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子

苏轼大师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毛泽东主席说: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罗霄山脉像发怒的蛟龙,穿原越野,向南海扑来。怒龙奔到粤西地区,突然扭头向北,伸出双爪,紧紧地抓住前面两颗升腾的明珠。这个昂起的龙头主峰叫佛祖山。怒龙的右臂叫罗汉峰,左臂叫雷公嶂。在罗汉峰和雷公嶂山脉的远处,前后交错的两座山峰叫佛掌山。佛祖山与佛掌山遥遥相对。佛祖山前面的小盆地叫佛祖坪。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小山丘,点缀在佛祖坪,像一群和尚在拜佛求经。小山丘下是肥沃的田野。一条小河从佛祖山出发,绕过一座又一座小山丘,七拐八弯地穿越佛掌山,汇入鉴江,流经高凉古城,注入南海。小河河水清澈,鱼翔浅底,滋润万物生灵,哺育两岸儿女。小河叫佛子河。

在佛祖坪的小山丘,散落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村落。村民祖祖辈辈在这里耕耘,收获,吸吮这片土地母亲的乳汁长大,繁衍生息,连绵不绝。村民只管春夏农时,不管山外的喧嚣和朝代更迭。世代与世无争。

在佛祖山下的左边,有一座小山丘叫奔牛岭。佛子河在奔牛岭转了一个大弯,又静静地向东北方向流去。从奔牛岭溯河而上,走六七里地,是佛脚村。在佛脚村对面山坡的村子,是桐油村,简称桐村。从佛脚村再往上,走四五里地,是大营村。从奔牛岭往北,走四五里地,是胡家村。胡家村的西南边,是一大片开阔的水旱水稻田。西边的水稻田叫老秧垌,南边的水稻田叫门口垌。从老秧垌再往西,是汉楼村。汉楼村坐落在一座小山丘的东坡,面向胡家村。胡家村的东北边,是佛子河。佛子河的对岸,是石镜村。石镜村也坐落在一座小山丘的北坡,是一条古村落。

奔牛岭南坡的村子叫茶木根村,北坡的村子叫桃子根村。桃子根村是老村落,是较大的村落之一。村子分为三大部分。紧接奔牛岭山脚的叫村头,中间部分叫马槽岭,再往下叫村尾。村尾也叫坡尾。

桃子根村依山傍水,一座座砖瓦房错落有致。龙眼树、荔枝树、酸桃树、黄榄树、菠萝蜜树亭亭如盖,松树、柏树直指苍穹,鱼塘、晒谷场、旱坡地点缀在砖瓦房之间。绿树掩映,古树参天,炊烟袅袅,鸡啼狗吠,万物祥和。

桃子根村住着一百多户人家。村民都是汉武帝刘彻的后裔。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和在什么时候,村民的祖先从中原南迁到福建。公元一四八三年(明成化十八年),刘汉轩老祖奉调,携妻带子,从福建迁到这里。在这里开荒种地,开基创业。

刘汉轩老祖只生了一个儿子。一直到第五代,都是单传。第六代孙有八兄弟。从此,刘汉轩老祖的后裔就分为八大房,人丁兴旺了。刘家子孙像野草一样,散落在各个小山丘,发展成为一个个村落。有些子孙迁出山外,在粤西各地闯荡,繁衍生息。

桃子根村村头是刘汉轩老祖最先落脚的地方。老祖亲手建设了一座简陋的砖瓦平房居住。子孙后代在老祖的房屋周围,逐年建设了许多砖瓦平房居住。后来,为了纪念刘汉轩老祖开基创业的功绩,子孙们把老祖亲手建设的老屋拆了,在原地建立刘家祠堂。

刘家祠堂于大清乾隆二十一年仲秋重建,于道光元年冬月进行了全面的修葺。祠堂建设得很气派,是一座古建筑庭院。整座建筑青砖碧瓦,古色古香。主建筑是三进七间过殿堂。门前有两个石狮子。步上九级花岗岩石阶,是花岗岩石柱走廊。石柱圆形。基座是四方形石墩,顶部是莲花石托。莲花石托托着石横梁。门口高大,石门框,石门墩,石门当户对。门额是“刘氏宗祠”石刻。门口两边是对联石刻。对联是:“横枪策马,征战南北,平定国乱,鼎九州立汉家天下;奉调入粤,盘踞高凉,传承家风,荫子孙开刘氏乾坤。”跨过门槛,是三进五间连通大堂。第一进大堂叫明德堂,第二进大堂叫厚德堂,第三进大堂叫至善堂。大堂的牌子用紫檀木精工雕刻制造,颜真卿行书字体。字迹苍劲有力。两边厢房把前后大堂连通。祠堂全部用红方砖铺地。大堂和走廊用花岗岩石柱石梁建成。雕梁画栋。石横梁采用了侏儒柱结构,四平八稳,牢固结实。走廊两边是《八仙过海》、《观音送子》、《龙凤呈祥》、《立马封侯》的大型石刻浮雕壁画。前天井两边各种一棵合抱粗的古柏。厚德堂两边天井各种一棵桃树。后天井两边各种一棵铁树,中间放置铜方鼎。至善堂摆放供桌、蒲团、香炉、焚纸炉等祭祀神器,中间建有神龛。神龛上供奉刘汉轩老祖的神像和列祖列宗的神主牌。祠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祠堂经历了逾百年风雨,但是仍然金碧辉煌。

刘家祠堂背后是奔牛岭,门前是空地。空地前沿是照壁。照壁下面是鱼塘。鱼塘的形状像半个月亮,村民叫月德塘。村尾也有一口鱼塘。村尾的鱼塘比月德塘大许多,总面积六亩六分,形状像个八卦,八卦分金均匀。寓意六六大顺。村民叫八卦塘。月德塘和八卦塘都是汉轩老祖按照风水先生的要求开挖的。两口鱼塘都是村里的风水塘。村民们经常说,村头有月德贵人到位,庇佑全村兴旺发达。村尾有八卦塘祛邪赶鬼,护佑村子平安吉祥。

桃子根村村尾建设有十数座农家庭院。农家庭院围绕八卦塘的东南西三面建设,都是泥砖瓦房。大小不等。大多数庭院都与刘家祠堂的朝向一致。农家庭院都是刘汉轩老祖的子孙建设的。

在村尾东出口的路旁,建设了胡家祠堂。胡家祠堂与刘家祠堂的朝向一致。胡家村的人说,桃子根村处在龙脉的上端,风水好,就把祠堂建设在桃子根村的村边,承接桃子根村的风水。

