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创新系统中的科学技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的最强音。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必须把科学技术放在整个创新系统中来理解。

一、国家创新体系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是构造科技经济社会结合新体制的一种战略选择。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拓广对创新的认识

创新概念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 A. Schumpeter)提出来的,他在1912 年把创新界定为“执行新的组合”,把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他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认为只有以创新为手段把科学技术与生产、市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提到创新,多是从技术、经济方面去理解。近年来更多地从整个社会的创新去把握。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认为创新是“为达到一个有用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种新方法”。德鲁克(P. F. Drucker)认为,“创新并非必须在技术方面”,“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

创新不是单纯指某项技术或工艺发明,而是整个社会的创造性变化和整体转型的一项系统工程。1999 年世界科学大会《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指出:“革新已不再是由单一的科学成就引起的线性过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许多知识领域之间的合作与联系和各方人士相互不断的交流。”创新涉及技术、制度、组织等多个维度的相互关联,是“由不同参与者和机构的共同体大量互动作用的结果” [1] 。创新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因,而且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创新包括多个层面,如科学创新,主要是基础研究的重大创新;技术创新,主要是高技术上的重大创新与实际应用;还有战略、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的重大创新。也有人从区域层次展开对创新的研究。观念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都是创新的重要方面。

根据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依赖自身的能力和所拥有的资源进行的创新活动。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影响和利益诱导下,创新主体通过合法方式引进创新成果,并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形式,它属于渐进的改进性创新。合作创新是指不同创新主体合作推动创新的创新组织形式。它通常以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前提,合作各方共同投入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合作创新不但可以使创新资源组合趋于优化,缩短创新时间,减少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扩大创新空间,而且能够分解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在当今,合作创新渐趋普遍。

还可分为原始性创新、再次创新和整合创新等。原始性创新是原创性、原发性的创新,也是根本性创新,有重大的突破,占有领先地位。原始性创新一般利用新的科学发现或原理,通过研究和开发,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并可引起一系列创新。再次创新是在原有创新成果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或多向拓展,不断改进和创新,也可称为改进性创新。整合创新,也可称集成创新,是综合、整合多种创新成果,汇聚或提炼出新的结果,不是简单的加总和拼凑,而是有机合成、整合提高,形成具有新功能的创新系统。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思维。特别是技术创新,更需要组合和集成。技术发明把各类创造性构想和有效资源整合起来,技术集成就是一种通过对现有技术的结合与改造而进行的技术开发活动。

参照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科学政策研究所关于技术创新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创新区分为渐进创新和激进创新。渐进创新,即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常常发生于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活动中,这种创新既可以是研究与开发(R&D)活动的结果,也可以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往往来源于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的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激进创新又称为基本创新,是一种不连续性事件,常常是政府、企业或大学和个人有计划的研究和开发活动的结果,表现在观念上有根本性的突破,否定旧范式,作为塑造新范式的重要力量。这种创新往往在一段时间内引致创新簇群,并通过随后的扩散及大量的渐进创新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1.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政府等组成的网络,它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我们要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是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20 世纪50、60 年代时人们深信,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可自动地转化为一国的经济竞争力。但随后人们发现,开发设计、质量控制、教育、培训及来自市场的反馈等都对科学技术成果商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许多技术创新可在研究与开发的基础上产生。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概念。英国著名学者弗里曼在1987 年考察日本时发现,日本的技术创新主要不是来自于正式的研究开发,其创新以渐进的创新为主,创新者主要是来自生产部门的工程师、车间里的技术工人,他们以技术创新为主导,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正是在对日本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弗里曼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实现国家对提高全社会技术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有效调控和推动、扶持与激励,以取得竞争优势。于是发展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即必须把从新设想的开始到其商业化看做是一个过程,其中研究与开发只是创新的一个阶段,设计、试验、制造和营销是实现技术创新链环的其他阶段。

1992 年朗德沃尔主编的《国家创新体系:走向创新和交互学习的理论》,认为创新是包含许多合作者的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强调根植于结构化和制度化体系内的国家经济创新能力;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国家内部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的集合,它们相互作用于新的、有用的知识产生、扩散和使用之中。 [2] 在创新系统中,各种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围绕着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过程而展开的交互学习的过程。

