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感性

$1-2 这里所说的感性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头脑和所有各种各样头脑与精神之开端所采取的形式,在这个形式中包含着头脑与精神进一步发展的所有萌芽。而别的(思维)形式都比感性高级,都建立在感性之上。那种还没有受到更高思维形式(如知性、理性)支配的自由感性我们称之为“纯粹感性”;即是说,在头脑中占支配地位的只是感性。感性并不等于纯粹感性,在任何比感性高级的思维形式中同样存在(包含)着感性,但这种感性并不是纯粹感性。

一 纯粹感性

$1-3 纯粹感性的最根本意义是:在一个头脑中感性占支配地位。虽然在头脑中还可能杂有其他(思维)形式,特别是到这个头脑的一定发展阶段知性会不时产生出来,但是这时的知性在头脑中还没有取得支配地位,占支配地位的还是感性。头脑被感性占据,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这个头脑处于最原始最幼稚的阶段,头脑在这一阶段里只能进行纯粹感性的活动,而不能进行知性、理性等高级的思维。规定它处于这个阶段的便是原始而幼稚的、只处于萌芽状态的智力。智力的初始状态规定了头脑活动只能进行纯粹感性的活动。即:

初始状态的智力——>初始状态的头脑及其活动——>纯粹感性

因而,如果智力离开了这个初始状态,头脑也就离开这个初始状态而致纯粹感性在头脑中消灭。

我们可以从婴儿和儿童那里看到这种初始状态之智力的存在,也可以从某些动物那里看到这种智力的存在。在这里,人与动物的智力的差别只是:人的智力将会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有很大的增长,而动物的智力则不会这样。处于纯粹感性阶段的人的头脑与动物的头脑还没有差别,但当人的头脑发展到超出纯粹感性,而动物的头脑却永远停留在纯粹感性时我们便会看到人的头脑与动物的头脑之间的本质差别。

$1-4 前面已经说明,思维在其对世界的探讨中依次采取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形式,感性是思维的开端,因而在头脑思维还没有产生出(占支配地位的)知性和理性时,这里的感性便成为纯粹的感性;纯粹感性成为思维的开始。现在的问题是在纯粹感性这里思维是怎样的?我们已经说过,思维是对事物内在性的探求和把握,因而当头脑面对的对象还不是一种内在性时便不存在着思维。而纯粹感性的对象正是现象,正是这种直接呈现出来的最外在的东西,因此在纯粹感性这里不具有思维。但纯粹感性却是思维的一种形式,在这个思维形式中应该存在着思维。这个矛盾怎样解决呢?十分简单,我们把纯粹感性所具有的思维认为是“零”,矛盾便解决了;因此在纯粹感性中存在着思维,它等于零。这是富有意义的零,它是以后一切的开端,在它身上包含着以后思维所要展现出来的一切;如果没有这个零,往后的一切都不会产生出来。在数学中,零比以后各个数字都更有意义更重要,因为没有零其他各个数字就不能定义(如 1 便可定义为:从 0 到某一个特定的地方为 1)。在哲学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零同样富有意义,它比任何一个不是零的确定的实在更重要,因为它包含着一切实在和规定(而不单是某一个实在和规定),所有东西都将从它开始,从它里面实现出来。因而我们把纯粹感性认为是零的思维(从而也把纯粹感性认为是一个思维形式)对于思维来说是富有意义和重要的,在它上面虽然还没有任何思维实现出来,但它却包含着以后的发展所产生出的全部思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那么思维便从纯粹感性开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感性都是等于零的思维,在某些感性形式上思维已经实现出来了,但是这种实现了思维的感性却再也不是纯粹感性了。比如知性的感性便带有思维,知性感性能够判断出现象中的真象和假象;然而这种思维是知性给它的,因为感性后面紧紧跟着知性,因而显得感性具有思维。

$1-5 思维在纯粹感性这个形式中的对象便是‘现象’这个最外在的表现形式,纯粹感性要把它摄取并纳入头脑,使它在头脑中存在和呈现出来。那么纯粹感性是怎样进行的呢?它将采取什么形式把这些现象摄取并纳入一个头脑中?显然,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纯粹感性是通过“感觉”这种形式来达到这个目的的。

感觉是什么?感觉便是存在于一个正常人身上的各种感官——眼、耳、鼻、口、身等的功能,这种功能专门摄取现实外界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现象,如声音、颜色、味道等等。这些现象是各种事物从它们自身中、从它们之间的互相作用中产生的,它们携带有事物内在性和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感官通过它的特有功能把它们摄取并把这些信息送到头脑中。这种‘感官通过它的感觉功能而摄取外界现象并把它们送入头脑’的过程便是纯粹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界现象与通过这个过程而送到头脑中去的现象同一。这样,纯粹感性实际上使头脑成为一个单纯反映外界现象的镜子和摄像机,它单纯地把“物像”摄下来。

即外界现象与这里的头脑表象是同一的。

需要注意的是,这等式只有在纯粹感性的存在下才能成立,因为我们常常看到人们(特别是那些哲学家)怀疑自己头脑中的表象与外界现象是否相合,进而怀疑是否存在着确实的外界现象,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是否只是自己的幻觉。人们产生这种怀疑,是他们自己的幻觉对上述感觉过程产生干扰的结果,幻觉干扰了感觉过程的正常进行因而产生了种种使人心神不定的怀疑。而这种幻觉又是从人们的奇怪而复杂的各种心绪、各种固有的精神中产生的,单纯的婴儿和儿童并没有怀疑他们所看到、听到、摸到的现象的真实性,他们并没有从他们的头脑中产生出各种幻觉和怪念来。成年人之所以容易产生各种怀疑、幻觉等等,是因为他们有一个现存的头脑与精神,这个头脑和精神在受到某种作用后会产生出各种幻觉和怪念来干扰上述真实的感觉过程。哲学家和一般人在“头脑中的表象是否与外界现实相合”这一问题上争论不休。清醒而明白的人会确信头脑中的表象与外界现象的相合;而那些头脑中充满着各种幻想的人则不相信这个事实。这些人是不正常的,其头脑中产生出来的种种幻觉干扰了他的正常神经系统,干扰了他的使他获得真实内容的感觉过程。这些人头脑中的这种毫无根据的怀疑甚至使他们会荒唐地问自己:我看到的那个人存在吗?我的妻子儿女是真的存在吗?甚至也怀疑起自己的存在来,不敢肯定自己是活着还是死了。

上述的感觉过程是十分真实的,只要没有受到头脑和精神内部各种幻觉的干扰,它便能够把一个现象真实地摄入一个头脑中。在这感觉过程中,首先外界现象是现实地自在地存在着的,它刺激正常的感觉器官,使感官产生出感觉。因此,感觉是现象对感官发生作用的结果,是外界现象与一定感官相统一的结果。但这种感觉现象与外界现象之间仍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感官自身的固有特点和它的正常程度。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各个感官都有差异性(不管这种差异性有多大),所以个人所得的感觉现象也有差异。比如色盲便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事例。色盲是某个视觉器官的特征(或称缺陷),由于这个视觉器官的这一特点,一个人就不能感觉到某种颜色的光了。因此便有:

这样,不同的感官在同一外界现象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现象。感觉现象的这种情况也给人们造成了混乱,并与上述所说发生矛盾,使人怀疑外界现象是否真实存在。感觉现象取决于感官,因而取决于一个人,取决于这个特定的人的特点、情绪和精神状态。这样造成的混乱是,感觉似乎是从自己、从自己的神经和头脑中发生的,而不是真实的。于是出现了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这种唯心主义甚至发展到:外界现象是“我”的显现,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显现,“我”消失时,世界也会随之消失。人们总是感到,外界现象是从自己的头脑中产生的,这是错觉和错误。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原来,感觉现象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外界现象,而不是全部(全面)地反映这个现象。感觉现象 1 只是摄取了外界现象的方面 1,而感觉现象 2 也只摄取外界现象的方面 2。同样,如果有感觉现象 3、感觉现象 4 等等更多的感觉现象,它们也只摄取了外界现象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面。这样,矛盾和问题便解决了:通过感觉过程而获得的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但它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客观的外界现象,而不是全面地反映。这样我们便解决了感觉现象与外界现象之间既同一又差异的矛盾。

