教室(shì)

伪劣lǜe——伪劣(liè)

(2)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不能把方言词语的声调仅仅变读为普通话声调,而要把它们转换成相应的普通话词语。

请将下列词语转换为普通话词语

海椒 相因 庙子 高头 包包儿“颠儿”

(3)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方言中语法关系与普通话有差异的,要纠正过来。

说一说

一匹山 一杆笔 一根蛇 打一头 飞烫 捉倒起 吃烟

“来得到不?”“走都走了。”“跳不来舞。”“头里走”“言语一声啊”

(三)普通话学习的阶梯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自己原有普通话水平的高低,由易到难,由低到高,一个一个解决所碰到的问题。

三 普通话考级

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试方式进行。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制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普通话考级依据此办法。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

第一条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在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逐步开展。

第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组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和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具备条件的国家部委直属师范、广播、电影、戏剧等高等院校,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批准,可以成立本单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负责本单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省级和部委直属单位的测试委员会接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的领导。

第三条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和培训测试中心成立前,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测试工作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教委和广播电视厅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二)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

第四条 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级六等,级和等实行量化评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语〔1997〕64 号)把普通话水平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每个级别内划分甲、乙两个等次。三级六等是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评定应试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依据。

一级(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 ~ 100 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 ~ 96.99 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二级(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 ~ 91.99 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 ~ 86.99 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 ~ 79.99 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 ~ 69.99 分)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第五条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按照国家语委组织审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统一测试内容和要求。

(三)应试人员

第十一条 1946 年 1 月 1 日以后出生,年满 18 岁(个别可放宽到 16 岁)的下列人员应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

(1)中小学教师;

(2)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3)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院校,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4)广播、电影、电视、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5)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6)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7)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第十二条 现阶段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

(1)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语文学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

(2)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和从事播音、电视、电视剧、话剧表演、配音的专业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水平。

(四)普通话等级证书

第十三条 普通话等级证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培训测试中心或部委直属单位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颁发。

第十四条 普通话等级证书全国统一格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编号。

第十五条 测试评定的普通话一级甲等,需分批报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复审。复审比例为:10 名以内复审 1/3,11 ~ 50 名以内复审 1/5,51 名以上复审 1/10。复审后,在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注册。证书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盖章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颁发。

测试评定的一级乙等,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注册,在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备案,必要时得由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抽查,然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颁发证书。

测试评定的二级甲、乙等,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备案并发证书。

测试工作的重点是工作和学习需要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或二级的人员。普通话三级水平测试由各地按照测试标准和大纲的要求,根据各地的情况和工作的需要组织进行。

第十六条 未进入规定等级或要求晋升等级的人员,需在前次测试 5 个月之后方能提出受试申请。

(五)测试方法

经报名核准后,应试者应在规定的日期,凭本人的准考证和身份证,进入指定的考场,并按指定试卷上的内容进行测试。每个试场有 2~3 位测试员负责对应试者的普通话水平进行判定。总时间在 15 分钟左右。首先抽签朗读作品和说话题目,约 10 分钟的准备时间,进入考场后首先报自己的单位、姓名,然后按照四项(五项)内容先后进行测试:100 个单音节字词、50 个双音节词语、(判断测试)、作品朗读、说话。测试全程录音,测试完成后方可离开测试现场,一周左右可进行成绩查询,并得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六)试卷构成及评分标准

普通话水平测试试卷由四个测试项构成,总分为 100 分。

(1)读单音节字词 100 个。主要考查应试人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

要求:100 个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 3 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酌量增加 1~2 次;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 2 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 1~2 次。字音声母或韵母相同的要隔开排列。不使相邻的音节出现双声或叠韵的情况。

评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 10%,即 10 分。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 0.1 分。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 0.05 分。一个字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限时:3 分钟。超时扣分(3~4 分钟扣 0.5 分,4 分钟以上扣 0.8 分)。

读音有缺陷只在 1 读单音节字词和 2 读双音节词语两项记评。读音有缺陷在 1 项内主要是指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准确,但还不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读成另一类声母,比如舌面前音j、q、x读得太接近z、c、s;或者是把普通话里的某一类声母的正确发音部位用较接近的部位代替,比如把舌面前音j、q、x读成舌叶音;或者读翘舌音声母时舌尖接触或接近上腭的位置过于靠后或靠前,但还没有完全错读为舌尖前音等;韵母读音的缺陷多表现为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语感差;或者开口呼的韵母开口度明显不够,听感性质明显不符;或者复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声调调形、调势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特别是四声的相对高点或低点明显不一致的,判为声调读音缺陷;这类缺陷一般是成系统的,每个声调按 5 个单音错误扣分。1 和 2 两项里都有同样问题的,两项分别都扣分。

(2)读双音节词语 50 个。主要考查应试人声、韵、调及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