OECD也开展了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1996 年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指出,在走向知识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国家创新体系成为联系政府、学术界和产业界,沟通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整合科学知识生产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并因此决定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3] 1997 年OECD的《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指出:“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外部知识的主要来源则是别的企业、公共或私有的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因此,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中介机构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着重关注整个创新体系内的互相作用和联系的网络。 OECD认为要强调国家创新体系在知识转移扩散中的重要作用,而不仅仅是知识生产的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高技术企业为主)、科研机构(包括国立科研机构和地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广义的创新体系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具体包括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的配置、创新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基本任务是大力促进和广泛进行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

2.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

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几个子系统:

(1)知识创新系统:由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

(2)技术创新系统: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企业;

(3)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指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具有最新知识、较高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

(4)知识应用系统:主体是企业和社会,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和技术的实际应用。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和社会各部门组成的一个组织和制度网络,其活动目的旨在推动各方面的创新。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以及致力于技术和知识转移的中介机构是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创新体系内各要素构成在创新中的功能定位是否恰当,以及创新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否广泛与密切。在职能定位上,创新体系内部资源的配置是关键。在创新要素间的联系上,关键是加强企业与企业间的创新合作联系、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新合作联系;发挥中介机构在各创新主体间的重要桥梁作用;强调政府在创新中的制定发展战略与政策引导作用,以及政府各部门在工作职能上的协调一致和集成。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效地推动知识的生产、传播、转移和应用的体系。当代知识创新包括:(1)原始性发现和发明,对知识的创造性整理和归纳;(2)知识创造性集成和应用,知识的创造性传播、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等;(3)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与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创新活动。知识创新的目标在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于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出发,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对创新效果的影响与研发(R&D)对创新的影响同样重要。

3.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

国家创新体系中主要构成要素的基本职能定位如下: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主要的职能是向社会提供新的科学知识,向企业提供技术源。企业和国家科研机构及高校一样,也要生产知识(主要是技术知识),供应技术,更多的则是应用知识,并最终在市场上实现技术创新(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教育部门和创新中介机构主要起知识传播和转移作用。中介服务机构包括: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咨询机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职能是促进技术转移,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职能是:支持知识生产,尤其是战略性研发(R&D);以政府和计划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的发展;建设科技基础设施,包括知识产权、法规和标准等。

OECD 《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指出: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目的是关注在总的创新体系内的互相作用和联系的网络,强调各创新要素之间互相作用对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强调某个环节和个体的作用。那种把国家创新体系按国家已有的部门分工来划分的做法,只能是加剧已有部门割裂,加深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状况,将使我国过去多年科技体制改革的努力化为泡影。

国家创新体系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4.国家创新体系的特征

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从创新单元看,国家创新体系由国家科研院所、大学、企业与社会研发机构等组成。这些单元分工明晰,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相互协同。其中,国家科研院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围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创新活动;研究型大学是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探索的知识创新与知识传播基地;企业则是应用新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的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基础成为企业、区域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国家创新体系既包括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也包括提升全社会的知识基础等重要内涵。

从创新过程看,知识创新活动是经济价值链中核心的一环。国家创新体系由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等部分组成。国家科研院所主要从事竞争性和公共性的科学技术前沿探索与创新,在市场机制失效区域提供必要的创新科技源头供给,为企业和全社会提供知识与技术基础和创新人才。

从创新环境看,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充分体现公平竞争的规范的市场环境;需要发达的教育平台、信息平台、文化平台和法制平台的支撑;需要崇尚创新、严谨求是、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和诚实守信、顾全大局、协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建设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克服传统体制的缺失和薄弱环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动员能力;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来,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树立科学观念,提倡科学方法,克服传统文化中阻碍自主创新的消极因素,在全社会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

从系统调控看,国家创新体系通过特殊的制度安排,形成自我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机制。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调集整个国家资源来推进创新的体制。技术交易、风险投资等中介活动的健康发育是建立创新体系内各创新单元有机联系与自我调节机制必不可少的因素。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科技和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资源配置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保证国家目标的实现和系统的整体有序。国家科研院所与研究型大学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承担调整国家科技布局的重任,成为国家有效调控知识要素最重要的思想库和知识库。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层面考察,科技政策、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相互的整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基础研究再度受到重视。整合后的科技政策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前者指许多创新政策本身就是直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后者指通过营造环境,激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5.创新与国际竞争力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为了提高创新效率、整合创新要素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国家创新体系的状况决定着国家创新绩效,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人类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创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直到产品营销,都需要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目标和动力,二者应该密切结合。技术创新要把知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将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和协调发展。科技的发展必须有坚强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同时也要有思想文化作支撑,必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紧密相关。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世界近现代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科技创新;后发国家从技术引进为主转向技术引进与自主技术创新并重的时间大约为30 年左右;大幅度提高国家科技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数十年和几代人的努力。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解决了大量重大科技问题。但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近年来还有拉大的迹象。

