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酋妇蟹总科 Eriphioidea

酋妇蟹科 Eriphiidae

头胸甲宽大于长,横卵形;前侧缘通常具齿;额宽而直,宽于后缘;眼柄短,眼窝短于额;第 3 颚足长节近方形,可完全盖住口腔;螯足不对称,大螯两指近基部通常具 1 壮齿;步足粗壮,具粗刚毛;两性腹部 7 节;雄性G1 粗壮,G2 长于G1;雄性生殖孔位于末对步足底节上,雌性雌孔位于胸部腹甲上。

全世界已知 3 属 10 种,中国记录 1 属 3 种。

凶猛酋妇蟹 Eriphia ferox Koh et Ng, 2008

凶狠酋妇蟹(台)

体型: 雄 CW:44.5 mm,CL:34.5 mm;雌 CW:44.5 mm,CL:33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厚重,横卵形,额区、肝区及侧胃区具刺状颗粒;前侧缘(除外眼窝齿)具 5 ~ 6 刺,自前向后逐渐变小;螯足极不对称,大螯粗壮,腕节及掌部外侧面具稀疏扁平的珠状颗粒,指节特别粗壮,两指内缘具钝齿,小螯腕节及掌部外侧具显著棘状颗粒,两指瘦长,内缘的齿不明显;步足粗壮,具刚毛。

颜色: 全身红褐色至深褐色;眼红色,眼柄白色;螯足两指棕红色。稚蟹颜色稍浅,具白斑。

生活习性: 栖息于退潮后能露出水面的珊瑚礁或岩礁石缝中。白天躲藏于洞中不活动,夜间会在洞口附近活动,取食贝壳。

受威胁会展开双螯做威吓状。

垂直分布: 高潮带至中潮带。

地理分布: 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西太平洋。

易见度: ★★★★★

语源: 属名源于希腊神话中抚养酒神长大的仙女Eriphia,中文名引申为酋妇,即酿酒的妇人。种本名源于拉丁语 ferox ,意为凶猛的。

备注: 《中国海洋生物名录》中记载的司氏酋妇蟹 E. smithii 即为本种,真正的司氏酋妇蟹仅分布于西印度洋。

① 海南三亚② 海南三亚 / 螯足③海南三亚 / 复眼

① 海南三亚② 海南三亚 / 稚蟹③ 海南文昌 / 稚蟹④ 海南陵水

粗糙酋妇蟹 Eriphia scabricula Dana, 1852

体型: 雄 CW:24.1 mm,CL:16.4 mm;雌 CW:23.2 mm,CL:16.7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横卵形,表面稍隆,具颗粒及短毛,分区可辨;外眼窝齿尖锐,外缘具锯齿;前侧缘(除外眼窝齿)具5 ~ 6 刺,自前向后逐渐变小;螯足近对称,大螯粗壮,腕节及掌部外侧面具颗粒及短绒毛,两指间无空隙;步足粗壮,具刚毛。

颜色: 全身黄褐色或绿色,覆盖紫褐色斑点,螯足和步足覆盖的毛发金黄色或黄褐色,在中胃区后部具 1 褐色斑块;眼绿色,眼柄腹侧白色;螯足两指棕红色;步足具则褐色横带。

生活习性: 栖息于退潮后能露出水面的表面附着大量藻类的珊瑚礁或岩礁石缝中。白天躲藏于洞中不活动,夜间会在洞口附近活动。

垂直分布: 中潮带。

地理分布: 台湾、海南;印度-西太平洋。

易见度: ★★★★★

语源: 种本名来源于拉丁语 scaber + culus ,意为粗糙的。

① ② 海南三亚

光手酋妇蟹 Eriphia sebana (Shaw et Nodder, 1803)

西氏酋妇蟹(台)

体型: 雌 CW:42 mm,CL:32.4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厚重,横卵形,前部具稀疏颗粒和鳞状突起;前侧缘(除外眼窝齿)具 4 ~ 5 刺,自前向后逐渐变小;螯足不对称,长节背缘末端及前缘基部具齿,腕节内末角具上下2 钝齿,掌部背面及外侧面具凹点,两指短于掌部,大螯两指内缘具钝齿;步足粗壮,具刚毛,前节和指节尤其明显。

颜色: 全身褐色或暗紫色;眼红色,眼柄白色;螯足两指棕红色。稚蟹颜色稍浅,螯足两指白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退潮后能露出水面的珊瑚礁或岩礁石缝中。白天躲藏于洞中不活动,夜间会在洞口附近活动,取食贝壳。受威胁会展开双螯做威吓状。

垂直分布: 高潮带至中潮带。

地理分布: 台湾、香港、海南;印度-西太平洋。

易见度: ★★★★★

语源: 种本名以荷兰动物学家阿尔伯特斯·塞巴(Albertus Seba)的姓氏命名,中文名形容本种螯足掌部光滑。

① ③ 海南三亚② ④ 海南永兴岛 J7sW5s8naLXEKOBKREHfiYZpd7/hrSAQKNexleegQUquqk7IwOIDnKB1SElK8U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