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心理疲劳有关概念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3.1 关于心理疲劳概念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理论性界定和操作性界定仍然是模糊的和不确定的。国内外通常用于描述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主要概念有:心理耗竭(burnout)、心理疲倦(staleness)、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心理厌倦(boredom)和慢性疲劳综合症(简称CFS)等,但是所有这些概念都似乎难以准确而全面地概括心理疲劳现象,而且这些概念所诠释的“心理疲劳”无论从现象还是本质都有着一定质的差异。

最早提出于 20 世纪 70 年代用于描述服务性行业心理疲劳的心理耗竭(Maslash, 1981),主要用于描述长期处于高应激压力工作环境下所造成的心理资源耗竭现象,突出表现为:情绪耗竭、失去人格(冷漠等)、缺乏成就感等。其考察的主要是认知因素,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高心理压力所致,形成过程较长,结果较严重,有明显的行业特点。

心理疲倦(staleness)主要是由过度训练引起的,更多地与躯体和感知觉症状相联系,并不一定表现为兴趣和动机的降低(Raglin et al,1990)。有人认为过度训练与心理疲劳是一个连续体,心理疲劳是其终端,而过度训练是连续体的过程(Hackney, 1990)。但也有人强调两者是平行和相互作用关系(Henschen, 1986; Simith, 1986)。心理疲劳与运动训练关系更为密切。心理疲倦与心理耗竭的共同之处是都包含有情绪和心境方面的障碍,但两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Morgan,1988)。

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是指运动员长时间从事大负荷训练,超过其机体承受限度而同时恢复不足导致的一种包括身体疲劳、心理疲劳、健康水平下降、运动创伤、运动能力下降等综合症状群(曲绵域等,1995)。其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训练负荷控制不当,同时恢复措施不足。关注的重点是训练控制、身体机能与健康,心理疲劳只是其中的一个症状,而且在过度训练概念中,并没有就心理疲劳的性质、概念进行界定,也没有提出稳定的评价方法。

心理厌倦(boredom)一般用于描述产业工人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操作性工作所造成的一种心理倦怠现象,以工作动机下降为突出表现,主要体现为心理性疲劳,与生理疲劳关系不大(朱祖祥,2001)。

慢性疲劳综合症(简称CFS),是由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1987 年正式命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状群。以长期身心疲劳为主要特征,其症状是长期感到疲倦、思考能力低、运动能力下降、记忆产生障碍,并伴有慢性咽炎、淋巴结肿大、头痛、肌肉及关节痛等临床表现。该概念关注的重点是临床躯体症状,心理疲劳也只是其中症状之一。运动领域对其研究不多。

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是一个更为宽泛而模糊的概念,似乎适用于描述几乎所有行业的各种心理疲劳现象,是一个无边界概念。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文献都从各自行业角度提及心理疲劳一词,并用其描述、解释各种不同的心理疲劳现象,可见,该概念只是一种习惯性表述,而缺乏具体的和较为稳定的概念内涵与指向。

从运动领域看,关于心理疲劳研究最为系统、相对较为成熟的概念是心理耗竭。心理耗竭有明确的概念和定义,有针对性的检测评价手段。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心理耗竭的概念模型、检测评价方法、造成心理耗竭的原因、行业与环境特点以及心理耗竭对行为的影响和干预措施等。最早系统提出心理耗竭概念模型的是Maslash和Jackson(1986),该模型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情绪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丧失(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心理耗竭的研究最为活跃,成果也最为丰富,近年关于心理耗竭的概念研究没有大的进展与突破,研究者仍普遍采用该概念解释有关行业的心理疲劳现象,对概念本身的研究不多。 Raedeke (1997)这样定义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耗竭:体育训练中的心理耗竭现象是“一种综合症,泛指体力/情感被耗尽,运动被贬值和运动员运动成绩下降的综合表现”。解释体育运动心理耗竭现象的模式有训练压力模式、认知一情感模式,投入模式和授权模式。 Silva (1990)的心理耗竭训练压力模式认为,训练压力有助于改善比赛成绩。如果运动员积极调整自己对训练压力的反应,他们会从中获益。如果他们对训练压力采取消极态度,他们会感到训练僵滞不前,处于僵滞/泄气状态。僵滞、过度训练和心理耗竭的综合体就是西尔瓦提出的训练压力综合症。 Smith (1986)的心理耗竭认知一情感模式是一个 4 阶段的模式,它与压力过程的 4 个阶段相平行。普通压力过程中的环境、认知、生理和行为组成部分与心理耗竭过程的特殊环境成分相平行。心理耗竭被看做是运动员对长期压力作出的反应,它具体表现为运动员从心理、情感、甚至是身体上离开体育赛场,离开运动员过去追求和喜爱的体育运动。 Raedeke (1997;2000)提出的心理耗竭的投入模式由参与运动的 5 个决定因素组成(回报、付出、满意、投入和选择)。运动员对这 5 个因素的看法将会决定他们参与运动是出于喜爱还是约束,如果参与运动是因为喜爱,运动员会热情地投入到运动训练中。如果参与运动是因为约束而不得不为之,那么运动员迟早会感到心理耗竭并进而退出体育赛场。 Coakley (1992)的授权模式认为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耗竭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由控制性和限制性的社会结构引起。渴求除运动以外的其他选择和个人控制力是年轻人正当的需求。如果体育运动体验限制运动员实现这些需求,就有可能发生心理耗竭现象。