要求:50 个双音节可视为 100 个单音节,声母、韵母的出现次数大体与单音节字词相同。此外,上声和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 2 次,上声和其他声调相连不少于 4 次;轻声不少于 3 次;儿化韵不少于 4 次,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项的集中出现。

评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 20%,即 20 分。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 0.2 分。读音有明显缺陷,每次扣 0.1 分。

限时:3 分钟。超时扣分(3~4 分钟扣 1 分,4 分钟以上扣 1.6 分)。

读音有缺陷所指的除跟 1 项内所述相同的以外,儿化韵读音明显不合要求的应列入。1 和 2 两项测试,其中有一项或两项分别失分在 10%的,即 1 题失 1 分,或 2 题失 2 分即判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不能进入一级。应试人有较为明显的语音缺陷的,即使总分达到一级甲等也要降等,评定为一级乙等。

(3)400 字短文朗读。朗读从《测试大纲》第五部分朗读材料(1~50 号)中任选。主要考查应试人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调、语流音变等。

计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 30%。即 30 分。对每篇材料的前 400 字(不包括标点)做累积计算,每次语音错误扣 0.1 分,漏读一个字扣 0.1 分,不同程度地存在方言语调一次性扣分(问题突出扣 3 分;比较明显,扣 2 分;略有反映,扣 1.5 分)。停顿、断句不当每次扣 1 分;语速过快或过慢一次性扣 2 分。

限时:4 分钟。超过 4 分 30 秒以上扣 1 分。

说明:朗读材料(1~50)各篇的字数略有出入,为了做到评分标准一致,测试中对应试人选读材料的前 400 个字(每篇 400 字之后均有标志)的失误做累计计算;但语调、语速的考察应贯穿全篇。从测试的要求来看,应把提供应试人做练习的 50 篇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应试前通过练习全面掌握。

(4)说话。主要考察应试人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能力和所能达到的规范程度。以单向说话为主,必要时辅以主试人和应试人的双向对话。单向对话:应试人根据抽签确定的话题,说 4 分钟(不得少于 3 分钟,说满 4 分钟主试人应请应试人停止)。评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 30%,即 30 分。

其中包括:

(1)语音面貌占 20%,即 20 分。其中档次为:

一档 20 分,语音标准。

二档 18 分,语音失误在 10 次以下,有方音不明显。

三档 16 分,语音失误在 10 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方音不明显,但语音失误在 10 ~ 15 次。

四档 14 分,语音失误在 10 ~ 15 次,方音比较明显。

五档 10 分,语音失误超过 15 次,方音明显。

六档 8 分,语音失误多,方音重。

语音面貌确定为二档(或二档以下),即使总积分在 96 以上,也不能入一级甲等;语音面貌确定为五档的,即使总积分在 87 分以上,也不能入二级甲等;有以上情况的,都应在等内降等评定。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占 5%。计分档次为:

一档 5 分,词汇、语法合乎规范;

二档 4 分,偶有词汇或语法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三档 3 分,词汇、语法屡有不符合规范的情况。

(3)自然流畅程度占 5%,即 5 分。计分档次为:

一档 5 分,自然流畅;

二档 4 分,基本流畅,口语化较差(有类似背稿子的表现);

三档 3 分,语速不当,话语不连贯;说话时间不足,必须主试人用双向谈话加以弥补。

试行阶段采用以上评分办法,随着情况的变化应适当增加说话评分的比例。

(七)考试内容及注意事项

第一题:

考试内容为单字的声、韵、调的标准。

注意事项有:

(1)声韵母要标准。分清平翘舌、边鼻音和前后鼻韵母。

(2)声调调值要标准。分清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

第二题:

考试内容为轻声、儿化、变调及词语轻重音格式。

注意事项有:

(1)要注意音节的轻重格式。

(2)轻声、儿化要标准。

(3)上声及一、不变调要明确。

第三题:

考试内容为声、韵、调的标准,词语轻重格式,轻声、儿化、变调及啊的变读等音变现象,朗读的基本技巧。注意事项有:

(1)字音要清晰,标准。

(2)语音流畅、自然。

(3)要注意各种音变现象的发音。

(4)不可跳读、漏读、回读、误读。

第四题:

考试内容为前三道题考试内容的综合运用。

注意事项有:

(1)以单项说话为主,要有话可说。

(2)语音标准、语速适当。

(3)用词规范得体、表意清晰易懂。

(4)语调自然流畅。

(5)说满 3 分钟

一试身手

想一想

(1)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

(2)你的普通话水平如何?学习普通话,你准备从哪里入手?

议一议

(1)为什么普通话学习的阶梯要求要把“词汇语法”的学习放在第一步?

(2)你的专业是什么?国家对于与你的专业相关的行业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是什么?你怎么看?

试一试

读一读下面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样卷,请同学或老师听听,看你的完成情况如何。 X7IDeWps+4s8pnTHM3xkyV3ObMJxBMfGm4CkdBocx6u9QQv1b0DwihxlHnVupN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