胡家祠堂也建设得很气派,也是一座建筑群。房屋青砖碧瓦,雕梁画栋。胡家祠堂仿照刘家祠堂建设,采用了三进和两边厢房连通的建设格局。从大门口走进去,是五间连通的前厅大堂,叫聚贤堂。跨过前走廊,步上三级石板台阶,是二进大厅。二进大厅是三间连通的独立亭子。独立亭子四面建有石板台阶,与前后大厅和两边的厢房相通。独立亭子叫多闻阁。后进大厅也是五间连通的大堂,叫思贤堂。聚贤堂与多闻阁之间、多闻阁与思贤堂之间,都没有天井,都用三间连通的走廊贯通。这种结构刘家祠堂没有。走廊两边建设了花岗岩栏杆。两边厢房与围栏之间是一个很长的天井。在胡家祠堂往北,走大约三四里地,是一座建筑雄伟的关帝古庙。

桃子根村村中间的房屋是在一百多年前,由刘汉轩老祖的第十一代孙创建的,是一座泥砖大宅院,人们叫桃子根大屋,也叫大屋。大屋和刘家祠堂的朝向一致,都是背靠奔牛岭,面向佛掌山。

创建大屋的那一支系,是八房的后裔。他们有三兄弟,大哥教书,两个弟弟种地。最初,兄弟俩到村中间的荒地,建设了三间泥砖瓦房居住,把村头旧村落的祖屋留给了大哥。后来,大哥认为新屋风水好,也搬到新屋居住。三兄弟带着老婆孩子,侍奉父母亲,和睦相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乐也融融。

三兄弟的子孙自强不息,渐渐地兴旺起来。房屋经过多年、多次续建,建设成了三进二十五间过,两边有包梭廊房,四个屋角各有一座炮楼的泥砖大屋。大屋中间三进大厅豪华气派,雕梁画栋,是大屋的公共场所。前大厅叫尚武堂,中大厅叫忠义堂,后大厅叫孝悌堂。孝悌堂放置供桌、香炉和纸宝炉,建设了神龛。神龛供奉列祖列宗的神主牌。忠义堂后边近屋檐,是可拆卸的木板屏风。在屏风前面上方,挂着秀才、将军、校官的牌匾。牌匾下摆放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两边各摆放一张太师椅。尚武堂和忠义堂两边靠墙整齐地摆放太师椅。

四座炮楼是三层泥砖木板楼,耸立在大屋的四个屋角,守护着大屋。从炮楼三楼圆形的窗口向外张望,大屋的情况一目了然,村前村后的情况也一览无余。炮楼四壁设立了许多射击口,是炮楼的暗藏火力点。暗藏火力点火力交叉,互相照应,不会留有任何死角。炮楼可以通过廊房直达中厅。炮楼外壁砌筑了厚厚的斜坡石壁。

大屋门前是一片有围墙的空地。空地两边各种一棵水缸大的松树,正面建设八尺高的照壁。照壁上是《八仙过海图》砖雕。砖雕图两边是“忠勇仁孝”、“勤劳俭朴”八个字。东西出口各建有牌楼。照壁和牌楼往下,是四五尺高的斜坡。走出西牌楼,步下石阶斜坡,是一个三岔路口。从三岔路口往东下坡,是进入村尾的大路。从三岔路口往西下坡,继续走二三十米的路程,是大屋的共用水井。井水清澈明亮,甘甜可口。村里的人都说,大屋人丁兴旺,个个长得高大、英俊、聪明,就是因为饮食这口水井的水的缘故。传说,这口水井的位置,是风水先生单眼罗选定的。水井边有一大片荒草地,村民叫水井头。荒草地北边沿种有一棵麻竹。从荒草地继续往西,是通往村外的西出口。从三岔路口往西爬坡,是环屋大路。环屋大路建设在大屋土坎上面。大路外边种有竹木。绿树、修竹掩映。

大屋背后是七八尺高的斜坡。爬上斜坡,是五六个篮球场大的晒谷场。村民叫禾堂。禾堂周边建有房屋,叫禾堂屋。禾堂后面是老村落。禾堂西边是三级旱坡台地,叫军校园。旱坡坡顶西边沿种有一棵百年黄榄树。坡顶西边是十多丈高的土坎。土坎笔直如削。土坎下面是一片山冲田,对面是童子山,远处是雷公嶂。山冲田叫陈坑垌。禾堂东边顺坡而下,是一片绕河弯的旱地。旱地叫演武场。旱地两端都是村口。旱地东边沿是古官道。古官道旁是佛子河,对岸是水稻田,远处是罗汉山。水稻田叫石头湖。

大屋由三大房居住。大房的子孙居住后进右边的两间房和两半间廊房。村民把这些房屋叫斗底。二房的子孙居住西边的房屋。三房的子孙居住东边的房屋。

刘煊球是刘汉轩老祖的第十六代孙,是大屋大房的子孙。刘煊球的太祖公是读书人,具有读书人的儒雅风范。在刘煊球太祖公的父亲死的那一年,选择墓地的风水先生,对刘煊球太祖公三兄弟说,虽然墓地的风水好,但有一些亏大房。刘煊球的太祖公说,只要两个弟弟好,他不计较这个。说来也奇怪,从那时候起,刘煊球太祖公的后代,每一代都是一个男丁单传。村里的人都说,三代不发就绝房。到刘煊球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孙了。大房既不绝房,也不发人丁,都是单传。

刘煊球排行第二,是一个壮实的庄稼汉。他长得高个子,尖顶,右边的门牙崩了一个角。他勤劳俭朴,是村里有名的老实人。他穿唐装衣服,用绳子绑住裤头。裤头的白布往外翻。除了冬天以外,村民总是看见他那抢眼的白布裤头。他头发长了,就对着镜子,自己剃头发。他趁圩回到半路,看见一堆牛屎,就用双手捧回家里,堆沤做肥料。叔伯们说,他真笨,从那么远的地方,捧回一堆牛屎。他什么都不说,只是笑。他的命苦,童年就死了父母亲。

刘浩瀚是刘汉轩老祖的十四代孙,是大屋三房的子孙。他身材高大,臂力过人,从小练拳习棒。他刚满二十岁,就考中了武秀才。可是,他英年早逝。在他三十五岁的那一年,村里流行瘟疫。他早上染上瘟疫,下午就死去了。

刘浩瀚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刘福松。刘福松排行第二,长得像父亲,身材高大,声音洪亮,记忆力特别好。他先天性近视眼。在日本人投降的第二年,国民党县党部邀请他,去乡公所开会。工作人员发给他两个面包和五毫大洋,要求他加入国民党。工作人员说,如果同意入党,就再发给他两块大洋,去县里开会。他什么也不说,拿了面包和五毫大洋,就离开了会场,再也没有进去。

