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是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基地,而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辅导员对高等院校学生健全品格的形成、正确人生观的确立的指导作用则为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教育工作。以下是在学生辅导员工作中的工作案例。
张小小(化名),男,北京市人,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05 级本科生,单亲家庭。该生由于其入校成绩较好。但在接下来的大一的生活和学习中,其本身的缺点逐渐显现出来。上大学后,由于从高中繁重的学习、生活到大学相对自由的学习、生活的转变,加上在廊坊大学城上课,家长也鞭长莫及了,该同学开始通宵地打网络游戏,开始旷课,起初只是偶尔的几次,到大二期末网吧几乎成了他生活的主战场。由此原因,张小小在大一和大二学期挂了几科,其中包括挂科率极低的《大学物理》。上大三之后,张小小生活更加颓废(这是笔者在后来与其接触中,他自己的评价),以至于连续留了两级。他上大四时我接手了他所在的班级,担任了该班的辅导员。原辅导员说该生已经彻底放弃了学业,已经找了一份工作上班了。在我接手后,我试着和张小小联系,最开始他态度非常坚决,说对学习已经没有兴趣了,准备退学,已经找到工作了,毕业证要不要也已经无所谓了,毕业不也是为了工作吗。最终在我与他的沟通下,他返回学校读书并且毕业补考毕补的成绩也还不错。
张小小(化名),因未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迷恋游戏几乎要放弃学业。后在耐心地交谈与沟通后醒悟并认真努力地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
1.辅导方案的理念及理论依据:
遵循爱与尊重是沟通学生心灵的基本方式。“感人心者,莫先于情”,爱心与尊重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进步而骄傲,在失意时给予鼓励,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是我作辅导员工作的理念。
2.案例处理的方法、过程:
我接手该生所在班级时,与原辅导员进行了沟通,了解到这学生已经找到工作了,说是放弃学业了,不想再来上学了。我决定试着和他联系一下,尽量说服他能回学校。第一次和他电话联系,最开始他态度非常坚决说,对学习已经没有兴趣了,准备退学,毕业证要不要也已经无所谓了,毕业不也是为了工作吗。何况已经找到工作了,再上学,欠了那么多的学分,也补不回来了。老师您不用劝我了,劝我我也不上了。
后来我查学生卡片找到他家里的电话,请他母亲到学校来一趟。和他母亲沟通后得知他是单亲家庭,他很小时就父母离异了,一直由母亲一人带大的,母亲对他比较溺爱,小时他还比较听母亲的话,上大学爱玩游戏后对母亲的话不当回事了。但后来看到母亲带他比较辛苦,决定找份工作就不用让母亲太过劳累了。他母亲一边说一边哭,说家里不缺他挣的那点钱,就想能有办法让他把大学读完,以后能有出路。可多次和他沟通都无效果。
了解这个情况后,我第二次和张小小电话联系,他依然表示要退学。我劝他回学校来办理手续,否则学校要收取学费的,欠缴学费档案是无法提取的。终于他答应回学校来一趟。我让他回校后来找我,告诉他怎么办手续。
他来校后,我找了一间教室,只说想和他聊聊。开始他的态度仍然是很坚决,坚持要退学。后来慢慢和他聊天,问他现在工作的情况,这样他才慢慢和我聊起来,同他一起分享他工作的乐趣,聊了半个多小时后,我聊到工作中有没有什么难处或心理不平衡的地方,他说就觉得自己能力也不比别人差,但别人手里有证书,自己没有,工资水平比同事低了不少。
以此为切入口,我谈到那你以后都想一直这样下去?何不想个办法解决这种状况呢。最后他谈到欠课程太多怕毕业不了,又怕班级同学瞧不起他。但他口气有了缓和,我趁机劝他先回学校读书,让班级同学帮他共同进步。他说考虑考虑。
3.案例处理的效果
我第三次和他电话沟通的时候,他表示先回学校试试。我发动班级学生干部及同学关心他,最终让他感到班级同学热心后,他最终回到学校继续学业。至今已经面临毕业,各方面状态还不错。
1.对于特殊学生,尤其是降级生,要给予特殊关爱,努力做到既有情感中的教育,更有教育中的情感。与他建立信任和谐关系后,你的话才有说服力。另外,工作中要把握好分寸与尺度。因为他们的心很脆弱,又很自卑,把自己的内心包裹得很严。因此,要重视他们的心理疏导,在降级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的良好效果。
2.让特殊学生融入到新班级中去,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工作,让他感到新班级真心实意地接受他,不孤立他,不歧视他,把他当成班级的一员。
3.做好与降级生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发挥家长在降级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家长保持经常性联系很有必要,联系时要讲究方式与方法,对孩子的汇报要公正与客观,使家长配合你的工作。学校与家长双方齐心协力,使降级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产生一定成效。
4.无论辅导员做多少工作,都抗拒不了哲学原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后进学生的转化关键还是内因在起作用。辅导员的引导作用显得特殊重要。尊重、理解、关心、体谅都做到了,可能带给辅导员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感伤。辅导员的工作繁杂而艰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情感,但成效难以量化,也难以立竿见影。因此,辅导员工作就是个良心活。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地坚持到底是对辅导员的挑战。
白葆莉(1974—),女,河南人,法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辅导员,本人所在辅导员团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