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2023年初,人们还沉浸在与亲朋好友共度春节的喜悦之中,一起自杀事件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江西省上饶市的一名高中生胡某被发现死于一片树林中,经法医鉴定,系自杀。

一个花季少年走向生命的终点,大家在惋惜之余,也更加关心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自杀这样一条不归路。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心理学家们也纷纷阐述分析。通过心理学家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胡某的性格内向,但积极上进,待人温和,比较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不多,害怕招致同学们异样的眼光。胡某在就读高中后,进入了一个陌生环境,面对学业、环境的压力,表现出极度不适应,内心纠结痛苦。与此同时,因为性格内向,无法通过与同学交流有效排解情绪,也不敢去找老师沟通,甚至面对自己的母亲,虽然通了电话,表达了不想读书的诉求,但始终没有说出自己内心的痛苦,没有把最真实的感受和底层原因告诉母亲,导致情绪无法宣泄。周围人不知道胡某已经病了,无法及时提供帮助。后来汇总的各种信息显示,当时的胡某极有可能已经患上了抑郁症,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症状,例如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困难、记忆力下降、无助感等,包括饮食也出了状况,情绪低沉,出现了厌世情绪,这些都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据相关报道,胡某曾有过对死亡的深入思考,也想过如果自己死了会怎么样,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当时他能找到人倾诉内心的痛苦,获得情感支持,也许悲剧就可以避免了。但是现实生活中没有如果,结果让人痛心。这也再次提醒我们要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多一些关爱和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共情他们内心的痛苦,这能够挽救珍爱之人的生命。

胡某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那时的我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独自背上行囊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深圳。当原本就内向的我,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工作的压力、孤独的心情、领导的批评都无处倾诉。我看到别的同事风风火火、忙忙碌碌,而自己面对工作任务时焦头烂额、无从下手。记得进入部门的第一个月,我就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连续三个晚上没合眼。我想努力,却无从努力,想像其他同事一样有说有笑,脸上却只剩苦笑,充满了惶恐与自卑。

那时,我的内心只想逃离。记得出差时,我坐在大巴上,好希望这个大巴一直开下去,不要停。因为只要它没到达目的地,我就可以不用去面对那一切,希望时间停止,永远停留在那一刻。

我的抑郁之路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直到多年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内心的成长,我才逐步走出抑郁的阴霾。

所以,我很能理解胡某生前的痛。那种无助和折磨岂是一个少年能承受的!可惜他生前没来得及向心理医生求助。

这值得我们反思,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职场青年,都面临巨大的压力,都缺乏情绪宣泄的通道。抑郁症正在逐年呈现年轻化趋势。我们需要给这类群体投入更多的关注,至少让他们知道生病时该如何求助。

近些年来,在我国的青少年中,抑郁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且和2020年前相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会定期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报告中关于抑郁症的数据触目惊心,我国青少年2020年的抑郁症患病率为24.6%,其中7.4%属于重度抑郁,2021年患病率依然居高不下,数据为24.1%。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一直维持在一个高比例的状态,这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支柱,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

根据世卫组织2021年发布的数据,世界上大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国家卫健委去年发布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中将老年人、青少年、孕产妇、高压职业从业者都列入抑郁症高发的重点人群。

在专门针对抑郁症的调研报告中也同样让我们看到了事态的严重性,《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是由《人民日报》主导完成的调研报告,通过用户调研、文献分析、专家评定等方式,在汇集了大量数据的前提下,得出结论为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有一半是在校学生。报告还透露,有约一半的抑郁症学生患者会通过向朋友倾诉、与父母沟通或其他渠道进行求助,但仍有46%的学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更无从谈起了。

写这本书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知道如何进行自我帮助,或者知道如何去帮助自己身边正在经历痛苦的人。因为,我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好起来的。 Xd1Ub9vs3nqAKq76dS3kcAwbxnDDYWvph7d6cn/QaFHxtA3RytKbsCHWDR3nODm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