在感官的作用中,在上述感觉过程中,感觉现象首先是一种感觉信息,这个信息要通过感官和大脑所连接的神经渠道从感官达到大脑,从而在这头脑(即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大脑)中呈现出现象来。因而,感觉信息要通过一个过程——神经渠道;这个神经渠道的特殊性或毛病会使感觉过程受到影响,如果这个神经发生断裂,或不能发挥正常作用,则感觉过程就会在此中断,从而使感觉不能最终完成。那么最终完成了的感觉是什么呢?便是外界现象在头脑中变成为“表象”,而以表象的形式出现。比如我看到一个物体的颜色是绿的,我便把这绿色在头脑中表象出来。自然,这种表象只是为了这个头脑自身,而不是为了别的东西,也不是为了别的头脑,别的头脑要想得到同样的表象,就要经过同样的过程,而不能直接地占有这个头脑内部的这个表象。因此我们得出感觉的详细过程:

头脑表象在头脑中会潜存和保留下来,这潜存下来的表象平常不会在头脑中出现,但在必要时它会重新出现在头脑中,这种情况我们称为“想象”。想象与表象不同,想象是从前潜存的表象在头脑中的回现(或称回忆),这种回现只发生在头脑自身中而与外界无关;而表象则是外界现象在头脑中的直接印象,这种印象当外界现象消失时也随之消失,因此表象是与外界密切联系的。表象在头脑中潜存下来,在某种时候头脑又通过想象而把它呈现出来,这对于头脑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这实际上是外界现象的累积,当这种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着智力的发展,头脑中会出现更高的运动形式——更高的思维形式。外界现象的这种累积是头脑发展的基础,并且同时是头脑活动的全部现实性之所在。但是头脑的所有幻觉也就从这些累积起来的现象中产生了,这种幻觉往往是这些累积起来的现象东拼西凑的奇怪产物。比如,希腊神话中的各种怪物便是从这种幻觉中产生,人们做梦时的各种奇形怪状也是从这里产生——它们都是累积起来的现象之东拼西凑的产物。

$1-6 外界现象通过上述的感觉过程而成为头脑中的表象,这里,外界现象过渡到表象并没有什么质的改变,即表象与外界现象在质上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仍然有量的差别,这是在感觉过程中造成的,一个特殊的感官和一道特殊的神经渠道都可以造成这种差异。比如,光的实际强度是 1,在表象中它的强度可能只有 0.5 了;水的实际热度为 10,在表象中它可能只有 7 了,等等。这里发生的程度上的差异是必然的;这种差异甚至达到了极端。比如光的实际强度是 1,但头脑对它的表象程度却是零,这便等于这种光不存在,没有这种现象(对于这个头脑来说)。如盲人便是这样。因此,外界现象与表象总有差异。但这只是在感觉过程中造成的;不管怎样,在这种差异中外界现象始终保持不变(我们假设它恒定不变)。

$1-7 在一个人(或别的动物)身上存在着许多种感官,眼、耳、鼻、口、身是人们最为熟悉的感官(人体中是否还有别的感官,这里不管它,如果有,对人的头脑来说自然有意义,因为这又创造了一个感觉现象的领域)。这些感官各自执行着各自的感觉功能。一个人(和别的动物)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感官而起作用。实际上,生物的进化表明,生物的感觉首先是通过身体的每一部分而进行的,在这里不存在着特殊的感官,所感觉的对象都是一样。这是原始的感觉方式,这种感觉方式我们现在还可以在某些最低等的动物那里看到。这种原始的感觉方式显然是很低级很不充分的。随着生物的进化,在动物身上渐渐产生了专门执行自己特殊感觉功能的器官;可以说,这些特殊器官是专门为了执行感觉(并且是各自器官的感觉)而产生的,而大脑也只有在这些器官产生后才会产生出来。感觉器官产生出来并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产生了具有完整神经系统的大脑,神经系统的大脑再在感官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下发展,一直达到高级动物的大脑和人脑。另一方面,人的大脑和完整神经系统的产生给感官以强有力的作用,使它的感觉功能产生质的飞跃和突变。

在人体(和别的动物体)中,虽然各个感官各自执行它们特殊的感觉功能,但是由于大脑的完整神经系统的存在,这些感官的作用实际上是联成一个完整的感觉整体的。在眼看的同时也用手摸,用耳听等,总之各个感觉的作用是不能分开的;各个感官只有同时发生作用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现象,从而才能给头脑提供完全、充分的表象“材料”。大脑使感官及它们的功能产生飞跃和突变就在这里:感官及其作用连成一片,共同执行功能,从而获得充分全面的现象。如果把视觉和听觉分开,只看到而不能听到,则头脑得到的现象就不完全不充分。如果一个人眼睛盲了,或耳聋了,或身体对冷、热、电等各种刺激没有反应,则这个人在获得现象方面必然会有极大缺陷,这缺陷极大地影响了他的头脑的发展。人目前具有的感官对于人本身来说大概已经完满了,这些感官自然少一个也不行。但是如果再增多一个,或者把它们延伸,那么获得的现象就会大大增加,从而对头脑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当人们用显微镜、望远镜看东西时,便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眼界大大开阔了,人们的头脑获得了更多更广泛的现象,从而使头脑得到巨大发展。人们目前还在陆续制造出各种使人的感官得到延伸的仪器,或者制造出能代替人们那缺陷了的感官的仪器。这将使人的感觉得到巨大的扩展,从而对人的头脑产生更大作用。

$1-8 人们的头脑从各个感官那里得到各种不同的感觉,也从这些不同的感觉那里得到不同的精神享受。人们平常最珍爱的便是视觉了;人们可能以为视觉比其他感觉更重要,它能够看到很远的地方(涉及范围之广是其他感觉所不能达到的),能够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它周围的各种动态。但从美的享受来说,则是听觉最重要,因为对于一个现存的头脑来说,它从听觉那里所得到的美的享受比从视觉等感觉那里所得到的更好更强烈。头脑和精神从听觉那里所得到的美的享受无疑便是音乐了,而音乐对一个头脑和精神的作用则是巨大的,美妙的音乐比任何东西更能唤起一个人的精神——他的情感和意志。对于一个现存的既定头脑和精神,它从每个感官的感觉中都会得到相应的美的享受。如当一个正常人看到一支军队仪仗队,或看到一个相貌和装束都很漂亮的人时,他便感到美、精神舒畅和愉快。当一个人嗅到一种很好的气味时他也同样感到美;当他吃到一种味道很好的食品时他同样感到美,等等。因而,从每一种感官的感觉中一个头脑和精神都会得到美的愉快享受。然而感官的感觉同样会给头脑和精神以丑的不愉快的令人讨厌的“享受”,比如听觉中的噪音,视觉中的肮脏场所和过于妖娇的形态、颜色与打扮,嗅觉中的恶臭味,触觉中的电刺激等等,这些都是感觉中与美相对立的另一方面。这些感觉给一个头脑和精神所提供的美和丑的享受在程度甚至质上都各自不同。比如当一个人对于你很美时,便有这样的情况和差别:你看到他比听到他的声音感到他更美。而只有建立在一种更深刻的内在性而不是建立在表面的感觉和现象上,各个感官所感觉到的美才是同一性质的美。

另一方面,不同的头脑和精神对感官中的美的要求也不同,比如音乐家主要是从听觉中获得美,而画家则是从视觉中获得其主要的美;还有其他,如专门从事品尝、触摸等等所具有的美的重点又不同。总之,干什么职业而具有什么头脑和精神的人,他在感觉中就具有什么样的美的重点。这种美之特异性的侧重点便是从这个特异的头脑和精神中发生的,因为有什么样的头脑和精神就需要什么样的美。

