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绵蟹派
Dromiacea

绵蟹总科 Dromioidea

绵蟹科 Dromiidae

头胸甲近球形、卵圆形或五边形,背部隆起;第 3、第 4 对步足短小,位于近背部,末端由指节及刺形成钳状;腹部通常 7 节(含尾节),偶尔第 5 至第 6 节愈合,第 6节与尾节之间两侧具退化的尾肢;雄性G1 短粗,G2 细长。

全世界已知 39 属 126 种,中国已记录 16 属 31 种。

绵蟹亚科 Dromiinae
拟态阿绵蟹 Alcockdromia fallax (Latreille in Milbert, 1812)

虚幻阿绵蟹(台)

体型: 雌 CW:8.9 mm,CL:8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近五边形,表面隆起,心鳃区的沟明显,除螯足两指裸露外,全身被粗厚短毛和羽状刚毛;额向下弯,具3 齿,中齿低位,背面可见;前侧缘(除外眼窝齿外)具 1大齿和 2 小钝齿;螯足粗壮,对称,腕节具明显的大突起,内末角和外末角均具钝突起,掌部表面具稍低的突起,两指内缘具8 ~ 10 枚齿;步足第 1 对最长,腕节和前节具突起,末 2对步足很短,位于背部,第 3 步足最短,末对步足指节和前节内末角的 1 个壮刺对合形成钳状。

颜色: 头胸甲土黄色,前胃区具 1 黑色斑点,两侧有时具黑斑,毛棕褐色;螯足两指粉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珊瑚礁碎石,潮间带偶见,常用末 2 对步足钩住海绵伪装。

垂直分布: 低潮带至潮下带浅水。

地理分布: 台湾、海南;印度-西太平洋。

易见度: ★★★☆☆

语源: 属名源于英国甲壳动物学家阿尔弗雷德 · 威廉 · 阿尔科克(Alfred William Alcock)的姓氏 + Dromia (绵蟹属),中文名音译为阿绵蟹。种本名源于拉丁语 fallax ,意为欺骗的,可能指其背负物体伪装的习性。

备注: 本种常将海绵、海藻等修剪成长方形后背负于身体背面。

① ② 海南三亚

德汉劳绵蟹 Lauridromia dehaani (Rathbun, 1923)

汉氏劳绵蟹(台)

体型: 雌 CW:92 mm,CL:79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近五边形,表面高度隆起,除螯足两指切割缘裸露外,全身被粗厚短毛;额向下弯,中央齿短而低,背面可见;前侧缘(除外眼窝齿外)具 4 锐齿,约等大,末齿稍指向外侧;外眼窝齿小,不明显;第 2 触角长,似虾须;螯足粗壮,对称,掌部背缘具 4 齿,两指内缘具壮齿,闭合时紧密;末 2 对步足很短,位于背部,指节和前节末端的 1 个壮刺对合形成钳状。

颜色: 头胸甲灰白色,前胃区具 1 暗色斑点,毛棕褐色;螯足指部粉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泥沙底浅水,潮间带偶见,常用末 2 对步足钩住海绵伪装。

垂直分布: 低潮带至潮下带浅水。

地理分布: 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印度-西太平洋。

易见度:★★★★★

语源: 属名源于 Lauri (美国利物浦大学的甲壳动物学家R.道格拉斯·劳瑞,即R. Douglas Laurie)+ Dromia (绵蟹属),中文名音译为劳绵蟹。种本名以荷兰动物学家威廉·德·哈恩(Wilhem De Haan)的姓氏命名。

备注: 本种常出现于近海拖网渔获物中。

① ② 福建厦门/钟丹丹

沈氏拟绵蟹 Paradromia sheni (Yang et Dai, 1981)

体型: 雄 CW:16.5 mm,CL:16.4 mm;雌 CW:12.8 mm,CL:11.9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近五边形,表面隆起,除螯足和步足外,全身密布较尖锐的颗粒及稀疏刚毛,分区可辨;额具 3 枚半圆形齿,中齿低位;前侧缘(除外眼窝齿外)具 3 钝齿,第 1 枚最大,末齿最小;肝区具 1 小齿状突起,下肝区具 3 齿;螯足腕节和掌部背缘及外侧面具突出颗粒;末 2 对步足很短,位于背部。

颜色: 头胸甲灰白色,毛黄褐色;螯足两指淡粉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泥沙底浅水,潮间带偶见。

垂直分布: 低潮带至潮下带浅水。

地理分布: 辽东、渤海湾、山东半岛。

易见度: ★★★☆☆

语源: 属名源于 para + Dromia (绵蟹属),直译为拟绵蟹。种本名以我国著名甲壳动物学家沈嘉瑞先生的姓氏命名。

① ② ③ 山东青岛 0jd5KR9WUO/hBHbfzfMQXJFeotdc3m1MCItpiPytmJYeylVzPwLpdfiqqF6bznq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