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加快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促进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对于祖国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及和谐社会构建有着重大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其民主政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其民主政治的经验和成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果之一。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离不开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一崭新命题,抓住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集中地、科学地、形象地概括和强调了人民民主对社会主义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主义愈发展,人民民主也愈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国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广大的民主,它包含了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社会主义愈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也应该愈发展。

越是边疆要冲,从维护统一角度就越要发展少数民族民主政治,从而有效地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政治文明的条件也是基础。当一个国家陷入民族危机、四分五裂,我们不能说这个国家是文明兴旺的。当今世界五大洲民族问题热点难点焦点纷呈,独立风潮云涌。中国的“疆独”、“藏独”、“台独”势力也借机蓄力酝酿。他们打出各种旗号,经济发展落后只是一个借口,并不是经济发展了,就不闹独立了。台湾经济比大陆发达,但是独立风潮久久不能平息。这说明分裂势力有更深的利益。它们与西方势力勾结,歪曲历史,打着宗教旗号,片面强调本民族的政治利益和本民族的经济利益,宣扬民族独立,建立本民族自己的国家。

我国少数民族多住在边疆要冲,不少民族跨境居住,而且有的民族在境外有同一民族建立的民族国家,更容易引发民族主义膨胀。

在新疆有47个民族成分,其中,跨国民族的人口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人口的60.1%。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境外“民族自决”、“双泛”等思想对新疆各民族形成一定的冲击,特别是中亚五国独立后,民族独立的意识、边界的意识在各民族中增强。新疆与中亚五国有九个同源跨国民族 ,这些民族的民族意识得到刺激和加强,而国家意识则变得薄弱。在“西化”势力影响下,地缘政治促使伊斯兰教开始复兴,而宗教极端主义也开始与民族分裂主义、暴力恐怖主义合流,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的政治昌明对于遏制分裂无疑是强有力的武器。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少数民族在很短的时间内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发展的巨大冲击,民族利益、民族自尊心、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等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农村贫困化严重;共产党领导的乡村基层政权薄弱;共产党的声音在很多边远的地方根本听不到;缺少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社团的民间组织;民族分裂势力不绝于世;民族群众正当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民族传统文化也未做好相应的转变;民族意识处于应激状态。新疆社会中民主政治亟待发展,目前,新疆面临的发展是不全面、不平衡、不协调的,其政治文明建设也是薄弱一环。

越是文化多样性,从增强民族凝聚力角度就越要发展少数民族民主政治,从而激发各族群众的建设积极性。民主政治的特点就是公开性、包容性,就是团结最广泛的人,调动最广大的劳动者,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能体现解放思想的力度,也更能体现民主政治包容性和公开性这些优点和特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方式,必然会促进新型民族关系的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

西部由于地域辽阔,地理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各民族在自己的生存空间上都打上了个性的印迹,创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例如傣族有竜林文化,藏族有藏文化,维吾尔族有绿洲文化,哈萨克族有游牧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本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在全球化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产品、劳动力等现代化要素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冲击着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使这些文化既带上被撕裂被分割的趋势,又显现出相对独立不容被同化的特征。一方面,劳动力的流动使劳动者融入社会化大生产之中,认同了一般的市场经济的文化,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劳动者离开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分散化、碎片化。这种冲击使得少数民族更加意识到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因此民族主义成为新的热点。民族分离势力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生活水平问题,主要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认同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就要发挥民主政治的人民当家做主的优越性,使得每一个民族都被包容,每一种文化都被认同。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民主建设的新内容。

多元文化的沟通和相互尊重、相互认同,各少数民族维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权利,这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面临重大挑战。西部的资源开发如果决策不当,就会造成以牺牲少数民族长期赖以生存的生存空间为代价的后果。怒江上兴修的水电站牺牲了植被,改变了傈僳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有了水电,是不是就有了一个民族赖以生存、持续发展的本钱呢?现在的决策是从全民族的利益、人类的利益还是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出发?是从少数民族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出发呢?这是政府是否有能力促进多元文化沟通,是否有能力控制和阻止分离主义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没有民主也就没有多元文化的相互尊重。

越是封闭落后,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角度就越要发展少数民族民主政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意味着在这些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因为一方面离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就失去了基础,变成了水中花;另一方面,离开了人民民主,失去政治的保障,失去政权的保障,公有制和共同富裕也是不可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也失去了保障。因为民主政治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它又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少数民族地区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外围地区,他们与中心地区差距越拉越大,不仅表现出经济上的落后和贫困,还表现在各方面的发展程度低下,发展能力低下。在落后的经济发展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不繁荣,人们无从谈及自己的权利和利益,那些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公平”、“公正”、“当家做主”、“解放思想”等,就变得抽象和荒谬了。他们在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形式上被纳了市场经济游戏,但是他们没有享受到游戏所带来的利益,只是在游戏中输掉更多。因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还没有轮到他们。也就是他们处于权利贫困的境况,处于发展权的劣势。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现在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者不能偏废。

