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在前面

张小蜂

不知道生于内陆的朋友是不是从小与我有着同样的梦想——有朝一日亲自去看一看大海,去看看那个被描绘为“踩在金黄色的沙滩上,倚在椰子树旁欣赏海天一色”的场景。好在,北京并不是一座离海太远的城市,生活在北京的朋友一定都去过北戴河吧?我第一次站在海边欣赏大海,便是北戴河。可是北戴河跟我梦想中的那个“大海”差得太远了:拍打在沙滩上的海水是浑浊的黄褐色,也没有高大的椰子树。另外,单是“北戴河”这个名字就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为什么大海要起个河的名字。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北戴河所处的渤海湾是一个具有数十条河流汇入的内海,因为泥沙含量高,所以海水没有那么清澈,而椰子树是热带植物,在北方的海边是不会长有椰子树的。小时候的我最期待暑假,并不是说暑假便可以去北戴河,那时的交通并不如现在这样方便快捷,每年能够去一次北戴河已实属难得。如果昆虫对我来说是身边的自然的话,那么螃蟹对我来说就是远方的自然。暑假对我真正的意义是去粘知了、抓蜻蜓。不过,我仍然记得沙滩上奔跑的小螃蟹,背着小贝壳窜来窜去的寄居蟹,还有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小鱼小虾。它们与触手可得的昆虫一样,吸引着对自然有着浓厚兴趣的我。既然不能总去海边玩,那是不是可以把大海搬到家中呢?我抱着这样幼稚的想法,尝试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梭子蟹或皮皮虾养在小盆里,但它们最终还是无奈被搬上餐桌,因为那时的我并不知道用自来水勾兑几勺食用盐是不可能养活它们的。与螃蟹有关的记忆,到此戛然而止。

直到 2014 年的夏天,我和一群朋友去了海南三亚。在海边,我见到了比北戴河丰富得多的海洋生物,绚丽多姿的鱼,奇形怪状的螃蟹,就连寄居蟹的样子都与我在北戴河见到的不一样,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有着红彤彤大眼睛的螃蟹,几乎颠覆了我对螃蟹的认知。也正是这只奇怪的螃蟹,让我重新拾起那颗对远方自然的好奇心。不同于年幼时的想法,我换了个方式,试图将这远方的自然变得像身边的自然一样,唾手可得。自那以后,我每年都至少要去 2 ~ 3 次海南,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寻找海边各种奇怪的螃蟹、寄居蟹。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过的螃蟹种类也越来越多,单纯的外形与颜色已经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我想更深入地了解螃蟹。

想要了解螃蟹,就要先从如何去知道它们的名字开始,这便要从分类学入手。我曾经跟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张彦周老师学习跳小蜂(一种寄生蜂)的分类。与昆虫一样,每个类群都有自己的一套分类体系,我深知从零基础开始学习分类学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与考验耐心的事情。作为甲壳动物门外汉的我,想要鉴定一只螃蟹到底叫什么名字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我在网络上尽可能地搜集资料,同时购买了大量跟甲壳动物分类有关的书籍,尝试着班门弄斧。

早期跟螃蟹有关的书籍大都以手绘图为主,如沈嘉瑞与戴爱云的《中国动物图谱 甲壳动物 第二册》,以及沈嘉瑞与刘瑞玉的《我国的虾蟹》—— 这本书可以称得上是新中国第一本关于虾蟹的科普书。1986 年,由戴爱云、杨思谅、宋玉枝与陈国孝编著的《中国海洋蟹类》是我国第一本较为全面地对海洋蟹类进行系统性整理的著作。在这之后,《中国动物志》先后共出版了 2 部与海洋蟹类有关的著作,分别是《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三十卷 节肢动物门 甲壳动物亚门 短尾次目 海洋低等蟹类》《中国动物志 无脊椎动物 第四十九卷 甲壳动物亚门 十足目 梭子蟹科》,一些地方志,如《浙江动物志》《河北动物志》等也对地区性的海洋蟹类做过系统性的总结,但这些专业书籍大都以文字描述为主,搭配手绘线图,有的即便配了照片,也都是一些长期浸泡、已经完全看不出原本颜色或花纹的标本。同一个物种的生活状态与标本往往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外观,如果没有老师的带领,普通爱好者不经过几年的学习是很难通过标本图甚至文字描述去对比鉴定螃蟹的。直到 2018 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关于海滨生物的野外识别手册,即由刘文亮与严莹主编的《常见海滨动物野外识别手册》,这是一本覆盖类群相当全的海滨动物野外图鉴。只不过,螃蟹所占篇幅极为有限,仅有 63 种,尚不能完全满足针对螃蟹的野外识别需要。

台湾地区也出版了不少与螃蟹相关的书籍或图鉴。早期的包括《招潮蟹》(施习德,1994)、《台湾红树林自然导游》(郭智勇,1995)、《台湾海岸湿地的螃蟹》(王嘉祥、刘烘昌,1996)、《台湾海边常见的螃蟹》(王嘉祥、刘烘昌,1996)、《台湾产梭子蟹类彩色图鉴》(黄荣富、游祥平,1997)、《高美湿地生态之美》(黄朝洲,1998)、《台湾赏蟹情报》(李荣祥,2001)、《澎湖的蟹类》(冼宜乐、郑明修,2005)等,较新的则有《铁甲武士:东沙岛海滨蟹类》(施习德,2012)、《半岛陆蟹:恒春半岛陆蟹导览》(李政璋、邱郁文,2013)、《半岛陆蟹 2.0》(李政璋、邱郁文,2019)、《月牙剑客:东沙岛海滨蟹类》(施习德,2020)等这些书籍涵盖了台湾岛及周边海域常见螃蟹,但对于识别整个中国沿海的螃蟹仍显不足。