刘福松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叫刘煊力,排行第七。二儿子叫刘煊广,排行第八。三儿子叫刘煊翰,排行第十。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高大。特别是刘煊翰,长得和父亲一样高大。

刘浩瀚的第二个儿子叫刘禄松。刘禄松排行第三,清末虎年出生。他长得身材不高,须发花白。牙齿脱落,双颊下陷。背驼得右隆左陷,很奇特。在父亲死时,他和二哥刘福松,带领妹妹刘坡菊和弟弟刘寿松,跑进罗汉山深山老林,躲避瘟疫。村民们说,人只要隔了青,就不会染上瘟疫了。在那次瘟疫里,村里一天就抬出九条棺材。村民死了一大半。他那一年才十二岁。他的大哥早年死于肺病,刘福松不会当家,他就少小当家,挑起了养家的重担。

刘禄松的前妻命苦,生了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就撒手西去了。一个男孩和女孩活了下来。男孩叫刘煊仁,排行老大,念过私塾,在国民革命军中当过军医。可是,刘煊仁英年早逝。在老蒋去台湾的前两年冬天,刘煊仁丢下老婆和刚满月的孩子,死在了军中。第二年,刘煊仁的老婆改嫁,把刘煊仁的儿子带走了。女孩叫刘煊梅,排行第三,长得还算标致。在建国的前一年,刘煊梅未满十四岁,就嫁给了邻村的庄稼汉。

刘禄松现在的妻子叫张英,村民叫禄松三奶。她长得身材修长,精瘦,头发稀疏。她被风雨削蚀得过早地苍老。她的声音特别尖、特别响亮。她很喜欢唱山歌。孩子在五六里地远的罗汉山上,都能够清楚地听到她的呼唤,或者听到她的歌声。不论是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天,在佛祖坪的田地里,人们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张英一连生了七个男孩。大儿子叫刘煊义,排行第四。二儿子叫刘煊礼,排行第六。三儿子叫刘煊寿,排行第七。四儿子叫刘煊智,排行第八。五儿子叫刘煊信,排行第九。六儿子叫刘煊忠,排行第十。不论春夏秋冬,在张英的背上,总是背着孩子。就是在挑担的时候,她也不会把孩子放下来。孩子在她背上尿湿了,就让湿衣服慢慢风干。她在旱地里干活,孩子就在地头的禾秆堆睡。她没有奶水喂养孩子,就喂稀粥,甚至嚼碎番薯,喂给孩子。苦命的孩子,母亲喂什么,就吃什么。孩子吃饱了,就睡觉。

禄松三奶由于家里贫穷,逼她学会了一些杏林之术。村民要是患上头晕脑热、咳嗽流涕的疾病,她跑到罗汉山上,采摘一些山草药,煎成药汤,让病人喝下去,疾病就好了。村民就算是患上了奇难杂症,她在病人身上烧几醮艾火,或者用灯草火爆几下,再让病人吃些山草药,也会奇迹般地康复。为村民看病治病,她从来都不收钱。佛祖坪及山外附近的人都说,她是观音菩萨转世,是为拯救佛祖坪村民的苦难而来的。

公元一九五三年冬月,北国已经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妆素裹的冰雪世界了。粤西大地仍然绿草如茵。漫山遍野生机勃勃,郁郁葱葱。万类霜天竞自由。

冬月初二日凌晨二时二十分,刘禄松的第八个男孩出生了。他多么希望能添个女孩呀,可是老婆就是生不出来。一大家子人全靠他夫妻俩种地养活。要不是解放分到了田地,他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一碗稀粥,喂给孩子吃。他面对嗷嗷待哺的一群孩子,虽然又添丁了,但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而且,孩子是在丑时出生的,谁知道孩子以后的命运咋样呢。

说归说,在孩子满月的那一天,刘禄松还是欢天喜地地办了三牲素菜、香烛纸宝,在祠堂和大屋厅禀告祖先后,邀请秀才公阿琴老先生和叔伯兄弟,前来饮满月酒。

阿琴酒足饭饱之后,捻了捻手指,掏出《百中经》本子,认真地查阅有关内容。阿琴掐算一番以后,高兴地说,刘禄松添了一个贵子。孩子属蛇,是小龙。八字壬骑龙背,倒插三奇,属于富贵之命。孩子一定聪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孩子是火字辈的。阿琴为孩子取名刘煊全。刘禄松虽然不识字,但心里明白,人命的好坏,怎能掐算出来呢。刘禄松还清楚地记得,每一个孩子出生,阿琴不都是这样说呢。

刘浩瀚的第三个儿子叫刘寿松。刘寿松属牛,长得高瘦,高小毕业,排行第八。刘煊全叫刘寿松八叔。在他十五岁那一年,有一天,他爬到龙眼树上,采摘龙眼果。刘卓松打猎经过,朝天空打了一枪。他被吓得从树上掉下来。十多天后,他从家里拿了两块银元,跑去广州了。他出走以后,刘福松、刘禄松兄弟俩到处找他,都没有找到他,也打听不到他的消息。他在广州当了巡警。两年以后,他被擢升为巡警长。一九三九年冬月的一天,他身穿警察服装,脚穿教官皮鞋,坐在大轿,春风得意地从县城回来了。他回到村口,孩子们当他是外乡人。真是孩童见面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刘寿松回到家里,刘福松、刘禄松就张罗为其娶了老婆。刘寿松的老婆叫龙翠,是桐油村富人龙贸的女儿。龙翠长得身材不高,有点雷公嘴,读过私塾,抽铜水烟壶。第二年,龙翠就生了一个女儿。阿琴为其取名刘素贞。又过了几年,龙翠又生了一男一女。阿琴为男孩取名刘煊宽,为女孩取名刘素英。

山外时局动荡,兵荒马乱。刘寿松有了老婆孩子,就不去广州了。一九四二年春,刘寿松为了生计,接受谢佛乡公所的聘请,当上了自卫班班长。刘寿松带领二十多个编外警察,早晚操练,号令严明。编外警察全副武装,荷枪实弹,也算威风八面。不过,最让刘寿松头痛的事情,就是抓壮丁。在打日本时,老蒋要抓壮丁,保家卫国。日本人投降了,老蒋又要抓壮丁,围剿红色政权。抓壮丁的事情,没完没了。为了饭碗,刘寿松就是头痛,也得干下去。

为了避免在佛祖坪抓壮丁,刘寿松想出了一个出钱顶替当兵的办法。村民如果不愿意去当兵的,可以交纳壮丁钱,让别人顶替当兵。只要佛祖坪的人肯出钱,刘寿松就从山外找人顶替当兵。在佛祖坪,也有人愿意顶替他人去当兵的。一九四七年大旱,为了度灾荒,刘景松拿了他人的银子,就让刚满十八岁的弟弟,顶替他人去当兵。刘景松的弟弟去当兵以后,再也没有回来。有人说,刘景松的弟弟在渡江战役中,被解放军打死了。也有人说,刘景松的弟弟跟随老蒋的部队,跑去了台湾。众说纷纭。

