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人类的认识

$0-1 人和人类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样进行的?它的本质是什么?这些古老而深远的问题是那些拥有人类高级智慧的伟大哲人所沉思默想的题目。他们为了这些题目而绞尽脑汁,并且提出了各种各样使一般人难以理解的学说,如天赋观念、经验主义、不可知论、反映论等等。这些东西堆积在一个普通人的头脑中足以把这个头脑搞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自然,在伟大哲人的这些学说面前,需要相应的智慧才能了解它们。这些见解或者是理论形式的(即达到了思想的程度),或者还停留于感觉和经验的水平和形式上,但它们都出自这个或那个人的智慧和他的现实生活;它们凝结了他的智慧。只是认识的这些见解在哲人和普通人之间还有着形式上的差别。哲人已经把他的见解上升到思想和理论的程度,因而他的见解以理论和思想体系的形式出现;而普通人的见解则只停留在感性、经验、直接现实的水平上,因而只采取感性、经验的形式。前者可以称为关于认识的学说,而后者则不能称为学说和主义之类。但后者却是前者的广阔市场,它们(前者)要在这个市场上互相竞争以求生存,有立足之地。如当天赋观念在和经验主义进行竞争而失去广大民众的头脑与精神时,天赋观念就会丧失其存在的根基和市场。

一 智力

$0-2 那么,认识是怎样发生呢?稍有点头脑的人,只要视野足够开阔就不难发现,人的智力(或智慧、智能等)是人认识发生的内在因素和源泉。当我们把一个人和一个比较高级的动物如猩猩放在同一个现实活动中时就会看到,由于人类智力比动物智力高级而更了解这个现实活动,动物是不可能了解这一现实活动的——至多具有感性的反映和最原始最幼稚的经验。由于人具有它的智力,因此会对它所生活的环境发生认识;这种认识的程度可以从最初的感性达到最高的理性,即达到对环境和事物之本质的认识。而动物的认识只具有纯粹感性的认识,极少有理智的认识和能力。一般人和哲学家都认为,人和动物的差别便是人能够思维,这是十分正确的。但必须指出是什么样的思维,因为思维按它能够深入于事物的深度而具有高低的形式,人只有达到最高形式的思维——理性,才真正构成与动物的区别。某些动物和高级电脑也能思维,也能作出某些推理和判断,但它们的思维永远也不会达到思维的最高形式即理性。

人能够达到最高形式的思维,能够达到真正的思维,首先便因人有比动物高级得多的智力。是这个智力使人产生了人所具有的认识,并由此建立起精神的“上层建筑”。

$0-3 智力的认识发生不仅构成了人和动物的差别,而且也构成人与人的差别。不同的人,由于他们智力高低和各种横向特征的不同,也在他们中造成不同的认识,‘天才’和‘白痴’便是最显著的差别,前者可以达到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后者只能感性地反映事物。毫无疑问,智力的高低不同构成了他们这种悬殊的差别。对于人类,除了天才和白痴而外的一般人(占绝大多数)的智力水平介于这两者之间,他们有思维,有丰富的经验,但他们的思维难以达到天才的程度,因而在认识上难以达到天才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因此,人类在认识上由于智力分布的不同而构成了一个正常状态:白痴和天才占极少数,一般人则占绝大多数;因而对世界的真正了解和不了解占极少数,对世界具有一般经验的了解则占绝大多数。智力高的人能够获得真正的、高程度的认识,相反,智力低的人只能获得低程度的认识;这种认识程度决不能超越于其智力水平(但这里要把认识对象的表现程度所造成的差别忽略不计)。智力高的人不满足于低水平的认识,因为这与智力这个内在因素不相称。这种智力需要一个高水平的认识来与其自身相适应。因此我们看到,天才总是不满足于一般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生活不适合他智力的发挥。天才在孤独和寂寞中的最好消遣便是天才智力的发挥,如思考、著作和各种使天才智力得到发挥的创造活动。

智力是一个潜在着的决定性因素,而认识不过是这智力发挥的结果。这种潜在因素存在于人和一切有智能的动物的头脑中。现在的事情是要把存在于人大脑中的智力发挥出来,只有这样,人的大脑才成为真正的人的大脑。在此把真正发挥出人的智力的大脑称为“头脑”。显然,并不是所有大脑都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智力,有些天才的大脑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不能把他的智力发挥出来。这种没有发挥出应有智力的大脑不能称为头脑。把头脑赋予这种意义是重要的,并且也符合常识,因为它区分了智力发挥与否的大脑。通常人们也这样理解头脑,当人们指责一个人缺乏头脑时便这样理解。

$0-4 智力的发挥首先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当一个人从婴儿渐渐长大时,他渐渐地对周围环境感到好奇和兴趣;这种好奇和兴趣的发生便是智力(从它的大脑结构中)开始形成和发挥出来的时候。因此智力的发挥是个十分自然的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为作用,目前,智力的发挥有一个越来越显著的人为形式,这便是教育。在教育中,智力发挥被人为地指导着,是人对自己智力的有意识的开发,就像人开发其他资源(如石油、煤、各种矿藏等)一样。教育的本质便是智力开发,不管教育采取什么形式,它都不能脱离这个本质规定性。智力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资源,人类生活所需其他资源都必须依靠智力来开发;智力开发是这些资源开发的前提。如人们了解到石油的作用并制造出开采石油的技术和设备,这样才可以开发石油。核能开发也是这样,只有产生了质能关系公式:E=mC 2 ,核能的开发才是可能的。因此人们对自己智力开发的支配完全是需要和必然的,这样更能大规模和合理地开发这种资源;而这种支配便是教育,因此教育是需要和必然的。然而由于教育是一个人为过程,那么教育是否符合智力开发的自然规律就成为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符合智力开发的自然规律,教育便促进智力开发,相反,违反智力开发的自然规律,教育则阻碍智力开发,窒息人们的智慧。教育要符合智力开发的自然规律,首先要做到的一点是尊重儿童和少年的好奇心和兴趣,因为好奇心和兴趣表征了智力,是智力活动的结果。智力的最佳开发永远是按着自发产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的方向进行。教育的本质是智力开发,它要让许许多多人都拥有一个他自己应该有的头脑。自然,这样的工作只能在一个社会十分敬重智慧、敬重天才、敬重有头脑的人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否则,教育就是人们利用它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是什么智力开发。显然,目前的教育不能达到这个开发智力的宗旨,真正有天才有创造的人并没有在这种教育中得到发展,相反,这样的人往往与这种教育相抵触。另一方面,人们往往把教育看成是达到自己某一目的的手段,上大学是为了一纸文凭,以使自己获得更高的社会保障和待遇,更高的社会地位,想到的不是开发自己的智力,而是怀着与智力开发无关的其他念头。这些都是人们的不良观念对教育产生的作用,在这种作用下,教育离开了它的本质规定性。只有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敬重智慧敬重天才的风气,教育才能真正按它的本来面目进行。

