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近乎极端性的特殊环境使运动员承受长期的高应激压力和大负荷运动训练,不可避免地、而且经常性地产生各种教练员和心理学工作者称之为“心理疲劳”的现象。如何明确界定、诊断、监测和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就成了国内外有关学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但由于心理疲劳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的复杂性,使得焦点问题成了焦点难题。无论喜欢与否,问题的客观存在是无法回避的,而现实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我们确定学术研究方向的最主要的依据和出发点。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也正是“科学”的本质性任务和职能,而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运动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研究和解决运动训练和运动健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疑难问题,这其中就包括“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现实和认识,我们把“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作为研究方向,并试图通过我们的研究给问题提供一个解释或答案。我们对寻求“真值”不抱任何幻想,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尽量向“真值”靠近。正如哲学所言:真理是客观的,真理也是相对的。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关于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问题。对此,我们的理解是:科学的态度就是求实的态度,即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客观如实地揭示和反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科学的精神就是探索的精神,即坚决致力于探索未知世界,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和发展,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还要恪守独立思考的立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科学理论与方法诞生的过程,也是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宗旨。我们是这样考虑的,在研究过程中,也是这样提醒和要求自己的。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应该如何研究心理学问题?”、“应该如何研究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是否只能用约定俗成的心理学思维、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学方法来研究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呢?”“是否可以用更为开放的思维来研究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呢?”可能是我们的无知,或许也正是由于我们的包袱太少,我们选择了以更为开放的思维来研究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这种开放性具体体现在心理疲劳概念模型和检测评价方法的开放性上。如把神经生理疲劳和某些躯体行为症状纳入心理疲劳概念系统。在此过程中,我们一直坚信和恪守的是,无论我们采用何种语言(哪怕不是经典的心理学语言)和何种描述方法,我们都力求如实反映客观存在,并有利于发现客观问题和解决客观问题。
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导向就是,把科学研究的生态学效度摆在首要考虑的地位。我们不太追求科学研究的唯美主义,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那些视科学为生命,在科学研究中力求完美的研究者的尊敬和崇拜。因为,差异化、多样化是构成世界美丽图画的基本前提之一,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我们的基本认识就是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研究、探索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在实践过程中研究实践问题距离实践最近,最有利于发现问题的真实特征,而且,这对运动性心理问题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科学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发现问题、指出错误、寻找出路和提供工具,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职责定位应该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你的研究成果首先要具有实用价值,其次才能考虑其审美价值。在本研究中,我们的基本出发点也正是如此。
运动训练的执行者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高等动物——人,训练执行过程其实就是人的行为过程以及支配、影响其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训练中的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与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行为过程和环境条件影响息息相关,都是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任何将训练中的问题简单化、孤立化考虑的思维方式都是脱离实际的,都不利于问题的解释和解决。如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如果我们仅从心理学角度考虑,那么难免会出现偏差,并注定会出现研究“瓶颈”。训练中的任何问题都需要多学科理论与团队研究,对此,我们应该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在本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从多学科、多角度来考虑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并得到了许多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的指导。
本书的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有关研究进展的综述;一是我们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模型构建、发生原因、形成机制、检测方法与调控方法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过程与结果。
本书撰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全景式展现国内外关于心理疲劳尤其是运动心理疲劳方面的最新权威研究成果,以期为读者提供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成果的盛宴;同时本书重点介绍了我们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的思维、原则、方法、过程及有关成果。我们的研究可能存在诸多不足,但我们坚信我们的开放性研究视角、研究思维与方法以及开放式结果与结论,将会对读者产生积极的启发作用。
本书的撰写由林岭、王华叶同志完成。其中,王华叶负责第七、第八、第九部分的整理撰写。林岭负责全书的统筹设计、总体撰写及审阅。另外,张力为教授及其研究生贡献了他们部分的研究结晶。
本书可供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的老师、教练、运动员、大学生、研究生参考。
林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