在解放那一年,村民们听说,国民党被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的军队,向粤西大溃逃。溃兵如贼。沿途的散兵游勇,既抓人,又抢粮,无恶不作。村民纷纷跑到山里,躲避兵祸。不久,村民又听说,解放军把老蒋的军队赶去台湾了,山村再也不会有兵祸了。于是,村民才搬回村里。改天换地的一场大战,村民既没有见到军队,也没有听到枪炮声,大战就结束了。

接着,谢佛乡公所来了解放军战士,成立了军管会。军管会撤消了国民党的伪乡公所,取消了自卫班。佛祖坪成立了军管会办事处。在军管会的领导下,谢佛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变革运动。刘寿松回到了家里,分到了田地。

在清匪反霸运动中,刘景松向工作队投诉说,刘寿松是伪官僚,欺压百姓,鱼肉乡里,血债累累,必须给予严惩。刘景松的弟弟,就是被刘寿松抓去当兵的。工作队员把刘寿松抓到军管会佛祖坪办事处,要刘寿松交代罪行。刘禄松找到刘景松,对刘景松说:“人要讲良心,不能冤枉人。你是拿了人家的银子,让弟弟顶替当兵的,不是被抓去当兵的。刘寿松是在帮助你,不是害你,也不是害你弟弟。”刘景松不理睬刘禄松。刘禄松又走到工作队,对工作队长说:“刘景松的弟弟不是被抓去当兵的,而是刘景松拿了他人的钱,自愿顶替他人去当兵的。”工作队长听了刘禄松的申述,才把刘寿松释放回家。

刘景松是八大房中四房的子孙。刘景松长得矮胖,圆脸,右下胁有个大瘤,排行第四。村民叫大膀四叔。刘景松的老婆叫庄农妹,是石镜村庄家的女儿。夫妇生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女儿叫刘岚莹,大儿子叫刘煊荣,二儿子叫刘煊喜。

在解放那一年冬季,村里成立农会,村尾苦大仇深的刘煊汉,当上了农会主席。在土改时,刘景松向土改工作队揭发说,刘煊汉收受了地主的白银和金条,经常和地主富农混在一起,称兄道弟,吃吃喝喝,没有阶级立场。土改工作队马上对刘煊汉停职审查,让刘煊汉交代收受贿赂的事实。不管工作队员怎么审问,刘煊汉都不承认收受过财物。刘景松因为揭发有功,就当上了农会主席。后来,刘景松又当上了初级社、高级社的社长。

刘景松的亲叔父叫刘浩平。刘浩平和刘景松同住在禾堂南边的一座泥砖房屋。在刘景松房屋的后面,是亲房兄弟刘周松的房屋。

刘周松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刘煊星,二儿子叫刘煊莜,三儿子叫刘煊民。刘周松的父亲做豆腐豆饼的小本生意。刘周松的父亲死了以后,刘周松子承父业。

刘朝松是刘周松的亲房兄弟,比刘周松年长一岁半。他的房屋在刘家祠堂的旁边,是村里的泥水匠。

刘煊汉是刘家八大房中六房的子孙。刘煊汉有四兄弟。四兄弟都居住在村尾的西边。大哥叫刘煊章,二哥叫刘煊久,弟弟叫刘煊明。刘煊汉和刘煊章长得高瘦,刘煊明长得矮肥。刘煊久长得不像大哥和两个弟弟,长得中等身材,既不高瘦,也不矮肥。刘煊久的乳名叫阿狗。阿狗长大以后,刘煊汉的父亲恳请秀才公阿琴,为阿狗起个书名。阿琴闭着眼睛,想了一下,就对刘煊汉的父亲说:“就叫刘煊久吧。”阿琴还喃喃地说:“煊久煊久,长长久久。”其实,阿琴的意思,是“狗”、“久”谐音。要是念粤西土话,“狗”、“久”就是同音字了。刘煊汉的父亲觉得,秀才公就是有文才,不用多想,就为阿狗起了一个既好听、又吉祥的名字。阿狗也觉得不要改名,就有书名了,也很高兴。父子俩都很喜欢这个名字。

刘煊汉的老婆叫耿秋。夫妇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刘均富,二儿子叫刘均全,三儿子叫刘均阳,四儿子叫刘均久。

住在村尾的西边的村民,还有八大房中六房的子孙刘煊初、刘煊南等人。刘煊初的儿子叫刘堪元。刘煊南有三兄弟。刘煊南是大哥,二弟叫刘煊庭,三弟叫刘煊光。

居住在村尾东边的村民,有八大房中二房的子孙刘煊华等人。刘煊华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刘坤富,二儿子叫刘坤飞。

住在村尾南边的村民,有八大房中二房的子孙刘煊志、刘培栋等人。刘煊志的儿子叫刘培瑜。刘培栋有三兄弟。刘培栋是大哥,二弟是刘培广,三弟是刘培顺。

刘浩瀚有个堂弟弟叫刘浩全。刘浩全是大屋三房的子孙,住在大屋东边的房屋。刘浩全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刘庭松,二儿子叫刘国松。

刘庭松长得肥大,谢顶长脸,劏猪为业。他排行第三,年纪比刘禄松小,刘煊全叫三叔。他的记忆力和刀法都是远近有名的。早上,他起床劏猪,在卖肉时不收钱。晚上,他背着草袋,逐个收钱,一个人都不会漏,一分钱也不会差。顾客要买多少猪肉,他随意斩下一块,就用竹篾串起来,交给客人,很少用秤称量。他尽管很随意地斩猪肉,重量也既不会多,也不会少。佛祖坪的人,叫他一刀准。有一次,刘煊林和他打赌。他要是连续斩二十块猪肉,重量都一样的话,刘煊林就把斩下的猪肉全部买了。他举刀斩猪肉,刘煊华用木杆秤逐块称量,每一块猪肉刚好一市斤,没有多少一钱。刘煊林无话可说,输得心服口服。

