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

姜恩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我国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从发展条件看,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经济增长过多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模式,使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趋尖锐,生态环境日趋脆弱,未来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多年来,全国各地青年学生广泛开展绿色环保活动,吸引和带动了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这些绿色环保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参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一、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方式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破坏自然的能量也日益增大。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无论是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沙化、荒漠化,还是环境污染,其面积之大、程度之深、危害之重、趋势之烈,都是令人惊讶、发人深省、不可等闲视之的。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经济增长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和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实践,也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手段。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认识,将其作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使其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公众积极关注和参与,形成人人关注生态、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局面。不断强化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给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美好环境,为中华民族开辟生存和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历史的经验教训和严酷的现实昭示我们,在全社会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系统、深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再教育、再认识,以便在如何看待生态、环境的问题上,实现思想认识的新飞跃和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新转换,从而推动和保障生态、环境建设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之与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适应、相协调是十分迫切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为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不仅在保护生态环境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可以有效地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走进自然,了解自然,从而更加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物质层面实现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的,可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增强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致力于宣传绿色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投身生态实践,将人与自然、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因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客观地反映出来,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环保意识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快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使处于未进入社会状态的大学生多了解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亲身体验和感受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为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生态环境意识和思想方面的准备,这不仅符合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需要,也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所在。

二、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有科学的理念做指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基本方式、科学理念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对活动进行深刻总结和分析,形成符合活动自身特点、生态环保需要、社会发展要求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理念。只有明确活动理念,才能围绕这一理念设计和开展活动,使活动保持科学性、持久性和显著性,才能使活动成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必须有稳定的队伍做依托

绿色环保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稳定的队伍做依托,才能将其理念、宗旨、内容贯彻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才能保持活动的连续性、传承性和长久性。在国家党政工作中,如果说政策和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那么,在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中,理念和内容确定以后,队伍就是决定因素,可见队伍在开展绿色环保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必须有实践的阵地做平台

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客观真实反映国家生态环境状况,并建立生态教育基地、生态文化园等,不仅可以积极宣传绿色环保活动的优秀案例,发挥正面教育引导作用,也可以详细掌握、了解生态环境恶化情况,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有利于制订减少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

(四)必须有响亮的品牌做引领

绿色环保活动只有形成规模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促进作用,只有形成品牌才能长期坚持开展。我们深刻认识到品牌活动在推动绿色环保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正是有了品牌才能在绿色环保领域凝聚更多的力量和更多的人才,才能保证社会给予关注,公众给予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品牌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规模,营造社会氛围,为绿色环保事业长盛不衰奠定基础。

(五)必须有健全的机制做保障

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绿色环保活动亦然如此。从活动方式和载体、参与人员和队伍、工作机制和体制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既要符合自身实际,又要符合客观规律。只有科学合理的机制作保障,绿色环保活动才能更加规范、系统地深入开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被实践所证明的。

三、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主要启示

(一)高度重视、深刻理解是前提

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只有充分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才能感受到自然规律不可违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必须协调一致;只有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才有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深刻理解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在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重视这项活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正面影响和积极作用。

(二)积极动员、广泛参与是基础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是个人的事情,是需要全社会全民族全体动员、共同参与才有可能完成的事业。我们要积极动员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积极参与到绿色环保活动中,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形成全社会全民族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形成开展绿色环保活动的社会基础,形成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基本共识。

(三)发挥作用、达到效果是要求

绿色环保活动的宗旨和目的就是在宣传环保理念、减少环境污染方面做贡献。因此,绿色环保活动作用如何,效果如何是直接检验和衡量活动是否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标准。我们在设计和规划活动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其作用大小,在实施和推进活动中必须充分把握好其效果大小,这些是关系到绿色环保活动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

(四)统一行动、形成合力是关键

生态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完成,需要调动每一名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合力,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和部署,深入开展绿色环保活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全社会全民族都积极行动起来,天蓝水清地绿的美好景象才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五)相互促进、持续发展是目标

绿色环保活动不是孤立存在,也不是单独就能发展,它要与国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现状、政策、措施、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找准切入点和突破点,才能以绿色环保活动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才可能实现绿色环保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在生态环保领域内的全面贯彻落实。我们始终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和目标来推动绿色环保活动的发展。

四、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创新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思想为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七大提出并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前提和根本也是以资源保护和再利用为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这一重要战略举措的确立为当前乃至今后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开展指明了具体方向,就是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最终目标,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集中概括和总结,也是今后我国必须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生生态环保活动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根本依托的,其内容也必将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也就是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己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为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价值所在和重要意义。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和中心来调整发展方向和推进各项工作,必须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首要任务融入到具体活动中。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的创新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新任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也是高校面临的一项崭新课题。我们要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来看待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并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加以完善,逐渐规范生态文明教育,使之成为影响重大、科学规范、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思想。我们也要将生态文明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加以考察和衡量,确立生态文明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补充作用。总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教育将是未来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持续、深入、快速发展,在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引领绿色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为大学生绿色环保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B8BzxwYwh0Wp8Br48XHVxZEC87JWCsqHC2ly2J/4Wc4w3uoq9u3Rf15qds6vXIZ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