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一、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原则

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就是要按照评价原则,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科学评价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从而判别其优劣,达到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目的。分析和研究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资源,制定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原则,建立科学和合理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对于全面、科学和准确地评价网络信息资源及优化网络信息资源配置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互联网和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全面、科学和客观地评价网络信息资源,就必须在评价工作中以及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要求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工作中的评价者,必须具有科学的评价手段、严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有科学依据的评价方法。一方面,在指标体系中,其评价指标的选择、分值和权值的确定、数据的选取与计算都必须以公认的科学理论为依据。另一方面,必须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描述网络信息资源,综合考虑网络信息资源的特征、内容、功能、设计等诸多方面,使指标体系充分满足和适合网络信息资源的各项要求。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要求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总体的和全面的评价,各方面的指标不是孤立和分散使用的,而是要成为一个系统化的完整体系。

(三)代表性原则

代表性要求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各项指标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要与传统的信息资源评价指标区别开来,并能够典型地和准确地反映出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特点。

(四)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要求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工作中坚持发展的观点,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要具有较好的预见性,能适应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需要。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强烈的动态性和易变性,因而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也必须是动态和发展的。只有当评价指标体系能随网络信息资源的变化而调整时,其才可能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另一方面,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必须在评价指标的分值和权重上予以反映,以体现其导向作用,从而引起广泛重视,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

(五)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要求评价指标客观可信和符合实际,力求准确反映评价的真实水平。一方面,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含义,统计数据要准确。另一方面,建立和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考虑当前网络信息资源的总体状况和水平,而且要反映出不同个体间的差异。

(六)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要求指标体系中的确定指标、指标定义、数据单位和选择指标等,在得出最终数据和结果时彼此间能进行比较分析。

(七)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要求指标体系中的各项评价指标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而且要求在指标体系中不能出现等价指标,也不能出现相互矛盾的指标,否则造成指标意义混淆、重复评分等不合理现象。

(八)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要求指标体系应比较简洁,避免过于烦琐,而且要综合考虑指标体系所涉及评价指标的量化和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可靠性。同时,要防止评价流于形式,注意选择能反映网络信息资源发展状况和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

二、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进行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研究和评价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何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直接关系到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工作的水平和质量。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是目前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实践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从主观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所进行优选和评价的方法。由于其方法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定性指标组成,故称之为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根据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目的和用户需求,依据一定的评价原则和要求,确定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和各赋值标准,再通过评价者或用户等打分或评定,得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结果。其评价结果的形式包括等级制、百分制和其他能表示质量优劣的指示等。定性评价方法所选择、采用的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因受到专业领域、学术水平和课题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差异。主要有两种:

1.以网络信息资源表现形式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如商业性的网络资源评价网站和机构就注重表现形式,其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于网络信息资源的设计和直观感受等。

2.以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如图书情报机构的网络资源评价服务就侧重于信息内容,以信息质量为评价准则。

由于定性评价方法主要基于评判者的主观判断,尽管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尽量做到客观、全面和公正,也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主观认识的影响,其评价结果还会受到网络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判者水平等条件的制约。

(二)定量评价方法

所谓定量评价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数量分析方法,从客观量化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选和评价的方法。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的访问量统计、链接情况统计等相关的数量统计,是目前网络参考信息源进行定量评价的主要方式。一般说来,被用户访问的次数和链接的数量情况,可反映网络信息资源的重要程度。将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的访问次数、下载情况、链接数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排序,则可以对其影响力、提供信息的水平和信息源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判。

定量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定性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价值偏向性,具有方便、及时和快捷的特点,其评价结果明显、客观和公平。但定量评价标准过于简单和表面,统计方法本身存在技术问题,统计数据可能会受到广告、附加免费服务、默认设置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所得结果也难免出现偏差。

(三)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它在分析和研究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有定性指标,也要有定量指标;既要全面考虑其外部特征,也要深入探究其内部特征,即信息内部属性,从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选和评价。理想的综合评价方法应该是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和相辅相成,以定性评价方法的全面性和成熟性来弥补定量评价方法的不稳定性,以定量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来弥补定性评价方法的主观性,从而达到综合、全面和科学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目的。目前,综合评价方法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正在探讨和研究中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萨蒂(T.L.Saaty)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建立判断矩阵,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的相对于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层次总排序。目前,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具体方法是:构建网络信息资源评价的层次结构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各指标进行单一评分和综合评分,从而用确定各指标的重要性来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优选和评价。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综合人的主观判断来分析复杂的定性问题的拟定量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的评价,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可靠性、简明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分析过程比较复杂,主观判断对于评价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2.链接分析法。所谓链接分析法,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搜索工具,从不同的角度统计链接关系,并计算出Web影响因子(WIF),分析站外链接的类型、特征等多方面的因素,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选和评价的方法。链接是网络空间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它类似于印刷型文献中的引文,可通过计算其相关的数量指标来计算网站的相对质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网络信息资源的质量。而且站外链接关系反映的是被链网页被利用和被推荐的总体情况,与被链网页质量存在着正向或肯定的关系。