$0-5 认识是从智力中发生的。这一点有着深刻的意义,只要我们看到智力是怎样产生的便知道了。智力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漫长进化的结果,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和科学常识了。自然首先是无机的自然,然后发展产生有机物。自然在有机物上发展而产生生命,即生物;生物开始被赋上了“灵性”,这种灵性是生命的一个基本特征。生物也可以说是灵性的自然物、物质。最后,自然便在生物中产生了人和人的大脑;这时,自然物质的灵性在人的大脑和整个身体上得到最高的体现,而人的智力便是这种物质之灵性的存在与发生的原因。自然发展到人的大脑这种物质形式,于是产生了(人的)智力;我们把人的大脑看成是一种自然物质,那么智力便是这自然物质的一种特殊机能,这种机能是属于自然自身的,它从自然运动中发生和形成。这样,由于智力是从属于自然的,因而从智力中发生出来的认识、精神等都是从属于自然的,认识和精神要为自然本身服务。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智力存在的意义,它实际上是自然运动所采取的一个更高形式,即自然现在是通过智力来运动:

自然——智力——自然

这个自然运动形式与纯粹自然运动形式有差别,因为它不通过智力来进行。

自然——自然

在自然的这种循环中,自然单单依靠自然的纯粹自然物如水、山、土来运动。就如火山爆发、潮汐、打雷等自然过程。在“自然——智力——自然”这种形式中,自然便通过智力来运动,于是便出现了建筑、飞机、运河、长城等自然物和炸药爆炸、战争、矿藏开采等自然运动。“自然——智力——自然”中的自然物和自然运动是“自然——自然”这种形式所不能达到的,如自然本身不能产生出现代生活中的建筑、火箭之类。随着世界的充分展现和智力的不断开发,“自然——智力——自然”这种运动形式会向前无限发展,开采月球资源和人类向太空移居可能会实现。我们不难想象,“自然——智力——自然”的运动形式如果同样存在于某个星球上的人类中,并且这个星球的人的智力比地球的人要发达得多,那么这种运动形式在那个星球上是非常高级的,他们也许能乘坐光速飞行的飞船遨游太空。因此,智力越强,“自然——智力——自然”的运动形式就越高级。智力之所以有这种作用,是因为智力会产生认识,这是人对自然运动规律与必然性的了解和掌握,人掌握了自然运动的规律便可以控制这个自然运动,从而实现“自然——智力——自然”这种运动形式。

“自然——智力——自然”这种运动形式包含了精神的存在和作用;精神是与自然对立的。但是这个运动形式还是自然的运动形式,因为自然产生了智力,智力产生了与自然对立的精神,精神再通过人作用于自然本身;这样的过程实际上是自然本身的过程,只不过自然在这里要转化为它的对立面——精神才完成这种运动,在这里自然运动是“走了弯路”。

$0-6 认识了解自然运动,要把握自然运动的必然性;认识便是对自然运动的把握。把握、了解“自然——自然”便是自然科学和相应的技术;而了解和把握“自然——智力——自然”这种形式则不再单纯是自然科学的事了,它涉及到人类的全部科学。人类最高认识便是对“自然——智力——自然”的认识,即对自然、人及其智力、精神,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因而它同时是对认识本身的认识,是永恒的自我意识。

二 智力的发挥

$0-7 认识的实现便是智力的发挥,认识是智力活动的结晶。那么智力是怎样得到发挥的呢?首先智力作为一个潜在的因素,它只能在适当的条件和前提下才可能发挥出来;这个条件和前提,或者说使智力得以发挥出来的因素便是‘现实’。智力必须在现实中才能发挥出来,并且智力依着现实的广泛、深刻和复杂程度而越来越高级地发挥出来。脱离了现实,智力是不可能发挥出来的。

人的智力首先是潜在着的,在人还没有进行现实活动时他们并未知道自己具有智力和什么样的智力,这样,他们与一般的动物也就没有什么区别。只有人在进行现实活动时,其智力才得以产生出来,而在此之前不过有一个人的大脑结构而已。人和动物的智力差别在现实活动中表现出来,表现出人的智力高于动物,正因为这样,人需要的现实活动要比动物高级,在这高级的现实活动中人的智力得以发挥。倘若人只过动物那样的生活,人就会像狼孩那样低能;相反,如果动物过人那样的生活,则动物会更高能些,人对动物的训练便是要达到这个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的智力。人类本身也有智力高低的差别,因而个人需要的现实活动也有差别,智力高的人需要高级的现实活动,如科学研究、政治活动等;智力低的人需要低级的现实活动。这是很显然的,智力生活必须有这种一致性。如果一个高智力的人未能从事高水平的现实活动,那就会损害这个智力。这正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材小用”;这是一种浪费,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的浪费。

$0-8 现实对智力发挥的重要作用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原始时代的人类活动与畜牲区别不大。当人们集体活动时,人的智力开始发挥出来,因为语言、文字和生活中各种各样活动方式的改变需要智力的发挥,而智力的发挥又促进人的现实活动的提高,使他们运用更加高级的手段来进行现实活动。这些现实活动的手段和方式的提高随之产生了人类的文明。总之,随着人的智力的不断发挥,人们的现实活动越来越文明化,从而使人类脱离野蛮和愚昧状态,进入文明状态直至现代。

因此我们看到,人类现实活动总是伴随着人类智力的发挥,随着智力的发挥,人类生活越来越文明化。人类文明的程度越高,其现实活动就越高级;反过来,人类现实活动越高级,其文明程度就越高。因此我们可以用文明程度高低来衡量人类现实活动水平的高低,也可用以衡量一个人现实生活的高低。假设目前社会的平均文明程度为 5,则当一个人所进行的现实活动的文明程度低于 5 时,说明这个人的现实活动水平是低级的;相反,当一个人所进行的现实活动的文明程度高于 5 时,说明这个人的现实活动是高级的。譬如,当社会已经普遍使用电子计算机时,这个人还在使用算盘等这些原始工具,这个人的这种活动便是低级的。毫无疑问,人类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现实活动水平越高,人们就需要开发出更大的智力才能适应这种文明和现实活动;这实际上促进了人的智力开发。使智力得以开发的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便是使怀有智力因素的人(大脑)到尽可能高级的文明、尽可能高级的现实活动中生活,在这种文明和现实活动中他会发挥出最大的与这种文明和现实活动相适应的智力。我们看到,当一个人从一般人变为一个领导人物时这个人便发挥出更大的智力,因为领导人物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级的现实活力。同样,在一个社会中,当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科学、技术和教育等社会各方面活动时,人的智力就会得到普遍的发挥,人们将变得文明而有教养。这种作用的效果是任何教育都不可能达到的。一个先进、发达的社会必然是人们的智力得到普遍发挥、人们都普遍变得文明而有修养的社会,这个社会必须是人人都可以并且积极参与各方面活动的社会。

$0-9 另一方面,人们进行什么样的活动,与之相适应的智力便发挥出来。一个人进行航海活动时,与航海活动相适应的智力就得到发挥。自然,一般地说,这种特殊的智力只有在那些参与航海的人那里才会发挥出来。同样,人们进行潜水、太空、经济、战争、教育、外交等活动时,相应的智力也会在当事人那里发挥出来;这些特殊的活动实际上造就了相应的人才。但是,这种造就始终不能脱离智力基础,这些人才首先具备这特殊方面的智力,然后这些特殊活动才使它发挥出来。这是社会的分工,这种分工既可以产生不可缺少的专门人才,然而又使一个人片面化。