头脑和精神中的美一定要通过感官的作用才能实现出来吗?不一定,当头脑和精神中造成美的因素是一个很深刻的因素时,美的实现就不一定通过感官的作用。比如友谊和深沉的爱,它们经常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并不需要感官的作用来使它们“唤起”,它们是永恒地在精神中存在和实现着的。相反,那些肤浅表面的美则必须由感官的作用才能被“唤起”,被实现出来,如果没有感官的作用,这种肤浅表面的美便被“忘记”了。如一个人看到一个美貌的姑娘,因而在他的精神中便产生一种压倒一切的巨大美感,然而当这个姑娘离去之后,这种美便很快随之消失了。友谊和深沉的爱则不同,不管友谊和爱的对象到哪里去,这种美也不会在精神中消失。

$1-9 上面说感觉现象与外界现象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从感觉过程本身中产生的差异称为“固有差异”,而从头脑中来的幻觉之类所造成的差异可称为“干扰差异”。这样我们便更确切地了解感觉过程了。由于感觉过程本身的特殊性,因而客观的外界现象与头脑对这个现象的表象之间必定有某种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如我们把这种固有差异略去不计,因而在纯粹感性下,感觉过程的结果(——头脑表象)与外界现象之间(不管在质上还是在程度上)都是完全相合的。当感觉过程不是在纯粹感性中发生,而是在一种不自由的感性中发生时,感觉过程就会受到干扰,就会产生干扰差异。干扰差异不是来自感觉过程本身,而是来自头脑和精神中。一个头脑和精神越是复杂,它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就越大,从而在感觉过程中发生的干扰差异就越大。另一方面,感觉过程离纯粹感性越远,它所具有的干扰差异就越大,因为它受到(一个现成的头脑与精神)的干扰越大。因此,感觉过程并不只存在于纯粹感性里,而且还存在于所有的感性中,只是在纯粹感性中它是最真实的,在纯粹感性中它具有的干扰差异为零(或近于零)。因此,要获得真实现象就要冲破现成的头脑和精神对感性的束缚,这种束缚越大,感性所怀有的偏见就越大,这样它能获得真实现象的可能性就越小。而纯粹感性是唯一没有受到任何束缚的感性,它最自由地摄取真实现象到头脑中。因此我们把纯粹感性看成是感性的真实性因素,在所有感性中,相当于纯粹感性的感性之存在程度越大,这个感性就越真实,就越能够摄取真实现象。在一个僵化的具有很强偏见的头脑里,要有一点像纯粹感性那样的感性是不容易的,这样的头脑不能面向现实、事实,不能从现实中汲取新鲜的东西——新的现象和事实。

$1-10 感性除了纯粹感性以外还有别的更高形式,如知性感性、理性感性,它们作为感性都是与现象(或与‘形象’有关的东西)打交道。而纯粹感性除了具有上述感觉过程(它把外界现象摄入头脑中)以外还具有另一方面的作用,这便是把存在(潜存)于头脑中的表象想象出来,使它在头脑中再现;因而,在感性头脑中想象同样属于纯粹感性的作用形式。这样,纯粹感性便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个便是感觉,它把外界现象变为头脑表象(这是从外界到头脑中的过渡);另一个则是想象,它把潜在于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但不仅纯粹感性有这样的情况,任何形式的感性都有这两方面的作用。这样便产生了问题:纯粹感性的这两方面作用与知性感性、理性感性的这类作用有什么差别?进而可以推论:各个感性形式的这两方面作用究竟各自有什么特点?

<1>在纯粹感性里头脑只是感性头脑,这个头脑的特性为:现象在它那里没有解体,没有内在化(内在化为质或本质);在那里,现象还是现象。纯粹感性把外在现象摄入头脑中,变为头脑表象,由于这个头脑是感性头脑,它不能把表象变为内在的质,因而表象作为外在现象的头脑存在形式在头脑中并没有解体而消失,只是现成地潜存下来。到一定时候,这潜存的表象便被想象(回忆)出来。

<2>在知性(纯粹知性)里头脑则是知性头脑,即一个能够把现象转化为内在性的质的头脑。由于这一点,知性感性与纯粹感性便构成实质性的差别。在这里,首先感觉过程把外在现象转化为头脑表象;这一点与纯粹感性中的情况相同(这里忽略了知性头脑本身对这感觉过程的干扰)。然后知性头脑便进一步把这头脑表象解体,转化为内在性的质;这种转化便是知性头脑的根本作用。于是在知性头脑中头脑表象不再作为表象,而是作为表象(现象)的质(表象的内在原因)而存在,在这里表象已经被解体了。

在这上述过程中,知性感性的第一作用便是这样,即把外界现象转化为头脑表象。但这表象之解体转化为其内在性(质)的过程则不再是知性感性的作用结果,而是知性头脑的作用结果,知性感性只是知性头脑的一个功能、作用的一方面。知性感性的第二作用则是把已经潜存下来的质再呈现出来;这种作用同样可称为“想象”,但它的性质已经与上面纯粹感性的完全不同了。在这里,这种‘知性想象’是把质这种内在性从其潜在状态中想象出来(在这里不讨论这种想象是如何进行的,但可以设想,想象在这里是把质等内在性“形象化”后想象出来的)。这种想象与抽象不同,抽象是从现象中抽象出质(和本质),而想象不过是把一个现成存在的质从潜在状态中解脱出来而重新使之呈现在头脑中。上述过程可表达如下:

在这里知性感性的作用是,<A>:把外界现象转化为头脑表象,<B>:把潜在着的质想象出来。而从头脑表象到质(和潜在的质)的转化便不再是知性感性的作用了。在这里,知性感性的想象即知性想象是一种很重要的感性形式,因为它把一个内在性直接呈现出来。在自然界和现实中,甚至也在精神界中,所有的内在性都是内在的,而不直接呈现出来,它总要借别的什么东西才表现出来,自己则隐藏于其中。而在头脑和精神中,内在性通过想象而直接呈现出来了。这种呈现抛弃了任何外在形式,是内在性直接的赤裸裸的呈现。这种想象即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直觉思维”,它把一个潜在着的内在性呈现在一个头脑面前。但是也应清楚,这种(在一个头脑面前的)直接呈现也只是在进行感性和知性活动的这个头脑里面的呈现,而不是在其他别的头脑里面的呈现。比如,上述感性和知性活动是在头脑P里面进行的,因而头脑P对外界现象之(转化)处理所获得的内在性(质和本质)也只能在头脑P本身中才能被直接想象和呈现出来,其他头脑则不能直接呈现出这头脑P里面的这种内在性。关于事物内在性(事物之质和本质)在一个人头脑中的这种“直接呈现”,黑格尔曾说:“许多真理我们深知系由于极其复杂的、高度中介化的考察所得到的成果,这种成果却毫不费力地直接呈现其自身于熟习此种知识的人的意识之前。”“每一个有学问的人,大都具有许多普遍的观点和基本的原则直接呈现在他的意识里”(《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 7 月,第 160 页)。这表明,事物的内在性(即黑格尔所说的“普遍的观点和基本的原则”)在一个人的头脑里(黑格尔所说的“意识”)确实是可以“直接呈现”出来的,即一个人可以在他的头脑里“直接看到”一个事物的内在实质。但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头脑才能看到呢?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头脑都能这样看到,因为“这些直接的观点和原则,也只能是反复思索和长时间生活经验的产物”(黑格尔,同上),只有亲身经历过上述所说的这种感性和知性活动,从而亲身得出头脑表象与其所转化而来的内在性(质与本质),才能获得这种“直接呈现”,(黑格尔说“毫不费力地直接呈现其自身于熟习这种知识的人的意识之前”便是这个意思,事物的内在性只能直接呈现在一个“熟习”它的人的头脑面前)其他没有这种经历的人(头脑)是不能获得这种内在性的直接呈现的。

