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特征

大学是一种特殊的“实施高等教育的社会组织”,是追求知识的“学者的团体”,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是保存、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的学术组织,具有引领社会文化的功能,是社会文化的思想库和知识源。因而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自身的显著特性。

所谓“特性”,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某事物自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或标示,也可以说,“特性”既是一事物与它事物在存在形态和运行方式相区别的表征或标示之一,同时也是体现一事物与它事物在其功能发挥的不同指向的基本向量。大学校园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性:

1.崇尚学术——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

“崇尚学术”,既是大学的一种传统的精神文化,也是现代大学所倡导的一种理性品格。在中世纪,大学还只是一种知识分子组成的“基尔特”属性的“社团行会”组织时,能够使学者与求学者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以“知识”为纽带,以“崇尚学术”的精神文化“追求知识、发展智慧”和“探求事物的一般本质”。这一精神文化不仅在近代大学发扬光大,即使是现代大学,也成为核心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和性格。正如赫钦斯所言:“任何社会都应有大学这样的机构,其目的是对社会的最令人困扰的问题进行尽可能深刻的思考,甚至思考那些无法想象的问题”。

社会需要大学对人类社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学术探究,发挥其理性思考的功能,所以,大学的这种崇尚学术的精神文化,拒绝一切思想观念的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清华大学建校 90 多年来,教授群都希望清华成为一所完全以学术为导向的大学,中西兼容,古今贯通的治学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育人理念,勉励着清华人进德修业,奋发图强,知难而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2.探求真理——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求真求实的文化

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探求真理的过程。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大学文化,必然深深地留下“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烙印,必然把求真求实作为自己的旗帜。北京大学就是现代中国大学的一个鲜明榜样。因为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李大钊、周树人、胡适、沈雁冰、刘半农、章太炎、陈寅恪、沈尹默、闻一多、俞平伯、范文澜等一大批知名的学者汇聚北大,造就了北大开放的历史和开放的现状,促成了她的强烈的世界意识的形成,使得北大对于当今世界有着无穷的理解力和包容力。

大学保存、传承和创新知识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讲,是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思辨、对话和探究互动的过程,这种思辨、对话和探究互动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因此,大学文化鄙视浅薄、浮躁、虚假、急功近利和随波逐流,崇尚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崇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攀登和勤奋工作。

追求理想、价值,实现人生抱负,体现出大学校园文化的属人特性,突显着大学校园文化的人文关怀的人文品性。大学是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大学校园文化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大学校园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追求真理的过程,其实也是批判的过程。大学校园文化同样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大学是一个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的“知识场”和“学术研究的特区”。特别是科学研究,自洪堡创建柏林大学把科学研究带入大学并成为大学的第二职能后,崇尚科学研究的学术精神成为近现代大学的一种内生性文化精神。而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探求未知的过程,其特性就是大胆质疑、挑战已存的权威性结论和探索未知的新领域,或者大胆质疑现存的世界秩序并敢于设想未来世界,掌握人类的未来命运;即使是整理现存的知识和继承传统,也需要批判和鉴别,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获得真知;大学所展开的学术交流、文化交融也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所以,创新知识、追求真理,需要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批判他人和自我。大学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就需要这种批判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

3.海纳百川——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文化

四川大学校训最能够体现大学校园文化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一种气魄,一种品性,一种现代大学应该而且是必需的文化性格。

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与其存在的文化环境时刻进行着物质的、信息的、能量的交流与交换,特别是时刻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并不断吸收和体现着社会文化的特征。从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大学就具有开放的精神和品性,因为学者是自由的,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组织所属”,可以自由地云游讲学;求学者也是自由的,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籍管理”,可以依据自己的职业所需及兴趣,云游求学,体现出大学开放的世界精神和无国界的性格。而在宗教权威的全面式微之前,虽然不能说是大学缺失了其内在的开放性而使大学走向衰落,但也可以说是重要因素之一。建校 900 多年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从一开始就具有这种开放的精神和品行,一直到十六世纪,博洛尼亚大学都是由学生主持和管理的。由此可见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之于大学存在的发展的意义。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时代正在形成,人们的思想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快捷、广阔,席卷世界各地的全球化浪潮在今日的校园具有特别的意义,“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不断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借鉴和使用世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培养和造就能够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富民强国”之才,吸收和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体制;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互访和交流,互派学者、留学生等等,从这一层面上讲,大学校园文化开放的世界视野,就是要批判吸收、优化选择、为我所用,吸收重科技、重人才、重激励的文化氛围,吸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鼓励和引导大学师生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了解国际学术发展动态,开阔视野,从而占领世界大学教育的前沿高地;而且 21 世纪的大学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社会化办学和大学生社会化都必然要求现代大学文化吸纳社会文化,经得起社会文化的各种冲击和检验,积极帮助广大师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加深理解书本知识,增强学习的动力,积极创造条件,让广大师生通过广播、电视、杂志、网络了解社会信息和变化,主动紧跟时代的步伐。

