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关公蟹总科 Dorippoidea

关公蟹科 Dorippidae

头胸甲方形或近方形;侧缘直,近平行,略向侧后分开,前侧与后侧缘界限不清;额宽;眼小,眼窝不完整;第 1 触角斜折;第 3 颚足长节三角形,不完全盖住口腔;螯足小而粗壮,近对称;前 2 对步足长而粗壮,末 2 对退化,末端亚螯状,位于背面;两性腹部 7 节,其中第 1 至第 2 节背面可见;雄性G1 粗壮,G2 窄,短于G1;雄性生殖孔位于末对步足底节上,雌性雌孔位于胸部腹甲上。

全世界已知 9 属 22 种,中国记录 7 属 11 种。

四齿关公蟹 Dorippe quadridens (Fabricius, 1793)

体型: 雄 CW:35.3 mm,CL:34.3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近方形,宽大于长,表面凹凸不平,具深沟和 17 枚疣状颗粒,除螯足及前 2 对步足前节和指节外,密布细毛,雄性心区疣粒组成“Y”字形,雌性则为“V”字形;外眼窝齿锐,长于额齿;前侧缘具小齿;鳃区各具1枚大锐齿;螯足近对称或不对称,各节具尖锐颗粒,掌部光滑;前 2 对步足侧扁,除指节和前节外其余各节均具短绒毛,末 2 对步足短小。

颜色: 全身黄褐色至棕褐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泥沙底浅水,常用末 2 对步足钩住贝壳、海胆或海绵于背部伪装。

垂直分布: 潮下带浅水。

地理分布: 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印度-西太平洋。

易见度: ★★★☆☆

语源: 属名源自希腊神名Dorippe,中文名形容本属头胸甲上的刻纹形似戏曲中的关羽脸谱。种本名源于拉丁语 quadr + dens ,意为 4 齿。

备注: 本种与中华关公蟹 D. sinica 的显著区别为头胸甲两侧具小齿,后者无齿,同时本种步足上的毛相对多。

① ② 海南陵水

伪装仿关公蟹 Dorippoides facchino (Herbst, 1785)

体型: 雄 CW:23.9 mm,CL:20.2 mm;雌 CW:32.1 mm,CL:32.5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近方形,分区显著,中部扁平,侧面和后部甚凸,除额区和鳃区有颗粒外,其余均光滑;外眼窝齿锐,长于额齿;螯足近对称或不对称,大螯掌部肿胀,小螯不肿胀,两指光滑无毛;前 2 对步足侧扁,除指节外其余各节后缘均具短绒毛,末 2 对步足短小。

颜色: 全身淡紫色或棕黄色,头胸甲两侧及螯足末 3 节、步足前缘及前 2 对步足指节白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泥沙底浅水,潮间带偶见。常用末 2 对步足钩住伸展蟹海葵 ( Cancrisocia expansa ) 于背部伪装。

垂直分布: 潮下带浅水。

地理分布: 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印度-西太平洋。

易见度: ★★★★★

语源: 属名源于 Dorrippe (关公蟹属)+ oides ,直译为仿关公蟹。种本名源于西西里语 facchinu ,意为搬运工,中文名形容本种擅于背负海葵伪装自己。

① ② 海南陵水③ 广西防城港④ 福建厦门

日本拟平家蟹 Heikeopsis japonica (von Siebold, 1824)

体型: 雄 CW:18.8 mm,CL:18 mm;雌 CW:32.1 mm,CL:32.5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近方形,宽稍大于长,中部隆起,前宽后窄,表面较光滑,覆盖短绒毛,分区较为显著;外眼窝齿不发达,稍长于额齿;右螯大于左螯(雌性或未成年雄性螯足对称);前2 对步足细长,末 2 对步足退化,短小,位于头胸甲背面,末 2 节拟螯状。

颜色: 全身紫色,头胸甲两侧、螯足、前 2 对步足基部及末 2对步足颜色稍淡,前 2 对步足指节棕红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浅海泥沙中,常用末 2 对步足钩住贝壳等盖在身体伪装。拖网渔获中常见。

垂直分布: 低潮带至潮下带浅水。

地理分布: 中国海域广布;日本、朝鲜半岛、越南。

易见度: ★★★★★

语源: 属名源于日语 heike (平家)+ opsis ,直译为拟平家蟹。种本名源于模式产地日本。

① ② 山东青岛③ 山东青岛 / 末 2 对步足

熟练新关公蟹 Neodorippe callida (Fabricius, 1798)

体型: 雄 CW:10.4 mm,CL:13.6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近方形,长大于宽或长宽近相等,分区明显,除额区具少量短绒毛外,其余光滑裸露;外眼窝齿发达,短于额齿;右螯大于左螯(雌性或未成年雄性螯足对称),掌节膨大;前 2 对步足细长,第 2 对最长,腕节稍短于前节,前节和指节等长,边缘具毛,末 2 对步足短小,位于头胸甲背面,指节拟螯状。

颜色: 全身土黄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泥沙质水底,常用末 2 对步足钩住树叶(主要为红树)等盖在身体伪装,有借树叶隐藏自己,仰卧在水面划水的记录。常见于红树林水道和河口中,有时可深入内陆河道。

垂直分布: 低潮带至潮下带浅水。

地理分布: 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印度-西太平洋。

易见度: ★★★★☆

语源: 属名源于 neo + Dorippe (关公蟹属),直译为新关公蟹。种本名源于拉丁语 callid ,意为熟练的。

① ② ③ ④ 福建厦门

颗粒拟关公蟹 Paradorippe granulata (De Haan, 1841)

体型: 雄 CW:23.5 mm,CL:22 mm;雌 CW:26 mm,CL:24 mm。

鉴别特征: 头胸甲近方形,宽大于长,前部窄后部宽,鳃区向两侧扩张,表面覆盖密集颗粒,分区较为显著,背面粗颗粒在鳃区尤其明显;外眼窝齿不发达,抵达额齿末端;右螯大于左螯(雌性或未成年雄性螯足对称),螯足表面也具形同背表面的细密颗粒;前 2 对步足细长,也具颗粒,末 2 对步足退化,短小,位于头胸甲背面,指节拟螯状。

颜色: 全身棕黄色,头胸甲中部颜色略深。

生活习性: 栖息于泥沙中,常用末 2 对步足钩住贝壳等盖在身体伪装。

垂直分布: 低潮带及潮下带浅水。

地理分布: 渤海湾、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香港;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海。

易见度: ★★★☆☆

语源: 属名源于 para + Dorippe (关公蟹属),直译为拟关公蟹。种本名源于拉丁语 granul ,意为颗粒。

① ② 山东青岛 kOUEsG/ddy6LNK3F27t/laexjvOsGC3MnzB6SMlZdT2kcZZLRJ8ZOxR5B2LWEPM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