<3>理性感性是感性的最高形式。在理性感性上所发生的情况与知性感性一样,只是在这里存在着一个最高级的理性头脑,这个头脑不只是把外界现象转化为质,而且还转化为更深刻更内在的——本质。这个过程如下:

理性头脑在这里是把头脑表象转化为最内在最深刻的本质(至于它是怎样转化的这里暂不必说,这是将来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这一点构成了理性与知性的差别,也构成了理性感性与知性感性的差别。同样,理性感性的想象(即理性想象)便是把潜在于理性头脑中的这个本质(经过形象化而)呈现出来,这一点与知性想象(把质呈现出来)在形式上是一致的。然而理性想象的这个对象是一个更深刻更内在的东西,因而更难以想象。

综上所述,不同的头脑具有不同的感性,即:

感性头脑——纯粹感性

知性头脑——知性感性

理性头脑——理性感性

(其中知性感性包含纯粹感性,理性感性则包含知性感性因而也包含纯粹感性。)

这些不同头脑的作用第一步是相同的:通过感觉过程把外界现象摄入头脑中从而形成头脑表象。然后,理性头脑便把这表象解体转化为本质并潜存起来;知性头脑则把这表象解体转化为质而潜存起来。感性头脑没有这种解体转化(头脑表象)的能力,因此它只能把这头脑表象原原本本地贮存起来,而没有使这个头脑表象发生质的变化。这是第二步。第三步便是把这些潜存着的东西想象出来,直接呈现在头脑面前。在这里,理性感性把潜存着的本质想象出来;知性感性则把潜存着的质想象出来;而纯粹感性只把没有发生质变的头脑表象从潜在状态中想象出来。这就是在不同头脑中感性的不同作用之情况,这一情况是相当有趣的,因为当我们把相同的材料输入不同的头脑中时,我们便得出不同的结果,而这些不同结果对于认识活动来说又具有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1-11 感性,特别是纯粹感性,对一个头脑的形成和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就是这种发展的前提。前面我们说过,一个头脑只有在现实中才会产生和发展出来,而感性便是头脑与现实接触的第一个环节。现实首先是呈现出来的东西,是现象,然后它才是内在的东西,实质和本质。因此,外界现象便是头脑首先接触到的现实形式。因而头脑活动首先是感性,首先是纯粹感性。如果头脑缺乏这个感性它便像一个缺乏营养的人那样贫乏、不成熟甚至畸形。当然,头脑绝不是要停留在这感性形式上,因为现象并不是唯一的现实形式,甚至现象也还不是现实本身;头脑要达到现实本身,达到现实的本质。这样,头脑自然就要超越于感性形式了。但是,在没有进行充分的感性活动时便要超越于这感性形式,这也违反头脑发展的自然规律。

头脑的对象——现实便是人之精神以外的自然、社会等等,总之,现实是指整个世界,这个世界包括自然、社会、精神等所有事物,在世界之外再也不存在任何东西了。精确点说,现实是一切能够影响和作用于人之精神的事物及其关系等等,而精神本身有时也作为一种特殊的现实因素而存在,因为精神本身的某些现象和因素也作用于精神自己,从而引起精神的关注和思考;比如冲动、问题的纠缠等。而所有现实都首先要表现出来,都有它的表现形式;这便是“现象”。

二 感性对象——现象

$1-12 现象便是这样一种东西,世界上所有一切都要通过它而表现出来;因此,现象便是所有事物和全部世界的共同之表现形式,没有现象,事物和世界就不会表现出来,因而也就不存在任何事物和世界。所有的存在,它的表现(因而它的现象)便是这种存在的标志,没有这种表现,人们便可以认为它是不存在的,或至少它还没有存在出来。由于现象是这样一种标志事物存在的表现形式,因而它对于精神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精神能否深入和把握到本质的东西,便取决于呈现在面前的这种现象了。完全没有现象时,精神绝不可能深入和把握到本质,现象不充分时,精神也不能把握到真正的本质;只有现象充分时精神才能够把握到本质。因为本质的东西总是要通过一定量的现象才能表现出来,越是深刻的本质,它所需的表现现象就越大(越多);世界的绝对本质则需要世界的全部现象才能够表现出来,——因而,要深入和把握绝对本质,就必须要获取全世界之现象。

现象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它必然是某种内在性的现象,这种内在性是事物之质或本质。总之,现象是作为内在性的质和本质的现象,是这些内在性的表现形式。因此,现象表现的是一种质或本质,它是这种质或本质的表现。因而我们得出这样的对立统一的整体:

现象——质或本质

这个统一体的意义是:有现象时必定有相应的质或本质,同样,有质或本质时必定有相应的现象。这个意义是“认识论”的所有思想运动的现实基础,因为认识论和思想运动所要寻求的正是这个意义在(认识论和思想运动)本身中的实现,即认识论和思想运动一方面把现象上升为质和本质(即感性的东西上升为概念、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把质和本质下降为现象(即把概念、思想在感性的东西中具体化为特殊的具体的东西)。

像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这种可逆关系一样,认识论和思想运动也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感性的东西上升为概念和思想;另一部分是概念和思想下降为感性的东西而使之成为概念和思想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前者便是所谓的“归纳”,即从众多的现象、事实中归纳、概括出本质;后者则是所谓的“演绎”,即从本质中演绎、推论出所有特殊性和具体性,推论出现象。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1-13 那么,现象作为质和本质的表现形式,它的状况怎样呢?首先,什么样的质和本质就会有什么样的现象。我们把现象和质分解(分析),把一个现象设定为有一个质(反过来也是这样,一个质有一个现象)。在这里它们互相对立,发生专一性的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内在性的表现模型。即:

质——现象

别的质与其对应的现象也构成这样的一种表现模型。这样,每个质都有一个相应的现象作为表现形式,而这些“质——现象”之间都是完全孤立完全没有任何关系的。如下:

质 1——现象 1,质 2——现象 2,质 3——现象 3

这样,关于内在性的表现这件事情就十分简单了,一个现象一看上去便知道它是什么现象、哪一个质的现象。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它比上面假设的要复杂得多;因为在实际情况中,质与质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便产生了质与现象之关系的种种复杂情况:

一个质支配着多个现象

一个现象有多个质支配

因而从现象上看就不能够直接得出它的质,因为看到的是各种质在同时起作用;并且也由于现象之间的互相掩盖和重叠也不能由现象直接看到质本身。在这里精神看到的是一个“现象界”,在这现象界里,各个现象互相渗透、掩盖和重叠,分不清真象和假象,看不到支配每一个现象的质的存在。现象界便是全部表现出来的现象的集合,这种集合不分现象是什么现象,只要它们作为现象出现,都会集合到这个现象界中来,就像各个孤儿被集合起来,而不管他们的父母是谁一样。现象界便是现象的世界,它不涉及现象的内在性。这个现象界的存在使精神对各个现象之内在性、对全部现象的内在性之深入和把握既是有利和必需的,同时也是麻烦的。有利的是,一个内在性在现象界中充分表现出来了;从上面的论述知道,这一点对于精神对内在性的深入把握是必需的,只有在众多现象、在全部现象中它才能最大地、最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样(精神)要深入和把握内在性才是件可能的事。麻烦的是,一个内在性的表现形式(即它的现象)在现象界中受到了干扰,使精神不容易从这些表现形式中深入和把握到内在性。在这里便产生了“真象”和“假象”之别,真象便是作为这个内在性的表现形式的现象,假象则不是这个内在性的表现形式。在现象界中真象被假象掩盖和干扰了,因而精神要深入和把握内在性就要把假象排除;只有把假象排除,真象才会显露出来。

精神要获得一个内在性是不容易和复杂的,因为精神必须在现象界中才可能获得内在性,而现象界是一个混乱的真假掺杂的世界。只有内在性充分表现出来时精神才有可能把握到内在性,而内在性却以一种复杂的形式而不是以一种单纯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在深入于内在性时首先要把现象界中的假象成分排除掉,精神深入内在性的过程其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排除现象界中的这种假象;而排除假象的过程反过来便是确定其真相的过程。具象越是确定,精神对具象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内在性的过程就越确定。因而,这些过程都是连在一起的,共同构成了精神深入和把握内在性的运动。另一方面,精神深入和把握内在性的运动可以分解为这些方面:一方面是假象的排除和真相的确定,另一方面是在确定了的具象上进行分析从而深入和把握内在性。