佛祖坪的劏猪佬卖猪肉,称准了重量,用竹篾串起猪肉,交给客人。竹篾在中间打折,串猪肉以后,又在顶端交叉打折,就成一串猪肉了。村民把串猪肉的竹篾叫猪肉串。串牛肉时就叫牛肉串。要是不使用肉串,就用禾草、关草缚猪肉,也有用蕉木麻缚猪肉的。猪肉和肉串、或草绳加在一起,才够重量。村民觉得,只要带肉串或带草绳够重量了,猪肉就不短斤缺两了。禾草、关草、蕉木麻浸湿以后,比竹篾肉串重得多了。精明的劏猪佬,大多用禾草、关草、蕉木麻缚猪肉,不用竹篾串猪肉。因为这样更加合算。刘庭松就是这种精明的劏猪佬。村民把芭蕉的假茎拆开叫芭蕉合,或者叫蕉合。把蕉合撕开,晒干,村民叫蕉木麻。

刘庭松的老婆叫张翠兰。张翠兰是山外张家坪村大户人家的女儿,说话慢条斯理,长得斯斯文文的。夫妇俩生育了两个儿子,五个女儿。

刘庭松的大儿子叫刘煊秀,是一九四零年出生的。刘煊秀出过天花,大麻子脸。他在三年级就开始逃学。在一次逃学时,他被父亲找到,竟然和父亲打了起来。他手拿劏猪刀,追砍父亲。父亲拼命逃跑。幸好,刘禄松和刘奇松及时把他抓住,夺下劏猪刀,才避免了一场灾祸。他在小学毕业那一年,父亲就为他找了媳妇。不久,父子俩就分家了。刘煊秀夫妇独立生活。

刘庭松的二儿子叫刘煊先。刘煊先是在白天出生的,乳名叫日生。刘煊先比刘煊全小一个月,长得天堂开阔,方面大耳,鼻子很大,很有福相。阿琴对刘庭松说,按照《麻衣相法》的记述,刘煊先长的是富贵相貌。要是命运相济的话,刘煊先可以办皇差,吃皇粮,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刘庭松对此将信将疑。

刘庭松的五个女儿,都长得水灵灵的,是佛祖坪的五朵金花。大女儿叫刘映雪,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嫁给了她的老师。二女儿叫刘蓝雪,长得比大姐还漂亮。在读三、四年级的时候,一群男孩就争着要和她玩耍。三女儿叫刘芳雪,四女儿叫刘群雪,五女儿叫刘飞雪,也是美人儿。刘群雪比刘煊先大一岁。刘飞雪比刘群雪小两岁,嘴巴特别甜。

刘国松的长相刚好与刘庭松相反。刘国松没有胡须,斯斯文文的,像个秀才。刘国松排行第四,刘煊全叫四叔。刘国松的老婆叫胡兰子。胡兰子是胡家村胡家的女儿。刘国松的儿子叫刘煊佩,女儿叫刘球雪。

刘浩琴是刘汉轩老祖的十四代孙,是大屋二房的子孙,村民都叫他阿琴,住在大屋的西边。他是在清朝出生的,属猴。他长得高瘦,尖顶,长脸,留长头发,留山羊胡须。他排行第二,年纪比刘浩瀚小,刘禄松的儿子叫二叔公。在十九岁那年的院试中,他考中了晚清的最后一榜秀才。佛祖坪及山外附近村庄的村民,谁家办红白事,婚丧嫁娶,都总少不了请他掐算掐算,指点一番。村民只有请他谋划,才不会出差错,才心里踏实。在解放前,他以教私塾为生。在解放后,村里办了小学。他讲的是四书五经,当不了小学教员,就不教书了。在土改那一年,工作队员把他抓到主席台上,批斗他的罪行。他眯着双眼,反复地说:“子孙不如我,捞钱干什么”。“子孙胜过我,捞钱又干什么。”土改队员不知道他说什么,就把他放了。

刘浩琴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刘明松。刘明松长得矮胖,口阔眼圆,大胡子。他当过国民政府中南战区军警督察处处长,中将军衔。在抗日战争中,他立过许多战功。在日本投降的第二年,他辞官回家种地,办了一个小酒厂和一个养猪场。他蒸酒,卖酒,养猪,卖猪,不再过问政事。在国民党军退守台湾时,他的部下叫他,一起去台湾。他不去。他对已经是中南战区司令的部下说,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各为其主。他没有做过对不起人民的事情。他现在已经是平民百姓。人各有志。他离不开家乡的土地,离不开乡亲父老。一九五二年土改,他的家庭成分被定为地主。农会分了他的田地、房屋,没收了他的酒厂、猪场。他也被民兵开枪打死了。

刘明松的老婆是资本家的女儿。她叫叶红娟,是个大美人。刘明松辞官回家种地,她也跟了回来。刘明松被民兵打死以后,她带着刚满两周岁的儿子刘煊鑫,住进了柴房屋。不久,在土改队员的说合下,她嫁给了原来的长工刘煊林。第二年,她在为刘煊林生孩子时,流血不止死了。

刘煊林是奔牛岭茶木根村人,是刘明松的养猪倌,也是刘汉轩老祖的裔孙。他长得中等身材,瘦,圆麻脸。在叶红娟死亡时,他没有请仵作佬。他拿一张破草席,将叶红娟的尸体卷紧,用竹篾绑严实,抬到后山,埋在废弃棺材窿。从此,他就干起了仵作的生意。

叶红娟生下的男婴活了下来。刘煊林为男婴取名刘培生。有一天,刘培生饿得大哭大叫,刘煊鑫就抱起刘培生,放在大黄母狗的旁边。大黄母狗是刘明松从军中带回来的,通人性,和善地让刘培生和两个小黄狗仔一起吃奶。从此,大黄母狗就成了刘培生的奶妈。刘培生饿了,大黄母狗就会躺下来,让刘培生吃奶。刘煊鑫的家庭成分是地主,刘煊林的家庭成分是贫农。两个人是不同的阶级。刘培生虽然是贫农的种,但从地主婆的肚子生出来。刘培生既不能跟叶红娟定地主,也不能跟刘煊林定贫农。工作队为刘培生定家庭成分为雇农。一家人既有地主,也有贫农,还有雇农。刘煊林带着两个孩子,在叶红娟留下的柴房屋居住。

刘浩琴的二儿子叫刘德松。刘德松长得高瘦,头发上翻,高鼻梁,尖下巴,没有耳坠。他排行第六,刘煊全叫六叔。一九四七年,他在国立广州湘勤大学毕业,就回到家里,收到了一百多担灯油谷。谷子把房子都堆满了,还借了刘明松的楼棚存放。他有了这笔收入,就由一个穷书生,变得富裕了。

灯油谷是刘家的族规。不论是谁家的孩子大学毕业,或者当上了县太爷,就可以收取祖宗田产的一年田租。这田租叫灯油谷。这条族规不知道是哪一代祖宗创立的,世代相传,无论朝代如何更迭,都没有改变。