从行业分布来看,心理耗竭易发生于须直接与工作对象接触的各种社会服务支持行业,如医生、护士、警察、教育等,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往往产生较高的应激压力,另外竞技运动领域的运动员、教练员也是心理耗竭的易发人群。一旦发生了心理耗竭现象,就会影响到人的行为方式,从情绪耗竭、人格变化到工作表现甚至攻击行为等,对人的生活和工作的负面影响是肯定的。

到目前为止,在运动队关于心理耗竭的实证性研究开展得并不多(Richard, 2003)。西方研究者针对心理疲劳、心理耗竭等进行了一些有关调查研究。在针对疲劳进行的调查研究中,心理耗竭比过度训练和疲倦更受人重视(Dale & Weinberg, 1990; Gould, Tuffey et al,1996a, b; Vealey, Udry et al, 1992)。 Falkum E (2000)用MBI问卷对 1476 名医务工作者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 3%的被试达到心理耗竭的标准。研究人员还研究了教练员出现的心理耗竭现象(Raedeke,Granzyk&Warren, 2000)。在这一方面, Vealey, Armstrong等(1998 )的调查结果显示,教练员的心理耗竭与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相关。按照维莱的模式,教练的心理耗竭直接影响运动员对于教练行为的看法,而这又预示着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状态,可以想象这个发现符合史密斯关于心理耗竭认知-情感模式中的第一和第二阶段。

Gould, Udry等(1996)和Gould, Tuffey等(1996)进行了两项调查研究。被调查的对象为 30 名初学网球的有心理耗竭的运动员和 32名没有心理耗竭状态的网球运动员。结果显示心理耗竭的网球运动员心理耗竭分数很高、动机很怪僻和内向,不怎么使用处理策略,在完美主义量表上差别很大(例如,过于关注错误等)。并通过定性分析,向运动员、教练员和父母提一些建议,以帮助运动员在初学网球时学会避免心理耗竭。这些建议对于家长和教练非常重要,因为调查资料表明,这些人常被看做是导致心理耗竭的压力的主要来源(Udry,Gould, Bridges& Tuffey, 1997)。

在国内,针对心理疲劳的理论、方法和发生情况等的研究甚少。刘芳琳(2005)对 12 位退役不久的不同项目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结果发现:区别于运动心理学领域所盛行的心理耗竭概念,心理疲劳是长期伴随运动员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渐进发展的可预测现象,它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疲劳区分为真性心理疲劳和假性心理疲劳,这一概念的区分有助于心理疲劳的早期诊断,对心理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有实际意义。

在运动训练领域,对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的研究比较集中,但其主要出发点集中在过度训练导致的生理疲劳、运动创伤、训练控制、疲劳恢复以及发生的内部机制和检测和干预方法等方面,心理疲劳只是其考察过度训练现象诸多症状中的一个方面。与过度训练有关的心理疲劳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情绪和动机方面等。 Puffer JC,McShane JM (1991,1992)的研究提示,竞技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对成功的刻意追求,易于导致过度训练,并呈现出慢性疲劳和情绪消沉。 Peluso MA, Andrade LH (2005)研究了运动训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适度的训练有利于心理健康,但过度训练则不利于心理健康,突出表现在情绪的负性变化方面。 Pierce EF Jr (2002)进行了一项对游泳运动员在为期 24 周的赛季中训练负荷与情绪关系的研究,结果提示,训练量的增加会导致情绪的扰乱,在耐力项目中,情绪状态测试对预测过度训练比较敏感。 Kentta G, Hassmen P等(2001)

