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大荒版画的开山之作晁楣的《第一道脚印》

63年前转业官兵画家晁楣的套色木刻《第一道脚印》,不仅成为他早期版画作品的代表作,作为北大荒版画的开山之作,已经成为北大荒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931年4月2日,晁楣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何楼村晁大庄村。1949年5月,南京解放后晁楣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考入二野军政大学,结业后调军大文工团美术队。1951年,创作出了他的第一幅木刻宣传画《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后来刊登在当时的《西南画报》上。1952年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部任助理员,业余从事美术创作,其作品开始入选全国美展,并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

1958年3月,举世瞩目的十万转业官兵从全国各地向着北大荒进军。那是一个寒冷的春天,晁楣和广大战友们胸佩红花,轰轰烈烈地登上了去密山的列车,来到北大荒这个新奇的世界。辽阔的天空,无边无际的黑土荒原像一匹黑缎一直延伸到天际,白桦树银色的枝干在淡淡的春阳下闪着白光,空气里饱含着水分,从犁铧翻开的泥土里嗅到了春天的信息。

晁楣完全被这充满生机的世界羁绊住了,他谢绝了农垦局要留他在局里工作的好意,来到了八五三农场最边远也是最艰苦的五分场。

晁楣和战友们在冰天雪地的旷野里,砍来树枝割来荒草,搭成“马架子”,把荒草铺在冰雪上就成了床铺。没有粮食,三天两日要去总场往回背。

有一次,晁楣和三位战友到总场背粮,往回走时已近黄昏。那时还是4月中旬,草甸子里的积雪未化,寒气袭人,又无道路,硬是探索着走一片连一片的塔头甸子。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没有月光,冷风阵阵吹来,远处传来野狼的嗥叫声。他们紧张起来,为了防御狼的袭击,点起一堆篝火,这时衣裤全湿,饥寒交迫,疲惫不堪。正在这时,晁楣首先喊道:“听,听,有人在喊……”于是4个人全趴下将耳贴地。果然,喊声越来越近,原来是一位战友在棉衣兜里揣几个苞米面饼子,特地来迎接他们的。60年过去了,至今晁楣每忆及此事,心情仍十分激动,他说:“如果没有那几个苞米面饼子,那一夜真不堪设想。”

在开发北大荒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晁楣始终没有丢下手中的木刻刀。在开发荒原的创业阶段,晁楣参加过伐木割草建设临时性住所的突击性劳动;饱尝过规划土地、勘察荒原工作的甘苦;在沼泽排水工地和点播大豆的处女地上,洒下过辛勤的汗水。《第一道脚印》的题材、构思来自荒地勘察那段生活经历的感受。当时,晁楣给未婚妻的一封信中描绘了那段生活。

一年后,他就创作了套色木刻《第一道脚印》,这是一幅表现开垦荒原的尖兵生活的优秀作品。它表现了一队踏查队员,在茫茫雪原上,步履艰难地向前行进,身后留下一条深沉、坚韧的脚印。他们为征服荒原踏出了第一道脚印。在昏暗中因抽烟点燃的火光映着垦荒战士严峻、坚毅的脸庞,那是闪烁在莽莽雪地上燎原的星火……这是惊醒沉睡中荒原的第一批人群,它预示着大规模的垦荒战斗即将开始。这幅版画的形象生动性,通过有气势的构图,浓重的色调,遒劲的刀法,将风雪的夜晚踏查的具体场景描绘出来。

晁楣每每回忆起50年代末期荒地创业的生活往事,仍然激动不已。那是因为他曾为之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这幅画曾经挂在垦荒者的帐篷里,之后,又刊登在许多报刊、画册、书籍的封面上,也曾多次出现在国内外大型的美术展览会里。

这幅画创作了快半个世纪了,每当谈起这幅画时,晁楣先生还是很兴奋激动,浮想联翩。他说:“(《第一道脚印》)从纯技巧上从严要求,稚嫩之处,显而易见,也许它尚不能算是我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我对它却怀有特殊感情。它能引发我心灵的震颤,因为它涵盖了我拥有的那段宝贵的生活经历的深层意义,它还使我人生道路的里程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后来,他致力于北大荒的版画创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垦区版画创作队伍,逐渐形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版画创作群体,创作了一大批以转业军人屯垦戍边为题材的版画作品。这些作品以其强烈的时代精神、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在全国美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北大荒版画”美名不胫而走,晁楣是饮誉海内外的北大荒版画学派创始人之一。

1962年9月,晁楣调到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成为专业画家,先后担任创作员、创作室主任、省美协副主席、省美术馆馆长、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黑龙江版画协会会长、黑龙江省版画院院长等职。作为黑龙江省美术界的主要领导人,晁楣倡导并扶持10个美术创作群体,其中包括阿城、大庆、大兴安岭和鸡西版画创作群体,使黑龙江的版画创作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

晁楣从事美术创作近50年来,先后创作版画作品400余幅,发表论文50余万字。其作品曾在日、美、苏、英、法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多次参加国际性重大美术活动,并在日本、美国、苏联、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等地举办联展和个人展。在国内曾参加第二至七届全国美展,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版展,并在北京、台北和其他省、市多次举办联展和个人展。其作品多次获得省、国家及国际奖,其中1979年的版画作品《春醒》获全国美展银奖,1984年创作的版画《松谷》,得到中外艺术界人士瞩目,从而获得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的金奖。他的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200余幅。

晁楣先后出版的作品集有《晁楣作品选集》《第一口油井》《晁楣版画选》《晁楣版画集》《晁楣版画》。1991年10月,国务院批准他为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待遇;1993年黑龙江省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晁楣的名字及其艺术成就,先后列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美术家辞典》《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辞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名鉴》《美术辞林》《中国百科年鉴》等书。他先后当选为中共十二大、十四大代表,全国第三届人大代表。

2006年在哈尔滨金代皇城遗址——金上京历史博物馆内建立了晁楣艺术馆,展示晁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艺术品80件。

(选自2023年3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赵国春著《北大荒记忆》) 6evAi9dXOKwQJcDIxRWl8wtlmwBM+bTD1qE4ZhUCRzUBnYXbm+bwEJ0zhWcOxbm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