对于人类来说,随着现实活动的广泛、深刻和复杂,人类自身智力的发挥就越来越完全和深刻,以至在某些方面似乎达到了人类智力的极限,如宇宙究竟是有限还是无限的,粒子究竟是无限分割还是有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这样的问题似乎超越了人类智力的极限。现代社会,人们创造了人工智能,其实这只不过是人类智能的一种转化形式;这是人类最深刻的现实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人类智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在人工智能这种形式上我们可以认为,人大脑中的智能转化成了一个机器结构中的智能。本来,活的智能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而作为智能之产物的各种文明如文化、科学、建筑、城市等等只不过是智能的死的存在形式,这些死的存在形式只能由存在于人大脑中的活的智能来开发和“复活”才会有意义。

人的大脑结构——文明

即:

活的智能形式——死的智能形式

但是在人工智能这种文明形式上,文明再也不是死的智能形式了,而是活的智能形式,像人的大脑结构那样。在这里,人的活的智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来进行工作,如计算、逻辑等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人工智能是目前人类的最高文明;因为文明的本质便是人的智能的转化、物化,人工智能则是人的智能的最高转化形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所造成的普遍革命是不言而喻的,人们平常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将被具有智能的“机器人”所代替,因而人完全脱离直接地与整个生产过程打交道的活动。这标志着人对自然及其过程的完全支配。另一方面,低级的智能活动如计算、材料整理、记忆等都将被电脑所代替;这样就促使人们的智能去寻求更高的活动和发挥方式,从而无限发挥人的智能。

$0-10 在智力发挥,或智力与现实的关系中存在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即什么样的智力就需要什么样的现实活动。譬如这个人天生特长于音乐艺术的探索,则只有让他从事音乐艺术的研究才能使他的智力发挥出来。无数事实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个智力有其智力特征,只有按照这智力特征进行现实活动才能充分发挥这个智力。智力特征是智力所具有的天赋特殊性,即这个智力的长处或短处。每个人的智力都有其特殊性,那种在理论上或实践上认为人们的天生智力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别的观念是有害的,因为这样势必违反智力开发的规律性而使人才(天才)不能产生。目前教育方式大体上以这种观念作为不自觉的指导原则,因此这种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一般的职业人员,然而却培养不出天才和才华横溢的人。人们只知道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智力这种特殊的资源,而不知道这种资源在每个大脑中存在的特殊性,因而他们就像开采石油那样一般、普遍、统一地开采智力。这种开发智力的方式能够把每个正常人培训成有技术适应工作的人,但却不能把一个潜在着的天才培养成真正的天才,这样无疑窒息了一个天才。

因此,要人们(特别是教师)明确懂得智力特征的存在很重要;只有这样教育体制才有可能培养出天才,天才从来就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和发展出来的,教育似乎从来未在这方面发挥过任何积极作用。可以说,现行教育只能给人以一点知识和技能,除此以外它再也不能给人任何东西了。智力具有这种特殊性、特征,因此智力只能在与之相适应的现实中才得到充分的最佳的发挥。对于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的智力资源的社会来说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这一点,一个社会才会产生出天才和无数的人才。

然而智力特征并不是一开始就显示出来的,儿时的好奇心和兴趣是这种特征的第一次表现;但是这种表现是幼稚得极不充分的,并且小儿时对什么都会好奇和感兴趣。只有这种好奇心和兴趣得以自由而广泛地发展,智力特征才会在少年甚至青年时期真正显示出来,这时兴趣便成为这种特征的明显表现。因此智力特征随着智力的发展而渐渐地表现出来,而刚刚发生的智力是不会显示出什么特征和特殊性的。这样,人们必须让一个智力得到自由的发生和发展,而不能人为地对之加以控制、“整型”而使智力畸形化。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过早地要求他的孩子做某样事,以使他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这是不实际的做法,因为你强迫他的时候他的智力特征还没有表现,智力的特殊性还没有表现出来,你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特长和天赋,不能肯定他的天赋就是音乐或别的什么。人们为自己的孩子设计未来,而这种设计往往只是从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出发,没有充分考虑到“被设计者”的特点。正确的方法只能是:从被设计者的特点出发设计他的未来。

$0-11 但是智力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因素,而是一个增长着的因素。可以说未发挥出来时智力等于零;智力随着它的发挥而增长,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因素。一个人越是发挥出他的智力,他就越是感到有智力,并且随着这种发挥他的智力就越来越强。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智力建立了精神和头脑,它转化为精神和头脑而积累起来了。于是随着智力的发挥,这种智力积累也就越来越丰富(它表现为精神和头脑的丰富)。一个人总是随着他的精神和头脑的丰富而充满智慧,反过来,充满智慧是因为他有一个丰富充实的活的精神和头脑。伟大的思想家们,他们之所以具有“无穷的”智慧,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丰富充实的精神和头脑。而那些精神贫乏空虚,没有什么头脑的人是没有什么智慧的。

智力随着它的发挥而不断地增长着。但这种增长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到了一定程度,智力就不再增长了。因此,老年人会感到智力迟钝,思维、记忆等能力不如从前了。老年人大脑趋向于衰老,所以智力活动减弱,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维持一个精神和头脑的活动也需要发挥出相应的智力,一个“庞大的”精神和头脑的活动需要很高的智力发挥,否则就不能“带动”这个精神和头脑进行工作。就像起动一辆机车需要很强的动力一样。精神和头脑也是这样,起动一个大的精神和头脑比起动一个小的精神和头脑需要更大的智力发挥,起动一个深刻思想家的精神和头脑自然要比起动一般人的精神和头脑需要更高的智力发挥。

$0-12 认识便是智力在现实中的发挥;认识是对现实的认识。因此认识的产生有两个源泉:智力和现实。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和协调达到什么程度,认识便达到什么程度。

对现实的认识便是对现实之内在决定因素的认识。因此,认识的活动只有把握了‘质’才能了解现象,只有把握了‘本质’才能了解事物,只有把握了‘绝对本质’才能了解整个世界。那么这种把握取决于什么呢?十分显然,认识要把握的是一个内在的因素,只有这个内在因素表现出来才能把握它。因此,对一个事物的认识程度(首先)取决于这个事物中内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之表现程度,同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程度将取决于世界的内在本质的表现程度。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认识程度与事物(世界)内在性的表现程度成正比。用X表示事物内在性的表现程度,Y表示认识程度,于是有:

Y=kX

其中k是X与Y之关系的一个常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常数,留在下面再加讨论。在这个式子里,X与Y成为十分简单的线性关系,X大时,Y越大,X小时,Y越小。而X(内在性的表现程度)只取决于现实,只取决于认识对象本身,而与认识活动和智力因素无关。这是十分自然的,事物内在性的表现只能取决于事物自身,而不取决于任何别的因素。如果这个内在性完全不表现出来,那就不可能把握到它,因而也就不可能对这个事物发生认识了;相反,如果这个内在性充分表现出来了,那就可以完全把握到它,从而对这个事物发生完全的认识(即最大程度的认识,Y值最大)。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事物的内在性表现最低,又在什么情况下这个内在性表现最全面呢?

