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红灯记》的“根”在北大荒

20世纪60年代有一部电影《革命自有后来人》,在全国放映,因为是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在当年引起很大的反响。

“文革”开始后,一部《红灯记》红遍全国,既有话剧又有京剧,还有钢琴协奏曲。然而,谁都不知道《红灯记》的原作是谁,当时署名是“集体创作”。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历史的烟尘渐渐散去,历史的本来面目已经还原。《红灯记》的前身就是电影《革命自有后来人》。写这个剧本的作者罗国士,是1958年从北京军区转业来北大荒的少尉军官。他是湖南人,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授。

罗国士曾经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军战俘营当英语翻译,转业来北大荒后在八五〇农场先当农工,后任《农垦报》驻场记者。后来,被分配到密虎铁路线上一个叫宝东小镇中学(八五〇农场子弟校)当了老师。与此同时,中央文化系统一批“右派”也下放到北大荒,其中就有著名的电影编剧、《渡江侦察记》《海魂》的作者沈默君。沈默君原在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创作室,下放到北大荒后,也安排在宝东中学任教。

罗国士与沈默君相识后,萌发了要写一个剧本的念头,但苦于没有素材。一日,罗国士与当地群众闲聊时,听说日伪时期有一铁路员工一家三代人投身抗日的故事,故事情节很感人。罗国士立即与沈默君商量,两人都认为这个素材很好,初步确定写一个以抗日为主题的话剧剧本。

沈默君是安徽寿县人,1949年参军,当过文工队长。文化虽然不高,但善于编故事,能掌握各种人物的特点,熟悉“戏路子”。但因当时沈默君的头上还戴着“右派”帽子,不便过多出头露面。初稿是由罗国士、沈默君共同完成的。经过半年多的反复修改,最后定名为《自有后来人》。

1964年夏天,北大荒作家丁继松去宝东中学采访罗国士的时候,看到了罗国士当时的生活景象令人同情。一铺土炕上,炕头放着一些碗筷,孤身一人以此为家。他们在交谈中,罗国士讲《自有后来人》中两个细节说给丁继松听,这也是罗国士的得意之笔。

一个情节是李玉和手中的那盏红灯的由来。《自有后来人》初稿完成后,受到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关注,他们欲将其拍成电影,但手头的剧本必须修改。不久,罗国士与沈默君被邀请到“长影”,住进了著名的“小白楼”。他们在修改剧本的过程中,发现全剧中缺少一根红线将李玉和一家三代人的关系连起来,因而显得松散。修改出现了“瓶颈”,只能暂时“搁浅”。一天清晨,曙光微明,罗国士起床外出散步。当他行至铁道附近时,只见烟雾中铁道口的上方,有几盏红灯(即信号灯)在闪闪发光,那红色的光一下子激活了他的创作灵感:何不用红灯作为一条线贯穿全剧呢?这既有铁路的职业特点,又具有红色的革命内涵。他想到这里已顾不得散步,连忙赶回招待所,将还在睡梦中的沈默君喊醒,说了自己的想法。沈默君听后连声叫好,立即敲定,再次修改时便加进了铁梅手中拿着的那盏红色信号灯。

第二个情节是剧中有场对暗号的戏。罗国士说,有一次他到熙熙攘攘的市场去,听到各种小贩形形色色的叫卖声,猛地引起他对童年的回忆。老家小贩卖木梳与乡亲们的对话:“卖木梳哪,卖木梳哪。”“有桃木的吗?”“有,要现钱!”他立即回到宿舍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写进了剧本。

“文革”期间江青看中了《革命自有后来人》,组织人马将其改名为《红灯记》。成为“旗手”的一大功绩,而原作者的名字却销声匿迹。

后来,罗国士被调至桦南林业局纸浆厂搞宣传,说起当年《红灯记》的事,他只是一笑了之。他和鹤岗市的一个作家合作,写了一本长篇小说《黑水魂》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80年代初,他调到安徽省作家协会当了专业作家。

(根据丁继松先生的同名文章改写) I9LSkeeDG9zlJNjrU4eMxDgPI9KA9AlIt/+Y0XrpQcO+uNSKnCt4oA2GxLd/B4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