$1-14 这样,在精神中必须考虑一个现象的存在方式对精神本身的影响,否则便不能达到精神本身的目的(即获得事物现象内在性)。一个现象具有两种存在方式,一个是现象孤立地与别的现象处于割裂状态下的存在,另一个便是现象在现象界中的存在,即在与别的现象处于各种关系、与所有的现象同在一个集合体中的存在。一个现象的这两种存在方式对精神获得这个现象的内在性具有决定性意义;明确地说,现象处于孤立状态时,精神便不可能获得它的内在性,相反,当现象处于现象界中时,精神才有可能获得它的内在性。原因很简单,当现象处于无限的现象界中时,现象的内在性便会充分地表现出来;现象之内在性的表现程度与它同外界的联系程度成正比,这种关系越广越深,现象就越展开其自身,现象的内在性也就越是表现出来。因此,精神必须把一个现象放到现象界中去考察,只有这样它才能获得这个现象的内在性。对于一个事物也是这样,只有把这个事物置于整个世界之中,精神才有可能获得这个事物的本质。自然,这是一个麻烦、复杂而困难的工作,但是,要获得事物的本质,要获得真理,总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在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中可以看到,人们往往把要研究的事物同别的事物割裂孤立起来,这是完全必要的(分析方法必然导致这样的孤立),因为它使自己摆脱了许多干扰。但是你总得让这个事物与别的事物发生关系,这样这个事物的各种性质才会表现出来。因而对于自然科学来说,“实验”便成为研究事物的最理想方式,因为实验使人能够控制这个事物,既使这事物减少干扰,又能够使它与别的事物发生联系和作用;这样,事物的内在性便在人的支配和控制下表现出来。实验的实质也就是这样,它使事物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干扰的情况下按预定的构想与别的事物发生联系与作用,从而使它的性质按照人的这一构想而有所表现。实验的这种情况便构成了它与事物之间的自然关系的区别,在自然中,事物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的,而在实验中,事物之间的关系则是在人的设计和控制下进行的。然而不管是自然的还是实验的,事情总是:使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发生关系,以使这个事物的性质表现出来;只是在实验中这种性质的表现要纯粹得多,而在自然中这种性质的表现要受到各种各样来自自然本身的干扰。

$1-15 现象是感性的对象,感性通过上述所说的感觉过程而把它摄取到头脑中,由头脑再进行“加工”(怎样的头脑便进行怎样的加工),而把它提升为它的内在性——质或本质。现象作为感性的对象自然是感性之外的东西,但是作为感性对象这一事实,便意味着现象要成为感性的内容,要成为精神和头脑的内容。它作为这样的内容,已经失掉了它的外在之对象性,它在感性的作用下已经从对象性转化为内容(从而把这种对象性克服掉)。

当然,现象作为(精神和头脑的)内容还有程度上的差别,对感性头脑是内容的东西,对知性头脑和理性头脑就不一定是内容了(而仍然是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着)。我们可以这样来考虑这个问题:

一个现象首先存在于自然中,这时它是独立于精神而存在的;这个现象的对象性称为“一级对象性”。一级对象性便是指那些纯粹自然的完全外在于精神的现象,感性的对象便是这个一级对象性的自然现象。然后感性把这个自然现象转化为感性内容,从而开始成为精神的内容而存在。但感性内容又成为知性的对象(一个头脑思考它所看到的东西一样);这个感性内容称为“二级对象性”。作为二级对象性,它再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了,而是带有感性于其中的现象,它对于感性来说是内容,对于知性来说则是对象。知性把二级对象性的感性内容又转化为知性内容,从而在(成为精神)内容方面又进了一步。然而知性内容同样只是比知性更高级的理性的对象;这个对象性称为“三级对象性”。作为三级对象性,它离开作为纯粹对象(即一级对象性)的自然现象最远,而带有的精神能力(感性、知性)最多。同样,理性再把这个知性内容转化为理性内容。到理性内容这里,所谓精神内容才真正地实现了,即理性内容是真正的精神内容。内容便是这样,在头脑中一步步地提升,直至达到最高形态的内容,而最高的内容才是真正的内容;最高头脑有权把低级头脑中的内容作为对象而进行处理,把它提高为这最高头脑的内容。

随着精神内容的产生,精神产生了,感性由于产生了感性内容而建立了感性精神;同样,知性由于产生了知性内容而建立了知性精神,理性由于产生了理性内容而建立了理性精神。精神便是从这精神内容中产生的;我们很难设想,从没有精神内容的头脑中能够发生和建立起一个精神。然而精神必须在最严格意义的精神内容上才能发生出来,从那些没有多少精神内容成分的东西中不可能发生出相应的精神(如果发生,也只发生一个很不完全的精神)。比如,从感性内容上不可能发生出知性精神,从知性内容上不可能发生出理性精神。

三 感性精神

$1-16 感性精神从感性内容中发生;当不存在感性内容时,就不会存在感性精神。实际上,是感性,即纯粹感性产生了感性精神,因为感性内容是纯粹感性产生的。纯粹感性产生了感性精神,这对纯粹感性本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上面已经说过,感性精神在头脑中的产生使纯粹感性在头脑中获得了稳固的支配地位,即这时头脑是感性头脑。

一个精神内容会产生一个相应的精神,并且,这个精神内容越高级,它所产生的精神就越完善和高级。那么,精神内容产生相应精神的标志是什么呢?即怎样才算是产生了一个精神呢?一个精神内容能够产生精神的另一方面——即‘精神力量’(如情感、意志等)时它便是产生了一个相应的精神。这便是一个精神产生出来的标志,简单地说,这个标志为:一个精神内容能够产生相应的情感和意志;或者通俗地说,一个“认识”变成了人们相应的热情、积极性和行动。因而,由此可以看到,精神内容产生相应的精神是多么重要,不能产生相应精神的精神内容不是真正的精神内容。

精神内容越高级,便越能产生出高级的精神。而感性内容是最低级的精神内容,因而它所产生的精神——感性精神也是最低级的。那么究竟感性精神是怎样的精神呢?感性内容不过是外界现象通过感觉所形成影响的结果,它没有涉及到现象的任何内在性,因此由感性内容(即外界现象的影响)所产生的感性精神是十分幼稚的。这个精神只是对外界现象产生最单纯的反映,而没有使这些现象产生丝毫的改变。我们可以从幼儿的精神中看到这些,因为儿童精神便是典型的感性精神,一个儿童精神是缺乏精神力量的,这种缺乏主要是它没有意志;它有一些情感,但这种情感由于完全缺乏意志的支配因而是完全非理智的、任性的,这种情感并不是精神力量,虽然它是从感性精神中产生的,——这种情感十分脆弱,因而不形成什么力量。一个精神只有当它产生了意志,才算是有精神力量。这样,感性精神并不是一个真正(成熟)的精神,它不过是一个真正的精神的萌芽罢了。然而感性精神有一个“优点”,即它是一面镜子,纯粹地最真实地反映着外界现象。

$1-17 一个精神包含着两个方面——认识和精神力量,在这里,一定的认识便产生一定的精神力量。认识便是上面所说的精神内容的基本;在一个精神中,只有作为精神内容的东西才是真正地认识了的东西,除此之外的所有东西都不是真正的认识,因而都不能产生相应的精神力量。精神内容实质上便是认识,因为只有作为认识才算是精神中的东西,才能导致精神力量的产生。上述思维过程便是认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产生出认识,认识再建立和产生相应的精神,营养建立起相应的身体一样。认识产生了精神,从而便产生了相应的精神力量;只要认识产生了相应的精神,便会产生出相应的精神力量,反过来,衡量一个精神是否存在,便看一定的认识是否产生出相应的精神力量。在精神中,认识和精神力量是绝对统一的。一种精神可能在某种情况下表现为认识,在另一种情况下表现为精神力量,但这只不过是精神本身的侧重不同,它所侧重的这两方面则是永远统一、永远连在一起的。那些不能引起人们的热情和积极性的教条根本不是人们内心所认识的东西。