对 272 名不同项目运动员进行的调查研究提示,过度训练性疲劳(staleness)和心理耗竭会导致训练动机的下降和负性情绪变化,导致过度训练性疲劳(staleness)和心理耗竭的主要原因除了训练性因素外,非训练性压力源也是主要原因。 Armstrong LE, VanHeest JL(2002)研究提出,过度训练与抑郁症可能具有相似的病因,如脑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等,并可以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Morgan WP, Brown DR等(1987)对 400 名男女游泳运动员进行了为期 10 年的情绪研究,结果显示,情绪扰乱对训练的反应依存量效反应方式,即训练量的增加导致情绪扰乱程度的增加,提示情绪状态的监控是防止心理疲劳发生的有效方法。 Veale DM (1991)也提出,过度训练性心理疲劳(staleness)可以通过情绪状态的检测加以预防,他们的研究与Urhausen A, Gabriel HH等(1998)和Urhausen A, Kindermann W等(2002)的实验研究结果比较一致。临床医学领域对慢性疲劳综合症(CFS)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有:①诱因复杂,往往由病毒感染、重要生活事件或心理、社会应激等引起;②体格和实验室常规检查一般无显著异常,界定比较困难;③病理机制不明,目前无根本性治疗方法。 CFS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活动和健康。更重要的是,在当代工作快节奏、高压力和多变的环境中,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日益增多。例如,经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人、中高层管理人员、高考前的中学生以及期末考试期间的大学生以及从事竞技运动的运动员患CFS的比率明显上升。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预测CFS将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标准的概念模型,但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的多达 12 条的症状诊断标准不难看出,该概念应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维度:心理疲劳、生理疲劳、其他临床症状。

在运动训练领域针对CFS的研究不是很多,这主要是与运动领域关于疲劳的概念较为模糊有关。有关的描述包括疲劳(fatigue)、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CFS和过度训练综合症(OTS)等,队医、教练包括有些研究者常将其混为一谈。 Derman W, Schwellnus MP (1997)对此概念混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有必要建立有效的诊断标准来区分运动性慢性疲劳、具有一定临床症状或达临床诊断标准的CFS以及OTS,但诊断标准的建立并非易事,需要临床医生、队医、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共同讨论与研究。 Shephard RJ (2005)在一篇关于CFS的综述中认为CFS既可以发生于一般人群,也可以发生于运动员,过度训练、能量负平衡、强烈的身体和环境应激、人格的紊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免疫抑制、慢性感染等均可导致CFS的发生,但运动人群和非运动人群的CFS病因有所差异。 Shephard RJ (2001)通过对大量文献研究后发现,发生于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CFS在病因的差异性方面尚不明显,众多研究结果均不一致,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过度训练是运动员CFS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一旦发生了CFS,则持续时间很长,预后不是很理想,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避免过度训练。 McCully KK, Sisto SA等(1996)在一项实验研究中发现,运动训练是治疗CFS运动能力下降的有效手段,但不当的训练也可能是导致CFS的影响因素之一。 Rowbottom DG, Keast D等(1998)对一名患有CFS的自行车运动员进行的追踪研究提示,患CFS后,该队员的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能力,无氧阈水平均下降,但这种下降可能并非CFS本身所致,而更可能是一种中枢神经学上的因素,即患者对疲劳感更为敏感。除了非特异性临床症状外,众多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是CFS可以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力量、耐力、最大摄氧量、递增负荷运动能力等)和精神状态紊乱(如疲劳、人格变化等)。 Siemionow V, Fang Y等(2004)对CFS患者和正常人进行了一项运动能力及脑电变化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CFS患者的随意运动能力下降,而且无论是非疲劳任务(NFT)还是疲劳任务(FT), CFS患者的EEGθ波相对功率都高于正常人而且MRCP (Motor activity-related cortical potential)的NP(negative potential)更高,在CFS组内, FT的NP明显高于NFT的,而对照组无此变化。