刘德松的老婆叫凌文竹。凌文竹长得身材修长,圆脸,骨子里隐隐地散发着一股书香味。凌文竹的父亲叫凌海东。凌海东长得方面大耳,将军长相,是国民政府广州警备区司令,中将军衔。国民党被打败后,凌海东跟随老蒋,跑去了台湾。

凌文竹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广州读书。在初中毕业的那一年,凌海东在家乡为她举办了隆重的婚礼,把她嫁给了刘德松。在结婚的第二年,她生了刘煊严。接着,她又连胎生了五个女儿。大女儿叫刘小玲,二女儿叫刘玉玲,三女儿叫刘贞玲,四女儿叫刘巧玲,五女儿叫刘凯玲。

凌文竹的陪嫁丫环叫秋菊。秋菊长得水灵、勤快,是凌海东从广州买回来的。秋菊跟着凌文竹,学得一些文化与礼仪。在解放那一年,军管会办事处解除了她俩的主仆关系。凌文竹送给秋菊路费,叫秋菊去广州,寻找亲人。过了一个多月,秋菊又回来了。秋菊说,找不到亲人,不走了,要和凌文竹继续生活。秋菊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凌文竹就让秋菊姓凌,叫凌秋菊。

在刘煊球的父母亲死后,刘浩琴看见刘煊球实在可怜,就收留了刘煊球。在刘德松收灯油谷那一年,刘煊球已经是大小伙子了。刘德松在临走的时候,特意雇请刘煊球,当家里的长工。刘煊球很勤快,把里里外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凌文竹很喜欢刘煊球。有好吃的东西,他们就一起吃。凌文竹在人前人后,总是夸赞刘煊球能干。

一九五二年斗地主,农会把凌文竹押上主席台,批斗凌文竹的罪行。刘景松要刘煊球上台批斗凌文竹,揭发凌文竹的罪行。可是,无论刘景松说什么,怎么说,刘煊球都不肯去。刘煊球对村民说:“打狗看主人。刘德松不是坏人,我不能够批斗凌文竹。”此事此话很快就传到了凌文竹的耳朵。凌文竹很感激刘煊球,就把凌秋菊嫁给刘煊球。

凌文竹邀请土改队长和农会主席,当主婚人和证婚人,为刘煊球、凌秋菊举办了俭朴的婚礼。第二年,凌秋菊就生下了刘堪福。又过了五年,凌秋菊又生了刘堪有。凌秋菊先后生了两个儿子,村里的人就说,刘煊球的下一代不单传了。

刘浩琴的第三个儿子叫刘礼松。刘礼松长得身材高大,虎头,圆脸,浓眉大眼,声如洪钟。他排行第七,刘煊全叫满叔。一九四七年,刘礼松在湘勤大学读大二。

刘礼松和刘德松是在广州解放前夕分别的。刘德松在收了灯油谷之后,又到广州找工作。在刚到广州的那一天晚上,刘德松邀请弟弟刘礼松,跑到酒馆,一起吃晚饭。兄弟俩边吃边谈,一直谈到鸡公报晓。清晨五点,刘礼松的同学找到刘礼松,告诉刘礼松,警察在学校抓走了许多师生,正在搜捕刘礼松,并叮嘱刘礼松,千万不要去学校。在兄弟俩分别时,刘礼松嘱咐刘德松,如果找不到工作,就去解放区。解放区需要读书人。这时,刘德松才知道,刘礼松参加了共产党。

解放以后,家里人没有刘德松、刘礼松的消息,就到处打听,希望找到其下落。有的人说,刘德松跟随岳父,跑去了台湾。刘礼松也跑去了台湾。也有的人说,刘德松在去解放区的路上,被解放军杀害了。刘礼松也被国民党军统杀害了。如此种种,众说纷纭。反正村里没有他们俩的消息,说怎么的人都有。

刘浩琴的亲弟弟叫刘浩东。刘浩东有四个儿子。四个儿子都各具有特点,都是佛祖坪远近闻名的名人。

刘浩东的大儿子叫刘侠松。刘侠松长得肥胖,臂长,方脸,口阔,眼小。他为人正直,豪爽,从小就立下了忠义报国之志。在黄埔军校毕业后,他跑到蔡廷锴的麾下,当了一名战将。在一九三七年八月淞沪会战时,他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的师长,少将军衔。在淞沪会战的战斗中,他受了重伤,离开了部队。他在康复后,出任国民政府东川县县长,兼任国民党县党部书记。一九四三年,他被日本特务杀害。老蒋念他对党国有功,令将其尸体运回原籍安葬。灵柩被运回到高凉县城,政府在广场搭建灵堂,举行公祭。东川县和高凉县的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社会贤达和各界群众,都前往祭奠,热闹非凡。在过了七七以后,乡亲才把灵柩运回佛祖坪,魂归故里。村民在刘家祠堂做斋,超度亡灵。又过了七七,才把灵柩运到罗汉山麓,安葬在向阳福地,入土为安。

为了表彰刘侠松的抗战功绩,国民政府把刘侠松的儿子刘煊恭,保送到省立第九中学读书。刘煊恭一九四七年高中毕业,又被保送到杭州兽医学院,学习兽医技术。在入学前,刘煊恭娶了老婆。老婆叫李明君,是高凉名医李东阳的女儿,是九中的校花。他们俩是同班同学。第二年,李明君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刘卫国。刘侠松为人不贪,留下的家产不多。在土改那一年,李明君的家庭成分被定为富农。

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刘煊恭还没有大学毕业,就被选派到朝鲜战场,当了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的英语上尉参谋。一九五四年,刘煊恭回国,继续读完大学后,被派遣到雷州军垦农场,当上了兽医技术员。一九五六年农场大发展,刘煊恭把老婆孩子接到了农场。李明君当了农场职工,刘卫国在农场的学校读书。

刘浩东的第二个儿子叫刘恩松。刘恩松长得虎背熊腰,方面大耳,声如鸣钟。在抗战后期,刘恩松是国民革命军中南战区政训处处长,中将军衔。在刘恩松晋升中将的那一年,高凉县政府、国民党高凉县党部联名,制造了一个中将牌匾,送给刘恩松,褒扬刘恩松的成就。牌匾长方形,用紫檀木精工制造。中间雕刻“陆军中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边框是龙凤呈祥的浮雕。牌匾朱漆描金,艳丽夺目。

在送牌匾的那一天,四个礼兵抬着牌匾,走在最前面。后面是军乐队,再后面是县太爷、南路特遣军司令、全副武装的卫队等一干人。队伍从高凉县城出发,路上吹吹打打,缓缓地向佛祖坪走来。牌匾飘着红彩带。在太阳的照耀下,牌匾熠熠生辉。