显然,内在性存在于事物之中,因而只有这个事物充分展开,这个内在性才会充分表现出来。事物存在于整个世界中,在世界中运动,从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和表现出来。这样,它展现了自己,它在世界的“畅游”中充分展开(展现)了自己。我们假设这个事物就是一个人,那么我们看到,他的所有内在性的东西只有在现实活动中,在社会中才会表现出来;他在现实和社会中充分地展开了自己的所有特征和方面。因此,要了解他,就必须把他放到社会现实中去,让他在那里自然地表现。人们在平常生活中也无意地应用了这个规律,即人们总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不同的现实对一个人有新的发现。两个人相处越久,就越互相了解,因为两人各自都在充分的时间中充分地显现了自己,而每一次显现对于对方都是一次新的了解。相反的事例也有,如爱因斯坦在其后半生所研究的‘统一场论’的特征和本质当时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而没有显现出来的东西不管有多大智慧和天才都不可能把握到它。

大自然在这光天化日,

也神秘地不肯让人把面纱撕去。

凡是它不愿向你的精神启示的东西,

你不能用杠杆和螺旋强取。

(歌德《浮士德》)

事物和世界的本质只有在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中才会充分表现出来,只有在人们把时间的流逝忘记了的情况下才会充分地表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是对任何思想和理论的考验与提炼,所有正确的东西,所有真理都会在这充分的时空中表现出来,而所有荒唐的东西也都会在这充分的时空中展现其荒唐。历史是所有社会形态之必然性的最充分、最正确的证明,社会的所有现象,所有的社会形态都会在无穷的历史长河中表现其合理和荒谬。因此,人们往往说:“让历史来作证明和判决吧!”

$0-13 但是,从Y=kX中看到,Y并不等于X,即并不是内在性表现了多少认识的程度就达到多大,认识的程度总不能大于内在性的表现程度(这在以上已经表明了的)。因此k不能大于 1,另一方面,k也不能小于零,因为认识的最低程度便是“不知”,在这里,不管内在性的表现程度怎样,认识的程度还是不知。因此我们便得出k的值域:

k大于或等于 0

k小于或等于 1

这表明,在Y=kX中,Y永远也不能超越于X的程度,最大时Y=X,最小时Y=零。

这是什么意思呢? k是一个常数,它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对一个人是恒定的。假设甲人的k值为 0.5,则当内在性的表现程度为 10 时他的认识程度便是 5,即他能够认识到(认识对象之内在性的)表现程度的一半。而乙人的k值为 0.7,如果内在性的表现程度还是 10 时,他的认识程度便是 7,即他能认识到表现程度的七成。还有第三人丙,他的k值为 0.2,若内在性的表现程度仍然是 10,那么他的认识程度仅为 2,他只能认识到表现程度的二成。这种由于k值不同所造成的认识差别是实际存在的,不管在学校教育中还是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都存在。同一个内在性的表现程度,在不同的人那里便有不同的认识程度,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是: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教师所教的东西的“领会”(理解)程度就不同。

那么,k在一个人那里是怎样决定的呢?十分显然,k构成了每个人之间认识程度的差别,而这程度差别正是一个人智力水平和智力特征的反映。当一个人智力高时,k值大,因而他获得的认识程度高;相反,当一个人智力低时,k值小,他获得的认识程度就低。因此,我们不妨把k称为智力常数,或聪明常数、天才常数,它表示一个头脑对一个事物之变化的敏感和反应程度。我们看到,同一个事物变化,一些人反应灵敏,另一些人则反应迟钝;这表现了一个人的智力状态。天才和白痴便是这种状态的两极。我们从一个人的感官特别是眼睛、从一个人的表情和举止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富于智慧。对于富于智慧的人来说,眼睛是富有神采和锐利的,这表现了他卓越的洞察力。相反,缺乏智慧的人的眼睛是没有神采的,这种眼睛并不表现出智慧,它只是让人能够看得见道路和各种物体。因此,富于智慧的人身体的各方面都显示出智慧的光彩,而缺乏智慧的人从头脑到身体的各部分都是麻木不仁的。

$0-14 因此,Y=kX表明,对一个事物的认识不仅取决于认识对象的表现程度,而且也取决于认识的主体——人的智力状态和特征。如果一个人完全缺乏智力(像低等动物那样),那么不管认识对象的表现程度有多大,这个人也不会有丝毫认识。反过来,一个人绝顶天才聪明,如果认识对象完全不表现出来,则他也不会获得丝毫的认识。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点:当事物静止不动、完全不展开其自身时,人们对它的认识只能停留于表面现象而不能达到它的内在性;当事物不充分地运动、不充分地展开其自身时,人们对它的认识只能是片面的;只有当事物完全充分地运动并同化于它的环境中,因而完全展开其自身时,人们才有可能达到它的本质——最深的内在决定性的认识。我们必须强调事物和世界在我们面前的表现(展现)程度,人的认识绝不可能超越于这个表现程度。我们对“本质”这个概念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事物的本质只有在这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的关系中、在这个事物与全部事物(即世界)的关系中才会表现出来,这样人们才对这个事物有所了解。因此,对于精神、头脑来说广阔的同时就是深刻的,广阔表现了深刻,无限深刻要无限广阔来表现,绝对本质要全世界、全宇宙来表现。

三 智力发挥的形式——思维

$0-15 智力在现实中的发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想象、直觉、思维、表象等等。这些都是使认识得以实现的智力发挥形式。但其中有一个形式却是最主要的,这便是思维。思维是深入于事物内在性的能力,是对这种内在性的把握;它是认识的最基本形式。对现象的认识便是对它的质之规定性的把握,对事物和世界的认识则是对事物的本质和绝对本质的把握;只有把握了内在决定性才会实现认识,而只有思维才能促成这种实现;思维就是认识本身。对于自然事物,认识便是要达到其内在决定性,而对于精神事物(知识、信息、理论、思想等),认识则要达到其中的思维,因为它们是思维的结晶。另一方面,意识、想象和直觉之类同时也是认识的不可缺少的形式,但它们只不过是附属于思维而存在的,并且只能在一定的思维程度下产生和存在,依思维的继续进展而进展。意识、想象和直觉的对象无非就是思维所把握的对象,实际上,它们是思维呈现其所达到的内在性的形式,是思维对事物内在性的直接把握形式。思维达到了现象的一个质,意识、想象和直觉便把这个质直接呈现出来,表象在头脑中;如果思维还没有达到这个质,则无论如何意识、想象和直觉是不能把它呈现出来的,因而就没有什么意识、想象和直觉了。因此,意识、想象和直觉是从思维运动中产生的,它们在思维运动中执行着特殊的功能,它们构成思维运动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当思维还没有发生出来(如儿童时期)时,是不存在深刻的意识、想象和直觉的,有的只是纯粹的感性,只是对现象的表象,以及他们的意识、想象和直觉也只是对现象的意识、想象和直觉,而不是对现象背后的内在性的意识、想象和直觉。只有思维才能使意识、想象和直觉成为对内在性的意识、想象和直觉,并且思维达到什么程度这种意识、想象和直觉便随之达到什么程度。

人们或许会把表象,把现象的想象和直觉也称为思维,这表现了人们对思维之本质的无知。思维绝不是停留于现象中的智力活动,在现象上停留和存在的一切智力形式都不是思维。那么思维是什么?思维是对事物内在性的深入和把握,而内在性与现象是相对立的两种对象。认识和全部精神都不能停留在现象上,而是要达到与现象对立的内在性;对于精神来说,思维便是第一要素,精神便是通过思维达到事物内在性而建立起来的。至于意识、想象、直觉和形象思维等等则是从这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精神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当这些特殊的东西产生时,思维已经在前面产生和运作了。