我国经济建设必须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将为21 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

(三)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必将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改变关键技术依赖于人、受制于人的局面;必将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必将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6 年1 月9 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创新型国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创新型国家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比较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低于30%。

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原始创新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这是着眼于长远、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创新。原始创新具有原创性、始发性,通过原始创新,不断发现新规律,创造新知识,提出新方法,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原始创新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集成创新,就是把众多的新技术优化组合,博采众长,综合也是创造,把不同知识和技术有机结合,集其大成,为我所用。引进消化再创新,是在借鉴、模仿基础上的创新,把引进的技术进行改造升级,以更适应现实需求。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再创新是在利用原始创新成果基础上,进行整合、组合与综合,改进、改造和改良,以不断完善创新。

创新型国家成功经验之一,是通过组织和实施国家重大专项,推进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应对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需要。自主创新,是针对技术落后国家容易陷入的完全模仿技术先进国家发展轨迹或依赖国外技术的“路径依赖”,表达后发国家在落后的状态下通过不断积累技术能力实现超越的战略意图以及实现这种战略意图的内在意志、信心和勇气。

自主创新,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升华,是独立自强的民族抱负在新时代的复兴和发展。敢于跨越、敢于争先的民族自信心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动力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在适宜的历史条件下,能够激发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要素。在我国,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突破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瓶颈约束,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要求。为此,要积极调整科技发展思路,一是在发展路径上,要加强自主创新,不断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二是在创新方式上,加强以重大产品和新兴产业为中心的集成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集成和突破;三是在创新体制上,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四是在发展部署上,要强调科技创新与科技普及、人才培养并重,扩大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五是在国家合作上,要全面主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有效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

第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明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具有把选择适合市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优势,有直接面向市场并了解市场需求的灵敏机制,有实现持续技术创新的条件。

第三,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构筑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

政府不仅在制定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选择创新模式方面负有重大使命,而且在建立高效、完备的创新管理体制、制定创新政策、组织和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等方面承担重要的职责。建设相对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制定有利于全面创新和有效整合国家创新资源的新的政策和策略。

第四,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

全民的创新意识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是创新型国家成长的根基。创新文化与科技创新实践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联,优秀的人才只有在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创新的潜能。创新人才竞争成为当代国际竞争的焦点。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社会基础。

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

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包括经济、科技、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作为这种发展综合反映的人的发展,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是主题;科技发展是手段,是工具,为政治、文化及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智力支持;人的发展是中心,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目标一致。

进入21 世纪,在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推动下,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演进。科学技术创造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

21 世纪头20 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和严峻挑战。只有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显著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突破我国人口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科学技术的内涵和旨趣

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在现代社会占据了重要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科学技术”一词包含两层含义:(1)在外延上包括科学和技术两者,是“科学”和“技术”的连用,或“科学和技术”的简略用法。(2)指“科学”和“技术”之间的联系和一体化趋势,如在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等领域中所使用的“科学技术”一词,就有这层含义。这两层含义往往难以截然区分。

(一)科学的含义和旨趣

1.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一词,产生的年代十分久远。早在古印度的梵语中,“科学”一词是指“特殊的智慧”;在古拉丁语中,“科学”泛指“知识”和“学问”。那时,人们对科学这一概念的认识十分肤浅。随着自然科学各学科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人们的理解和认识也逐渐加深。许多人曾试图给“科学”下一个较为严格的定义,但很难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科学确实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

在英语词汇里, science (科学)是natural science (自然科学)的简称。 science的拉丁文原词scientia ( scire,学或知)的意思与德文的wissenschaft最为接近,因为后者指一切有系统的学问或知识,不但包括自然科学,而且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德国人就习惯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来概括后两者,并将整个科学分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如今,不少国家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相对明确的区分。仅就科学的外延来看,至少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门类。从这三大门类科学与现实世界(包括人的心灵)的关系来看,自然科学主要是以求取自然世界的“本真”为目的的描绘性的科学(描绘一个现实的宇宙世界图景),社会科学主要是以求取社会秩序的“至善”为目的的建构性科学(建构一个合理的社会经济、政治秩序),人文科学主要是以求取人的心灵“完美”为目的的超越性科学(超越人的动物性存在,描绘文化图景)。对现代科学体系构成的这种认识,为我们避免将科学实证主义化,进而从“两种文化”(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僵硬对立中走出来开辟了道路。