现在,网络正在成为重要的表达立场、发表话语的平台,但是东西部在有没有足够时间、精力、金钱拥有电脑上网方面也无疑有着重大的差距。相对地说,少数民族能够享受到的网络带给他们的好处往往要少一些。

越是有挑战,越要将少数民族的意见和意愿通过民主渠道纳入决策程序。只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少数民族才能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发展,争得发展本民族的发言权;才能够在国家帮助的原则下,更好的自力更生。

二、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五个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及衡量标准,是与社会主义发展相伴的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新疆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懈努力和逐步推进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与改革开放、社会全面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协同推进的历史过程。

人民民主的政治文明有两个层面:一是制度,二是观念。制度层面就需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观念层面需要在全民中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少数民族地区这两个层面的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基础之上,其目标必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目标相结合、相统一。不能离开中国国情、不能离开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空谈人民民主。既要发挥民主政治建设为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支持与政治保障的作用,同时也要发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对民主的影响作用。

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历史地成为了我国一项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用法律的方式保障各少数民族当家做主,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利。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在改革开放中,东部地区曾经设立经济特区,给予特别的经济管理权,东部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得到了令世人瞩目的大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拥有自治权,如何发挥威力,使少数民族地区发生这样的巨大变迁,造福各族群众,这是历史的使命,也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体现。

而此项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必须是一个和西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同步的进程,只有权力逐级下放,经济才能多元搞活,办法才能更加创新,制度才能趋于完善。任何一项制度在建立之初都是比较务实和管用的,但时代变了,制度不变,再好的制度也会失去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我们不能削足适履,裹足不前,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新和完善各项制度。人们常说“社会主义在新疆”,这是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缓慢、落后。但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转换是必然的,中央强调协调发展、统筹发展,就是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中相伴而至的会是各种矛盾突显,不稳定因素增加,现代化建设中东部碰到的问题都会一一碰到。但是只要是发展,就会促进各民族认识民族的平等和民主的权利,促进各民族认识民族大团结、同心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利益,从而更加完善此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从观念上讲,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观的培育和成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在政治民主观上反映出层次性,我们要客观地分析、评价其政治文化。在我国,宗教与政党是分离的,宗教与政权也是分离的,好像宗教离政治很远。可是宗教是由广大教众支撑,教众对政治的态度、政治价值的取向、政治文化的培育、政治的参与态度都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受其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对于宗教权威、神职人员、宗教教义、宗教活动对少数民族的社会认知、政治伦理、参政意识、公民意识、理性观念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在全球化背景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的背景下,自由平等、公正民主这些现代政治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公民接受。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民主建设也必将相伴发生,成为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对策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新鲜经验和成果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民主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相统一。在大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多数民众的权利要求是源于民生问题,由于市场的权力化以及分配的扭曲,社会大众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要求政府增大和改善公共品供给的政治诉求日益高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得到了实现,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就得以完成,民族差别缩小,我国民族问题就得以解决,团结互助合作和谐的民族关系就可以形成。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民主建设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民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我国发展中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正如习近平指出的:“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 因此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在少数民族地区就必须要发挥优势,加快开发、加快发展;区域之间统筹安排、缩小差距、协调发展;以人为本,注重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全面发展,注重经济、政治、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成果惠及各民族群众。这既是和谐社会的任务,也是和谐民族关系建立的要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过程,既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建设、进步的过程,又是一个形成充满活力、稳定和谐的和谐社会的过程。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更加紧迫。

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在新一轮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将完善制度和健全机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制度,权力下放,地方、集体和个人放手生产,群策群立,这就是最大的民主。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西部不仅没有充当弄潮儿,而且发展滞后。现在,全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到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如果西部地区不能够抓住机遇,就会痛失发展的良机。习近平指出:“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应各族群众新期盼,渠化改革开放,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

全社会协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促进政协工作,加快社会管理机制健全。制度体现以人为本,应该建立平等对待每个公民的社会,既尊重“多数”中的每一个公民,也要尊重“少数”中的每一个公民。在少数民族地区保障少数民族公民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人员数额和权利,在政治协商中发挥爱国爱教的宗教人士的积极作用,在城市培育社区自治,在农村实行村民自治,提高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在工厂加强工会作用,在社会建立各种公益类的非政府组织,全社会协同起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协调群众利益、内部事务自治、化解基层矛盾。

同时健全相关机制,保证各种政治参与活动有效安全,防止政治参与过当引发不稳定因素。通过健全和完善利益表达与沟通机制、多赢的利益综合机制、加强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机制、优化群众工作机制、健全社会稳定机制等,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制度运作。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工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是统一的,我们要反对以稳定的名义拒绝改革,也反对把发展只理解和落实为经济的发展。要确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利益,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 euodmANHqpvkDHQleKv8LGXdpUbyk1zuSmtrfA94VeyYXc9+1oNiXEhUScXRjkY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