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 20 年代,当克劳德·霍普金斯(Claude Hopkins)坐在洛德&托马斯(Lord&Thomas)的办公室里写下“喝(一颗)橘子”(Drink an Orange),全美国开始喝橘子汁。当史蒂夫·哈登(Steve Hayden)坐在恰特/戴(Chiat/Day)的办公室里为苹果电脑写下“为何 1984 不会是 1984”(Why 1984 won'tbe like 1984),美国开始想到也许电脑可以搬进家里,不再只属于企业。而当丹·韦登(Dan Wieden)写下“Just Do It”,改变了整个世界。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丹·韦登(Dan Wieden,1945-)和大卫·肯尼迪(David Kennedy,1940-)所创立的韦登迪(W+K)广告公司开始成为全球广告行业的明星,那是源于与耐克(Nike)公司合作的一系列把运动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结合起来的广告作品,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用亚文化来启发主流文化是韦登迪的首创和一贯坚持的观点,所以多年来它一直在新文化的风口浪尖上存在着。
品牌效果停滞不前,这事往往发生在最好的品牌上,现在看来还没有什么例外。这些品牌保持着某种稳定的状态,给客户的印象一成不变,他们或许有些许进步,但市场变化无常,他们也需要大的革新。
这也发生在耐克身上。1987 年,耐克试图将自己狭窄的品牌定位(男性运动服装)扩展到更广泛的消费基础。在那以前,耐克的品牌DNA带有强烈的睾丸激素的味道,“你可信赖的运动品质”(Authentic athletic performance)这句口号被解释得太过狭窄了。耐克需要更有包容性而不是排他性太强的品牌,与此同时,还要让那些年轻男性用户不要觉得耐克“背信弃义”。
此前的几个月里,耐克就开始了在电视台做主题为“革命”的大规模宣传,用充满文化味道的 8 毫米黑白人物影像,试图表达一个信息:耐克这个品牌不仅是男性的,也是女性的;不仅针对年轻人,也针对老年人;不仅面向繁华的都市,也面向穷乡僻壤。
后来,这种拓展品牌的举措险些改变方向,因为新的定位让一些销售代表不满意。但韦登迪的领导组合还是把稳了方向:我们必须停止讲自己如何如何,要用开放的观点看待Nike的品牌。运动于精神和身体的受益比其他更容易让客户接受。
两周后,丹·韦登、大卫·肯尼迪和四五个同事做出了重要的抉择:消费者知道自己需要的是健康,大多数耐克的用户是这样,只有少数是严格意义上的运动员。耐克给这些用户的不是夸大其词的竞技运动的引导,而应该是贴心的鼓励。于是,新的口号诞生了—“Just Do It”。这句口号对耐克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这个口号有着巨大的沟通作用,使Nike品牌与用户之间产生了更好的交流。从此,耐克的品牌印象不再是面向专业的运动人士,而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体现可以被体育健将和普通人共同分享的人文价值。“Just Do It”不是一句产品说明,而是在表达品牌理念。通过这个口号,耐克继往开来,取得了更大的商业利益。
JUST DO IT(1)
JUST DO IT(2)
韦登迪和其他广告公司的区别在于:
第一,两个创始人在创办这个公司的时候就抱有很独特的想法。丹·韦登直到现在都非常活跃,他的DNA、创造力和目标都是一流的。
第二,韦登迪是独立的公司,是有共同梦想合伙人的公司,这意味着没有其他的上级公司,不需要顺从别人。开办这个公司的最初想法就是实现共同的理想。
第三,韦登迪是一个创意领导、创意先行的公司。创意指导、文案人员、制片、摄影师、设计师……他们是这个公司的核心和领袖,这个和别的广告公司很不同,创造力使韦登迪拥有更多的客户。
韦登迪公司有 5 条规则:大智若愚、沉默是金、经常肯定、追随天才、大胆尝试。
韦登迪最开始成名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那时候韦登迪最先把运动文化和流行文化混合起来表现到广告里,在美国广告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整个美国广告史里也留下了一笔。韦登迪的客户耐克本身也是非常接受亚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对韦登迪有很大帮助。说到底,所有时尚潮流的驱动力最开始都是亚文化和波普(POP)文化,即使是最功成名就的服装设计师也会在街头和俱乐部里找到灵感。韦登迪希望成为新文化的中心和实践者,而不是观察者和调查者。
青年文化和亚文化是新文化的来源。而新文化从一开始往往是不那么让人舒服的,是具有挑战性的。韦登迪常常告诫年轻的创意人,在挑战客户任务的同时,别忘了更要挑战自己的生活。别抱怨,也别养尊处优。
秉承这种哲学,耐克公司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每个人都是运动员”,韦登迪对此的理解是,要把每个人当成运动员而不是消费者看待。这就是“消费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洞察消费者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渴望、价值观和潜在的需求,与消费者做好朋友。只有真正了解他们,你才可能击中他们的心灵。
韦登迪认为,每个人生来不是为了像另一个人一样而活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DNA,让它起效吧!