汉语的科学是从日文中的汉字而来,意为“分科之学”。1893 年,康有为在介绍日本的有关书籍时第一次使用“科学”一词。1896 年,严复在翻译《天演论》和《原富》时把“ science”译为“科学”。在中国,对“科学”一词主要是从自然科学的意义上来运用,也包含符合真理、正确等含义。

总的来看,对科学主要有以下几种认识: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这是自19 世纪以来的一种传统看法,也是被多数人所采纳的一种观点。《辞海》中这么定义:“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实践经验的结晶。” 这一观点强调科学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这些知识单元的内在逻辑特征和知识单元之间的本质联系被揭示后建立起来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尚未纳入一个连贯的系统中去的零散的知识的汇集不能形成科学,当有目的地搜集事实和描述达到了能把它们纳入概念的系统、理论中去的水平时,知识才能变成科学的知识。

(2)科学是知识加工的动态过程。这种观点认为,把科学仅仅描述为知识体系还不能刻画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不是一种静态的知识,而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活动,知识并不是科学,而是科学的产物;科学创造知识,但不是知识本身。科学的本质是一个认识过程、创造过程。因此,科学应该主要表现在思考、研究问题,离开了研究,科学就失去其意义了。

(3)科学是信念和约定的观点。这是由于随着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科学家集团的日益壮大和社会功能的日益突出,科学更多地表现为人的创造活动,而提出了这种观点。把科学理解为信念和约定,突出了科学作为一种人的活动。库恩认为,科学是科学共同体按照其成员公认的信念所进行的研究活动,而约定论者更多地强调使科学家普遍承认和共同遵循的科学理论的标准问题,认为一个科学理论能够使人有效地进行活动,就是一个好理论,而简单性、精确性等应当是科学必须具备的条件。

(4)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贝尔纳指出,现代科学的主要形相包括:“一种建制”:“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以几十万计的男女在这方面工作”,是一种社会职业;“一种方法”:科学家采用一整套程序性和指导性的思维规则和操作规则,运用这套方法取得科学成果;“一种累积的知识传统”:科学的每一收获,不论新旧程度如何,都应当能随时经受得起用指定的器械按指定的方法对指定的物料来检验;“一种维持或发展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导致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种重要观念来源”:科学是“构成我们诸信仰和对宇宙和人类诸态度的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科学知识必然反映出当时一般非科学的知识背景,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或哲学的观念的影响,反过来又为这些观念的变革提供推动力。

近年来,科学活动论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即把科学看做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活动:首先,科学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从事新知识生产的科学工作者被社会地组织起来,服从一定的社会规范,为达到预定的目的而使用种种物质手段和周密制定的方法;其次,科学是人类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成果,表现为发展着的知识系统,是借助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生产出来的,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最后,科学活动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与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现代科学活动与生产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科学活动是生产活动的准备和手段,由于知识并入生产过程,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

科学实践哲学对科学提出了新的解释,主张科学实践哲学的学者如吴彤认为应当把科学活动看成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特有形式,科学实践哲学是“通过对人类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而把一种理论优位(theory-dominance)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 practice-dominance)和活动优位( action-dominance)的科学哲学” 。他们认为科学不是描述和观察世界的方式,而是操纵并介入世界的方式。科学家不是对所看到的东西作中立的记录,而是以感兴趣的方式直接介入科学实践的活动。因此,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实现,科学知识的性质直接取决于构成它们的情境条件的性质。

科学的内涵表现在四个方面: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是人类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总结而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性知识。科学知识的进步,使人们获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卓越能力。

科学思想是在实践基础上,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经过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科学认识成果。科学思想是科学知识、科学成果中最本质的层次,是科学知识的核心和精华,但其形式最抽象。科学思想使人类从封建迷信的思想框架中解脱出来,使现代人类从整体上具有了自由的、开放式的、创造性的、批判性的思想特征。巴伯指出:“科学首先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社会中,人们实现这种思想和行为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同。” 科学思想的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是意义最为深远的创新。

