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西部开发迎来第二个 10 年。这一年,两江新区宣告成立,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涪陵,这个离重庆主城 100 多公里的库区城市,在连续数年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之后,城市框架太小、交通建设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其提档升级的难题,涪陵发展需要新的战略突破。
2010 年 8 月 31 日,市委书记薄熙来到涪陵调研。在听取汇报之后,薄熙来说:“重庆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未来仅有一个特大主城还不够,在重庆主城和县城之间,需要有几个具备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中等城市。以万、涪、黔为代表的区域中心城市,既有历史积淀,又有现实基础,高起点、长眼光、大手笔地做好规划,推动其做大做强,是重庆科学发展的重要选择。”薄熙来认为,涪陵的潜在优势至少有四:一是涪陵位于长江、乌江两江交汇处,又是主城联系渝东南、渝东北的重要节点。二是工业基础较好,有一些很不错的品牌,还储备了一批好项目,有条件再上一个台阶。三是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是长江三峡和乌江画廊旅游的集散地,还有白鹤梁宝贵的文化遗迹。四是离主城近,多年之后有条件成为主城的“大郊区”。几十年后,重庆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特大城市,而那时,涪陵将成为重庆主城在空间发展上进退自如的“黄金宝地”。因此,谋划涪陵的发展,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孤立的区域概念来考虑,而要在重庆发展的大格局上通盘规划。
一个月后,涪陵党政主要负责人就涪陵未来城市的发展思路,给市长黄奇帆作汇报,希望市政府给涪陵以重大战略支持,得到黄奇帆肯定。
2010 年 10 月,副市长童小平带领 29 个市级部门到涪陵进行专题调研。童小平认为,“涪陵定位”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思考:一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二是全市工业的重要基地;三是“圈(一圈)翼(两翼)互动”的战略支点;四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双百(建成城区面积 100 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100 万人)大城市”。随后,29 个市级部门分为产业组、交通能源组、规划国土组、农业农村组、财税金融组、社会事业组共 6 个组分别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等方式,进一步廓清发展思路,明晰工作举措,为市委、市政府出台专门政策支持涪陵发展奠定基础。
12 月 21 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37 号文件,即《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确定要充分发挥涪陵作为全市重要增长极的战略带动作用、全市重要工业基地的核心骨干作用、国家中心城市重要腹地的战略后援作用,以及在“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作用,早日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
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作自我诊断过程中,涪陵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相辅相成,经济的发展必须以民生为导向,而民生导向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从策略上讲,它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在涪陵区委书记张鸣看来,和中国东部发达地区一样,西部地区也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持续动力看,应该在搞好投资工作的同时,更多地注重消费。如何拉动消费?政府首当其冲的是要在民生上下足功夫,只管招商引资做项目,只在乎经济总量,两眼只看GDP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发展之路,在涪陵逐渐被确立。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涪陵财政在民生上的投入占比为 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5 个百分点。而今年上半年,涪陵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31. 4 亿元,同比增长 64. 2%。在支出方面,财政投入到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房建设等民生领域超过18. 2 亿元,同比增长 52%。
为了配合涪陵全区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 37 号文件精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化对涪陵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解,从而增强实践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我们编写了《以民生为导向的涪陵发展战略》一书。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37 号文件,对打造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打造百万人口现代化宜居城市、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渝东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大通道、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打造渝东地区科技人才高地、培育壮大现代服务经济体系、打造和谐稳定新库区等课题进行了全面、深入、认真的研究。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终于能够以专著的形式呈献给各位读者,以期对全区各行各业、各单位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 37 号文件精神提供快捷的参考、借鉴。
本书由中共涪陵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彭道伦策划主持、副教授王志凤草拟提纲,各章初稿作者是:第一章,陈力;第二章,王志凤;第三章,陈力;第四章,倪春华、周凯福;第五章,汪永忠;第六章,王庆民;第七章,王志凤;第八章,侯晓芳、汪永忠;第九章,倪春华、周凯福;第十章、第十一章,王彩丽;第十二章,贾波;第十三章,魏琼;第十四章,侯晓芳、陈燕;第十五章,魏琼;第十六章,梁晓宇;第十七章,王庆明;第十八章,陈燕。由于涪陵以民生为导向的发展之路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我们的研究也还有待于深化,加之时间仓促,故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还只能是引玉之作,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批评斧正!
编者
2011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