除了上面介绍的心理耗竭、过度训练和慢性疲劳综合症有较明确的概念模型或定义外,其他与心理疲劳有关的表述(或称为字词),如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疲劳(fatigue)、疲倦(staleness)等均没有较为统一的定义,或有较为明确的概念内涵,具体指向也不明确和固定,边界均较模糊,均不能称之为独立的或完整的概念。这些表述只是从不同角度来反映一种心理状态,或是构成其他疲劳概念的一个维度。以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为例,在不同研究领域或方向的研究文献均会频繁提及该词,它常被用于描述、解释或反映的心理现象或状态,包括:抑郁(depression)、疲倦(tireness)、倦怠(staleness)、厌烦(boreness)、疲劳(fatigue)等,可以说是对几乎所有心理疲劳现象的泛指,是一种广义的概念。由于文化的差异、行业研究视角的差异乃至个人表述习惯的差异都会对心理疲劳现象有不同的表达。就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来看,迄今为止,国内外均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西方研究者偏重于使用各种操作性定义或具体情景性定义,而国内目前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基本上是借用外来词语来表述,如心理耗竭、疲倦(staleness)、心理疲劳(mental fatigue )、过度训练综合症(overtraining)等。概念的模糊源自于对现象本质认识的粗浅或片面,这也正是我们确定研究方向的切入点。

1.3.2 心理疲劳与动机、情绪、人格等关系的研究现状

情绪干扰可预示体育运动中的过度训练。例如,肌肉练习中,运动员体内的活组织检查就表明,逐渐减少的肌肉糖原和不断增加的情绪干扰之间有联系(Puffer&MeSham, 1992 )。 Berglund&Safstrom(1994)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前有效地使用POMS对瑞典皮划艇运动员进行了为期3 个月的情绪监控。他们在研究中将情绪干扰定义为在总情绪中超过基线 50%的情绪状态。如果超过了 50%这个标准,就可采用减少训练强度或训练总量,或改变训练方式来干预运动员目前的情绪状态。情绪干扰经常反复出现在游泳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身上,但是篮球运动员和其他非耐力项目的运动员也出现过这种情绪状态(Raglin,Eksten&Garl, 1995; Raglin, Koceja, Stager&Harms, 1996)。过度训练和情绪干扰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教练员首先应该监控运动员的情绪。其次,当情绪干扰超过预先设定的标准时,应该采用减少训练或改变训练日程表的方法来进行干预(Hooper&Mackinnon, 1995)。尽管这个建议非常有效,但我们还必须注意,在短期过度训练环境中是很难观察到情绪干扰的。研究表明长时期的高强度训练导致情绪干扰(Berger, Mott, 1999),但是在短期过度训练中不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参加高强度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在为期6 个星期的训练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变化(Martin, Andersen&Gates, 2000)。伯格尔等人(Berger et al, 1999)在研究为期 3 个星期的高强度自行车运动员训练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在另外一项究中,研究人员监控了整个赛季期间游泳运动员的情绪状态(Hooper, MacKilnon&Hanzahan,1997)。在被研究的14 名运动员中,有3 名运动员表现出压抑的情绪状态,训练表现为典型的僵滞/泄气状态。然而用POMS来测量,这 3 名运动员与另外 11 名运动员差别并不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训练并不一定就能提高运动员的情绪状态。当发现情绪干扰时,应采取措施纠正这种状态,一个重要的纠正措施是让运动员休息一段时间,并减少训练任务量,在严重的心理耗竭状态情况中,应采用放松步骤改变压力产生的消极影响(Richard, 2003)。

Cresswell SL, Eklund RC .(2005)对 102 名职业橄榄球运动员进行了一项旨在观察心理耗竭对运动动机影响的为期 12 周的追踪研究,在研究中使用ABQ (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测量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用SMS (Sport Motivation Scale)评价运动员的动机。结果提示:运动员的内部动机与心理耗竭程度呈负相关,外部动机与负评价和成就感降低呈负相关,与情绪体力耗竭呈正相关。

Jiang N, Sato T (2003)在大学高年级学生、新生和精神病门诊患者中进行了一项关于焦虑、人格和疲劳关系的研究,研究中分别采用TCI (Temperament and Character Inventory)、 State-Trait Anxiety Inv entory (STAI)、 FSC (self-rating Fatigue Symptom Checklist)测量被试的人格、焦虑和疲劳,结果提示:特征焦虑、伤害回避与自我定向特质与疲劳有着稳定的内在关系,伤害回避与自我定向特质可以预测疲劳有关的心理紊乱。

