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山里的“金凤凰”

来访者基本资料 :王某,女,20 岁,理科,某高校大二学生。出身偏远农村,父母均为世代农民,姊妹 3 人,来访者排行老大,还有一个妹妹与一个弟弟(在妹妹 5 岁时,父母超生的,现在不满一岁)。

在大学里,最困扰王某的既有经济上的窘困,又有心理上的自卑与茫然。初到大学,不会用电话,拨通号码后,不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表示接通,什么样的声音是占线。有的时候,听到宿舍的室友们在谈论哪个明星、哪个品牌、某种化妆品时,就感觉到自己的多余。最近心情低落,消沉,有很多事需要去做,总是拖着不想去做,事后又很难受、自责;看到其他的同学获得各种荣誉、取得成绩时,再看看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一无是处,自责悔恨。现在大二第二学期了,面临很大的考试过级的压力。有很多事要做,诸如:准备四级英语、计算机二级、普通话等级测试等。曾做过很多的计划,每次都是执行二三天,不能坚持下来,王某自认为是意志力太薄弱而至。

主要的行为模式是打开电脑,先玩玩开心农场、浏览浏览网页、 QQ聊聊天,就是不想打开E盘做一些正事,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该做的事没有做,玩了一上午,感觉很难受、愧疚。多次下定决心以后不这样了,可第二次仍是这样,不想做该做的,反而去逛街、玩电脑,之后还是很难受。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一个小小的负面评价,比如说自己的衣服不好看,也会难过好长时间。父母那边压力也很大,总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衣锦还乡,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回报父母的爱,常常拿自己与亲戚家的孩子比较,可就是行动不起来。

王某:“走在校园里,我常常低着头,感觉自己很像一只灰秃秃的鸭子。小时候的‘金凤凰’早就不翼而飞了”。

咨询师继续引导:“听得出来对现在的自己很不满意,希望改变?再好好审视你的内心,看有无别的事情困扰?”,这时,王某停顿了一下,有些犹豫,在我的鼓励下,她说道:“因为弟弟是超生的,还欠着上万元的罚款,最近,听妈妈讲,乡干部催得紧,父母都不敢回家……”

在与咨询师的交流中,她确认这件事情是最困扰她的,一方面她恨父母“重男轻女”,另一方面她是家里的长女,希望为父母排忧解愁。

☛首访印象:

主动求助,但由一个室友陪伴而到咨询中心,打扮朴素、整洁,表情里伴随着丝丝忧伤与无助,动作迟缓,略显疲惫。

☛诊断与评估:

来自农村的贫困生,是新形势下大学生当中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由于农村与城市生活的巨大差异,这个群体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自卑感强,压力大,心理落差更大,尤其高中时学业成绩优秀,得到老师与父母的好评与呵护,给予极高的期望,大学后,人才芸芸,而自己才貌也不出众,兴趣特长也少,于是产生自卑、压抑与无助的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极易诱发各种精神疾病。同时,偏远农村还残留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重男轻女”思想。该案例中王某主要问题是眼前父母的处境与自己的现实同时困扰来访者,如何界定父母的责任与自己当前的任务?做好心理的调整,处理好眼前的焦虑,树立起自信心,顺利完成当前的主要学习任务,较好适应大学生活。综合各种因素,该生主要是在经济压力下的自卑心理,算是“双困生”典型的自卑心理特征。

综合上述各种信息,依据精神分析理论对个案进行理论假设。对来访者而言,不是具体应对眼前的学习与考试,可能源自于从小在“重男轻女”的家庭背景下的被忽视,同时在基础教育阶段也没有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于是在自己心灵里形成“我现在什么都不行”,尽管在小时候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了大学,在当地算是一只“金凤凰”,但是当下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出身,确认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发掘自己成长的潜力,分清自己能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找到自己突破的空间,有效的应对眼前的主要任务。

☛咨询总目标:

帮助王某认识自己的出身、现在的状态,有效的合理化自己的经历,从而,接纳自己的家境与出身,并从其中找到成长的动力;在澄清自我的基础上重建新的自我,界定自己担当的主要角色并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咨询过程:

第一次:本着收集信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原则,咨询师主要是倾听王某的倾诉,因为自知力良好,尽管一开始有些顾忌,通过咨询师友善的陪伴与启发,很快就很顺利地交流,而且主动谈及自己许多实际情况与个人心理感受,还两次委屈、伤心的掉了眼泪,得到了良好的情绪宣泄。

通过交流,王某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理解,对学校心理咨询的一些要求有了基本认识,我们达成了咨询的方案。每周一次,连续四次的咨询(建立关系、界定角色、适应生活、规划学业),每次咨询本着一个小主题。第一次咨询结束时,她在“咨询评价里”留下这样一句话“感觉轻松了许多,谢谢老师!”。

第二次:按照咨询计划,这次主要是引导王某接纳自己的出身,尝试从亲子关系中分离出来,培养自己的独立人格。当王某谈及家庭时,情绪有些激动,时不时会掉下眼泪。

王某:“看到身边的同学,忙忙碌碌,想到即将到来的各种考试,就烦躁不安,也难以静下心来应对眼前的事儿。”

咨询师:“最近考虑的事儿挺多的——自己的学习、过级考试与家庭的经济压力等。”

王某:“恩,有时我以为自己考虑太多了,就是控制不住要想到这些,要烦这些事儿,其实很想像宿舍别的同学那么轻松阳光。”

咨询师:“知道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难以进入状态。”

王某:“哎,家里的事儿,自己学习的事儿搅合在一起,弄得我焦头烂额!”

咨询师:“你想好好理一下眼前的状态,界定清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王某:“我知道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咨询师:“那你审视一下眼前困扰你的两方面的事情,哪方面需要我们一起讨论呢?”

王某:“那就说说家庭吧!”,王某长长的叹了口气。

咨询师:“家给了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无数的爱,但家也是我们深感压力与责任的地方。”

王某:“一方面,我知道爸妈也不容易,在农村的环境中拉扯我们长大,但又嫉恨他们偏爱弟弟。”眼眶里渗满泪花。

咨询师:“你知道爸妈也很疼你,但与弟弟比起来,感觉自己被忽视。想哭就哭出来吧!”我顺便抚摸着她的肩,并向她靠近了一点,随后递给她一张纸巾。

王某:“我特别记得,弟弟出生后,家里人都没多正眼看过我,尤其奶奶常常还旁敲侧击的挖苦我”哽咽……

咨询师:“那时候,你多么希望家人像对待弟弟一样待你……”

王某:“不过父亲还是关心我的学习,会问我考得怎么样,那时候在当地的县中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王某中学时,优良的学业表现正是她成长的资源。

咨询师:“那你学习一定很勤奋,因为通过学习你感受到了被肯定与表扬。”

王某:“也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自己学习更卖力,学习成绩一直在榜上名列前茅,可以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学习上。”

咨询师:“那时的学习状态很满意,能集中精神。”

通过与王某的会谈,慢慢的她的情绪平静下来。先后两次重复说过这样一句话“其实过去学习成绩还真不错,也得到了许多鼓励”。感觉她有了更多的动力,这些都是在分析成长经历中找到的,咨询师也本着来访者本人就是咨询的最大的动力源,从王某身上找资源。进一步引导她接纳自己的出身,接受中国文化带来的一些传统观念与做法,另一方面帮助她确认正是这些经历,带给她的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性格与自我成长的动力。此次,来访者带着感激之情离开了咨询室,减少了对父母怨恨,消除了对弟弟嫉妒,相应的,心理上更多感受到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与操劳,内心充满感恩。

第三次咨询:按照咨询的计划,本次咨询重点在帮助王某适应新的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于是引导来访者梳理目前的大学生活与学习,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咨询师:“这几天的状态较之前有没变化?”

