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不喜欢大学

来访者基本资料 :龙某,女,19 岁,汉族,独生子女,本科一年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身高 1.60 左右,体重 54 公斤,家住大都市,未婚,体态正常,仪表整洁,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父亲曾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工厂工人,后来父母离职一起经商,家庭和睦,无老人同住。从小由于父母工作的需要而跟随他们辗转外省数地,10 岁时定居大都市。

龙某谈到自己近一个月以来情绪低落,夜晚入睡时间很迟,饮食量减少,不想与人交流,不想接听电话,对上课也有排斥的心理,她怀疑自己是得了抑郁症。对本专业的课程不太感兴趣,上课质量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周末不太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就想回家去,但是事后听同学谈起各种事情又后悔失落。寝室里共住三人,同学之间交流很少,晚上大家各行其事,另外两名同学经常在电脑上打游戏或者在网上聊天,自己就看看书。有时候中午午休的时候键盘的声音吵得自己很心烦。自己担任班上的体育委员,班上的同学比较懒散,组织一场体育活动很困难。有时候觉得读大学很没有意思,怀念自己原来高中的同学,原来的同学很单纯,高中生活也很美好,同时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希望能够寻求帮助。

第一次咨询时,来访者年貌相符,身材娇小玲珑,衣着得体,衣服发型都比较朴素,性格比较恬静随和。没有打扮修饰,比较随意,皮肤略显苍白,眼袋明显,感觉睡眠不足,精神非常沮丧,有急切希望得到帮助的感觉。语言表达功能良好,说话声音略小,思路比较清晰,层次条理清楚,说到某个问题时情绪会比较激动,马上又能控制情绪,有良好的自知力,求治愿望强烈。

☛评估与诊断:

根据观察和所收集的资料可以对求助者做出初步的如下分析:求助者主观和客观统一,知、情、意协调一致,智力水平正常,无器质性病变,无躯体疾病与精神病家族史。求助者心理问题为近期发生且持续时间短,反应强度一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可以进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严重,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其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家庭经常搬迁,形成不安全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紧张、焦虑。刚离开熟悉的高中生活,不能够及时、良好地适应大学环境,无法平衡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缺少社会支持系统,没有把想法及时和别人沟通。在认知上出现偏差,产生不合理信念,情绪紧张焦虑,人格特点上容易焦虑急躁,缺乏韧性。综合考虑求助者的目前状态,决定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求助者。

来访者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工作方面遇到挫折导致情绪低落,很难找到成就感和优越感。需要帮助来访者制定计划,采取实际行动,从抑郁、灰心、难过的情绪中走出来,将注意力转移到做事和解决问题中去,重新建立信心。

☛咨询目标:

根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通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以下双方能接受的具体、可行、积极、可评估、多层统一、属于心理学性质的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缓解焦虑的情绪,调整饮食的质量,使其睡眠困难的情况有所改善。恢复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来处理目前遇到的问题;纠正自己对生活无能为力的错误认知,加强和家长、老师、同学的交流,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活动。调整对大学生活、同学相处的认知,掌握一定方式方法,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

最终目标和长远目标:完善来访者的人格,使其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有效缓解焦虑的能力,增强其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实际的行动中去总结经验和教训,正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能面对和克服。

☛咨询过程:

第一次咨询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确定主要问题、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有填写咨询登记表,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和规则,进行心理测验,收集临床资料,了解来访者主要的问题。

因为来访者谈到有焦虑情绪,首先对其运用SAS量表进行了心理测验。测验分数是 58 分,有轻度焦虑情绪。通过倾听、共情、情感反应、具体化等技术与来访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来访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自我。和来访者一起讨论最近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不愉快的事情。在和谐的气氛中,来访者比较放松,心情也渐渐平和,不像开始进入咨询室时那样激动。谈到大学的生活,高中的学习,高中的朋友,寝室的朋友,也谈到自己的苦恼。在第一次会谈中,真诚的倾听使得来访者非常放松,恰当的共情也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理解、被关注,良好的咨询关系由此建立。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找出自己的 10 个优点,并思考三个问题留待下次咨询时共同讨论:1.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有什么不同?2.寝室同学的优点有哪些?3.如何做好一个体育委员?

第二次咨询目标:加强咨询关系;引导调整认知;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方法:会谈。

来访者谈到自己的情绪有明显的好转,晚上睡觉的时间和原来差不多,饮食恢复正常,焦虑情况明显减轻。这一次她也非常主动地探讨家庭作业,谈自己的感受,治疗的具体目标已经初步达到。

龙某:我回去之后做你布置的家庭作业,写下十个优点。有勤奋、善良、形象较好、喜欢帮助别人、学习能力较强、喜欢参加集体活动、爱看书学习、孝顺父母、自我约束力强、擅长写作。

咨询师:“是吗?太棒了,看来,你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

龙某:“不知道为什么在高中的时候,对自己有信心,现在没有这种感觉了。不过,经过这样一整理,我发现,其实我还是有很多优点的呀。我人没有变,为什么就找不到自信的感觉了呢?”