思维——精神——意识、想象、直觉和形象思维

即是说:思维建立了精神,在这个精神中便相应地发生意识、想象、直觉和形象思维等等。人们不了解这一点,他们没有认识到意识、想象、直觉和形象思维都是从一个‘特定的’精神中发生的,而这个精神则是思维建立起来的,它不过是一定思维的产物。我们看到,意识、想象、直觉和形象思维都是从一个特定的精神中发生的,诗人的精神和植物学家的精神就会产生不同的意识、想象、直觉和形象思维。

人们在运用一个概念时往往不了解这个概念,只把它当作一个“挺好的”术语来运用;但术语和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人们往往把术语称为概念;他们在使用它时并不真正了解它的含义和所具有的意义,即它含的本原意义和使用它时的意义。把价值了解成劳动的凝结(结晶)有什么意义?把思维了解成对内在性的深入和把握有什么意义?一个术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含义,而我们要找出在特定场合下一个术语的众多含义中哪一个更有意义。比如把思维了解并规定为‘对事物内在性的深入和把握’比把思维了解成是一种表象或想象更有意义,因为内在性在事物中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意义的存在之处,如果只把它了解成是一种表象,因而只停留在事物外在的现象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同样,把价值了解成‘劳动的结晶’是强调劳动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强调人不能像动物那样依靠自然产生的食物和物质,而要依靠人自己创造出来的食物和物质过活;而不仅仅了解价值的一个方面——商品交换的根据。因此,在使用一个概念时要了解到它深刻的现实意义。

$0-16 由于思维是对事物和世界之内在决定性的深入和把握,因此随即产生了思维运动的几种形式。首先是从外在的个别性入手,把这个别性分解,分解为组成它的各种要素,并找出这些要素的联系;这便是分析。分析的对象是个别性,分析要扬弃这种外在形式而达到其中的内在性、其中的构成要素,并着重找出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原子,得出一个原子的构成要素是电子和核子,并且电子和核子的联系为:电子绕核子旋转,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维持着这种旋转,同时维持着整个原子的存在。这便是分析,是思维所首先采取的对付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形式;分析要达到个别性的内在性,即个别性的质之规定性。但是分析是在一种孤立的状态下进行的,因为个别性是孤立的。分析使思维局限在一个个别性中——请注意:个别性与个别性之间是互相孤立、互相割裂的;因此分析是有限的,它不可能达到思维本身的目的——把握本质。因此思维在其运动中会扬弃分析而采取另一种形式。但在采取另一种形式之前分析必须是已充分地进行了,它不但在某个个别性中充分地进行了,而且对所有个别性都充分地进行了。只有这样,思维的另一种形式——综合才得以发生。

综合是把思维在分析中所达到的结果——各个个别性的质结合、统一起来,这是十分必要的,它构成了思维运动的一个环节。个体性是互相孤立和割裂的,它们的质之间在分析那里是完全互不相关的。这样,思维必须打破这种分析状态,使质与质之间发生联系和统一。其实,对于自然来说,质与质之间和整个世界都是互相联系成一个整体的,而个体性表现为互相割裂,这种割裂在分析的作用下更加深了;分析加强了个体性之间的割裂状态。因此,思维要把握自然的本质,就必须扬弃分析,打破分析状态而使个别性的质与质联系、统一起来。这种使质与质联系、统一起来的思维便是综合;因此,综合从充分的分析中产生并将否定分析。

在综合那里,事物和自然成为整体。但是纯粹的综合并不能给这个整体以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却是事物和自然本质本身;它是思维所要把握的最终对象。因此在综合上面又发生了思维的另一种形式——抽象,抽象便是对这个核心的抽象和把握。同样,抽象是从充分的综合中发生;但抽象并没有否定综合,相反,它是在综合中发生,是在进行综合的过程中发生的;当综合消失时,抽象也会随之消失。因此我们可以把抽象看作综合的一个方面,从而在综合中包含着抽象。这意思即是:思维通过各种各样的质之联系而把握本质,通过“多”来把握“一”,通过特殊性、具体性来把握普遍性和一般性;于是得出这样的结论:普遍性和一般性不能离开特殊性和具体性而存在,本质不能离开众多的质而存在。但是,思维也往往会达到一种极端:抽象脱离综合而变成纯粹抽象。纯粹抽象便是脱离综合性而对本质的单纯把握;这是一种“无毛”“光杆”的把握,因为本质脱离了具体的东西而变为无规定的混沌的东西。它是“实体”,不包含任何规定性,在这“实体”中,一切规定性都被否定了。这样,思维变为纯粹抽象而走向极端,它走进了阴沉的荒芜境地。在哲学上,唯心主义便是从这超脱一切的纯粹抽象中发生出来的。唯心主义从纯粹抽象出发,主观任意地作出各种规定。由于这种规定的超脱和空洞,最终往往与现实不相符合。真正正确的方法是:抽象物经过具体的现实分析而作出规定。首先进行个别性的分析(再分析),然后再根据这个别性的具体情况而把抽象物(这一普遍性)规定在其中。这样,这种规定性的原则和过程是:抽象物与(要规定于其中的)个别性之具体情况相统一。这一规定的过程同样是思维的运动过程,在这里,这个思维运动采取了另一种形式——演绎。

演绎便是抽象的具体化和特殊化,是思维超脱于个别性后又回到个别性的运动。抽象是对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把握,因而它本身是普遍的一般的;它要规定自己,使自己特殊化和具体化才能实现它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普遍性、一般性其意义和目的就在于对特殊性与具体性的把握,在这种把握中,个别性由于有普遍性实现于其中而变为普遍性的特殊性,它变成了一个具体物——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演绎便是这样,它使一个个别性变为一个具体性;演绎的目的是:把存在于抽象中的普遍性实现在个别性之中,从而使普遍性特殊化,使普遍性成为具体的普遍性。

演绎首先也是分析,是对个别性的分析。这种分析并不是从抽象性中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个别性本身出发;因此这种分析是完全现实的。这种分析与最初的分析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对个别性的分析,并且都是同一性质的分析。演绎的分析往往是对原来分析过的个别性的再分析,但这种再分析所得的结果比原来的分析结果更进一步,更真实了。实际上,要了解一个个别性,它的思维过程必须是:分析——抽象——再分析(演绎的分析),这样才能达到对个别性的真正了解。在这个过程中,个别性不再是个别性,而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具体性。

进行分析后便得出个别性的质,这个质便是这个别性的普遍性。于是,演绎的进一步事情是确立这个质与抽象性所把握的普遍性之间的同一和差别。确立了这个同一性和差异性,演绎便完成了自己的使抽象物具体化的“使命”;这样,抽象物便被规定在这个别性中了,它(抽象物及其代表的普遍性)获得了自己的特殊性,它具体化了自身。