精神力量包括情感和意志两方面,这两方面是互相对立、互相制约的。但是,没有意志的情感并不是真正的情感,同样,没有情感的意志是死板的缺乏热情的意志。情感和意志是互相调节的一对,它们互相之间不让对方超越于所规定的界限,从而保持精神的平衡。当情感过度冲动时,意志便起而制约情感,使过度的情感缓和下来;相反的情况也是这样,当对一件事缺乏情感时,意志便(依认识而)促进情感的提高。情感对意志的调节作用也是这样。这种缓冲的调节使一个精神能够承受现实对它的冲击,从而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了激烈与痛苦的现实把精神本身击垮。当精神受到的冲击太大,“情感——意志”系统不能缓冲这种冲击时,精神便会冲垮。这时精神已经变成了病态的精神,精神病人的精神一样。病态的精神失去了认知的功能,情感和意志也失常。

可见精神是一个很精微完整的存在,在精神这里认识变成了精神力量,变成了情感与意志,变成了人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人是这样的东西,它必须在一定的情感或意志下,即在一定的精神力量下进行活动——工作、生活等,当它在它的活动中缺乏这种精神力量时,它便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或者这种活动便不是真正的人的活动。

$1-18 感性精神虽然从每一个感性内容中产生,但是真正的感性精神却是从全部的感性内容中产生。一个感性内容只能产生闪光般的感性精神,而不能产生一个稳固的感性精神;只有全部内容的集合才能产生一种稳固的感性精神。因此,我们便由此知道,感性内容越少,所产生的感性精神就越不稳定、越脆弱,相反,感性内容越多、越丰富,所产生的感性精神就越稳定、越强。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因为人人都有这方面的体验。当一个人营养丰富、肌肉发达时,他便是个强壮的人,相反,当一个人营养缺乏,肌肉萎缩时,这个人便是一个瘦弱的人。精神,和一切存在物都是这样,都毫无例外地遵守这个自然规律。因此,当一种感性精神在头脑中形成时,这感性精神已经包含了一定量的感性内容;并且,这个感性精神还会不断地吸收感性内容,同时感性精神所包含的内容越多,它越强壮,它对感性内容的吸收就越强。这一点对于感性精神以及别的精神来说都十分有意义。精神越强,精神的发展便越快。

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当感性内容还没有产生出来时的感性精神,或者精神内容还没有产生出来时的精神;这时的情况是怎样呢?这时只存在着单纯的智力。由于智力的存在因而一个头脑便开始对感性对象发生兴趣,这个头脑很想把这对象转化为相应的精神内容。这时这个头脑有一个感性精神的精神框架,这个精神框架要装进内容,它转化和容纳内容。所谓精神框架便是指还没有精神内容的精神。一种精神只有具有内容才是存在着的,没有内容便不存在;因而精神框架是不具有精神的,但它有产生和存在出来的强烈倾向。因而我们把精神框架看成是一个精神产生出来的过渡环节,在这个环节里精神内容被大量吸收到这精神框架中,使精神框架渐渐装入东西,甚至装满。

头脑中的精神框架由其中的智力因素决定,有怎样的智力,就有怎样的精神框架。实际上,精神框架无非就是一种智力的化身,这个智力越大,它所具有的精神框架就越大。当一个人的智力刚刚萌芽时,便产生了一个相应的精神框架,这个精神框架的运动倾向便是要把自己填满,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精神。当它被填满时,即一种感性精神产生时,智力又向前提高,从而又产生新的更大的精神框架,这时又再发生填充的精神运动;当这个更大的精神框架被填满时,一个新的更大的精神便产生了。同样,当智力再向前发展时又会产生一个更大的精神框架,于是精神运动的填充又会产生一个更大的精神。这样,随着智力的产生和发展,头脑中发生精神框架并把这个框架变为精神的过程就无止境地进行着,直到智力不再向前发展为止,因为这时再也没有更大的精神框架产生了。

智力——>精神框架——>精神

智力每提高一步,就会产生相应的精神框架,而这精神框架就会产生出相应的精神活动(吸收精神内容的能力和活动),于是在这能力和活动下,精神框架被精神内容填满,一种精神便随即产生。

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发展过程看到这种情况。儿童时期,一定的智力产生了,但还没有产生出相应的精神;这个智力便化为一定的精神框架。这样,儿童便有了一种精神框架;自然,这个精神框架是低级而幼小的,是纯粹感性的。儿童对一切现象都好奇和感兴趣,这便是儿童的这个精神框架的作用的表现。任何精神框架都这样表现出来,即对它所要吸收的东西发生强烈兴趣,——打个十分相似的比喻:一个人肚子很空时他便对他所要吸收的东西(食物)很感兴趣。当儿童的精神框架被填满时,儿童便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外界现象很感兴趣了;因此要对外界(现实)重新发生兴趣,就必须有新的精神框架。而要有新的精神框架就要使原来的智力提高;智力的提高会产生出一种新的精神框架。随着新的精神框架的产生,兴趣又产生了,但这已不是儿童的兴趣,而是少年的兴趣、青年的兴趣。少年、青年的兴趣与儿童的兴趣并不相同,少年、青年的兴趣自然要比儿童的兴趣高级。青年的兴趣当把新产生的精神框架填满时便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自然是更高的兴趣,它从更高的精神框架中来,从智力的发展中来。就这样,精神随着智力的发展而一步步地得到提高和发展,它所包含的精神内容也越多、越来越丰富。而包含精神内容越丰富的精神便是越加强壮的精神,这强壮的精神表现在:情感和意志更强更丰富了。我们看到,少年、青年的精神自然要比儿童的精神强壮,而成熟青年和成人的精神则比少年、青年的精神强;越强的精神就越能抵抗现实的冲击。坚强的精神能够抵抗得住孤寂和命运等的不幸;另外,坚强的精神还表现在他对一个预定目标的执着追求上。

$1-19 感性精神是在大量而丰富的感性内容上建立起来的。而大量、丰富的感性内容则要靠充分的纯粹感性运动才能产生;因此,感性精神实际上是由纯粹感性产生的,充分的纯粹感性建立了感性精神。因此我们便把感性精神归结为纯粹感性的运动,它是纯粹感性运动达到一定程度和规模时的产物;并且,纯粹感性在产生这个产物后,在这个产物中,它自己便发生了变化。

纯粹感性在开始时,当然还没有产生出感性精神,这时,纯粹感性在头脑中艰难地进行着。这是由于智力刚刚产生,只能维持纯粹感性的偶然进行;纯粹感性在这智力下艰难地进行。比如婴儿的感性便是这样,在它那里进行一次感觉(不管是看、听、触)都是不容易的。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极限,在这个极限中,纯粹感性完全不存在,等于零。这只要找出智力等于零的任何东西如刚刚出生的婴儿,无生命的自然物等便可以得到这个极限。当智力从零那里发生出来时,最低级的智力活动——纯粹感性便发生出来了;然而这时所发生的纯粹感情是十分不容易的,并且只是零星地发生。

这样,纯粹感性从一发生起便艰难地然而是必然地进行着,它一点一点地进行下去,母亲带婴儿那样一点点地“教”,使之慢慢开化。这种艰难进行着的纯粹感性慢慢加速智力的发展,于是,纯粹感性就变得越加容易了;但是这种渐变是缓慢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它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最后,这种渐变产生了突变,突变的结果使得纯粹感性在一个头脑中十分自如地进行下去;这种突变同样是由于智力发展的结果,它建立在发展了的智力的基础上。