Cresswell SL, Eklund RC (2004)关于运动员运动动机与心理耗竭关系的一项研究提示:心理耗竭会出现一些早期迹象,对社会支持的感知、能力感、和自我控制感与心理耗竭呈负相关,而对从事项目和物质回报的知觉与心理耗竭呈正相关。

Boksem MA, Meijman TF, Lorist MM .(2005)进行的实验室研究提示:高动机水平可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快速反应能力、提高CNV的波幅并可推迟疲劳的出现。

从上述研究结果不难看出,人格、认知、焦虑状态对心理疲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而一旦产生了心理疲劳就会在情绪上有所反映,而情绪状态的监控,是预防心理耗竭等严重心理疲劳发生的必要有效措施,尤其是在长时间的大负荷训练过程中。

1.3.3 运动员心理衰竭产生的原因

运动员心理衰竭是由于运动员长期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生理上感到疲劳,情感上感到耗竭,对训练比赛没兴趣,对自己没信心的状态。抑郁常常是心理疲劳产生的征兆。心理衰竭会导致运动员理想、目标、活力的丧失,意志减弱,情感絮乱,以致对训练、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态度变得消极、悲观,从而严重影响竞技成绩的提高,甚至导致过早地结束运动生涯。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生理因素,又有心理因素;既有个体因素,又有社会因素。但总体来说,它是诸多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

生理疲劳

生理疲劳与心理衰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理疲劳指身体机能尚未恢复,处于疲劳状态,可以通过物理治疗、休息和不干涉训练计划的情况下,改变相应的活动内容、训练量以及强度等方法能够得到恢复;而心理衰竭则是心理能量上过度消耗,导致精神状态低下、斗志士气磨灭,它的恢复应从心理角度出发。出现生理疲劳并不一定表示心理衰竭,但生理疲劳是产生心理衰竭的一个诱因。过早、长期地从事单一、机械的、超负荷量的训练和过多紧张、激烈的比赛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厌倦,常常影响运动员的睡眠和食欲,以至对训练和比赛失去兴趣,更有甚者,许多运动员经常带着伤病去训练和比赛,这些不断累积和加深会变成过度疲劳,再加之长期应激造成的焦虑情绪,情感、动机等多因素的失调,因而产生心理衰竭。

动机的丧失

动机是人维持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既定目标的心理动因。动机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动机的丧失尤其是内部动机的丧失是心理衰竭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的丧失源自以下几个方面。(1)报酬递减律:随着训练年限的延长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付出的时间、精力和汗水都比以前要多,但成绩、名次的提高却比以前要小。对这种规律如果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充足的心理准备,就会使运动员灰心丧气,对自己没有信心,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使训练、比赛的热情丧失殆尽。(2)独立自主的愿望:传统的训练模式是上级定计划、给目标,基层只能服从。这虽然对运动员的早期成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运动员的日益成熟,要求独立自主的欲望与日俱增。若对目标仍然没有一点决策和控制权,就很难发挥运动员的自主能动性,使运动员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对事情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更不用说会有什么成就感。(3)社会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开阔,运动员的兴趣会变得日益复杂而多样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意识也会不断地增强。相反,艰苦的训练和比赛却要求他们过一种封闭、枯燥、单一的生活。两者的冲突将使运动员在心理上有失落感,认为失去了许多同龄人可以得到和享受的东西。这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会使运动员对训练、比赛的重要意义产生极大的削弱作用。(4)目标:目标要定的恰当,不要太大、太笼统,或遥不可及。如果运动员经过几年艰辛地训练、不懈地奋斗,到最后却突然发现自己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时,巨大的反差会使他们深深地陷入消沉和抑郁中,那种空虚感和无助感会磨灭他们的希望和斗志而丧失目标,运动员的内部动机就被淡化甚至消失,从而导致一种心理上的疲劳。

性格特征

许多研究表明,并不是所有处于高强度、长时间、艰苦工作条件下的人都会患心理衰竭。问题在于具有某些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的人特别容易产生心理衰竭。如追求完美的人,他们对人或物过分理想化,成就动机很高,内心常受到强烈的责任感驱使,坚持不懈地追求某一目标,而这目标又常常是不现实的,并且此类人还喜欢拿自己的弱点同别人的优点进行比较,这种自我失败的比较方式常使他们感到人生不如意。这些人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平衡,缓解自我内心的压力,往往加倍努力训练,然而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满足这种要求,结果适得其反,导致训练效果低下,于是他们更努力训练,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最终产生心理衰竭。对于特别敏感的人,他们对来自外界的评价特别注意,强烈需要得到别人的赞扬,而不能忍受批评意见,结果导致拼命努力地工作,以博得他人欢心,这种性格的人极易产生心理衰竭。还有些人不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格内向,沉默不爱说话,特别是不会表达否定态度和不会说“不”,也不会发怒,而是把所有不满和烦恼都闷在心里,压抑的情绪埋藏的久了、多了,无处发泄,不知不觉就患了心理衰竭。