$0-17 思维运动就是通过这样的几种形式——分析、综合、抽象、演绎而进行。它首先是分析,这是思维者和思维精神对现实的直接接触,这种接触获得了作为分析对象的个别性——现实总是以相互之间毫不相关的各种个别性而表现出来。然后是综合;综合不再与现实直接接触了,它是与分析的结果接触,力图把这些分析结果联结起来。抽象是离现实最远的思维形式,从形式上看它已经完全脱离现实了。但只有抽象才能够把握现实的深刻内在性,因此抽象是极为必要的,它是思维运动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抽象把握了现实的内在性,但它本身却是脱离于现实的,这就产生了矛盾:它把握到的东西究竟是不是现实的真正内在决定性?这显然不能通过这种抽象形式本身来回答,因为它是脱离现实的;要回答这个问题,思维就必须打破这种抽象形式而使自己重新回到现实中。这种返回过程同时便是演绎;演绎的职能不仅是把抽象物特殊化和具体化,而且还要证明这个抽象物是否与现实的内在性相符合。但这种演绎所具有的证明作用总会产生两个后果:既符合又不符合。这样,抽象物在其演绎运动中总是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这种运动和发展使之不断地扬弃不符合的部分,使之不断完善。思维运动:分析——综合——抽象——演绎,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演绎中包含着分析,而分析便是思维的开端。抽象物如思想、概念等在这个循环往复的思维运动中产生和不断地完善。

$0-18 再来考察思维的源泉。思维的源泉首先是智力,只有在一定程度的智力下思维才会发生。随着智力的增长,思维便从零开始发生出来,并且增长越高,思维所具有的形式就越高级。反过来,一定水平的思维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一定智力来维持。另外,智力特征还对思维的方式产生作用,越高级的思维,就越是从这个思维中看到智力特征的存在和作用。一个思维的头脑大体说来虽然能够对任何现实问题进行思维,但是思维和思维的头脑却有自己的特长,什么样的问题它最擅长,什么样的问题它不擅长。有的人长于经济学问题,但却不长艺术、自然科学问题。这表明智力特征对思维的作用,这种作用使思维循着它的最佳路线发展,使它采取最适合于它自己的独特思维方式。

然而智力只不过是思维的一个潜在源泉,它至多能够潜在地规定一个思维所具有的最佳方式,却不能规定一个具体的思维。而思维总是从具体的思维开始,思维从分析开始而不能从抽象开始一样。因此单有智力是不能使思维发生的,不管智力的优势有多大也不可能单独地脱离现实而使思维发生出来。因此,思维的发生必须还有另一个源泉——现实。只有在现实中,思维才得以真正实现。并且现实是一个具体的源泉,有怎样的现实就有怎样的思维。这是十分重要的,智力是一般的源泉,现实是具体的源泉,只有这两个源泉结合在一起思维才会发生出来。思维是对一个具体现实问题的思维;反过来,这个具体的现实问题规定了这个思维,这个思维的性质完全取决于这个问题的性质。这样,一个特定的思维便完全取决于一个特定的现实问题本身,思维本身的内容和它所采取的方式等都取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样的问题便有什么样的思维。正因为这样,思维的这个源泉——现实反对(思维的)那些只从自己出发的一切固定方式(如思维公式、逻辑等等),它强调思维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都是具体的,都从具体现实问题中发生。一个现实问题需要怎样思维和怎样的思维方式,这完全取决于问题本身,而不取决于思维方式、固定了的思维方法和逻辑;是前者产生后者。现实是思维的具体源泉,因而,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现实,处于什么样的时代,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

思维是现实的;然而思维又会变为不现实。这怎么说呢?很简单,思维从现实A中产生,并且由此建立起相应的精神而使思维僵化在这现实A中(思维会建立相应的精神而稳固自己,这同时也是思维的僵化:僵化在一定的思维内容和思维方式上)。而当现实发展了,从现实A发展到现实B时,这个思维——存在于这个精神中僵化了的思维——就变得不现实了,它与新的现实B不相适应。因此,思维是现实的,同时又是不现实的;现实的发展使原来思维的现实变成发展了的现实,而使这个思维不再适应。战争时期所产生的思维和思维精神在后来的和平时期便不再现实了,这种思维和精神不适应于和平的现实,它将被这新的现实所淘汰;同样,穷困中发生的思维便不再适应于富裕的现实,因而要淘汰。

$0-19 我们现在考察思维是怎样从现实中发生。首先,要在现实中发生思维,就要有能够发生思维的内在因素即智力;这是与现实无关的因素。这个因素存在了,思维才能在现实中发生。但我们也看到,在平常十分平静的现实生活中,在精神与现实十分恰合时(如一个人对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地理及这个地理的生态等十分满意),人就不会有思维(或新的思维)发生出来,人们不用操心什么,思虑什么。因此与现实完全契合和同一的精神不可能从这个现实中发生思维,这在现实中是经常看到的。

十分显然,当精神与现实有差异,甚至对立与矛盾时,便会从这个现实中发生出思维。精神(潜在的思维精神)是在一定的现实中形成的,当这一定的现实被新的现实代替时,精神便与新的现实产生矛盾,因而发生思维。这种对立逼迫着精神对这个新的现实进行思考,以与它取得互相适应。地震的现实逼迫着人的精神而使之对地震进行思维和研究,从而找出对付地震的办法。同样,当人们遇到与自己的精神对立的现实事件如癌症、台风、战争等等时,这个精神就会发出特定的思维;通过思维而使人得出对付这些事件的办法。这样,“现实运动”便是思维发生的源泉,而不单再是现实;现实不一定能使一个(能够发生思维的)精神发生思维,只有现实的运动,即变化的现实才能使思维发生。要强调的是现实的运动,而不是静止的现实,静止的现实不会对精神和人的智力发生任何作用。现实只有在其运动过程中才会表现出它的各种矛盾,才能让精神看到问题的存在,这样,精神才会发生相应的思维。

因此,严格地说,“现实运动”才是思维的真正源泉。而智力这一源泉则提供了思维发生的基本可能性,但必须在现实的运动变化过程中才能实现这种可能性。

从精神界,从书本中并不能产生出思维,因为书本的、理论的东西并不能直接对一个精神发生作用。能够对精神产生作用的只能是现实(现实运动);只有现实才能对精神发生作用并使之产生改变。我们看到,人们不可能通过所谓“教育”来改变一个极端自私的精神,只有现实,只有与这种精神相对立的现实的强烈作用才会使这个精神发生改变。因此从书本中不可能使思维直接发生,书本的东西也只能通过存在于精神中的各种现实因素才会起作用,才会引起思维;在这里,书本的东西只不过起启发作用。一个建立起来了的精神(一个现存的精神)包含着许多现实因素,书本的东西把这些现实因素启发了,使它们重新作用于这个精神本身,使这个精神激起对存在着的老问题的再思维。因此,现实是思维的源泉,而精神界中书本、理论等则不能成为使思维得以发生的源泉。头脑要真正思考一些问题,就要到现实中去,而不能只在精神界中,只在理论中,只在课本和古典著作中打转,在书本中是不会产生问题的。在精神界,缺乏思维的头脑和精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呈现在这些头脑和精神面前的所谓知识、理论等都是思维的结晶,而在思维结晶面前必须付出思维(并且是同样的思维,即与思维结晶中所包含思维相同的思维)才能把握这个思维结晶。学校教育中的“学”是缺乏思维的,它在一个思维结晶(即所谓知识)面前不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就是采取“单纯理解”的形式,而死记硬背是不存在任何思维的,理解则是片面、不完全的思维,即它对思维结晶只具有肯定的思维,而没有否定的思维。真正的思维则是:在对一个思维结晶(一个知识)进行思维时既有肯定的思维也有否定的思维。

