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6 前人研究的局限

尽管各领域就心理疲劳问题进行了大量多角度研究,从涉及心理疲劳的概念、形成机制、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因素、测量评价手段、心理疲劳对人的行为和健康影响、干预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问题是这些研究成果我们能直接应用于中国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现象的解释、评价和干预吗?要回答这个关键性问题,我们就必须冷静而客观地就前人的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在特定环境应用的局限性进行独立性思考和分析。纵观国外各领域有关研究,我们认为其直接应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首先是跨文化差异问题

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和西方个体主义文化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认知方式。在中国举国体制训练管理模式下,运动员是弱势群体,其行为、甚至思想的自由程度受限制较多,很多情况下,被迫服从成了中国运动员的习惯性行为方式,甚至其个体的训练目标和动机必须服从于国家的需要。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个体对教练、领队、管理模式、训练方法、生活方式乃至疲劳恢复等没有太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而西方运动员则不然,自主选择、自主决定是其行为的基本准则。这种文化的巨大差异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向、性质、程度是迥然不同的。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研究编制的心理疲劳问卷应用于中国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跨文化差异。

(2)心理疲劳有关概念的局限性问题

运动环境条件下,主要发生于运动员群体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应主要反映“运动性”特征,从成因、产生条件、形成过程与后果、主要发生人群等环节都应该立足于运动这个主体,而前面讨论的几个心理疲劳有关概念都无法准确而全面地体现运动性心理疲劳特征,都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用其解释运动性心理疲劳都难免以偏概全,并易于导致认识、评价和干预决策方面的误导。以国内外运动界普遍认可的心理耗竭概念为例,该概念被广泛接受的有Raedeke (1997)和Smith (1986)的定义。前者认为,心理耗竭是一种综合症,是体力和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成绩下降的综合表现,从其包括的情绪耗竭、自我贬低、成就感下降三个维度来看,该概念描述的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心理耗竭综合症,其主要成因是高心理压力所致,形成过程较长,结果较严重,有明显的行业特点(高风险行业为主)。 Falkum E (2000 年)用MBI问卷对 1476 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只有 3%的被试达到心理耗竭的标准。用该概念解释、评价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会经常出现的运动性心理疲劳,可能会造成中低程度的心理疲劳案例的漏珍、误诊,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利,而且一旦达到情绪耗竭的程度,往往调整起来难度加大,不少优秀运动员就是因为严重的心理耗竭而被迫长时间停训,甚至终止运动生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我们对待不利情况处理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早发现、早干预,用一句成语说就是要“防微杜渐”。在训练环境中,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检测评价更应该立足于早发现、早干预,以免事态的日益严重并最终影响训练过程和运动员的培养、健康与发展。

(3)测评方法应用的局限性问题

由于客观生理测评对设备条件要求较高,况且理论和方法尚不成熟,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就有关检测方法和评价标准达成共识,对心理疲劳测评的方法最主要的手段还是主观性的问卷测评。尽管国际上依据不同理论发展了许多问卷测评工具,但现阶段普遍采用的针对心理疲劳或心理耗竭的问卷有两个: MBI、 ABQ。从这两个问卷的维度来看,其具有相似的设计理论基础,即都是建立在以情绪体力耗竭为心理疲劳的核心标志基础上的。 MBI的情绪耗竭、自我贬低、成就感下降三个维度和ABQ的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负评价三个维度基本雷同。而这两个问卷对运动员心理疲劳时更容易发生的情绪、动机、躯体和行为等其他综合症状的解释和描述都明显存在不足,以这两个问卷中的任何一个来测评运动员心理疲劳现象,都难免以偏概全。以心理耗竭理论和方法评价中国运动员的心理疲劳其局限性突出表现在:该概念主要反映的是个体认知因素性的情绪耗竭,对其他外部因素(如训练、管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心理疲劳检测效度不足;心理耗竭反映的心理疲劳程度较为严重,对训练过程中可能经常出现的中低程度的心理疲劳易于造成漏珍和误诊,不利于及时调控和保障训练质量;心理耗竭有关测量工具在检测评价心理疲劳常见的情绪、动机、躯体、行为等症状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有关问卷主要评价运动员的主观自我评价,加上文化差异,中国运动员在填写有关问卷时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许多研究中不得不另外同时采用其他诸如情绪、动机、躯体和行为等问卷来对心理疲劳进行更为全面和综合的评价实属无奈之举,这也正是现有测评手段的局限性所在。试想一下,在运动训练环境中,同时让运动员面对一大堆问卷会是怎样一种情景,能保证问卷测评的客观性吗?

(4)前人研究过程的局限性问题

众多在心理疲劳的有关实验研究过程中,为了达到研究目的,研究者普遍采用的是横断性实验室研究,而且心理疲劳也是实验过程中人为创造的“模拟性”心理疲劳,是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真实验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心理疲劳”是自变量。由于保证了自变量变异的强度和典型性,该种研究过程对揭示心理疲劳的内部机制和心理疲劳对其它生理心理过程的影响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科学价值。但正是由于条件控制过于严格,那么,该实验条件就离现实更远,其生态学效度就更低。况且,无论是从训练实践需要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有利于发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角度考虑,我们研究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是寻求能有效发现和解决训练实践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的“真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条件越“真”,其对现实中的“真”问题的代表性就越“假”。就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而言,我们研究的主要关注点首先应该是运动心理疲劳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检测、评价和调控),在这样的研究思路里,心理疲劳是因变量。要达到预期研究目的,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深入训练实践过程中去,在训练实践的生态环境中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tv+ChQY8MOesbU5OA8HrZlGcP2uHQisWu5BFCAFGaB9ZbdLwIcYjTuNbtkX4v0W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