教练因素

教练与运动员朝夕相处,对运动员的影响非常大。有些教练的训练方式和方法简单、粗暴、专横,只会提要求、布置任务,从来不关心运动员的感受,不为运动员解决各种需求,所以运动员体验到的只是压力、乏味和厌恶,而感受不到任何乐趣。这为运动员日后心理衰竭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社会压力

来自社会无形的压力是运动员产生心理衰竭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一是有些父母认为运动员每次训练、比赛都应取得比以前更好的成绩,这种要求常常超出了运动员实际能力所及的范围,这种高期望导致运动员产生非常大的心理紧张。另一种是角色冲突,父母、朋友、教练都希望运动员在此项目上发展,而运动员自己却想转换另一个项目,这使运动员感到左右为难,无所适从。同时在重大比赛前,来自父母、教练、朋友、上级领导和社会新闻媒体的殷切厚望,无形地使运动员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使情绪过于紧张,无端地消耗了许多心理能量。长期这样,不管成绩如何,都极易使运动员产生心理衰竭。

1.3.4 中枢疲劳与神经递质研究进展

疲劳是由于大脑皮层保护性作用的结果,尤其是长时间抑制的中枢因素为主,工作时大量的冲动传至皮层相应的神经细胞,使之长期兴奋,导致了“消耗”的增多,为了避免过度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保护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参与了这种疲劳的产生。

中枢疲劳

Green (1990)从生理学角度归纳得出,中枢神经系统疲劳产生的原因有:(1)棘突衰减;(2)传入抑制;(3)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4)神经分支点兴奋性丧失;(5)神经肌肉末触间传达衰减。

色氨酸代谢与中枢疲劳

Newsholme等首先提出 5 -羟色胺(5-HT)是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可能性递质。5 -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使机体乏力、困倦。因此,过量的 5 -羟色胺有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人体疲劳。由于支链氨基酸与色氨酸经同一载体进入大脑,它们在进入大脑时存在着竞争机制。运动时,骨骼肌利用支链氨基酸增加,会使血液中支链氨基酸(BCAA)的浓度下降,从而使血液中色氨酸与BCAA的比值升高,结果有利于色氨酸进入大脑。进入大脑的色氨酸增加,5 -羟色胺的生成速度加快,含量升高,可能引起中枢性疲劳的发生。 Dely检测了中等强度耐力运动 1 h或运动训练 4 周的大鼠脑区的 5-HT的代谢,其结果为:急性运动明显增加了脑干、下丘脑中 5-HT的合成与代谢,而 4周的训练同样促进了皮层中 5-HT的合成与代谢,运动对不同脑区的影响差异十分显著。 Hoffmann-p的报道显示,长时间的运动训练降低5-HT、 DA的合成和代谢。尤春英研究了大鼠在不同的负荷强度下时,跑台训练不同时间的后脑中的NA、 DA及其它们的前体多巴(DOPA)、5-HT和它的代谢产物 5-HIA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5-HIAA在短期训练 3 周后明显上升,而 5 周、7 周后无明显反应,这可能是由于多次重复的刺激使大鼠对运动性疲劳有了适应性,同时运动作为一种应激加速了DA、 5-HT的合成与降解。我们之所以关注脑内 5-HT,因为脑内 5-HT是一种抑制性递质,认为长时间运动时脑内 5-HT的升高导致中枢疲劳,从而降低从中枢向外周发放的冲动,因而降低运动能力。 Bailey等还通过一系列药物研究 5-HT与中枢疲劳之间的关系。服用引起脑内 5-HT增高的药物,大鼠跑至力竭的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出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特定的药物引起脑内 5-HT的增加,导致中枢抑制出现疲劳现象。而Daris等人以及Wilson等在人体上所作的实验证明,以 70% VO2max强度进行长时间跑步或骑自行车前,服用 5-HT的激动剂,运动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疲劳程度较高,但心血管系统、体温调节和代谢功能上无差异。以上这些资料进一步指出 5-HT在运动性中枢疲劳中起重要的作用,主要是:①在长时间运动中,几个脑区的 5-HT浓度升高,而疲劳时浓度最高。②脑中 5 -HT的合成和更新率升高。③服用 5-HT激动剂或拮抗剂将缩短或延长运动时间。

