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丁继松的第一部游记《漫游乌苏里江》

在北大荒的文学创作群体中,有一位已出版12本散文游记专著的老作家,他就是曾在60年代就受到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称赞过的丁继松。

1928年4月,丁继松出生在安徽省郎溪县城的书香门第。父亲工于国学,能诗善画;母亲出身江苏无锡名门望族。他自幼受家庭的熏陶,聪颖好学,对文学艺术情有独钟。早在初中读书时,就能画一幅漂亮的图画,写一手出色的文章。

1949年夏天,江南解放,丁继松投笔从戎,赴南京考入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半年后被分配到军大文工团美术队,随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在重庆工作了两年。1952年秋,陈庚将军在哈尔滨创办军事工程学院,丁继松被调到该院文化部任文化助理员,负责学校群众文艺创作。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动员10万官兵转业开发北大荒,丁继松积极响应号召,加入了这一行列。

北大荒天寒地冻,乃千古沉睡的荒原,历来被人们视为可怕的不毛之地。但在接受了党的教育、经受人民军队生活的磨练且具有艺术家气质的丁继松的眼里,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壮丽的景色,肥沃的土地,淳朴的民风以及拓荒者坚强不屈、忍辱负重的创业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准确地说,我的文学生涯是从这里起步的。我开始写这里坦荡的沃野,写恐怖的沼泽,写秀丽的江河湖泊,写神秘的深山老林和野狼出没的山谷以及开发伊始动人心魄的垦荒业绩。我开启了文学性灵之窗,绽开了形象思维的蓓蕾。”

丁继松在北大荒生活的几十年中,把自己的命运与这片土地融合在一起。他像熟悉自己的掌纹一样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的足迹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及沿岸广袤的土地和小兴安岭、完达山莽莽的林海。他同勤劳好客的赫哲族人、勇敢的鄂温克人及其他世居这一带的少数民族都有过广泛的交往,同他们一起狩猎、捕鱼、采人参,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丰富的生活也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1959年夏天,丁继松的第一篇有关北大荒的散文《蓝色的乌苏里江》在《光明日报》副刊上发表。1961年,他的第一部游记《漫游乌苏里江》问世。自此,他的创作一发不可收。除了“文革”十年被迫辍笔外,他至今已出版游记、散文12部。如《完达山中》《在北大荒旅行》《北疆散记》《边疆远行记》《蓝色的乌苏里江》等。此外,还有近百篇文章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小说林》《文艺报》《散文》杂志等报刊上。

丁继松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倍受读者的喜爱、评论界的关注,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第一部游记《漫游乌苏里江》,1961年由中国少儿出版社出版后,得到著名作家茅盾的注意,他在1961年6月号《上海文学》上发表了一篇《六〇年少年儿童文学漫谈》一文,文中这样写道:“(指《漫游乌苏里江》这本书)这是用游记体描写了乌苏里江沿岸的建设及住在那边的少数民族的生活,颇能引起小读者的兴趣。”茅盾的这段话虽然不长,可一直鼓舞着丁继松在勤奋地创作着。他的第二本游记《完达山中》曾再版四次,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完达山中》是知识性、趣味性结合得比较好的作品。其中《密林窖鹿》一文,被选入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全国优秀科普散文选》;纪念性散文《丁玲不死》于1988年在《北方文学》上发表后,立刻被日本《读卖新闻》全文译载,文前还刊印了作者的照片和生平简介。1997年由上海复旦大学编辑出版的《20世纪中国散文精华》选编了丁继松的抒情散文《心中,飞来片绿云》。他的散文先后荣获《光明日报》“寸草心”散文征文奖、冰心文学三等奖。

经过多年的艺术探索,丁继松的散文创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有些评论者称为“丁氏风格”。《北大荒文学艺术》一书称他的散文:“文笔清新流畅富有神韵,在景物描写中追求一种情趣的美,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和青春的活力。”鉴于丁继松在文学创作上的突出成就,1993年他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生平事迹已收入《中国作家大词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词典》《黑龙江当代名人》等书。

2014年8月12日,丁继松先生在佳木斯病逝。

(原载2019年1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国春、郭亚楠编著《北大荒文艺史略》) Fov6zEXOyYVFB4ifCF2FD5hozZHb/MBt9Xxs+GR4XZuEVcWuRA6buE4b1BXHah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