送匾队伍来到桃子根大屋门口,两堂醒狮顿时起舞,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刘浩琴、刘浩东披着红绶带,率领全村老幼,站在门口,迎接牌匾。双方在门口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刘浩琴致欢迎词,县太爷、南路特遣军司令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尔后,刘浩琴和刘浩东把牌匾迎请进屋,挂在忠义堂屏风的上面。县太爷、县党部主任、特遣军司令亲自送牌匾,桃子根大屋的名气就更大了。不仅刘侠松、刘恩松成了佛祖坪的名人,刘浩琴、刘浩东等人也名声远扬。

那年月先是军阀割据,接着就是日本人打进来。兵荒马乱,土匪横行,兵抢匪掠,搅得老百姓不得安宁。佛祖坪的村民更是深受其苦。在刘恩松晋升中将这一年,刘恩松把村里的青壮年人组织起来,列队操练,学打枪,练拳脚,教授军事,训练成桃子根村的自卫队。刘恩松把一批枪支弹药留在家里,把自卫队武装起来。枪支弹药由刘浩琴保管。平时,刘浩琴把枪支弹药集中起来,存放在大屋西南边的炮楼。在训练、站岗、遇到匪情时,刘浩琴就把枪支弹药分发给自卫队员。

在一九四一年六月的一天,日本人派出飞机,轰炸高凉县城。当晚,土匪围着桃子根大屋,又是打枪,又是吹号,要攻入大屋抢掠。村民们在炮楼上开枪还击,奋力抵抗,才把土匪打退。从此,远近的土匪再也不敢袭扰佛祖坪了,尤其是不敢袭扰桃子根村了。在土改时,解放军军管办事处把枪支弹药收缴了。

一九四九年五月,中南战区政训处通知刘恩松的老婆说,刘恩松游泳溺水死了。可是,刘恩松的老婆既没有看到尸体,也没有看到骨灰,只收到刘恩松的遗物。遗物是一支钢笔和一套军装。一九五三年冬,刘恩松的部下在广州白云山养鸡场,见到了刘恩松。刘恩松当了养鸡场的场长。第二天,人们就再也找不到刘恩松了。对刘恩松的再次失踪,有的村民听说,刘恩松去了台湾。也有的村民听说,刘恩松到别的地方潜伏了。在佛祖坪,既有刘恩松是军统特务的传说,又有刘恩松是共产党打进军统情报人员的传说。两种传说都活灵活现,有根有据。

刘恩松的老婆叫吴玉仙。吴玉仙是商人的女儿,长得很俊俏,是一个美人儿。在丈夫死后不久,吴玉仙就带着唯一的女儿,回到了佛祖坪。女儿叫刘小丽,是一九四八年初出生的,正在嗷嗷待哺。

刘浩东只有一些祖传的田地,没有其他产业。在刘侠松死后不久,刘浩东就把家分了。刘浩东留下了一些养老的财物,把田地平均分成四大分,每个儿子一份。刘恩松不在家,田地由刘浩东暂管。在吴玉仙回来后,刘浩东才把田地交给吴玉仙管理。吴玉仙在城里出生,在城里长大,不懂农活。为了耕种,吴玉仙只好雇请了一个长工。在土改时,吴玉仙的家庭成分被定为富农。大部分的土地被没收了,只留下口粮田。吴玉仙把工人辞退了。

刘浩东的第三个儿子叫刘卓松。刘卓松长得高个,一脸横肉,大胡子。他是刘浩东家里真正的当家人。家里无论大小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刘卓松仗着两个大哥在外当官的声威,行为很霸道。乡邻都怕他。就是县太爷,也让他三分。他家里的地租,每年都能如数收回来,一粒也不少。有一次,他在胡家村打麻将,输了银子。他把银子抢回来不算,还说,牌友出千,不地道,把牌友打了一顿。牌友受此欺负,只得忍气吞声,敢怒而不敢言。

在刘明松辞官回家的那一年,刘明松邀请村尾的六房子孙,共同出钱,维修大屋的共用水井,把水井改为公用。可是,刘煊汉在背后唆使人们,不要出钱修水井。刘明松无奈,只好由大屋继续承担水井维修费。有一天早上,刘煊汉的老婆在水井挑水,刘卓松就把水桶砸了,把扁担砍断了。刘煊汉的老婆哭闹着跑回家。

从刘卓松当家的时候起,刘卓松定了一条规矩,大屋庆典祭祀,妇女去水井挑水,不能够换肩膀。妇女挑水回到大屋,要把身后的一桶水倒掉。刘卓松说,在妇女身后的水,靠近屁股,有屁臭味,不能够洗涮、烹煮祭祀用品。要是用了,会猥亵神灵,有辱祖先。

在刘恩松晋升中将的第二年春天,刘恩松把佩带的左轮手枪留给刘卓松,并再三嘱咐刘卓松,不能在别人面前炫耀,更加不能持枪威胁、恐吓乡邻。在初秋的一天早上,刘卓松上山打猎,刚走到佛子河对岸的河堤,就迎面遇上了刘煊汉。刘煊汉说,左轮手枪的子弹小,不能够打死大水牛。刘卓松从腰间拔出左轮手枪,对准在河滩正在啃草的大水牛,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大水牛应声倒地。两个人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正在河滩放牛的刘煊华,听到枪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先是一惊,然后本能地趴在草坡上。他看见大水牛倒下了,又迅速站起来,向大水牛猛冲过去。大水牛倒在血泊中。他急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当看见刘卓松和刘煊汉的时候,他就什么都明白了。他扑上去,抱住刘卓松的大腿,要刘卓松赔牛。这不是闹着玩的。牛是农民的命根子。无故打死了农民的耕牛,要是报告官府,是要坐牢的,不是一件小事情。这时,刘卓松才清醒过来。刘卓松从衣袋掏出五块大洋,交给刘煊华,作为大水牛的赔偿金。刘煊华不要,要刘卓松赔牛。刘煊汉费了好大的劲,好不容易才拉开刘煊华,让刘卓松跑开。

刘卓松无心打猎了。他返回村里,找到刘浩琴,让刘浩琴把刘煊华的父亲请来,商议赔偿的事情。经过刘浩琴的斡旋,双方商定,除了按市价赔足牛钱以外,刘卓松还另外给刘煊华一块大洋。刘煊华的父亲收下了赔偿金,才决定不去报官了。

刘卓松把刘庭松请来,把大水牛劏了。他特别嘱咐刘庭松,不要把牛展肉、骨底肉卖了,留下来自己吃。刘庭松带上劏牛刀等家什,叫上刘禄松、刘国松,一起来到到河滩,把大水牛剥皮,肢解分成四肘,并就着河水,把牛内脏洗干净。按照刘卓松的嘱咐,刘庭松把最好吃的牛肉留下来,其它的挑去谢佛圩卖。