多巴胺(DA)与中枢疲劳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中脑黑质中脑脚间核以及下丘脑弓状核,尤其是黑质最多。脑内DA也主要由黑质的神经元合成,贮存在纹状体,尾核的含量最高。 Blomstrand研究了在耐力训练和一次急性力竭运动后大鼠的6 个脑区后发现,力竭运动提高了大部分脑区的DA。 Baily等研究表明在中枢产生疲劳时大鼠中脑的DA合成会变弱,如保持DA的合成代谢则会推迟疲劳的产生。 Biass等发现服用安非他明来增加DA能活性后,脑内DA代谢水平增加,耐力性运动成绩提高。 Chaouloff等研究发现脑中DA能活性增加,可抑制5-HT的合成与代谢,而当大脑 5-HT/ DA的比率升高,会引发运动性疲劳。

乙酰胆碱(ACH)与中枢疲劳

Conlay等报道,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血浆胆碱水平将会下降约40%。如补充适量的胆碱饮料以保持血浆胆碱水平,将会推迟疲劳的产生。 Mieko [19] 检测了运动负荷后,清醒状态时大脑皮层中ACH的变化,发现 5 min中的运动使ACH升高得最为明显,同时NA和 5-HT也有升高。当中枢ACH浓度下降时,中枢疲劳就会发生。

氨基酸类与中枢疲劳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1950 年Robent和Awapar等分别发现r -氨基丁酸(GABA)大量存在于脑内,证明氨基酸类递质是大多数中枢神经末梢的递质。其中,氨基酸类递质分为: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抑制性氨基酸: r -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GLY)。 Glu在谷氧酸脱羧酶的催化下生成r -氨基丁酸(GABA),两者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在代谢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两者都是脑组织的正常代谢产物,有神经递质的作用。 GABA含量的升高,表示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占优势,进一步表明GABA正是中枢神经系统由于疲劳而出现保护性抑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李人等人的研究发现,安静状态下训练和未训练过的大鼠脑中GLU/ GABA的比值无明显差别,这说明它们在安静时各脑区的GLU与GABA的代谢水平是相近的,而经过1、2、5 h游泳后脑中有部分脑区GABA低于安静值,而GLU高于安静值,并有显著性,意味脑中出现以兴奋为主的效应。而经过 9 h长时间的运动后,所测脑区中GLU与GABA都有十分显著的增多,而GLU/GABA的比值明显下降,可初步认为脑中GA-BA水平对于长时间运动引起的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抑制过程有关,特别是当机体运动出现疲劳时各脑区中GLU与GABA的代谢平衡发生的改变,原有安静时的平衡被破坏,各脑区中GABA含量升高的幅度大于GLU升高的幅度,使脑中以GABA抑制效应占优势,这与运动性疲劳的出现中枢抑制的观点是一致的。

血氨与中枢疲劳

氨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通过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生成。氨对人是有害物质,在肌肉内氨常以离子形式出现不论是急性运动还是耐力运动,血浆中氨的浓度都会上升;与此同时脑中氨浓度也会明显升高,氨在神经系统内破坏GABA和GLU的平衡就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对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运动易使血氨上升,故易产生疲劳而GLU和NH3 作用生成谷氧酰胺(GLN),减少了对中枢神经的中等强度的运动产生的疲劳,以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保护性有害的内生性毒物-游离NH3,从而降低脑氨的浓度,推迟疲劳出现。在运动中,肌肉ADP浓度上升,可使血浆中氨浓度上升;氨离子对柠檬酸脱氢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由于柠檬酸脱氢酶参与体内有氧代谢,所以,其活性的下降,会造成体内有氧代谢过程的减弱。

1.3.5 心理疲劳检测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各种无创性检测技术的日趋发展与成熟极大地促进了神经生理与神经心理学科的发展,人们对大脑的了解也日趋深入。从脑功能的定位、各种行为、心理现象的神经生理心理机制到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脑功能的变化方面的研究均不断取得突破与进展。