科学方法,是通过严密的观察实验、严格的逻辑推理,找到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及事物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确定其结构、运动变化和因果关系,形成规律性认识。科学方法包括科学认识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科学抽象方法(数学方法、模型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现代技术方法,等等。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对世界特别是自然界的探究中形成的,是人们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传统的总和,体现着科学作为社会现象的文化内涵,是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科学精神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思想的合理性、科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根本保障。科学精神主要包括:(1)实事求是,怀疑一切既定权威;(2)相信理性,追求知识,注重可操作程序;(3)热爱真理,憎恶一切弄虚作假行为;(4)遵循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简言之,即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具体表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各个层面和环节。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灵魂,是科学活动的理想原则,是判别科学与非科学的准绳,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性、科学思想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方法的有效性的根本保障。科学精神来自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只有透过具体的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才能对科学精神有深刻的体会。培养科学精神的根本途径是学习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而对于希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讲,长期严格的科学训练是培养科学精神的必由之路。

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宝库中的珍珠,必须用一根银针带着金线才能将它们穿起来,科学思想是穿珍珠的金线,科学方法好比银针,科学精神则是整串珍珠所发出的智慧之光。 如果说科学思想对于科学知识的作用是提供一种具有认识论意义的总体性的理论框架的话,科学思想对于科学方法的作用则在于提供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大思路。

2.科学是否包含人文社会科学?

邓小平认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 。钱学森指出:“社会科学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一样,是科学技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钱学森曾提出一个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模式,认为基础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人体科学、军事科学和文艺科学,它们各自经过一定中介通向哲学;在基础科学之下是技术科学和各类工程科学。它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科学理论形态结构,而没有明显反映出它的技术实践形态结构。

冯之浚、赵红州提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主要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构成。基础科学由基础理论组成;技术科学由技术理论、专业技术和实验技术组成;应用科学由应用理论和生产技术组成。只从科学角度看,科学理论包括基础科学理论、技术科学理论和应用科学理论。从技术方面看,技术包含实验技术、专业技术和应用技术。这个结构从科学的视角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实践形态结构,但关于技术的划分有些模糊。

金吾伦主编的《跨学科研究引论》按照研究对象、知识特征和可应用性,分别给出三种分类:按研究对象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门类;按知识特征分为经验科学、形式科学和规范科学三大门类;按可应用性又区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所形成的三大门类。

还有人从世界存在的事物的特点,提出划分五大横断学科群,即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数理学、事理学。

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都是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人们往往把与自然科学相对而言的知识领域,即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统称为人文社会科学,或简称为社会科学,有时也被称为哲学社会科学,或简称文科。

从认识社会到改造社会,即从社会科学到社会技术,完全和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从自然科学到生产技术一样,要形成三个层次,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就是建立理论模型,拟订方针政策,制定操作法规,把社会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社会技术,即改造社会的工程技术。社会科学是人类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科学活动,对人类社会现象的规律的认识之系统总结。它分为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两部分内容,含有技术性学科的部分,如在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技术性部分,以及一切管理方面的学科,都是为人类改造、管理社会服务的。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管理技术已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技术,它对于生产技术的发明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科学研究社会问题,社会技术用以解决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技术就是研究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

因此,可以明确,人文社会科学是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科学的旨趣

科学的旨趣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对世界作出解释和预言。科学活动因其内部所特有的复杂程度和有序程度而属于高层次的人类活动,是一种解释性活动,其概念具有精确性、条理性,并且具有可预言性。科学活动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有关自然过程的知识体系,即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用逻辑组织起来的严密的知识体系,具有逻辑自洽性,较其他知识而言更可靠。科学使人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世界的直观性、常识性和静止性的看法。科学的认知旨趣使科学成为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在科学的认知旨趣背后,还有一种更深层次的目的取向,即好奇取向。将科学的认知旨趣与好奇取向结合起来,就是科学所独有的内在旨趣。

著名科学史家乔治·萨顿说:“需要被称之为是技术(发明)之母,而好奇心则是科学之母。”所谓好奇心,就是面对新的对象而激发出来的惊讶、激动的情感,是对未接触过的对象产生的一种新鲜感和惊奇感,并以关切的态度去追求某一对象的一种感情和心态。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是人类的好奇心,它的出现是不可预测、不能计划、没有功利色彩的。

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著名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任鸿隽在20 世纪20年代曾经写过一本《科学概论》。任鸿隽认为,要正确地认识科学,就要了解科学的起源,然后才能理解科学的精神,掌握科学的方法,并进而对科学事业有所贡献。他指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类有“求智的倾向”。这种倾向引导人们不断探索未知世界,从而产生了科学的知识。他进一步分析说,科学知识的起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二是好奇心的驱使;前者是外在的压力,后者是内在的动力。埃及人的几何知识起源于实际的需要,但是传到希腊以后才成为一门学问,这主要是希腊人的好奇心比较强,没有埃及人那么实际。此外,他还以阿基米德在罗马人攻克城堡时仍然能够专心致志研究数学为例,说明由于好奇心的驱使,科学家甚至把生死置之度外。