大学校园文化的开放性,必然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或冲击,必然使大学校园文化多元性和多样化,呈现出同质性、异质性和多质性共存的文化氛围,这也是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也体现出大学“海纳百川”的气度,如果大学文化都是“同质性”的,那么大学校园文化就缺失了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发展机制,因为,正是由于大学文化的开放性,才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多样化,呈现出同质性、异质性和多质性共存的文化氛围,也才能够使大学校园文化在相互冲突和交流并不断融合中获得新的力量和发展的空间,大学校园文化也才能够拥有不竭的和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本。

当今时代,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外来文化正在相互冲撞与融合,这不仅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争夺更加深刻,而且使得现代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相互冲撞和融合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随着当今世界的日益开放,现代大学正在逐步成为多元文化沟通和融合的桥梁,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这正是现代大学传承、研究和创新文化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大学校园文化处在多元的、复杂的文化环境中,不可能不与外在的文化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这意义上看,现代的大学校园文化也不是,其实也不可能是同质的、单一的文化存在,而是多质的、异质性的共存。

如果从大学校园文化的内部来讲,一方面,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现代大学积淀和创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现代大学越来越充分地发挥着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功能。现代大学的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的整体。这充分表明,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在本质上是多元的,是同质性、异质性、多质性和多值性共存的融合体,也正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这一特性,才使得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生命力。

大学文化的这种“融合性”,也体现着大学文化的“包容”品性,主要表现在:(1)兼容并包。大学文化不是单一的和同质性的,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观点交流、争论,倡导不同学说或流派共存,并倡导平等性、对话性、竞争性,这是大学文化繁荣和活跃健康所必不可缺的精神条件;(2)宽容失败。“失败乃成功之母”,大学文化容忍探索道路上的失败,并不断地培养和提升学生接受挫折、承受失败的心理素质及能力;(3)保护偏才。大学培养多样性学生取代统一性学生是必然结果,不再使用唯一的尺度作为衡量学生的好坏,因此,大学也形成着保护偏才、奇才和鼓励个性发展的文化,以培育有利于偏才、奇才发展的文化环境,造就更多的英才。

4.民族传承——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文化

从现实上讲,我国大学文化与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大学文化存在着差异性,这一点是没有人怀疑的,其缘由是多样的,但有一点是人们所公认的:任何国家的大学文化,都具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特色。可以说,大学文化的民族性,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也是大学获得合法性地位的前提,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的大学,除殖民地外,不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不传播本民族的文化,不开设本民族的历史课程,不让学生了解和感叹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神圣;同样,没有一个国家的大学,除殖民地外,不把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递于年轻一代,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大学让学生忘记自己的民族属性,更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把培养反本民族的、缺乏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人作为目的和目标,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学文化的民族性,是大学的灵魂。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普照中华,泽被东亚,历久弥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不屈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忘我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使命感,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净化人们灵魂、感召师生奋发的强大力量之源,是树立师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强大动力,因此,我国大学文化必须突显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性格。大学文化的民族性并不是排斥外来的异质文化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而固步自封,或者“大国沙文主义”,大学为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汇聚提供了一个立体性的平台,不仅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性格,增强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也要让学生了解其他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培养具有宽容、包容精神和性格的大学生。因此,大学文化不仅要继承、吸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要创建民族的、大众的、时代的文化。

5.与时俱进——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创新性文化

虽然说保存和传承知识是大学文化的基本功能,但现代大学文化的崇高使命则在于创新。如果现代大学仅仅是保存和传承知识的文化而不能创新文化,那么,大学文化就失去了它的时代精神和品性,大学文化就是一种滞后于社会和时代的。现代大学不仅要传承文化,更要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努力站在时代的前头和学科的前沿,不断吸取新思想、新理论、新科学,发展科学,追求真理。只要这样,现代大学才有可能在文化创新的基础上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推动和引领社会向前发展。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时代的精神和品性,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大学文化也必须是一种“创新性”的文化。