书本的东西只有通过相应的现实才能作用于一个头脑和精神,使之运动、发生思维。

$0-20 认识便是思维,而思维的对象便是现实和世界;思维运动达到对现实和世界的认识。但是思维在这里还有另一种作用。现实和世界是思维和思维精神的对象,是存在于思维精神以外而独立存在的东西,思维要把这个外在的对象转化成精神自己的内容、思维的内容,它(思维)要把“自在之物”(康德)转化成“为我之物”(恩格斯)。思维的这种作用极为重要,因为精神和整个精神界便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它在思维运动中获得了自己的内容。知识和理论便是现实和世界的精神形式。思维和思维头脑把一切对于精神来说是外在的东西转化为精神自己的东西,转化为精神内容,从而使精神成长起来,一个有机体获得它的营养成分后成长起来一样。精神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种“有机体”,它需要一定的内容才能存在,当这种内容为零时精神便为零,当它有丰富的内容时,它便充实而强大。思维和思维精神的这种转化作用像蜜蜂把花粉转化成蜂蜜、消化系统把食物转化为营养一样;它是把现实的内容转化为精神的内容,转化为精神的“营养”。

宗教和科学等都是现实的精神形式,它们根源于现实,并且通过精神的活动(主要是思维)而转化为精神的东西,转化为宗教和科学。建立宗教和科学需要不同的精神活动,宗教需要单纯的信仰,科学则需要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外在的东西,不管这东西是什么(是自然事物还是知识),只要它通过精神的这种单纯信仰作用而成为精神事物,它就成为宗教。一种思想、主义或一个知识,只要它是通过这样的信仰活动而进入一个精神,则这种思想、主义和知识在这个精神中便成为宗教。当然这种宗教并不是正统的宗教,但是正统的宗教也是这样产生的,人们通过信仰活动而把“上帝”、“神”等输入自己的精神中,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存在和精神形式。科学则相反,它通过思维而使外界现实转化为精神事物。思维不象单纯信仰那样虔诚而生吞活剥地对待对象,而是批判地对待对象,它要把对象分析(分解)、支解,使它的构成要素、实质性的东西呈现出来,使它的本质呈现出来。思维有机体对食物的消化那样把现实对象分解成要素,并且把这些要素按精神本身的需要而“重新构造”,使之成为这个精神的内容。艺术也是这样。所有艺术作品都是所谓“艺术加工”的结果,这种加工便是上述思维和精神的作用;加工过后的东西不再是现实的,而是精神的。这样,纯粹的“典型”在现实中不可能找到,它只能出自于精神,出自于精神对全部现实事物的提炼。在这里,我们不能把现实事物了解成“物”,而要把它了解成一种结构、一种构成,在这种构成中存在着各种互相联系之点(即构成要素),几何学中一个图形由线和点构成,而这些线和点并不是“物”,而是图形构成的各种要素一样。物在这里只是这些构成要素的“载体”。如果不这样理解,我们便误以为:思维把现实事物如分子、原子、电子等等变为精神的物,而精神中并没有分子、原子、电子等物存在。

科学便是通过思维而建立起来的自然和现实的精神形式;这种自然和现实的精神形式有其特殊功能,它是人类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精神形式将化为人的力量,人的这种力量作用于自然和现实而使自然与现实发生适合于人的变化。当然,科学只是对于人才有意义,对于动物则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人有与科学相应的思维;人的这种思维能够利用科学来达到人自己的目的。

$0-21 思维要达到的是事物和世界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和世界具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是同一的,事物本质不过是世界本质的特殊性,世界本质则是事物本质的普遍性。因此,思维达到世界的本质,便达到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而在世界以外不再有任何东西了。那么,思维是怎样达到世界的本质——绝对本质呢?

绝对本质首先以它的特殊状态即事物本质的形式存在;而事物本质则以事物本身的规定性——事物之质而存在。一个事物中包含的互相对立的各种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便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又以它的表现形式——现象而存在。这个世界的层次构成是:

现象——事物——世界

质——事物本质——绝对本质

这表示,世界由众多的事物构成,每个事物又表现为众多现象;世界本身有一个唯一的内在决定性即:绝对本质,每个事物也有它一个唯一的内在决定性即:本质,但事物除了有一个唯一的本质外还有众多的规定性即:质的规定。也可以把整个世界本身认为是一个事物,其绝对本质便是这个事物的本质,而世界之众多事物的本质则是这个事物的各个质的规定。总之,无限的世界与既有限也无限的事物之间是相同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便是指事物与世界的这种相同性。

在上述这种构成中,首先呈现于精神面前的无疑是现象,因此思维必定要从无限多样的现象入手,一步步达到唯一的绝对本质。

$0-22 因此,思维首先的对象便是现象,在这里思维只达到了事物和世界最外在的表现形式;这种以外在现象为对象的思维形式称为“感性”。感性只达到事物和世界的外表形式,而思维却是对事物和世界内在性的深入和把握,因此,感性这种思维形式是与思维本身相矛盾的。感性不是实现了的思维,它是等于零的思维,同时也是思维的出发点。在一个头脑中没有出现比感性更高的思维形式时这个头脑中的感性便称为“纯粹感性”,这是因为这里的感性是自由的没有受到任何更高思维形式的支配和制约。这样,纯粹感性是没有思维的思维形式,是所有更高思维形式的开端。

纯粹感性把自己的对象摄为自己头脑中的内容,这种内容便是感性知识;感性知识是纯粹感性活动的产物,是纯粹感性的“结晶”。纯粹感性是一种运动和能力,它的产物便是感性知识,这感性知识同时便是进行感性活动的头脑的内容。充分的感性活动会在头脑中产生一种精神,这称为“感性精神”;感性精神是纯粹感性活动的必然产物,它以随着纯粹感性活动而不断增长的感性知识作为自己的内容,这种内容是感性精神的“养分”,精神将随着这养分的增加和充实而丰富和加强起来。没有内容的精神是一种空虚的精神,因此感性知识对于感性精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并不是精神界中所有的感性知识对于一个感性精神来说都是自己的内容,只有建立感性精神的纯粹感性所产生的那些感性知识才是这个感性精神自身的内容。

纯粹感性是建立在一定智力水平上的活动,但这个智力水平很低,只能维持纯粹感性地进行,更高的思维形式它便不能维持。这是高出于零的智力水平,当这个智力等于零时,就是纯粹感性也不能维持;但它只是超出于零一点,这一点只能够维持纯粹感性地进行。因此纯粹感性只发生在一定智力水平上,当智力超过这一水平时,纯粹感性就会被更高的思维形式所取代。

$0-23 在纯粹感性充分进行、感性精神充分发展了的前提下,随着智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就会产生新的思维形式;这个思维形式称为“知性”。