真正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够耐得住清贫寂寞,能够在实验室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或者长年在野外跋涉了解地质构造,主要是好奇心这种“内在的动力”所致。人类的好奇心是一种既不可勉强又不能压抑的天性。有了这种天性,人们才会对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产生好奇,并萌发探索其奥秘的欲望。所谓科学,就是人们在这种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系统的知识。

张九庆在《自牛顿以来的科学家——近现代科学家群体透视》一书中认为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萌芽,是科学研究的内在条件。有了对未知领域的强烈好奇心,才会有探索的冲动,才能对已知世界产生不满和怀疑,从而制定科学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同时,好奇心和兴趣导致科学家把专业研究当成自己的事业,制定为之奋斗的目标。

20 世纪以来,特别是实证主义科学观兴盛的时候,科学已不再只是人类好奇心的一种表达,它更代表着一种生产力。科学在现代几乎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历史学家克拉克夫曾列举20 世纪三句十分流行的口号,说明科学在政府和公众心目中的象征地位。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科学,机会之域”(Science, the land of opportunity),苏联的“科学,一种直接生产力”(Science, a direct productive force)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总统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所谓的“科学,无止境的前沿”(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 [4]

科学的语义和形象在这几个世纪中有了巨大的转向,它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结果,而且成了改造世界的工具。

20 世纪的科学研究活动,经历了由个人的事业向社会的事业转变的过程,科学的体制化和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是这种变化的最重要特征。从个人探索的“小科学”向群体协作的“大科学”的转变,意味着追求真理、建立知识体系不再是科学的唯一目标,它是一个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领域,至少真理性和有效性都是它追求的目标。这就使得科学研究本身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开始主宰国家的兴亡和社会的兴衰。

科学本身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是多方位、多角度的。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也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活动和事业。科学的首要目的是认识世界,对世界做出正确的解释。随着科学的发展,仍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产生,例如有人从系统论和信息论观点出发,把科学看成是现代社会这一复杂系统的子系统——功能信息系统。在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下,科学肯定会不断地得到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会不断完善。

(二)技术的特征和旨趣

人类生活在一个由技术所构成的世界中。从时间观念上来说,技术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它是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意志的体现,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发挥日益重要的和巨大的影响,它不仅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而且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与现实。

1.对技术的不同认识

技术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创造出的各种物质手段以及经验、方法、技能、技巧等。技术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运用,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和能力的总和,是物化的生产力。技术表现为物质形态——生产工具、仪器、工艺流程等等,是直接的生产力。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把技术作为劳动过程的要素,认为技术是人和自然的中介,因而把它们归结为工具、机器和装置这些机械性的劳动资料。马克思还提到其中有理性因素,但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技术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对技术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也有学者认为,技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从来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人类成为自主自律的力量。技术的核心机制是设计和创新。主体只能是人,技术只是人的制造物,是客体。颠倒人和技术的主客体关系不但妨碍对技术本质的正确认识,也常常误导我们对技术消极后果的根源的把握,并易于使人在强大的技术力量面前无所作为。我们应当在两种意义上严格区分技术的自主性:在绝对意义上,技术不是自主能动的主体,技术没有完全外在于人的发展规律,没有人类活动,技术就不可能发展;在相对意义上,技术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尤其是在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技术越来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自律性和自组织性。就是说,对技术的利用不仅由我们的意愿决定,也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技术背景,对技术的掌握和控制也往往因为技术的自我增长的动态特征而不断变化。

从技术的整个过程来看,可以把技术区分为三个层次:人工制品、活动和知识。人工制品是技术活动的产物、物质结晶;活动是技术进行的动态过程;知识则是技术过程的开端(目的)以及对技术活动过程的控制。技术使人的力量得到了延伸,制造和改进工具,延长人的身体器官,例如手是一切人造物和工具的原型,铁路是循环系统的外延,电脑是神经系统的扩展,等等。蒸汽机、电力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改变了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技术使人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拓展,信息革命和生物革命把人们引领向一个新的天地。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和经营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交往和生活方式,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正在部分替代和拓展人脑的机能。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逐步发展,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

作为文化系统一个子系统的技术,可以区分为操作物的自然技术、操作人的行为的社会技术和操作概念的思维技术。自然技术由物质变化、能量转换和信息控制三类基本技术组成。社会技术由组织、交易和学习三类基本技术组成。思维技术由语言文字、逻辑推理和数学技术三类基本技术组成。技术系统的终极目标和主要功能在于效率。