通过对链接数量、链接类型、链接特征和被核心网站链接的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深入地判断被链网站(网页)的优势和不足。如通过站外链接的数量,可分析网站的流行程度;通过被不同机构链接的情况,可分析了解网站的影响范围;通过被不同国家和地区链接的情况,可了解其国际影响力;通过网站链接点特征的分析研究,可掌握其被链接的质量层次;可从国家、语种、施链网站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网站之间的比较研究;通过一定时间网站被链接的变化的情况,可分析和判断网站的发展趋势,等等。

链接分析法依据网络信息资源的自身特征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主观性和价值偏向性,评价覆盖面广和速度快,数据客观、可重复验证和针对性强。但链接分析法一般是通过搜索引擎的链接功能获取有关数据,其大多数不可能将全部网页都加以索引,收录范围也不同,而且变动较大,缺乏稳定性,因而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

(四)其他评价方法

1.评价性元数据法。元数据是用于描述数据的数据,是对资源内容形式的全方位揭示,也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元数据方法是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一种新模式。元数据包括描述性元数据和评价性元数据两种类型,描述性元数据主要用于网络资源的描述和定位,而评价性元数据则用于网络资源的发现和评价。

评价性元数据法主要是利用因特网内容选择平台(PICS),它是一种将网络信息资源与元数据相结合的基础平台。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PICS中的网络信息资源被加入关于内容描述和评价分级的元数据,用户计算机过滤软件在后台进行处理,根据评价性元数据过滤掉用户不需要的资源。在实际评价中,它则是根据评价的目的和价值观确定评价体系,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和分级,并将评价和分级的结果纳入网络信息资源的元数据中,利用浏览器并根据需要过滤掉不符合要求的信息资源。

利用评价性元数据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的评价,实质上是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认证的一个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提供者能否主动参与认证,以及用户对认证机构、评价标准和认证结果的信赖程度。也就是说,元数据是由评价机构或网站提供的,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不是很高。

2.第三方评价法。所谓第三方评价法,是指由第三方根据特定的信息需求和目的,建立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评价程序或步骤,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优选和评价的方法。目前,这种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网络资源评价网站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注重访问量、网页设计效果等外部形式,专业指导性不强,因而其评价范围多侧重于综合性的网络信息资源。其二,学术性信息服务机构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学术信息的评价,具有专业性,适用于专业研究人员。

第三方评价法所具有的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因而作为一种最常用的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方法,其核心在于选择合理的和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这决定了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3.用户评价法。所谓用户评价法,是指有关网络资源评价的专业机构,给用户提供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用户则根据自己的特定信息需求,从中选择符合需求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评价和优选的方法。这种方法由用户来决定网络信息资源的优劣,有助于用户收集符合自身特定需要的网络信息资源,提高网络信息资源过滤的质量。 [60] 但由于用户评价法需要用户依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对每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实体进行鉴别和评价,需要一些时间和精力,给用户造成了一定负担,而且网络信息资源收集的全面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采用何种评价方法进行网络信息资源评价较为适合,目前在其认识上还尚未达到统一。同时,对评价方法的分析研究不够深入具体,缺乏实际操作性和指导性。对国外评价方法的探讨缺乏深度,对其案例研究包括整体的评价过程和过程中的评价方法分析甚少。就评价方法本身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一,定性评价方法虽然其评价指标越来越细化,逐渐符合主题和学科领域的差异及用户的特定要求,显示了其成熟的一面。但定性评价方法中介入了过多的人为因素,带有很大程度上的主观色彩,往往会得出差别较大的结果,导致评价结论说服力不大和可靠性不强。其二,定量评价方法虽然有效地克服了定性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可使评价结果更为科学和客观。但定量评价方法仍处于实验和探索中,许多基础性问题尚未解决,不确定因素较多,单纯使用定量方法评价网络信息资源也缺乏说服力。其三,综合评价方法目前正在进行一些尝试,其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健全,而且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之间尚未很好地结合,存在的断裂很容易造成偏差,其评价结果仍取决于定性评价指标。

另外,其他评价方法可以说是上述方法的补充,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在网络信息资源评价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验证。 HiGqqqi/NZsw6iHTMLzubSgDiaMzEzThYG9zsk7YW4tA2rCYCTP39NNXZG7zNMe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