这种知性思维形式以现象和事物的第一个内在性——“质”为对象。感性的对象是现象,知性的对象则是现象的质。因此,知性是从感性中发生出来的;只有通过感性充分地接触和摄取了现象,探求现象之内在性的知性才会从头脑中发生出来。同时知性便是对纯粹感性的否定和对感性的改造;感性在这里变成了‘知性的感性’。知性感性与纯粹感性不同,纯粹感性是自由的感性,而知性感性则被局限在知性和由知性活动产生的知性精神范围内,它被知性精神支配和制约着。知性在这里由于没有更高的思维形式在它上面存在而成为‘纯粹知性’;像纯粹感性那样,纯粹知性也是自由的知性。在纯粹感性那里,由于对象的纯粹外在性,因此纯粹感性不存在着思维。纯粹知性则不同,它的对象是一种内在性,因而在纯粹知性那里便开始发生思维。知性是第一个发生思维的思维形式。头脑只要以内在性为对象而不是以外在的表现形式(即现象)为对象,就会发生思维,而不管这个内在性是怎样的内在性。比如,从一大堆现象中判断出“真象”和“假象”便需要思维。

知性的产物便是“知性知识”,知性知识是知性思维的结晶,是质和事物的精神形式。知性作为一种思维,必然产生它的产物即知性知识,否则它就不能进行下去,因为思维是一步一步地进行的。一定的知性思维被结晶出来,更高的知性思维便在这结晶了的知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即:

知性思维——知性知识——知性思维——知性知识

因此,知性知识在知性运动下不断产生,而产生了的知性知识又反过来维持和促进了知性运动的进行。

在头脑中,纯粹知性的充分运动会建立起相应的知性精神,纯粹感性的充分运动会建立相应的感性精神一样。知性精神是知性的“后盾”和巩固,有了知性精神,知性在一个头脑中便获得支配地位,因而使这个头脑成为知性头脑。因此,在知性精神占支配地位的头脑中,便没有感性精神存在了,这些精神已经被知性运动消灭。一方面,知性精神在头脑中巩固了知性的地位,另一方面,知性反过来则提供知性精神所需的内容,使知性精神由产生到成长而不断发展。知性所提供的这个内容便是知性知识。

与纯粹感性相同,纯粹知性也是建立在一定的智力水平上,这个智力水平自然超出于纯粹感性的智力水平。而当智力的发展超出于这一纯粹知性的智力水平时,纯粹知性便同样不能维持了,新的更高的思维形式便从中产生。

$0-24 同样,当纯粹知性充分进行,知性精神充分发展的前提下,随着智力的增长和发展,新的更高思维形式便在头脑中出现了;这个思维形式称为理性。

理性是最高的思维形式,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最深刻的内在性——本质和绝对本质。理性从充分的知性中产生并且是对纯粹知性的否定;它改造了知性,使之成为“理性的知性”,因而知性再也不能像纯粹知性那样自由自在了。知性只是对“一个”事物的单纯把握,在它那里,所有事物都是单纯和互相割裂的。理性则相反,它是对世界、即对全部事物的把握,在这里,所有事物都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相互之间像网一样联系在一起而构成一个有机的世界。这是理性的重要特征,理性把握的是一个整体,是全部。这种把握是通过对绝对本质的把握而实现的,因此,这里是:把握“一”便把握了“多”,“多”必须并且只能通过“一”来把握;理性便是:通过“一”来把握“多”。知性也有通过“一”来把握“多”这一点;但这只存在于一个事物中。知性把握事物之质,因而把握了事物,而事物是由各种各样的现象构成的,因此知性把握质便把握了事物的各种现象。知性所把握的“世界”只局限在一个事物中,一个完全孤立的事物便是知性的世界、知性的全体和整体。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知性看成低级原始的理性,而把理性看成高级发达的知性。

理性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本质,它努力追求的目标便是把握这个最深刻的内在性。这种把握将是无限、不可穷尽的,因而理性的进程也是无穷的。本质只有通过无限的理性思维才能被把握。而把握了的本质在头脑中具有一个专门的形式,这就是“思想”。思想是本质,是本质的精神形式;思想是被理性把握了的事物和世界的本质。因此,思想同样是无限的;思想作为本质的精神形式永远只能与本质相似,而不能完全相合;但思想在理性运动下却可以无限地靠近本质。思想作为要与本质相合的本质之精神形式,只能是永恒的运动,因而思想只能是永恒的思想运动。只有在永恒的思想运动中,思想才能与本质相合,这与数学中极限和微积分的思想:“通过无限的运动,两个无限接近的东西便被设想为重合”完全一致。

思维在思想运动中达到了它的最高形式,达到了对本质的把握(永恒的思想运动便是对本质的把握)。因此在这里达到了最高的认识。思想是认识的最高形式,同时也是认识的本质形式,只有达到思想才达到真正的认识。因为认识便是对本质的把握,而思想通过它的无限运动把握了本质。因此,任何真正的认识必须要达到思想形式的程度,因为这无异于说,对事物的认识要达到对其本质的把握,对世界的认识要达到对其绝对本质的把握一样。在这里,哲学有其重大意义,因为哲学便是达到思想程度的认识和科学;哲学的这种地位是任何其他科学都无可替代的。

理性也有它的产物,这便是理性知识。像上述知性与知性知识一样,理性与理性知识也是互相依赖的关系:

理性思维——理性知识——理性思维——理性知识

但是理性知识不再是知识,而是思想的信息。因为在理性知识中包含着思想,每一个理性知识都是思想的一个表现,一种信息。因此理性知识不是别的,便是思想的信息。思想作为本质的东西,它不能直接呈现出来,而总是借其特殊性才表现出来;它现在只存在于整个理性思维的运动中。理性思维为思想的存在而存在,因此从理性思维中发出的任何东西都应当看成是思想的信息,看成是思想的一个特殊表现。这一点对于理性思维和思想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理性的充分进行下,头脑中的知性精神被取消而代之以更高级的理性精神,这是头脑的升华。头脑首先是感性精神的头脑,这是幼稚原始的头脑。然后被知性精神占据。最后头脑变为理性精神的头脑,变成了理性头脑。理性头脑把握整个世界,它能洞见世界的各个角落、各个事物,了解这些事物的本质,它们的生和灭之必然性。理性精神的内容便是理性知识,这一内容随着理性运动的不断进行而丰富和发展,从而使理性精神不断发展壮大。然而理性知识在理性精神那里并不是知识,而是思想的信息,理性精神能够从这些信息中“直接看到”思想。理性精神能够透过思想的任何特殊表现形式而直接达到思想本身。

理性思维把整个世界都转化为精神的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中,本质便是思想。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要达到对精神世界(人类的理论、学说和全部科学)的认识就必须把握其本质即:思想。思想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个别性的思想,这称为“思想”(或“个体思想”)。第二是社会性的思想,这称为“社会思想”。第三是全部人类的思想(它是全部人类思想的集合之结果),这称为“绝对思想”。绝对思想便是绝对本质的精神形式,它存在于不可穷尽的人类思想之历史中并通过这个历史而表现出来。因此,精神世界也像世界那样庞大、辉煌、雄伟,它从人类文明发生时开始建设,直至现代,并且一直延续到无穷无尽的将来。在这种无限的建设中,精神世界无限地接近了世界,从而使人类通过精神世界所把握到的世界更加完整,更加真实。 rzx+lhuU4wvqzbYTUzHafrg8PK0Y8z1Hg1XmosNQonsolP0UtMVjR1kQf59BCkw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