技术体系由基本技术、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基本技术包括物质变化技术、能量转换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生产技术是基本技术的某种组合。产业技术表现为在生产活动中主导技术群的形成。主导技术群的更替是技术革命的标志,而技术革命进而导致产业革命,所以主导技术群是技术体系时代特征的标志。

当代高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

(1)信息技术:微电子与光电子结合;多媒体与宽带网络技术结合;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结合;超级平行计算机与虚拟现实结合;智能计算与认知、脑科学结合……显示了应用领域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2)新材料与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功能化、复合化、智能化、环境友好、可再生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表面技术、微细工艺、微机电系统、智能、柔性、虚拟制造体系等。

(3)生物技术: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带来农业、食品与医药的革命。

(4)新能源:清洁安全核能、洁净煤技术、可再生能源、燃料电池、超导应用等,致力于能源的洁净、安全、高效、可再生性、可储存性、可分配性。

(5)环境保护技术:环境与生物规划,环境监测,绿色材料与工艺,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和生态等方法对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6)航天技术:高效运载工具,应用卫星与卫星利用,天基网络,航天材料,空间环境。

(7)海洋技术:海洋能源、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与全球变化,海洋环境与生态。

2.技术的旨趣和价值

技术的旨趣在于控制自然过程和创造设计人工过程。技术在于发明,技术活动导致人工制品。技术的旨趣体现了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即人希望以技术为中介使自然成为人可以掌握的对象,还试图用技术构造一个人工世界。有形的人工世界在不断地发展,无形的人工世界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由于电脑网络的出现,一个虚拟的电子世界正在形成。

技术是人创造的,但技术一旦形成,则反过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这个意义而言,人创造了技术,技术也创造了人。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再也不能无视技术的存在及其作用,因为技术已经构成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是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现代技术的认知基础具有主体际建构性和技术活动的复杂性,表明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伴随着风险的不确定性的活动。

围绕着技术价值的问题,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价值中立”(valueneutral)、“价值负载”(value-laden)、“与价值无关”(value-free)。所谓“价值中立”意指技术只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或手段,它在政治上、文化上、伦理上是中性的,并无对错、好坏、善恶之分。“价值负载”指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中性的方法和手段,它负载着特定社会中人的价值,因而在政治上、文化上和伦理上并不是中性的,可以对技术进行对错、好坏、善恶的价值判断。“与价值无关”则指技术不牵涉价值,是一种自在自为的东西,这种观点由于主张技术是一种超社会和超历史的自在自为的存在,认为技术与人的目的、需要等基本价值要求毫无关联,因此,人们对此说一般不予重视。

技术无疑具有价值,但人们通常接受的只是技术的“事实”价值,在技术是否具有对社会演进、文化建构、人的发展等施加作用和影响的社会意义问题上,形成了“技术中性论”与“技术非中性论”的长久争论。

传统的技术中性论只承认技术的内在价值,否认技术的社会内涵。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存在着事实与价值、是与应是的二元对立。有人认为在科技与人文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无法逾越的鸿沟,从事实无法推论出价值,同时,科学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并不会对人的道德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根本影响。在技术中性论者看来,技术在本质上是价值中立的;不应将技术与技术的应用联系起来,由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社会后果问题,只应当从主体的角度,从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角度寻找其产生的原因,科技并不需要为这种后果承担任何责任。

技术非中性论的发展直接起始于对传统技术中性论的批评和质疑。面对由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社会效应和影响问题,包括战争灾难、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自身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持技术非中性论者开始重新思考技术的本质、技术的价值负载问题。他们注重从揭示技术的现实作用和影响出发,强调技术对人、对社会历史发展所具有的塑造和构成意义,强调技术的外在社会价值。现代技术以物质技术、政治技术、精神技术等方式体现自身,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等领域都被赋予了世俗化的技术特征。

技术是负载价值的,而对技术的价值负载的深入认识关涉到两种基本的技术观:一方面,技术决定论(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者认为,技术所负载的独特价值主宰着人类社会文化价值的变迁;另一方面,社会建构论( social constructivism)者将技术看做社会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所建构的产物。无论是决定论的技术观还是建构论的技术观,都隐含了对技术价值的判断。在当代,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技术本身是有价值的。技术作为整体,由知识、方法、活动、产品等不同层面的环节构成。因此,技术不但有物质属性上的价值,而且有社会属性上的价值,技术的价值是在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整合中形成的,技术与价值内在地统一于人类的技术实践中。

