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

张劲硕

首先,我要热烈祝贺我的好友,张君旭兄、徐君一扬兄之学术性强而又适合大众阅读的专业著作行世!

说起螃蟹,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螃蟹,在较高阶元之分类层级上,几乎是老百姓不会识别错误的动物类群;似乎我们很难见到有人连螃蟹都不认识。但是,众人可大体识得“螃蟹”,但稍微具体到更细致的类群,比如什么科、什么属,抑或什么种,能够鉴定清楚者寥寥无几。

您在吃螃蟹的时候,或者在海滩上钓螃蟹、戏弄螃蟹的时候,再譬如去海洋馆参观,见到水缸里的螃蟹的时候,您是否想到或者试图想知道它们的具体名称呢?

在我看来,今天美好的、完美的“博物生活”,应该是每个人既可以知道如何烹饪螃蟹、吃螃蟹,也应当了解您吃的螃蟹,科学家是如何分类的,它是什么种,乃至较为熟悉地了解它们的习性和行为,内脏各部分在哪里,叫什么名字,能吃还是不能吃……这是一种更为高阶的生活方式。我们倡导大家一起来“博物生活”,或者正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博物学家、博物学复兴文化学者刘华杰先生所倡导的“博物自在”

我家祖孙三代生长在北京,我的曾祖父则出生在老家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县(今福山区)。一个生活在沿海的家族,到了京城,离海而远居,生活习惯大为改变;再加之,小时候家庭并不富裕,吃螃蟹简直是极为奢侈的事情。我虽然记不得何年何月第一次吃螃蟹,但是老家来人带来的海蟹,我仍有印象,尽管可能并不十分新鲜了。

我父亲也是一位特别喜欢动物的人,他跟我讲过很多关于螃蟹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科学知识,例如《山海经》中的食蟹第一人,唐诗宋词中描写的各种螃蟹,以及“海蟹”与“河蟹”之区别。尽管如今我大多记不清细节了,但可以说,给予我“博物生活”启蒙之第一人便是父亲。

虽然少不了父母给我的科普,但我始终对螃蟹、虾之类的甲壳类动物兴趣不大。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研究蝙蝠,而且以前最喜欢各类鸟兽,对其他类群的动物、植物均所知甚少。但是,在中小学时期,我非常喜欢北京自然博物馆(今为国家自然博物馆)主办之《大自然》杂志,其上经常见到该馆著名甲壳动物学家杨思谅研究员(1941—2014)的大作。杨先生常撰写关于螃蟹的科普文章,或者策划相关展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该馆看到的关于螃蟹等海洋动物的展览,那个体型硕大的巨螯蟹呈现在观众面前,令我记忆深刻。

1998 年,我来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开始结识动物研究所的诸位科学家,其中有另一位螃蟹专家让我记忆犹新。她就是戴爱云先生(1930—2005),戴先生的丈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固体地球物理学家曾融生先生(1924—2019)。戴先生个头儿不高,给人以很瘦弱的感觉,但却研究了一辈子在无脊椎动物类群中个头较大、身体坚硬的甲壳类动物。我印象里,杨思谅先生应该是戴先生的弟子,但是后生可畏,杨先生的学术地位越来越高,他们共同完成了学术巨著《中国海洋蟹类》。杨思谅先生也经常来所里,戴先生还请怹出任博士生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可见杨先生的学术地位之高!

再往上讲,戴爱云先生的导师是我国甲壳动物学奠基人、我们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沈嘉瑞先生(1902—1975)。早年沈先生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系,1928 年作为创所研究人员,来到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今日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之前身)工作。而该系和该所之创始人为我国近现代科学思想启蒙者、生物学奠基人秉志先生(1886—1965)。

那么,往下的学术传承呢?似乎中断了?杨思谅先生因为在自然博物馆工作,本身没有招收研究生的条件,所以没有完全独立培养的学生。

但是,却有一人,似乎可以算某种程度或意义上继承了杨先生的学术衣钵,成为大约第五代“螃蟹专家”,他就是本书第一作者——张旭先生!

我与张君旭兄相见于 2012 年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的一次科普讲座,旅居美国的著名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先生莅临我馆讲述达尔文与进化论,其间张旭兄在场,并积极提问。而在彼时之前,我们已通过微博等网络方式相识。

他后来因为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朱朝东研究员、张彦周副研究员的研究组里从事小蜂分类,故在江湖,人称“张小蜂”;所以说起“张小蜂”这一网名比其真实姓名更为出名。

张旭兄也是“老北京”,自幼在城南宣武一带的胡同里长大,酷爱饲养各种动物,尤其对蛇类等两栖爬行动物情有独钟,更是深得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院士(1930—2016)的赏识,二十出头儿的他便与赵先生捕蛇捉蛙,令我羡慕不已!

不过,热爱动物的北京孩子有个“通病”,就是学习不灵、考试不过——我其实也如斯——一腔的激情与酷爱,却因为各类考试门槛,而使张旭未能如愿地去学习动物学、生物学。但是,不忘初心,终得善果。在我认识张旭兄伊始,他便先成为动物研究所的项目聘用人员,从事小蜂分类研究工作;之后,他更是对螃蟹分类兴趣浓厚,逐渐自学,开始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包括沈嘉瑞、戴爱云、杨思谅等先生之著说。

数年前,我参与了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学脱口秀节目——博士有话说,张旭则成为了我的最佳拍档之一,他还饰演过脖子上挂满大闸蟹的沙和尚!就这样,他与自然博物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有机会检视博物馆和动物研究所的标本,更重要的是他所做的工作,是在继承前辈科学家未竟之事业!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国内外动物分类学研究不断式微,分类学家逐渐成为“濒危物种”,甚至很多动物类群的研究者几乎“灭绝”!如此惨境之下,张旭老师仍然以一己之力在探索虾蟹世界,试图不断发现人类从未认识的新物种、新类群!

最为值得赞颂的是,张旭老师与他的合作伙伴,通过长期不懈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拍摄记录、爬梳厘定、旁征博引,完成了这部在甲壳动物学领域堪称新时代的皇皇巨著——《中国潮间带螃蟹生态图鉴》。我们有理由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会对我国的螃蟹分类学研究,以及甲壳动物学的普及、传播和科学教育产生深远之影响!

我见到书后参考文献近 200 篇,这其中闪耀着前辈科学家的名字,我们不该遗忘沈嘉瑞、戴爱云、刘瑞玉、杨思谅、宋玉枝、陈惠莲等诸位科学家对我国甲壳动物研究的贡献,也应该感谢包括张旭兄在内的、硕果仅存的几位年轻分类学家对动物学事业的继承与发扬!

最后,我还想说,亲爱的读者们、自然博物爱好者们,乃至喜欢吃螃蟹的朋友们,将吃螃蟹与认识螃蟹、研究螃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将是我们这一代人可以开启的一个博物生活的新时代!

是为序。


博士、研究馆员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主持工作)
2023 年 8 月 6 日于动博 R2JCh2DY69fEDA5KzN6JwN8dTT7DhwThwb5Uv3zPYUATR7WzjHRgClHkeOalM16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