纯粹感性长期而广泛地进行,最终使(进行纯粹感性的)头脑产生了感性精神。感性精神使纯粹感性的进行产生了突变,从以前艰难、零星地进行变成自如、广泛地进行。现在纯粹感性是在感性精神的支持下进行的,感性精神支持和巩固了纯粹感性,使纯粹感性在头脑中毫不费力、自如和广泛地进行。这样,感性精神(——由于它把纯粹感性巩固了)便使纯粹感性在头脑中占据了支配地位,使这个头脑成为感性的头脑。但是另一方面,感性精神也规定和制约了纯粹感性,使指在一定的方式和范围下进行。

纯粹感性在感性精神出现前后所发生的这种变化是很大的,并且十分重要。纯粹感性的“顽强”进行促进了智力的提高,依据这提高了的智力而建立了这感性精神。感性精神一方面表征一定程度智力的存在,另一方面表征一定程度和规模的纯粹感性的进行;在这里是:越来越广泛的纯粹感性促进了智力的提高。因此,这种改变实际上是纯粹感性的自身改变,是从自身中发生的改变,只是这种改变首先创建了一个感性精神,然后便表现为纯粹感性在这感性精神中的存在。

‘智力活动(或称精神活动,即如感性、知性活动等)建立相应的精神并且(自己)在这个精神中发生改变’的这个规律性具有很大的普遍适用性。比如,一个精神活动g在建立相应的精神G的前后将会发生变化,精神活动g在精神G中将变为精神活动g`。g`由于精神G(在头脑中)的存在而在头脑中取得支配地位,使自己在头脑中更广泛更容易地进行。而g并没有在头脑中取得支配地位,因而它的活动是不容易、不广泛的,并且也不稳恒。

精神活动:g——>G——>g`

这里的关键是:精神活动g通过(它自身建立起来的)精神G而变为精神活动g`,这g`在头脑中获得支配和主导地位;从而使头脑成为g`的头脑(甚至成为g`的专门头脑),这便是专家头脑,即一个专门从事某一精神活动的头脑。这样,可想而知,g`在它的专门头脑那里将是十分容易十分“在行”地进行下去,——总之,它在这个头脑中有“专门”这个意义所表示的一切。

我们用这一规律性来考察一个专门头脑(他拥有专门的精神和专门的头脑)的形成情况。一个人考虑一个(或一类)问题A,现在这个问题对于他的头脑来说是一个新问题,在此之前,这个头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样,由于这个头脑对问题A完全陌生,因此在他开始进行问题A的思考时是困难的,因为十分显然,刚刚开始做的题目总是不容易的。这时的头脑是别些问题的头脑,它被这些问题占据和支配了;因此要这个头脑转过弯来思考一个陌生的问题,谁都知道,这是不容易的。但如果这个头脑“顽强地”把这个问题思考下去,则慢慢地,问题A便能够在这个头脑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这个地位会随着头脑对问题A的不断思考而提高。最终,头脑对问题A的精神产生了,在头脑中产生了专门属于问题A的精神。由于这个精神的产生,对问题A的思考和头脑本身都发生了改变,此时的头脑是问题A的头脑,问题A在头脑中可以自如地进行;头脑也因而成为问题A的专门头脑。这样,专家便产生了,这是问题A的专家,他拥有关于问题A的头脑和精神,他同时便是问题A的权威。比如,他是军事问题的专家,政治问题专家,世界经济问题专家,或哲学问题、社会问题专家等等。在这里他是问题A的专家,因为他拥有关于问题A的专门头脑和精神;而要形成这样的头脑和精神,唯一的方法便是对问题A的“顽强”而不断的长时间思考。只有对一个问题具有专门的精神和头脑,一个人才能够真正了解这个问题。

在头脑中,从感性精神过渡到知性精神,从知性精神过渡到理性精神,都遵循上述这一规律性。纯粹感性广泛而充分地进行在一个头脑中建立起了感性精神,因而头脑便成为感性头脑。随着头脑中智力的发展,在感性头脑中便渐渐产生了知性——纯粹知性活动;这时的知性活动也是艰难的,因为此时头脑是感性头脑。知性艰难而顽强地进行慢慢地使知性自己在头脑中取得了地位。显然,这个地位是有感性精神竞争而得到的,知性获得多少位置,感性精神便会失去多少位置。最后,知性在这个头脑中广泛而充分地进行使纯粹感性的精神被知性精神所取代,于是头脑从感性头脑变成了知性头脑。同样,随着智力的进一步发展,理性在头脑中出现了,并且它也经历一个艰难和顽强的过程而在头脑中获得一个地位。这个地位不断随着理性的进行而扩展和提高,直至在头脑中获得支配地位。于是知性精神被理性精神所代替,知性头脑变成了理性头脑。在头脑的这些变迁中智力都作为头脑的一个潜在的决定因素和前提发挥重要作用,头脑的变迁如果不伴随着智力的相应提高便不能实现。在这里,头脑的变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纵向,即从低到高;另一个是横向。智力也同样发生这两个方向的变化,即纵向和横向的变化。在头脑的纵向变迁中,智力从低级到高级提高了,比如头脑从感性头脑到理性头脑的变迁便是智力从低到高的发展。而在头脑的横向变迁中则不同,这里智力保持在一定水平上,而只是智力特征的变化,智力从以这一特征发挥变为以另一特征发挥出来。比如头脑从经济的头脑变为政治的头脑,从物理的头脑变为数学的头脑,从诗的头脑变为画的头脑等等,这些都是横向的变迁,在这种变迁中大脑的智力保持水平的不变而发生特征上的改变。当然,这些变迁都有极其复杂的过程和机制,这里不想多说;然而必须了解,这种变迁也是十分困难和缓慢的。

[经验]

$1-20 上面说通过头脑的有意识活动(即思维)而建立起相应的精神,但这只是精神建立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种建立精神的活动,这便是“经验”。经验与思维相反,它是无意识地进行的;但是往下我们便看到,经验与思维是联结在一起的,它们互相依赖着(思维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认识活动,虽然在这里面也包含着无数的无意识过程;而经验从总体上说则是一种无意识的认识活动,虽然在里面同样包含着无数有意识的过程)。

一个头脑,处于一种现实中(不管是有意来到现实中还是无意的)就会与现实发生某种毫不觉察的潜在的同化作用,这种同化作用是缓和的,并且头脑和现实在这种缓和的同化中都发生了改变。这里不说现实的改变,只说头脑的改变,这改变便是:头脑中建立起了与现实相适应的精神,这个精神的两方面——认识和精神力量——便是‘经验’和对这现实的‘情感’。在这个精神中,认识以(对现实的)经验的形式出现,精神力量以(对现实的)情感的形式出现。当然,这个头脑是一个现成的头脑,由怎样的一个头脑处于现实中,便具有怎样的同化作用,从而具有相应的经验和情感。因此,感性头脑、知性头脑、理性头脑之间所产生的经验和情感都不一样;实际上,每一个头脑在同一现实中所产生的经验和情感都不一样。

经验和情感的产生其条件必须是:头脑处于现实中;这是经验和情感,即一个自然、素朴的精神(或称“经验精神”)产生的前提。因为只有处于现实中,头脑才发生与现实的同化作用,从而才会产生出这个精神。不管一个人对这种经验和情感的需要是否有意,它都这样产生,都是以头脑与现实的“相处”为前提。比如,当一个人刚开始在一个地方居住时,并不感到习惯和自然。这时头脑中所具有的现成精神对着新出现的现实多少具有排斥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头脑与现实发生了同化作用,这时头脑中产生了与这现实相适应的精神,从而对这个现实产生了经验和情感。一个人对他长期居住的地方(或对他的工作)发生经验和情感,经验使他了解这个地方(或工作),情感则使他喜欢(或讨厌)这个地方(或工作)。这正像歌德所说的:“住惯了的地方,地狱也会变成天堂。”(《浮士德》)。这里的关键是头脑中产生了与现实相适应的精神,只有这个精神产生了,一个人才能安心地在一个新的地方住下,在一个新的工作上工作。我把由这种方式所产生的精神称为“经验精神”,它通过头脑的经验活动而产生;而所谓头脑的经验活动无非便是头脑处于现实中并与现实发生无意上的同化。