1982 年,韦登迪的两位创始人韦登和肯尼迪在耐克公司的支持下,从一家广告公司辞职,在美国波特兰成立韦登迪广告公司,从此,双方保持了长达 25 年的合作伙伴关系。耐克的品牌越做越好,韦登迪则以广告创意闻名全球。
韦登迪一向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广告公司:在波特兰和纽约,它开办了一个每年只招收 12 人的青年广告精英学校,付费请他们来学习和交流——韦登迪可能是唯一一个具有开设学校许可证的广告公司。东京的韦登迪实验室也会不定期地发行最新锐的独立音乐唱片。
2005 年 1 月,“不急于赚钱”的韦登迪落后于其他广告公司多年才进入中国,在上海开设了新办公室,这是继波特兰、纽约、伦敦、阿姆斯特丹和东京以后在全球设立的第六个根据地。2005 年 10 月,经过一轮有 5 家广告公司参与的“比稿”(广告客户根据广告创意从多家广告公司中挑选代理的过程),韦登迪在中国获得了老搭档耐克公司的合同。在此之前,耐克一直由另一家著名的 4A广告公司智威·汤逊(JWT)负责代理耐克中国的广告业务。
中国现在发展很快,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时期。而韦登迪也在快速地发展,在中国这个环境,可以做一些有创意的事情。广告业务是韦登迪的根基,而今天广告的含义已经不仅仅是电视广告、平面广告这么简单。广告可以是一座建筑——比如建筑师可以为普拉达(Prada)设计一座美丽的建筑作为它的形象广告;广告可以是一场音乐活动,推广一个品牌的精神内涵……除了传统理解的广告创作以外,也会涉及到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音乐创作……在东京,韦登迪有一个独立音乐品牌,已经发行了 7 张唱片,每张包括一个CD和一个DVD,收录年轻的独立音乐人的作品。中国年轻的创意人群正在蓬勃地崛起,国外的青年创意人来到中国,和中国的年轻人互动。韦登迪在中国也能成为年轻创意人的焦点和实验室。
22 岁的女孩凯恩(Cain)呆站在上海地铁站台边,意识到可能闯了大祸:她看着几米外铁轨上心爱的篮球,不知所措。接下来可能的后果也许会中止整条地铁的运行,会不会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马上就是地铁的下班高峰期了……
“肯定会被罚款,保守估计 1 万元。”一旁的摄像师幸灾乐祸地猜测,就是他刚才鼓励凯恩大胆靠近站台边缘并尝试倒手运球。凯恩的球技显然被高估了,篮球“忽”的一下子蹦下站台,躺到铁轨中央。
凯恩是一位身高 1. 56 米、酷爱打篮球的上海女孩。因为身上被认为有一种平凡却又不平凡的“Just Do It”运动精神,她被耐克的广告代理公司韦登迪挑中,在地铁站拍摄一组玩篮球的镜头。
描述了当时的沮丧和紧张之后,凯恩神采飞扬地讲着事件后来的发展:铁轨中央的篮球并不影响交通,没有被罚款。第二天地铁站工作人员的警告也很温柔:“姑娘啊,要小心,下次我不再帮你捡球了。”这位师傅在夜间地铁停运之后,跳下站台将篮球捡了上来。
的确,一个打篮球的瘦小女孩子在很多时候是招人喜欢的。从 2006 年 3 月开始播出的韦登迪为耐克制作的“Just Do It”DV系列广告中,凯恩以弱小的身影在球场上与“不把她放在眼里”的男生一起投篮。“不要紧,我会用自己证明给他们看!”凯恩以一个有趣的倔强表情宣告,“我不相信上天,我相信我自己。”
除了凯恩,被DV系列广告搬上电视屏幕的还有另外三个故事的主角:玩滑板、养爬行动物的北京小子武艺;从漠河至三亚滑完整个中国的三个轮滑少年柳楠、王森和尹子棋;身患白血病却痴迷于足球的江海涛。广告片以自拍DV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运动和生活的片断,摇晃的镜头配合有一搭没一搭的主角旁白,把新一代年轻人身上乐观、进取、自我的张扬个性和人生态度放大并呈现出来。
“Just Do It DV系列”引起巨大的传播效应,消费者涌入全国各地的耐克专卖店,把自己的运动照片贴满“Just Do It图片墙”,其中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耐克(中国)公司把这个系列的视频文件放在公司网站上供人下载,并号召人们登录网站上传照片、小电影或音频,讲述亲身经历的运动故事,“你,就有机会成为耐克下一条‘Just Do It’短片的主角!
人人都有发表自己故事的欲望,耐克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Just Do It DV系列”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广告行为,而是一次交流,是耐克向这一代年青人的致敬和礼赞——他们自由选择生活方式。他们的故事本身就能表达运动精神,这种酷的精神具有很强的传播力,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广告创意在于,用创新的方法传达耐克想要表达的。通过网络和活动,耐克超越了原来传统既定的电视、报纸的范畴,用新的方式去跟消费者交流。
韦登迪说,这就是超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