神经生理学技术手段的飞速发展,为各种心理疲劳的现象、概念、发生机制、干预措施等神经生理学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条件支持,极大地促进了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从神经生理学技术手段方面来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各种影像技术的有机结合,脑信号的检测手段已经从传统的模拟信号检测、定性评价如脑电图、脑血流图、 CT、核磁共振成像发展到高清晰度、数字化信号检测与定量评价,如脑磁图、脑电地形图、功能性核磁共振、脑波涨落图技术(数字脑电)、 ERP (认知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 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中枢神经系统受体显像技术等。检测的灵敏性、准确性与评价方法和标准均发生了质的突破与提高,检测功效也有了极大的拓展,由一般性的模糊定位与脑功能定性评价发展到高级的精确定位与实时性定量脑功能评价。近十余年来,各学科应用神经生理技术开展与各种心理疲劳有关现象,如心理耗竭、心理疲劳、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的研究文献日益增多,尤其是应用ERP技术开展疲劳状态下认知加工过程与能力的评价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涉及与心理疲劳有关认知加工过程的诸多方面,从注意、语言、记忆、动作感知觉到脑内信息加工等。

与此同时,神经心理学检测手段也日益丰富,更加专业化、具体化、多样化。各种与疲劳有关的专业性心理测评工具日益增多并不断完善,测评工具的应用方法也日益科学、成熟。总体呈现出工具手段多样化、具体化,测评手段选择针对性、多环节、多角度,测评过程综合化、动态化、个体化、情景化的趋势。主要测评工具涉及应激、动机、人格、心境、认知、疲劳等心理过程与现象的特点与状态等方面,常用的与心理疲劳有关的测评工具包括: MBI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ABQ (athlete burnout questionnaire )、 RSQ (recovery stress questionnaire)、 POMS (profile of mood states)、 MFI (multidimensional fatigue inventory)、 MPQ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ACT (stroop attention concentration test)、 BDI -Ⅱ(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Ⅱ)、IBQ (illness behaviour questionnaire)、 SFS (Situational Fatigue Scale)各种针对性的行为观察与测量等。

2000 年, Falkum使用MBI问卷对 1476 名医务工作者进行了一项旨在考察该概念各维度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这三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良好(Cronbach’ alpha为 0.91 到 0.69)。 Cresswell SL, Eklund RC (2006)在运动员中就ABQ和MBI两个主要测量心理耗竭的自陈报告问卷各维度间的效度进行了一项多特质-多方法的分析研究,结果提示相匹配的分量表间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高度正相关),非匹配分量表间的内部区分效度也令人满意(负相关),而这两个量表都显示耗竭与抑郁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MBI和ABQ的构想效度较好,并得出可以用ABQ来测量运动员的心理耗竭的结论。这两个问卷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心理疲劳问卷,尤其是ABQ在运动领域应用更加广泛。

在心理疲劳有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基本上均采用神经生理测试、心理量表和行为测量(behaviour measure)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分析。其中,多采用以心理量表和行为测量、观察等来给心理疲劳现象进行定性诊断,用神经生理指标量化分析,综合研究各种心理疲劳现象的有关神经生理学机制、变化特点与规律、性质界定、干预措施效果评价等。主要研究设计为实验室横断研究,被试首先执行持续性动作或认知操作任务2 小时以上,然后进行生理、心理疲劳状态评价、脑功能评价、情绪、动机等评价,考察心理疲劳的中枢机制、心理疲劳对脑功能、情绪、动机、动作控制、决策等心理过程的影响。其中,对疲劳的判断指标包括量表测量、主观感知(RPE)、 EEG频谱变化、 ERP有关成分变化、认知操作能力等。在有关研究中,行为测量的主导研究方法是各种反应时测试。尽管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的心理疲劳评价标准,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呈现出这样一些趋势:达到心理疲劳疲劳状态时(mental fatigue),被试的主观疲劳感升高、量表疲劳得分升高、EEG低频功率谱成分增加、 ERP的P300、 CNV等成分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在认知操作任务上主要表现为认知加工能力的下降(突出表现为注意集中、选择和转移能力下降)等(见神经生理进展部分)。

另外,一些常用的简单的心理疲劳评价方法如声光反应时、临界闪光融合频率、皮肤两点辨别阈、皮温、心率、血压、传统脑电图等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辅助性指标和方法来针对性选用,配合其他方法综合评价运动性心理疲劳。 hRCX+gyUOyEopETeB8WIMc8ELfhAJUNDFICnGM5elJzHnADA1MQuI94jpbc4xkX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