王某:“学习效率提高了许多,不再无端的浪费时间了。”

当王某能充分正视自己,做当下该做的事情了,表明在逐渐走向正常化了。接下来,与王某谈到了大学的学习要求、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等,帮助她尽快转变学习态度。

咨询师:“你体验到大学与中学学习的不同?”我尝试引导王某了解这种差异。

王某:“习惯用中学时期旧的学习方法对付大学的学习,已经感觉到学习效果不好!”

咨询师:“大学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专业定向性和一定的研究探索性。在专业定向基础上的大学学习不仅要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要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学习的难度和深度都加强了,在学习中不但要知道‘是什么’,更要搞清楚‘为什么’。我以一个教师的身份澄清了大学的学习特点。”

王某:“我不了解这一点,学习浮光掠影,老师讲到哪儿听到哪儿,老师讲多少听多少,没有深入研究和探索问题的习惯,学习上很被动。”王某在我的引导下,不断地觉察自己的不良学习方式,同时,也在不断建构新的学习模式。”

咨询师:“你过去的学习基础较好,也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相信你通过一些调整,会适应大学的学习,并顺利完成各种考试。”

后来又与王某交流了大学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大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之外,还要经常去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要利用电脑和网络查询信息资料,要参与讨论、辩论、主题发言、角色扮演等活动,有很多机会听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了解各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学术争鸣。大学生有时还要走出课堂和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学以致用,为社会服务。

第四次咨询:王某在预约的咨询时间里,如期而至,看上去精神面貌好多了。本次咨询的主要目标是帮助王某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采用目标导向的原则,引导规划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为未来选择职业、走入社会做较好的准备。

在得到王某同意后,咨询师引导王某做了一个职业倾向投射测试,引导王某了解自己的优势性格与专业兴趣。针对测试结果,王某对适合从事教育工作很满意,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咨询感悟:

在接待王某的过程中,我一开始也倍感沉重,一方面,揣摩到王某内心的压抑与孤独,另一方面,似乎王某现在的成长经历与我的过去是一样的——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长大。这种感受提醒我保持价值中立,把“曾经的我”与我的职业角色区分开来。在咨询引导过程中,也不断澄清我内心的隐约的冲突与残存的过往经历。

同时通过本案,我也发现在“重男轻女”背景下长大的女孩子比独生子女家庭中女孩子更独立、自主,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发自内心希望我国新一任父母从生命的开始就真正意义上尊重男女平等,无论是在教育、就业与社会评价等方面一视同仁。从现实中也觉察到女性在成人成长的路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要面对生理的特殊性带来的不利,也要面对人们对现代女性的高期望“下得厨房,上得厅堂”。作为女性咨询师,我也庆幸女性自身具有的优势与长处,做女人真好!

☛专家点评: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来访者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为:建立自我同一性,这种同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而在新的环境中,这一个案中的来访者面临的就是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角色而感到困扰和混乱。这一类型的来访者通常为大一、二低年级学生,他们具有较典型特质:在过去的学校环境在学习上都较为优秀;来自于较偏远的地区;家庭对其期望较高。

对于这一类来访者而言,首要的成长任务为在新的环境中,审视过去建立的自我同一性,并更新对自我的认识。在认知改变的基础上,引导来访者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发生行为的改变,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关注。

☛咨询小知识: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简单理解大概把众多的人格”同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是指个体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个体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一发展的时间维度。而自我同一性的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就意味着个体和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青少年时期(12 ~ 2 岁左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它将为成人期奠定坚实的基础。同一性并不是在青少年时期才出现的,早在幼年时期,儿童已经形成了自我感知。但是,青少年时期却是个体第一次有意识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这一阶段的冲突是:同一性和角色混乱。 FLShoaBVVp+gVwvai06fkB330bKuVb/nQqVPuVsMokdeo1UpfVKi6XukPkkFm7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