在技术实践中,自然的变革和人的变革是一个内在统一的过程。社会化的技术主体的自由意志与自然规律和技术独特的价值取向,可以互动共存;在技术实践中,主体的权利意志和责任意识等主观价值因素可能作为一种内在的需求发挥作用。面对科技产生的负面效应,人类可以用自己的主体意识,在实践中有所作为,负担起解决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责任。

对于技术,从时间上来说,它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是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意志的体现。纽约州立大学教授丹·伊德(Don Ihde)从技术现象、文化变迁、技术转移、生活样式等方面对技术与生活世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技术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社会建构论者认为技术深深地烙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技术活动离不开特定技术实践者和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系列决策,社会在决定、采纳和运用技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从18 世纪起,科学和技术结合在一起,使以经验为基础的技术转变为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科学通过技术中介满足社会需要的这一物质价值开始显现。到了20 世纪,几乎所有重大的技术都是在科学的指导和推动下诞生的。今天,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几乎形影不离,科学技术逐渐一体化,而高新技术的运用又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成为一个门类繁多、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彼此贯通的网络体系。

1993 年7 月1 日,我国正式实施《学科分类与代码》方案,收入4000多个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五大谱系,也包括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新兴科学技术群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境科学技术、软科学和管理科学技术等。

按研究对象可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门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也可以分为基本研究、战略研究和指向研究。

科学与技术一体化主要是指科学和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象。

科学技术高度一体化形成了科学技术连续体,是从基础研究经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到实用技术的连续的整体。这种连续体的形成一般通过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两个过程相对展开,衔接后由于实践需要的推动相互渗透与融合而成。科学的技术化是指在总体的科学活动中包含着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作为其辅助部分。科学技术化是科学实验规模日益增大、所用仪器设备日益复杂,并且越来越普遍运用现代工艺技术而导致的结果。科学向技术的转化是指,一定时代的科技实践主体基于当时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为了应用科学、创新技术和发展生产,在研究、开发、试验等实践活动中所实现的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它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的社会应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突出强调已有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产业化生产和社会化普及。广义地讲,它包括“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生产技术革新”各个阶段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社会生产”各个环节中的一切变化和转化。技术的科学化意味着:第一,已有的技术上升为技术科学,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又完善和提高已有的技术;第二,技术创造发明根据已有的基础科研成果做出,即技术进步以科学进步为先导。而且,由于科学实验提出的技术原理符合某种实践需要,科学的技术化连续演变成新技术。科学与技术连成一体后,对其研究方式及发展速度、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学技术化并不是科学完全化为技术,技术科学化也不是技术完全化为科学,科学和技术一体化更不是把科学和技术混为一谈。我们既要看到科学和技术本身的区别和相对独立性,同时又要看到以“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科学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发挥整体的功能。

在一体化科学技术中,基础科研一般要以技术发展的未来范围为科研选题的主要依据,而应用研究与发展研究则根据基础科研的最新成果,主动探索可导出的新技术原理和新技术应用,使实用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摆脱已有经验的局限,广泛灵活地运用各种新技术原理,在技术开发中实现最优的技术组合。

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基础阶段、应用阶段和开发阶段联结成一个整体,使科学、技术和生产达到统一。现代科学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组成,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石,是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共同的理论基础,其发展水平和状况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技术科学是将基础科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中间环节,它既带有基础研究的性质(相对工程科学而言),又为基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手段,从而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技术科学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实验技术和基本技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学能力和技术力量,产业技术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只有通过工程科学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工程科学的发展依赖于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同时与经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工程科学发展的状况反映着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经济、社会迅速一体化及其互动发展,科学向技术的转化正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也是顺利实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如何实现从“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生产技术”的不断转化,如何缩短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商品生产”的周期,提高竞争能力、赢得市场,已成为世界竞争的实质。科学向技术的转化过程,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功能的实现过程,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OEC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Paris, 1997.

[2] Lundvall, B. A. (ed. ).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London: Pinter Publishers, 1992.

[3] OECD. The Knowledge based Economy .Paris, 1996.

[4] Cholakov, Valery.Visions of Scien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In U.Segerstrale (ed.). Beyond the Science War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0.转引自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12 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 Don Ihde. Technology and the Lifeworld From Garden to Earth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pIVIDl1S3cqvVijMc/y3GrCK6UcBxdXiuMb5ptoO/e9cg7QePcPcIKq08u5r38R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