咨询师:“是环境在变化,大学和高中是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要求,不明白这一点,自己会找不到方向的。你认为呢?”

龙某:“是的,大学生活更自由、空间更大。可以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参加各种活动,人际关系更复杂,会遇到更棘手的问题。同学们的个性各异,需要彼此去适应。”

咨询师:“你想适应吗?如何去适应?适应让你开心吗?”

龙某陷入了思考,沉默许久。

龙某:“这种适应会让我有点不舒服,为什么一定要我去改变呢?为什么不要他们改变呢,比如寝室的同学。”

咨询师:“寝室的同学也好,课程也好,老师也好,都是客观环境。这是不能改变的,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龙某:“道理是这样的。”

接着,咨询师与龙某讨论了他的不合理信念导致现在的冲突。“A是你现在遇到的现实, B是你对现实的看法和理念, C是你的情绪和感受。现在你感到失、难过,是因为B引起的,如果你改变对问题的看法,你的情绪就会改变。”

龙某(沉默,点头):“是的,我也知道这是成长中必然的过程,首先是接受,回首过去只会徒增烦恼,调整学习方法,多和同学相处,才能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咨询师:“接受现实的同时再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方法,你意识到这一点是很有进步的。你的自我意识比较强,能够发现问题并且积极调整。”

龙某:“寝室的同学当然不可能和高中同学相比,三年下来习惯都一致了。不过她们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早上帮我买早点,我回来晚了帮我留门,她们就是不大爱学习。不过我对别人也不苛求,可以保留自己的习惯也尊重别人的选择。”

咨询师:“让我们来讨论一些实际的问题吧,比如你的体育委员工作,谈谈你的想法吧。”

龙某兴致勃勃地谈到自己的学期工作计划,开展一个班级趣味运动会,在男生和女生两方面征求意见。讨论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请室长一起开会做动员,请辅导员老师做宣传,和体育骨干共同商量方案。切实可行的方案增强了来访者的信心。提出来访者也将自己的苦恼告诉父母、高中的同学,听听他们的意见。双方约定一个月以后再进行一次咨询。

第三次咨询目标:行为方案的反馈评估、给出合理化的建议、巩固咨询效果、增强良好的认知习惯。

方法:会谈。

龙某情绪体验良好,主动提到了自己组织的班级趣味运动会。由于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运动会得以成功举办,辅导员老师表扬了自己,同学们评价也很高,自己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和父母谈了自己的烦恼,父母告诉自己不能一成不变地面对生活,改变也会带来快乐,并且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和高中同学聊天,也遇到同样的烦恼,彼此互相鼓励加油。来访者认识到自己以前对生活的体验太浅薄了,遇到了困难就失去信心。信心应该建立在勤奋的学习、真诚的友谊、努力的工作之上。进一步引导来访者,以前的不愉快情绪是建立在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对别人的苛求、没有主动实践的基础上,这些都是不合理的信念。现在认识到这一点,只要进一步去积极地生活、工作,成功的体验就会越来越多。

龙某的自我感受:睡觉、饮食已经恢复正常,焦虑情绪已经消失,情绪体验良好。能正常的上课,遇到学习中的问题能够和任课老师交流,对专业的学习不再反感,对其中的某些课程逐渐地有兴趣。和寝室同学能够友好相处,周末适当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心情比较愉快。担任体育委员的职务越来越有信心,陆续主动开展了一些学生喜欢、老师认同的有趣体育活动,感受到了愉快的情绪,感受到了成就感。

☛咨询感悟:

大一新生适应不良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及时调整和强化对四年大学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是高素质人群,他们不是缺乏能力,而是缺乏舞台;不是缺乏信心,而是需要鼓励和引导。重视个体的自尊,引发上进心和好胜心,调动潜在的能力,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永动机。每个学生都是一团生命的火,我们要做的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在适当的地点充当一根火柴。

☛专家点评:

本案例反应了大学新生典型的心理适应问题,本着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原则,结合学业规划,陪伴来访者走过一段困惑的过程,等待来访者自我调适。咨询期间,很巧妙的引导来访者如何胜任体育委员这一具体目标,从而感受自己的改变与成就感。

☛咨询小知识:适应

“适应”,是指心理的安定和协调状态。心理适应主要指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能否处理好复杂、重大或危急的特殊情况,与他(她)的心理适应性高低有很直接的关系。因此,所谓心理适应的人,能够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并形成对人的基本的信赖感,不是主观地看待自己或他人,而是能客观地、现实地对待自己或他人。在现实生活中,即使自己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有了失败的体验,或者自己没能得到别人的承认,无法获得他人的理解,自己仍能不丧失信心、不丧失自尊,或者即使多少气馁过,但有迅速恢复自信、提高自尊心的较强的心理能量。而且自己的愿望、行动的样式、生活的方式等,都能与社会或周围的人所期待的方向保持基本一致,因而能够安心地、满怀信心地面向社会、面向生活、以保证或促进自我人格的健康发展。 6hmTRLmd5ZJNIWzJwHMLap1iQN7JD9/bC4Eduw/op0vINEor/3taSsabx5VgtN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