事实上,大学总是处在科学研究、探索和开创新领域的文化氛围中,清华、北大、华工、南大……无不如此。而“创新”则是展开科学研究、探究和开创新领域的内在动力。因为,哪怕是一点点的科学探索,都需要“创新”的精神和品性作为人性力量的支撑。也可以说,大学文化缺失了“创新”的精神和品性,就缺失了探索、挑战和超越的精神和行为,大学文化也就成为仅仅代表“过去”的文化。也可以说,如果大学文化缺失了“创新性”的文化,那么,大学就失去了推动科学研究、探究和开创新领域所必需的精神和品质。当然,现代大学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都离不开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也就是说,创新文化并不是必须割断与历史的联系,而是在“历史”的或“传统”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已知世界”的基础上要么通过重组或重构,使“已知世界”的性质或功能发生改变,要么探究“未知世界”,开创新的研究和探索的领域,这两个方面直接反映着大学以“知识”为基础而展开的活动以及在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

从这一层面上讲,大学文化贵在创新、重在创新,也难在创新。因此,大学文化必须营造有利于师生“创新”的氛围,培养师生“创新”的能力,提供师生“创新”的机会。新世纪赋予了大学更多更重要的使命,大学要完成这些重要的历史使命,根本在于解放思想,用“创新性”的文化来诠释、提升大学的文化精神。

6.学无止境——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学习型文化

无论是从历史的视角还是从价值的视角,大学校园文化都是一种典型的学习型文化。如果大学校园文化缺失了“学习”的文化,也就缺失了“教育与发展”的文化价值。因为,大学中保存和传承知识的过程,在本体上就是一种学习的活动和过程。“学习”,不仅仅发生在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身上,也不仅仅是学生的权利,大学教师也是在教学活动和过程中发生着学习的行为并通过学习而进一步提升,可以说,大学就是一个学习的“社区”,学习是大学文化的本质表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化社会已经到来,因此,建设学习型的大学校园文化,不仅仅是高等教育自身的需要,也是时代所赋予的特征,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在加快,社会发展在加速。肯学习、会学习,就能与时俱进,不学习、不会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个人如此,组织、国家也是如此。建设学习型的大学校园文化,营造浓厚的学习型文化氛围,要适应信息社会需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一是要淡化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界限,树立“人人都是学习者”的学习观。在当今信息社会,谁能最迅速地掌握最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资源,谁就能最为快捷、最为广泛地传播知识和信息,并以最快的速度加以利用和创造财富;谁能最及时有效、经济的培养和造就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所需的足够的创造性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信息社会引发了对学习和学习者的重新理解和定义:“人人都是学习者”,任何年龄的人在社会中都具有学习的基本特征;“学习是学习者自身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者(无论干部、老师、学生)都可以基于自身已有的知识成为学习的自我引导者,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人人都是教育者”。大学要适时地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模式,改变教师只能教,学生只能学的传统观念,树立“人人都是学习者”的观念,逐步建立起一支学习型干部队伍、学习型教师队伍、学习型职工队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力,为社会培养学习型人才。二是要改变定点定时的学习方式,树立实时全时的学习观。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和优越性,它正在快速地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汲取信息与知识的学习观念、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伴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育正走进实时、全时的学习时代。大学传统的定点(教室)、定时(45 分钟课堂)学习方式必须予以改变。不仅是学生,而且是教师,都要突破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制度、模式、方法的束缚。目前,在大学的教室里,通过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即便是没有与教师面对面,学生也可以听到或看到教师的讲课、讲座以及由教师张贴的其他材料,还可以看到电子信件往来、布告栏以及用课堂进行讨论的聊天室和测验等,学生不必同一时间挤在同一个教室里去学习,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扩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E - learning (网上教育、网上学习)和M -learning (移动教育)正在各国快速推广应用,这将真正地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梦想。将来,广大师生员工无论在何地:学校、家里、教室、宿舍;无论何时:白天、黑夜、课内、课余、工作时、闲暇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知识,人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人人都有学习的能力,人人都可以公平地学习和参与竞争。这种全天候即时掌握信息资源的能力和手段,加上可以和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就任何一条信息资源作出实时、全时讨论的能力,对大学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给大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MJ0pVjyeoKD6rWgWcqKd0Qno2qqCmAz81LrtzvUsG5hZ33rjXrJX+l8EuMD4trg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