傍晚,刘庭松、刘国松、刘禄松回来了。刘庭松告诉刘卓松,卖牛肉收回的钱和赔偿的钱相抵,只亏了一块大洋。刘卓松盘算着,要是把留下的牛肉都卖了,就不会亏了。刘卓松要给三个人各五毛钱大洋工钱,三个人都不要。

刘卓松吩咐厨房,把牛展肉放在蒸笼里,用文火蒸烂。蒸笼下面摆放一个大瓦钵,收集牛肉水。上好的牛腩肉,加入八角、大茴、小茴、桂皮、陈皮、白芷等香料,用文火炖煮。牛肚纲、牛百叶、牛心盖、牛舌、牛面肉、牛散托等牛杂,用姜葱生炒。清蒸牛展肉、香料炖牛腩、姜葱炒牛杂这三道菜,是有名的下酒菜。

晚上,刘卓松请来了刘浩琴、刘福松,点亮了两盏马灯,一起吃饭饮烧酒。刘浩东、刘浩琴、刘卓松、刘庭松、刘国松、刘禄松、刘福松坐同一张饭桌,其他人坐另一张饭桌。他们用香喷喷的蒸牛肉、炖牛腩、炒牛杂饮酒,品牛肉汤,边饮边谈,乐也融融。刘卓松酒到酣处,高兴地说:“要不是刘煊汉气我,真的吃不上这么好味道的牛肉。”刘浩琴说:“吃牛肉,饮牛肉汤,这就叫原汤化原食。”刘庭松想,亏了一块大洋,吃一餐肥牛肉,也不算太亏。

二更时分,客人都散去了。喝得醉醺醺的刘卓松,迷迷糊糊地坐在小客厅。忽然,他听见了口哨声。他提着马灯,走出大门口,看见一个小伙子在吹口哨。他二话不说,把马灯挂在墙壁,抓住小伙子的衣领,就是一顿拳脚。小伙子还不知道是什么回事,就被打倒在地上了。刘卓松一脚踩在小伙子的胸口,大声喝问小伙子:“你是不是土匪探子。”小伙子听到喝问,知道犯了大忌。原来,在佛祖坪的各个村落,有土匪吹口哨传递信息的传说。在晚上吹口哨的人,就是土匪的探子。

无论小伙子如何申辩,刘卓松都不相信,小伙子不是土匪探子。刘卓松又是一顿拳脚,把小伙子打得不能动弹,昏了过去。刘卓松找来一条牛绳,把小伙子绑在门楼的石柱。刘卓松又端来洗脚水,泼到小伙子身上。小伙子的衣服被淋湿了,一阵秋风吹来,小伙子才苏醒过来。小伙子好像在说话,但声音很微弱,刘卓松听不清楚。刘卓松认为小伙子在抵赖,就吩咐家人,把风柜抬出来,对着小伙子,用力鼓风。小伙子被冻得全身发抖,嘴唇发黑。

刘卓松走上炮楼,吹响了海螺。在山村的夜晚,“嘟·嘟”、“嘟·嘟”、“嘟·嘟·嘟”的海螺声,特别清脆、嘹亮,传得很远很远。海螺声就是号令。村民们拿着禾叉,扛起锄头,高举竹蒿火把,潮水般向大屋奔来。很快,在大屋门前的空地,就站满了黑压压的人群。火光照亮了夜空。

竹蒿是用篾白制成的。把竹片削开,皮层叫篾青,里层叫篾白。篾青致密柔韧,是编织竹器的材料。篾白疏松软脆,很少用于编织竹器。把篾白浸泡在水里,经过一两个月以后,捞起晒干,就成为竹蒿了。竹蒿易燃,点火容易,在燃烧时不会自动熄灭,是村民照明、点火的好材料。

刘浩琴要过刘禄松手中的竹蒿火把,走近小伙子,看到底是什么人。刘卓松抓住小伙子的头发,把小伙子的头颅掀起来。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那不是石镜村的庄二蛋吗,怎么当了土匪呢。”小伙子断断续续地申辩说:“我不是土匪,确是石镜村的庄二蛋。”刘浩琴也把庄二蛋认出来了,对刘卓松说:“此人是庄二蛋。”刘卓松定睛细看,的确是庄二蛋。原来是一场误会。刘浩琴马上吩咐村民,解开绳索,把庄二蛋放下来。村民知道了真相,就纷纷散去了。庄二蛋是孤儿,长得瘦小,是吃百家饭、穿千家衣长大的。

这时,刘卓松也酒醒了。他把庄二蛋抱进屋里,取出干净的衣服,让庄二蛋换了。他把家中珍藏的跌打药丸拿出来,取出一粒,用米酒化开,让庄二蛋服下去。庄二蛋服下了跌打丸酒,身子就暖和了,精神也慢慢恢复了。临别,刘卓松掏出一块大洋,送给庄二蛋,买一些跌打酒和肉,把身体调养好。庄二蛋结结巴巴地说:“多谢刘卓松。”刘卓松打着竹蒿火把,刘禄松、刘庭松扶着庄二蛋,把庄二蛋送回家里。

在土改时,刘景松说,刘卓松是恶霸,家庭成分应当定为地主。工作队长却说,按照刘卓松的经济情况,对照政策规定,刘卓松的家庭成分,只能够定富农。因此,刘卓松的家庭成分被评定为富农。刘卓松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叫刘明兰。

刘浩东的第四个儿子叫刘奇松。刘奇松长得矮胖,大肚,秃顶,深眼窝,高颧骨。他排行第八,刘煊全叫八叔。他高小毕业,会写一些古文章,是村里的小秀才。在解放前,他跟随刘侠松,在国民革命军和国民政府中当差,带领大哥的警卫部队,全副武装地查缉军火、大麻等违禁物资,为军队和政府部门补充经费。在刘侠松死后,他就回家守祖业。在农闲时,他挑着货郎担,串村走巷,换一些油盐钱。在土改时,他的家庭成分被定为富农。农会没收了他的田地,分给了贫苦农民。成立人民公社,他又带上留给的口粮田,加入了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成了人民公社的社员。他除了家庭成分以外,也算是名符其实的无产者了。他经历了当差、收租、自食其力的人生大起大落。

刘奇松的老婆叫胡巧红。胡巧红长得很美,是胡家村胡家的女儿。刘奇松的儿子叫刘煊高。刘煊高是新中国成立的前两年出生的。刘奇松的女儿叫刘冬梅。刘冬梅比刘煊全小三岁。 18Lk9RmkfEAZ7a4iPZ+v3HCd+DMt7mgJIQeTz/IdVHyaTKR1ajgKbgND/aWem4G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