我想:“如果有一本较为全面地识别中国潮间带螃蟹的彩色图鉴就好了!”这不但可以弥补目前市面上螃蟹图鉴的不足,也能激起更多人对于螃蟹的好奇心。

有了想法就要马上行动。我着手整理硬盘中拍摄过的螃蟹照片,所有的照片加在一起,种类还不到 90 种。资料上记载的我国海洋蟹类超过 1200 种,其中至少四分之一(直到书稿付梓时,我才意识到潮间带能够寻找到的螃蟹种类远不止四分之一!)可以在潮间带发现,我手上的 90 种照片完全不符合我所认为的“全面识别”。按照 2020 年刚与出版社签订出版计划时的设想,我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将种类提升至 150 种左右,虽然种类仍不算多,但至少已经足够做一本小册子了。

去海边拍螃蟹看似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实际上非常枯燥且煎熬。大多数人在海边都扎堆地去沙滩玩耍,而我要选择去螃蟹多样性更高的河口、泥滩、红树林,这种地方的环境通常极为恶劣,单是蚊虫的骚扰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而我不得不沉住气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耐心地蹲守于螃蟹洞口“守洞待蟹”,当一只漂亮的招潮蟹从洞中钻出,旁若无人地挥舞大螯表现出最自然的行为时,我感觉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然,我也体验过在被太阳烤得炙热的沙滩上追寻沙蟹,却一无所获,连沙蟹都知道晚上出来活动不但凉快还能躲避白天靠视线捕猎的天敌。相比之下,在礁石海浪之间探索水面下的世界或许是比较舒服的事了,可是仍然无法避免被礁石上的牡蛎或藤壶划伤,又或是被水母、毒鲉等有毒生物刺蜇引发剧痛,这个时候我又开始羡慕螃蟹,它们坚硬的甲壳可以让它们轻松面对这一切。回想起这几年的野外拍摄经历,其中的酸甜苦辣仍然历历在目。是的,那个端着相机趴在红树林的臭泥巴上一动不动的、被路人围观嘲笑的人,正是我。

不知不觉 2 年已过,整理出来的种类超过当时设想的一倍还多,看来螃蟹比我想象中要好拍得多。于是,在图鉴排版过程中,我不断地要求加入新的种类。当时我手上还有一本正在翻译的书,作者盛口满在书中提到自己年幼时也有想要做一本“全生物图鉴”的愿望。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本“全螃蟹大图鉴”?盛口满的愿望虽然没有实现,但他对于自然探索那份执着的热情,与想要传达给他人的动力在《赶海·解剖·逛菜场》这本书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我停止了这种太过天马行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实现的想法,把工作重点从不断追求拍摄新的种类上转移到文字编写上来。

最终,当初设想的小册子变成一本厚厚的大部头,收录了我所拍摄过的螃蟹种类的90%。我希望本图鉴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螃蟹种类的多样性,它们有着奇怪的外形、多彩的颜色,还有有趣的名字,螃蟹真的并非只有“能好怎”。期待大家能够带上本图鉴,一起加入到赏蟹、拍蟹活动中来。也许会有人问我,剩下的那 10%怎么办?没关系,我的拍蟹之旅也不会按下终止键,我会用我的镜头,继续记录螃蟹的多样性,待我再凑到 90%时,那距离我那本“全螃蟹大图鉴”岂不又进了一步(笑)。

大多数潮间带的螃蟹个头都很小,很难受到大众的关注,但它们是构成潮间带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这些小型蟹类可以将环境中一些非常微小的有机物、动植物残骸等清理干净;另一方面,它们又作为许多鸟类、鱼类及其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食物,对维持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本图鉴中的绝大多数种类与“经济价值”毫不相关,但它们又是展现生物多样性最鲜活的例证。近年来随着赶海活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到海边捡拾各种各样的小鱼、小虾、小蟹,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并不具备食用价值。在这里,我推荐大家在享受赶海乐趣的同时,多以观察探索为主,减少不必要的捕捉,即便是可以食用的种类,也尽量遵循捉大不捉小,捉公不捉母(尤其是抱卵的)的原则,对最终收获的渔获物尽其用,没有食用价值的在观察过后将它们原地放生。只有秉持着这份原则,我们才能可持续地享受到赶海带给我们的乐趣。

由于本图鉴所涉种类繁多,加之作者学识能力有限,书中如有错误或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不吝斧正,赐教者皆为吾师。


2021 年 12 月 2 日 初稿 于海南三亚
2023 年 6 月 11 日 二稿 于北京菜市口 QO0YLN826f6NFW42GN+hnODRAM0G1HHbIwFVcQztGbGVeaUIsYDWDFeCZ2YSsAS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