因此,经验和经验精神一方面取决于所相处的现实,另一方面取决于所相处的头脑本身。没有头脑自然不会产生任何经验和经验精神,而低级的头脑同样只能产生低级的经验和经验精神。比如,动物、婴儿和成人所产生的经验和经验精神就不同,一些高级的动物有较强的经验能力,当同一事情出现好几次后,它便知道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这个事情会出现。如一条狗被人用棍子打了,因而这条狗看到一个人拿着棍向它走来时,它便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尽管这也可能是它的错误判断,即这人不一定来打它),于是便溜之大吉。动物的这种情况即是所谓的“条件反射”,动物的经验能力是否强,便看它的条件反射作用建立得是否快,作用是否强。婴儿的经验能力大体与动物相当,当你用针第一次在他面前要刺他时,他(看到这种情况)并没有什么反应,当你刺过后第二次再要刺他时,他便发生反应——闹或哭。而这些不过是最低级最基本的经验能力而已,成人的经验能力自然比这高级得多。成人的经验是:复杂、细致和深刻;他能够经验出一定程度的内在必然性,并且经验十分细致——能经验到十分细微的情况。这自然是由于成人的大脑比动物和婴儿头脑高级的缘故。经验的复杂、细致和深刻是一个头脑和经验精神高级完善的两个标志;并且在成人中,不同的头脑和经验精神所具有的这两个标志是不同的。那些智力迟钝的人其头脑和经验精神的这两个标志很低,即很难经验那些复杂细致和深刻的事情。聪明而富于智慧的人则相反,其头脑和经验精神的这两个标志很高,即他很容易经验到那些复杂、细致和深刻的事情。这些不同的人在现实生活、在学校教育、在各种工作中是经常碰到的。

$1-21 然而,经验究竟是什么呢?经验是经验精神的一个方面——认识方面,它从头脑与现实的同化中产生。但这个认识却与思维所得到的认识不同。经验是这样的一种认识:它懂得,在这样的一种条件和情况下会出现相应的另一种情况,比如在夏季天气过分闷热的情况下,(人们便经验到)可能有台风出现。但是,经验者不知道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就他作为单纯的经验者来说),台风为什么会发生。因而他在经验中懂得的最多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一定会出现的内在必然性。因为以前他看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因而他在看到这种情况时便以为这样的事情会再出现,当他感到闷热难受时便以为台风又要来了。但是,这事情为什么再出现呢?他不懂;他不懂得这情况(闷热)和所要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是经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而它正与思维的认识相反,思维是: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那么,经验和思维、经验精神和思维精神之间的关系怎样呢?

经验强调头脑与现实的相处,强调头脑与现实的互相同化;这一点与思维相同,因为思维的源泉便是现实,思维要在现实中才会发生。但是思维却不与现实同化,它在与现实发生关系的同时又超脱于现实(只有这样思维才会发生出来)。经验的这种同化极为重要,这样,在头脑中便有一个十分现实并且十分自然素朴的经验精神。经验可以说是精神发展的丰富现实源泉。由于经验的这一点,由于这经验精神的存在,因而经验被哲学家们认为是唯物主义的(一个)原则,而与唯心主义原则——先验相对立。经验为思维和思维精神提供了现实的丰富性。但是思维和经验、思维精神和经验精神在一个头脑中并不很好地相处,它们之间存在着矛盾,从经验过渡到思维,从经验精神过渡到思维精神是不容易的。因为思维同时必须要超脱于经验,高于经验。但是它们两者必须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头脑中;在经验和经验精神中存在着思维和思维精神,同样,在思维和思维精神中也存在着经验和经验精神。

由于经验只是把握了事物的外在联系,因此经验必须过渡到思维,思维把握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经验上,虽然经验是这个认识的必须环节;必须使认识提高到思维、思想的高度。这种(思维与经验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思维必须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而思维同时便提高、扬弃认识的这种经验形式。

$1-22 当头脑建立起感性精神时,一方面,纯粹感性已经进行了充分而广泛的活动,它使头脑广泛地接触和摄取了外界现象;另一方面,智力已经得到充分的发展,它从零点发展到第一个转折点,它使纯粹感性充分而容易地进行,同时也将使纯粹感性消亡。纯粹感性只是把外界现象摄取到头脑中;在感性头脑中包含着大量丰富的表象,这是外界现象在头脑中的出现和存在。但是,当头脑中智力还很幼稚,只够维持纯粹感性的存在时,头脑便没有能力对这些表象问个“为什么”,即头脑还没有能力涉及到这些表象——外界现象——的质。但是,现象的质在感性头脑中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了,因为在感性头脑中包含着丰富的现象,这些现象聚在一起,使得现象的每一个内在性都充分地表现出来。现在,要使头脑注意到这些现象背后的内在性,只差一定的智力程度了。

而在这感性头脑中,智力已经发展到这“感性智力”的极限,只要智力一超出这个感性极限,头脑便会注意到这些内在性,便会从以现象为对象变为以现象之内在性——质为对象,从而再在另一水平上进行运动。如果智力超出了感性智力的极限,则头脑便会发现,它在纯粹感性那里只是把外界现象摄入头脑中而已,头脑自己根本不了解这些现象是什么。要了解现象,就必须把握现象的质,只有把握了作为现象的内在决定性的质,才能真正把握了现象,要把握世界就要把握世界的本质一样。这样,头脑面对着已经成为自己的表象,已经成为自己的(感性)内容的现象,不禁第一次发生了问题:这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这是头脑的第一次变革和飞跃。随着第一个问题的发生,头脑就已经慢慢变为另一个头脑,变成一个更高级的头脑。对于这另一个头脑来说,从前头脑中的感性表象变得生疏了,而这些表象对于感性头脑来说是十分熟悉的。两个长期相处的人是十分熟悉的,然而当其中一个以全新的方式从一个新的方面再次观察对方时,对方在这个人的头脑中就变得生疏了。总之,头脑在摆脱了感性精神的禁锢之后,第一次意识到,头脑自己对从前十分熟悉的东西(现象)一点也不了解。这个意识是头脑变化和提高的关键之点,第一个问题便从这个意识中产生。当它(头脑)意识到它对从前十分熟悉的东西(现象)一点也不了解时,便会发生问题,这是必然的。当一个人意识到他对自己长期相处而十分熟悉的人一点也不了解时,这个人便会感到十分惊讶,接着便会产生一个强有力的问题,这个问题表示着,他的老熟人对于他来说还是个谜,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上述这种情况,是由两个前提造成的,这在上面已经提过了。第一,头脑接触和熟悉了大量丰富的现象,一个人接触了他的对象的大量性质和表现一样;第二,智力充分地发展了,发展到使头脑有能力发生相应问题的程度。因此,一方面,不管怎样,问题就在现象中,这一点与头脑无关,头脑只是使这个问题通过自己而表现出来而已。另一方面,这个问题遇到一个有能力洞察和发现它的头脑。这两方面结合起来,问题便呈现出来,便发生了。比如,飞机金属发生疲劳,这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与任何头脑无关。但并不是任何头脑都能看出这个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飞机机械师的头脑或飞行员、飞机制造专家的头脑才能看出。所以,一个问题在头脑中发生,必须有上述两个前提,即问题真正存在着,和一个能够有能力发觉这个问题存在的头脑。

于是,在这两种前提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头脑改变了自己,从以“现象”为对象变为以“质”为对象。我们把这种改变看成是头脑的一次提高和进步,因为它的活动采取了另一种思维形式(来代替“纯粹感性”这个没有思维的思维形式),这种思维形式第一次以一种内在性为对象。这种思维形式便是“知性”。 yDqfV08BPvoSRrLSkCwW8WPUvx7jpqq/mbYnwtI6ik5pTkq11a2bkMe+hJcsO54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